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脱贫之星事迹材料共15篇.docx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197058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脱贫之星事迹材料共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关于脱贫之星事迹材料共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关于脱贫之星事迹材料共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关于脱贫之星事迹材料共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关于脱贫之星事迹材料共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脱贫之星事迹材料(共 15 篇)(篇一) 过几天,卖掉两只成羊,又可以有两三千元收入。我打算用这钱,把家里的苦柑园再整一整。近日,晌午时分刚过,*又将羊群赶出放养。他开心地说,有了养羊收入,加上种植苦柑,还有两个孩子打工的收入,家里这一年多的日子,明显比以往好多了。 今年 62 岁的*,家住霞浦县牙城镇凤门村卓岙自然村。早些年,他的两个孩子还未成年,妻子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需要常年服药,花费不少医疗费,让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年,*家被确定为国定建档立卡贫困户,由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挂钩帮扶。 根据洪家实际情况,镇里和他共同寻找脱贫项目,制定脱贫计划,最后确定让他放养本地山羊。牙城镇宣传

2、委员章李聪说。 我早就想做点什么了,苦于家里条件太差。养羊好啊,每天只要花半天时间,还有空照顾生病的老婆,这活适合我干!听了干部们的详细介绍,*高兴得直点头。发展项目确定后,镇里帮助*争取了 3 万元的贴息贷款。用这些钱,他买了 10 多只羊羔,盖起了羊圈。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仅一年多时间,他家山羊就增加到了20 多只。 去年,我还了前一年的 3 万元贷款后,镇里又帮我贷了 5 万元。*说,新盖羊圈钱不够,镇党委书记又支持了他 4000 元。章李聪介绍,镇里还给*发放了省级产业扶持资金,按家庭人口每人 440 元标准发放,他家共领到 1 760 元。 201 7 年,*又陆续卖出近 20 只成羊

3、。目前,羊圈中还有大小山羊 30 多只。 除了发羊财,在政府帮助下,*妻子的医疗费负担大大减轻,这也让他开心不已。他说,过去每个月的医疗费就要上千元,后来镇里帮助办理了特殊病种补助,比如,以前买 5 盒治疗糖尿病的药就将近 150 元,都是自己出钱,现在同样买 5 盒,自己只要出 23 元就够了。 由于*脱贫意愿强烈、勤劳苦干、脱贫成绩显著,今年 2 月,他被评为霞浦县脱贫之星。 (篇二) 去年一年挖野生石菖蒲和种石菖蒲,很轻松地赚到6 万多元,加上其他收入,我成了全县有名的脱贫之星!3 月 21 日,*县*镇*村农民*对笔者说。 石菖蒲喜阴,具有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等作用,药用

4、价值高,价格也高。石菖蒲呈黑色,扁圆柱形,不容易辨识。野生石菖蒲多半生长在山间溪水沟旁或是泉流的水石间,夏天成熟,36 元一公斤哩!*介绍说。 *今年 55 岁,家里有 6 口人,两个孩子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一年至少 4 万元,家庭负担重。3 年前被评为精准扶贫户。 *年初,在*县人民医院扶贫工作队的帮扶指导下,*和妻子将原来荒废的 4 亩茶园重新整修起来培育,又种了 1.5 亩苍术,养了 4 头猪,农闲时和妻子一起上山挖野生石菖蒲。 石菖蒲在阴凉湿润的环境中特别能长,一棵大的就好几斤重,到山沟里挖一天能赚 400 多元。*说,挖回来的石菖蒲经过简单处理晒干,本镇有人上门收购,因特别紧俏,有的

5、还没来得及晒干就被买走了。 这激发了*种植石菖蒲的积极性。他流转 2 亩冷浸田进行试种,驻村工作队队长石峰帮忙联系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如果试种成功,亩产能有六七百公斤。*说:石菖蒲种植技术不难,如果能成功,可年收入六七万元,到时候还能带着周边几个贫困户一起种,一起脱贫致富。脱贫主要靠自己勤俭加灵活,多想点子。一味地指望别人,是绝对脱不了贫的。*说,虽然现在石菖蒲产业规模不大,只够孩子读书和家庭日常开支,但是他相信按照计划一步一步走下去,一定能致富。 (篇三) *镇葩坪村 6 组,一栋漂亮的安置房外,65 岁的*与老伴张丑凡分工合作,将大红喜庆的新春对联贴上了雪白的墙面。 今年家里的收入很不错,过

6、两天赶集要多打点年货,孩子们都要回来了*高兴地与老伴商量着置办年货。 眼前的*家,家电齐全,粮仓里堆满了稻谷,堂屋里两盆炭火烧得正旺。 去年政府给我家新修了房子,敞亮干净,住得很舒服。 *说,依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她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今年家里有 30 亩藤茶,12 头猪,3 亩生姜,3 亩红薯,前两天和老伴算了算,今年的纯收入将近 10 万块。 前些年,*可没这精气神。她和老伴身体差,常年吃药,家中又有小孩上学念书。当时我患有严重风湿病,双腿都走不了路。再加上小孩读书也要钱,觉得看不到希望。 *家的生活一度举步维艰。 *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尽管经济十分困难,但是她做的选择令我们十分钦佩

7、。葩坪村干部龙福生告诉记者,当时*毅然决定放弃低保,选择了产业帮扶。 比我困难的还有很多,我有劳动能力,可以靠双手脱贫。 *说,*年,葩坪村成立藤茶合作社,她积极参加,当年就发展藤茶 30 亩,养殖土鸡 200 只,养猪 4 头。天没亮就要起来喂猪,然后自己扒两口饭后就下地干活,寒来暑往都是这样。大面积种植藤茶再加上养猪,对于身体欠佳的*老两口是十分吃力的事情。 辛苦肯定是辛苦的,但是农村人如果自己不做,土里不长地里不生,那就完了,只有勤劳才能致富。 *说,无论是告诫自己还是教育下一代,她都是这样的思想。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她家还享受了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参加藤茶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扶贫

8、政策。 付出终有回报。如今,*家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靠种植藤茶和养猪,她家每年收入近 10 万元,是*年前的 10 倍多。 2017 年,*被评为全县脱贫之星。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2018 年我还想再增加 2 亩藤茶,养 10 头猪,还要和老伴一起去北京看看天安门。*爽朗的笑声在小山村里回荡。 (篇四) *年,他被评为村里的贫困户;2017 年他被评为十佳脱贫之星。四年的时间里,车溪乡*村石岭组*从一个贫困户到致富能手,在从致富能手到带动其他贫困户致富的领头雁,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少年困苦 自力更生 *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民,靠着一亩三分地养育五个儿女,生活异常艰辛。迫于生计,1989 年小学毕

9、业后*便独身一人到*、*等地打临工、弹棉被谋生,让还是儿童的他受到了人生的磨练。 1998 年,24 岁的*已经在外务工 9 年,但他仍然没有赚到什么钱。当年,他与本村的姑娘刘菊花结婚了,他家太穷了,我父母当时不同意我嫁给他。因为家中没有空余的房间,婚后夫妻俩一直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我想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样呆在家里不如出去打工,就又拉着他去了*。 最难的其实是生孩子那会,没人能帮忙,我要在外跑单,顾不上他们,两个孩子出生后第三天,我老婆就开始做所有的家务活。回忆起当年的艰难,夫妻俩不禁红了眼眶。 脱贫之路 越走越宽 平时我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中央 7 套农业频道,我看现在国家的政策这么好,在外面

10、飘着总不是个办法,家乡荒山荒地这么多,我为何不回家发展种植业,把荒山变金山? *介绍,*年,他打定主意后和妻子回到了家乡,向亲朋好友借钱开发山地。因为家里实在穷,*年,*被评为贫困户。在乡党委、政府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贷款 5 万元种西瓜,他和妻子刘菊花每天的时间基本都花在了瓜地里,付出总有收获,当年他买西瓜就实现了纯利润 2 万余元。此外,在棉被销售旺季时,*还会抽时间去*弹棉被,经过努力,他家里的人均年收入大幅提升,把原先的贷款也全部还清,*年顺利脱贫。 *在挖土堆准备套种西瓜 尝到种植甜头的*有了更大胆的想法,他要种脐橙。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这么好,不用担心资金、技术问题,我脚踏实地的干还

11、怕干不好吗?有了干劲的*于*年承包了 100 余亩山地种植脐橙,并登记了家庭农场,种植脐橙 6000 多株。县里每年都会举办 4 次技术培训会,我每次都去,对我的帮助很大。因为脐橙生长周期长,消耗大,在培育过程中,*发现脐橙株距较大,里面还有大量空闲地,于是想到培训课上所学的知识,便在空地里套种西瓜、花生,仅这一项,每年就为他增加了近 6万元的收入。 *的妻子刘菊花在家加工衣服,补贴家用 此外,*的妻子刘菊花还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专门在家里置了一台缝纫机,有空就到圩上的服装厂拿货回家做。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干劲,*家里的致富路越走越宽。荣誉加身 不忘初心 *是我们村第一个发展产业的人,头脑很灵活

12、,而且很爱学习,踏实肯干。*村村主任*说。2017 年,不等不靠的*被授予脱贫之星荣誉。 *夫妇在给饲养的鸡鸭喂食 以前,我是贫困户接受别人的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也要帮助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家庭农场效益越来越好,在他的动员下,附近 8 位贫困户在他的脐橙园里务工。我在这里每个月能增加 1000 多元的收入,特别开心。我要向*学习,争取早日脱贫!正在园里干活的贫困户王香兰说道。 现在我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依托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增加收入,我相信只要我们勤劳肯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信心满满的说道。 (篇五) 在爱光山 加油干 奔小康的号召和激励下,让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更多的贫困妇女

13、脱贫致富,脱贫路上与众多的巧媳妇们一路高歌,助力打赢 2018 年脱贫攻坚战!这是上期创业之星郑玉芳的豪言壮语。 脱贫之星*是来自郑玉芳的巧媳妇基地。 *来自四川省凉山区属蒙古民族,她在*打工时与晏河乡小伙儿相恋,后随小伙回光山晏河乡结婚安了家。*在光山扎了根,在家里从来都是争抢着干活,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初到光山的她,有很多的不适应,生活习惯上以及语言的不同,让*过得很是艰辛,加上夫家经济状况差,生活非常贫困,但这些都没有让*退缩。她一边带孩子一边适应这边的风土人情,为了解决家里的衣食住行,和丈夫不怕受苦,耕种农田 60 多亩,靠着田地的微薄收入照顾一家老小。不仅如此,她还是当地出了名的好

14、儿媳,对待公公如自己的父亲一般。邻里提起这位外地媳妇,无一不是竖起大拇指,开启点赞模式。 真正让这位好媳妇成为人人知晓的巧媳妇,这要从2017 年 4 月说起。晏河乡秦洼村巧媳妇+服装基地(玉芳服饰有限公司)正式开班培训。*早早地来到基地参加培训,聪明好学的她很快掌握了服装制作技能,随后投身到基地服装订单的加工中去了。很快,*展现了自己又巧又能干的一面。她做事兢兢业业,责任心又很强,在流水线作业中,也不拖人后腿,总是率先完成接手的活计,和工人之间更是相处融洽,起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就这样,*一家实现了增收脱贫,她也成为了基地人人点头称赞的巧媳妇。 *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从留守妇女变成巧媳妇,从

15、围绕灶台转到靠所学的一技之长实现增收。她说:这都得益于县妇联牵头实施的巧媳妇工程,巧媳妇工程让我们这些留守妇女在当好孝顺媳妇、好母亲的同时,在家门口把钱挣,也能为家里经济建设出一份力,未来还要成为家里经济的主力军!我要为巧媳妇工程点赞! (篇六) *励志脱贫模范*:一个柔弱女子的自强人生 她弱小单薄、身有残疾,但却意志坚定,从不向命运低头;她以坚强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战胜了多舛的命运,用柔弱的肩膀为整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地。她就是*泾河西区水帘村村民、*励志脱贫模范*。 *,1964 年 11 月出生,*鸣玉池人。她身高只有1.4 米,上学时遇到过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她还是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高中,最后由于身体原因未能毕业。她患有先天性强直脊柱炎,导致脊椎弯曲,严重驼背,行走十分迟缓。1982 年,*听说西街办了一个裁缝学习班,每期学费 7 元钱,她报名学习了一个月,这为她日后自食其力奠定了基础。 1985 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席建民。席建民憨厚敦实,幼时发高烧落下了轻度智障后遗症。刚结婚那阵子,席建民每天当小工只挣 2.7 元钱,家里也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