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夜书所见的诗意的.docx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1970112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夜书所见的诗意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夜书所见的诗意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夜书所见的诗意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夜书所见的诗意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夜书所见的诗意的夜书所见的诗意 夜书所见诗意版本一: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 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夜书所见诗意版本二: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原文: 夜书所见 叶绍翁(宋朝)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1、篱落:篱笆。 2、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3、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4、萧萧:风声。 5、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品读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

2、,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先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明白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

3、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赏析 作者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想故园的感情。诗中一、二两句写梧叶飘飞,寒声阵阵,秋风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辗转漂泊的凄凉心境。三、四两句描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引发诗人的联想。他会想起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搞笑;他会想起故土家园的温馨完美;他会想起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种如归故里,如返童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诗歌抒发了作者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一江秋水,满天黑暗,触耳寒声,诗人彻夜难眠必定是心有郁结,意有不顺。三四两句

4、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诗歌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通观全诗,整体而论,三、四两句写诗人客舟所见。儿童夜捉蟋蟀,兴致勃动,忘记了瑟瑟秋风、阵阵寒意,忽略了落木纷纷、秋江冷冷,深更半夜了,还津津有味地抓蟋蟀。那份专注痴迷,那份谨慎留意,那份起落不定的敏感,全在一举手一投足的举止中展露无遗。这种欢快搞笑的生活场景自然容易勾起诗人对自己童年生活的追亿、留恋。一二两句也能够作这样的理解,萧萧寒声、梧叶摇落的秋景,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愁绪莫名的感觉,更反衬出诗人客居他乡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留恋、思念。 作者介绍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南宋中期人,汉族,代表作游园不值夜书所见。字嗣宗(szng),号靖逸,龙泉人,宋代文学家、诗人,以七言绝句最佳。祖籍浦城。原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祖父李颖士于宋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曾任处州刑曹,后知余姚。建炎三年(1129),颖士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绍翁因祖父关系受累,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光宗至宁宗期间,曾在朝廷做小官,与真德秀过从甚密。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酬唱:用诗词互相赠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