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目 录第一章 总 论 .1第一节 概 述 .1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4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范围和原则 .14第四节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17第二章 市场分析和拟建规模 .18第一节 市场分析 .18第二节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21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场址选择 .22第一节 建设条件 .22第二节 建设场址 .25第四章 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26第五章 设计方案 .28第一节 空间布局的基本思路 .28第二节 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29第三节 建设方案 .31第四节 公用工程和建筑工程 .48第六章 原材料燃料供应 .51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 .52第八章 节能 .56第九
2、章 生产组织和人员培训 .57第一节 组织机构设置 .57第二节 劳动定员 .57第三节 人员来源和培训 .57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 .59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0第一节 投资估算 .60第二节 资金筹措及投资使用计划 .62第十二章 经济效益分析 .63第一节 成本费用估算及编制说明 .63第二节 销售收入、税金、利润估算和清偿能力 .64第三节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65第四节 不确定性分析 .662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分析 .68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 .69附件3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概 述一、项目概况1、 项 目 名 称齐山林场建 设 项 目2、 项 目 建 设 单 位山东齐山
3、林业有限公司3、 法 人 代 表 姓 名 及 职 务姓 名 : 刘召军职 务 : 董 事 长 、 总 经 理4、 项 目 建 设 单 位 地 址 及 联 系 电 话地 址 : 淄博市淄川区齐山林场联 系 电 话 : 0533-50873735、 项 目 性 质新 建6、 项 目 建 设 规 模占 地 3600 公 顷7、 项 目 建 设 地 点淄博市淄川区齐山林场8、 建 设 期建 设 期 为 3 年9、 主 要 建 设 内 容 : (1)新建旅游观景水面一处,修建 5 处拦河坝;4(2)种植各类树木 870 万株,新建 5000 亩有机核桃园一处,种植高油高产薄皮核桃 130 万株、种植金银
4、花 5000 亩,166.6 万株、柿子 1 万株及侧柏 700 万株、杨树 38 万株、黄栌 3 万株等造林项目。(3)修建会议接待中心停车场 2 处;(4)新修道路 35 公里;(5)恢复建设旅游接待设施一处;(6)在齐山风景区内建设深涧泉湖、齐山寺、齐文化民俗研究院、齐国名人蜡像馆、稷下学宫、中共益临工委旧址等景点 32 处。10、 项 目 投 资 规 模 与 资 金 筹 措 。 项 目 总 投 资 15168.15 万 元 , 其 中 : 固定 资 产 投 资 14402.00 万 元 , 流 动 资 金 766.15 万 元 。11、 项 目 经 济 效 益 ( 综 合 )年 经 营
5、 收 入 9196 万 元年 利 润 4548 万 元投 资 利 润 率 23.74%投 资 利 税 率 26.38%财 务 内 部 收 益 率 16.82%投 资 回 收 期 (含 建 设 期 )9.53 年二 、 项 目 建 设 单 位 概 况 及 法 人 代 表 简 历1、 项 目 建 设 单 位 概 况公司成立于 2008 年 5 月,注册资本 800 万元,注册地点为淄博市淄川区齐山林场,面积 36 平方公里,是山东省最大的民营林场。齐山林场由生态绿化林区、齐山风景区、齐山度假村、青龙山农业生态观光园四个主要部分组成。齐山林场所有土地及林果树等经评估价值达 6000 多万元。公司总资
6、产达 5600 余万元,固定资产达 4600 余万元。现员工人数5161 人,公司经营项目主要自然景观生态旅游、餐饮、农业的生产及加工销售等。年收入预计可达 600 万元。随着国家政策走上的调整,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成为国家优先重点发展的产业。2001 年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 号),根据中发(2008)10 号 、 鲁发(2008)14 号 、 淄发(2010)5 号文件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现代林业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和部署,制定了加快林业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更是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大力发展旅游的目标。淄川区人民政府于 199
7、3 年将辛庄村民整体搬迁后,此处成为太河乡林场。因交通不便,盗伐林木、冬春季火灾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管理成本过高,2007 年作为招商项目由山东美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齐山林场和齐山风景区。山东美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是山东省文化厅、淄博市政府等确定为第一批“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是山东省内知名度较高的文化产业企业之一。2、 法 人 代 表 简 历刘召军 1971 年 1 月出生,山东艺术学院毕业。1988 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舞台美术专业;1992 年,在淄博市图书馆参加工作;1995 年,响应淄博市文化局“以文补文”政策下海,注册成立淄博美图广告传播有限公司,2003 年公司走多
8、元化路子,成立山东美图生活广告 DM 杂志社,2007 年公司更名为山东美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08 年公司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9 年被淄博市文化局评6为“淄博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 年被评为“淄博市重点文化企业” 。2003 年,注册成立山东美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08 年,注册成立山东齐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山东齐山林业有限公司。2003 年被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山东工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奖章”2009 年被淄博高新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评为“献爱心促和谐”帮扶困难大学生爱心大使。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一、项目提出的
9、背景(一)农林文化建设发展背景1、文化建设背景当今时代,文化已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的热切愿望。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必然途径。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必然要求也必然伴随文化的兴盛繁荣。毛泽东同志曾预言:“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当前,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能够拿出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文化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
10、供了强大动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正在形成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体制和机制;全社会对文化建设的关注和参与程度空前高涨,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7(1)国家有关文化建设的指导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我们一定要积极响应,主动迎接,以更加深刻的认识、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有效的政策、更加得力的措施、更加自觉的行动和更加有为的姿态投身到新一轮火热的文化建设之中去,营造社会主义文化百花盛开、姹紫嫣红、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不负时代重托,不辱历史使
11、命。(2)山东省有关文化建设的指导精神山东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观摩考察总结大会 2008 年 1 月 15 日在青岛举行。会议认为,这次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推动山东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员令,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冲锋号,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誓师会,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省委书记李建国和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姜大明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借鉴运用观摩考察的丰富成果,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履行职责,在全省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山东省实施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指出要建设三大文化产业园区:1)鲁文化产业园区。与西部文化产业集聚区相衔接,充分挖掘儒家、墨家文化资源,吸引国际战略投资者和非公有
12、资本,打造鲁文化产业园。重点研发孔子文化系列产品,包括大型孔子文化剧目、孔子文化动漫、孔子文化影视、孔子文化旅游、孔子文化艺术品等,形成孔子文化产业8链。2)齐文化产业园区。整合齐国故都、 齐民要术 、聊斋故里、陶瓷名城、足球故乡资源,以齐文化为重点,将人文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资源优势,形成以淄博为中心,向潍坊、滨州、东营等地辐射的齐文化产业园区。3)红色文化产业园区。以临沂为中心,充分利用沂蒙革命老区文化资源,突出生态、民俗、书法和红色旅游特色,深度开发面向市场、贴近群众的革命文化产品,打造国内著名红色文化产业园区。本项目正处在齐文化产业园区的核心地带。(3)淄博市有关文化建设的指导精神200
13、3-2010 年淄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地域性、个性化文化,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研究开发。重点搞好对齐文化、聊斋文化的研究开发。发展以齐文化、聊斋文化为品牌的文化旅游,使齐文化、聊斋文化的研究开发形成规模和体系。加强地域特色文化的研究开发。深度挖掘地方民俗文化的内涵,举办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节,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加强陶瓷琉璃文化、丝绸文化、孝文化的研究开发,丰富凸现地方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开发区域文化资源,培植区域特色文化,建设特色文化区县。扩大国内外文化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淄博文化的影响力。2、文化历史渊源-齐文化齐文化是在历史过程中累积的一切生产生活
14、样式、行为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思想、情感、观念、知识、科9学、技术等,以及蕴藏着文化信息的人工制品的总和。齐文化渊源于殷商以前的我国东西部两大文化圈。东部文化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今山东地区的史前考古文化、东夷文化和殷商文化。西部文化圈主要包括两个系统,即姜炎文化和姬黄文化。两大文化圈在一定条件下,经过长期的互相碰撞、交流、濡化,至公元前 11 世纪,姜太公尚封齐建国,终于整合成一种新型文化,即齐文化。齐文化的形成,像一条生生不息的湍急河流,以汹涌澎湃之势,流过了春秋、战国、嬴秦,到两汉时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与鲁文化等其它地域文化交汇为一。由此可知,齐文化既
15、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又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齐文化是重视科技教育的文化。在科技方面,古齐国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科研成就。 齐民要术堪称齐地农业技术之大成,为北魏贾思勰所撰,是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一部确立中国农业大国地位的“第一农书” ,在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农林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就是农林文化的发展史。农林是文明孕育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农林发展阶段,哺育出不同的文明形态。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进步,其中文化发展是重要的内涵。发展现代农林牧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
16、以文化的内在张力为基础,外拓农业文化的承载力,形成可持续的农林文化动力,并逐步构建先进文化与支流文化相融合的“一体多元”文化体系。我国农林文化积淀长久,农林文化要发展创10新,光靠政府的力量显然不够。因此,创新我国农林文化发展,新的价值理念和运行机制,对于促进农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观光与休闲生态农林业符合时代发展的背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休闲农林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2007 年中发 1 号文件指出:农林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
17、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2008 年的中央 1 号文件进一步指出:要通过非农就业增收,提高乡镇企业、家庭工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和返乡创业环境。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提到休闲农林业与乡村旅游工作,2004 年 7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上海市崇明岛前卫村农家乐时曾高兴地称赞 :“农家乐前途无量!”2005 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同志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业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 ” 2006 年 9 月,她在湖南视察休闲农庄时强调:“休闲农业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新兴产业。 ”回良玉副总理在 2006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农林业和农村正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林业的功能不断拓展、效用不断延伸、内涵不断丰富,显示出崭新的面貌、巨大的潜力、广阔的前景。 ”农林业的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和就业增收功能不断强化,农林业的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功能日益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