1、1我们都是经济人跟我年龄相仿的人,还应该记得年少时的一个游戏, “我们都是木头人!”只要有人这么喊道,其他人必须瞬间石化般凝固,身体稍有动作就得被淘汰。 旁观的大人们或许觉得幼稚,但对此刻孩子们来说,不承认自己是木头人,才是不可理喻的另类。长大后,当然不会再做可笑的木头人游戏,但“我们都是经济人”的游戏却开始大行其道。 上个月刚辞世的经济学大师加里?贝克尔,更是将经济人的游戏玩到了极致。 贝克尔 25 岁获得经济学博士,30 岁就拿到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聘书,62 岁领取诺贝尔经济学奖金时,其获奖理由如下:将微观经济学研究领域延伸到人类行为及其相互关系,这种开创性的研究,不仅对经济学,而且也对其他
2、社会科学学科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贝克尔对家庭生活进行了深入而独特的分析,他认为,家庭也是由多人组成的生产单位,各成员的商品、时间、货币、技能都是生产要素,它们的投入可以产生联合的效用,这些效用主要包括孩子、商品、技艺、健康、声望等家庭产出。家庭行为的决策受货币和时间两个因素的限制。当一个家庭的时间和货币既定时,为了使家庭行为效用最大,夫妻双方如同企业一样,订立长期结合在一起的契约,避免支付交易费用,2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一个完整的家庭效率要比不完整的家庭高。 人们结婚的目的是想从婚姻中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只有当结婚的收益高于单身收益时,人们才会选择结婚,否则宁愿单身。 孩子是双亲拥有的“耐用消
3、费品” ,生育孩子与否以及生产数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成本。如果生育第一个孩子的成本小于不生育孩子的成本,那么生育就有利可图。如果生一个孩子和生两个孩子的预期总收益一样多,那么就会提高质量减少数量。 (老先生的想象力再丰富,显然没有考虑到,生育政策对孩子数量的影响,只能让父母在零和一之间做选择。 ) 贝老爷子的理论,完全符合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的名言,资本主义撕下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遗憾的是在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的中国,贝克尔的理论鲜为人知,而为资产阶级政府摇旗呐喊、讨要权力的凯恩斯却是妇孺皆知的巨星,这让我实在有些困惑。 虽然贝老爷子的支持
4、者和反对者一样激烈,我是在思考孩子的财商教育时,还是硬着头皮啃了他的家庭论的。读后很有几分与大师不谋而合的暗自得意,总算为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进行财商教育找到了些理论依据,至少可以像中国足球一样鼓励自己,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就像贝老爷子分析家庭一样,我将产权的归属和处置,作为第一课必讲的概念。虽然使我面对的都是初中生甚至小学生,他们没有任何经济学的基础。 3产权的明晰,在国企改革中是一剂良药,在家庭财商教育中,同样重要。 动物是没有产权概念的,只有占有自然资源的天然欲望。就像所有的哺乳动物用气味来圈定自己的领地,这种占有的本能驱动着物种的生存和延续。对于动物来说,获得和控制资源的唯一的
5、手段只有血腥争夺。按照达尔文的说法,人类进化于动物,维系物种生存延续的本能,同样是对资源的天然占有欲,这话可能让坚信人之初、性本善的老祖宗们有些失望,但事实绝对不是他们所说的苟不教、习乃迁。人并不都是天性善良,变坏只是因为成长过程中被环境污染。仔细观察初生婴儿的发育过程就不难发现,当他开始认生时,说明开始慢慢形成自我意识,这时只要有陌生的小朋友碰他的玩具时,他会毫不留情地抢将回来,或大哭大叫以示抗议。这是本能的觉醒。 人类文明的进步,很大程度就是确定个人财富的产权,并约定各种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来保护它,排斥和惩处用非法或暴力手段掠夺他人财富。而宗教和文化习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人无休止的贪
6、婪。这个过程宛如希腊神话中人头马的造型,文明人正努力从野蛮兽的身躯中痛苦地挣扎而出。 这种抑制兽性、弘扬人性的文明步伐,只有依靠教育来传承。 将产权概念深植于孩子脑海中,可培养出爱财而取之有道的谦谦君子,在获取财物时,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其短期效果,可让孩子常存感恩之心,更可让孩子学会体恤父母,明白交友之道。 4网上曾经流传一篇文章,中美两国的孩子各自问有钱的老爸:“爸爸,我们有钱吗?”截然不同的两个答案,道出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美国老爸的回答是:“我有钱,你没有。不过你长大后,可以像我这样赚钱自己花。 ” 中国老爸的回答是:“放心,咱们家不缺钱,连你长大后娶媳妇的钱,都给你留好了。你只要
7、好好听话,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 美式回答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哦,原来我吃喝玩乐全是靠老爸花钱,怪不得他总是那么拽呢。看来我还是想办法,长大后自己多赚些钱吧。 如果孩子没有产权转移的概念,他就不能理解,即使父辈承诺,将来他的财富全部归自己,在这之前,他依然是没有支配权的。 这种产权观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本来是根深蒂固的。可惜到我们这一代人做家长时,却将他当成了写在墙头的美丽口号,在重新装修时将它全部涂磨掉了。 究其原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沉淀了太多对饥饿的恐慌。寻觅食物的经历,成了童年画面中最大篇幅的留白。 做了父母后,拍着家中满得冒尖的米缸,告知孩子你不用为明天的早餐担心,只要踏踏实实
8、,好好读书就可以了。这种做法,本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让孩子建立产权的概念,花父母的钱变得理所当然起来,可能产生的各种不良结果,相信大家不难预料的。 不过,树立产权的概念,需要把握好尺度,过度化或数量化,都有5可能让孩子产生不安全感。 前段时间一朋友向我抱怨,他试图向 10 岁出头女儿补产权课,告诉孩子她一直在无偿地使用着的每件物品,都是父母的。他甚至计算出这些物件的具体价格来,目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劳,珍惜眼前的幸福的生活。 补完课后,女儿沉默着回自己房间。这哥们正暗自得意教育效果,门内就传来了抽泣声。他连忙推门进去,女儿眼泪汪汪说道:“爸爸,我以前一直以为咱们是一家人,现在才明
9、白不是的。 ”我这哥们的教育立即被女儿的眼泪打断,从此不敢再提产权一事。 我将这个故事讲给北京八中上我课的孩子们讨论,一阵叽叽喳喳后,他们得出两点结论:其一,产权教育必须进行,这样才能感知父母对自己的爱,不是产权概念有问题,是他老爸教育得太晚了,教育方法有问题。其二,孩子知道这个概念就行,如果计算得太清楚,每件事都斤斤计较,把家变成了市场,肯定会破坏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看来,受过财商培训的孩子,看问题确实比较客观。 我认为对孩子最好的回答是,我们当然是一家人,正因为我们爱你,才愿意将自己的物质和时间都给予你,希望你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多学本领。等你长大了,就可以靠自己养活自己了。到时你也会有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家庭,你的幸福是我们最大的祝福。 【 延伸阅读 】 家庭的经济学 家庭论并非特指家庭的经济方面,作者的构想更为远大,力图6用研究人类物质行为的工具和理论框架去分析婚姻、生育、离婚、家庭内的劳动分工、威望和其他非物质行为。也就是说, 家庭论包含着研究家庭的经济学方法,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家庭生活的物质方面的探讨,更重要的是用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去分析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