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最新城镇扶贫年终总结一年来,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和扶贫到村到户原则,以贫困和低收入户为基本对象,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主战场,以促进增收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继续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造福工程搬迁、信贷产业扶贫和技能培训扶贫四大扶贫开发策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开局良好 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于今年 9 月正式启动,全市共确定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49 个,市级重点村 28 个,县级重点村 201
2、 个。在第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的鼓舞下,各级各部门对本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更为重视,坚持并完善了上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各项有效帮扶制度。一是坚持领导、党政机关单位挂钩帮扶制度。省级 49 个重点村由 19 个省级机关实施挂钩帮扶,市级 28 个扶贫开发重点村由 28 个市厅级领导和163 个市直、驻省属单位实施挂钩帮扶。二是坚持扶贫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和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省、市 77个重点村年共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866 万元,挂钩单位和领导还帮助筹措其他帮扶资金 550 万元。在资金管理上实施专户管理制度,并推行了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和报账制度。三是坚持下派干部驻村帮扶和联络员
3、制度。省委、市委在第一时间向 77 个重点村下派驻村干部,驻村帮扶一定三年,确保村两委组织的战斗力得到加强,促进各项帮扶措施落到实处,推动贫困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市级重点村的挂钩单位还指定了挂钩扶贫联络员,加强挂钩单位和贫困村之间的联系。可以说,本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工作制度更加完善、帮扶措施更加有力。 虽然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在下半年启动,但在各挂钩领导、挂钩单位的重视和驻村干部的努力下,年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仍然取得成效。一年来,省、市 77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共实施帮扶项目 258 个,其中实施生产发展项目 98 个,新开茶园 1230 亩,改造低产茶园428 亩,垦
4、复或新植毛竹 2827 亩,新种各类水果 864 亩,蔬菜 864 亩,改造或新植板栗、锥栗 1595 亩,发展食用菌 244 多万袋(筒),种植太子参、黄桅子等中药材488 亩,种植水稻 335 亩,养殖牲畜 1551 头,养殖家禽家兔 1.23 万只。实施基础设施项目 66 个,硬化通村公路 38.2 公里,新开或改造拓宽通村公路 32.6 公里,硬化村内道路 3286 米,兴建或改造自来水工程 66 个,修建引水灌溉渠道 6 公里,新建防洪堤、护坡 3 处,新建沼气池 195 个,还有 60 个村实施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实施社会公益事业项目 94 个,新建或修缮学校 15 所,新建或修缮村
5、委楼 22 幢,新建卫生公厕 5 座,架设路灯620 盏,建成农民科技文化学习和娱乐场所、养老院 4所。据统计,77 个省、市扶贫开发重点村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2200 元,增长 23。 县级 201 个重点村的扶贫开发也稳步前进,据不完全统计,共落实各类帮扶资金 620 多万元,实施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帮扶项目 350 多个。 (二)造福工程搬迁超额完成任务 年造福工程实际搬迁对象 1955 户 8572 人,超过省下达 4500 人任务 4072 人,搬迁涉及自然村 362 个,整体搬迁自然村 269 个,新建或继建新村(点)244 个。截止年元旦,已经建成新居一层以上封顶的 1698
6、 户7507 人,占实际落实数的 88%,超额完成年度搬迁任务66;已经迁入新居的 998 户 4463 人,占实际落实数的52%。预计年春节前,95%的搬迁户可完成建房一层以上封顶,85%的搬迁户可搬迁入住。 年造福工程搬迁工作的成效较往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一是搬迁进度更快更平衡。今年实际落实的搬迁人数比2006 年多出 465 户 2386 人,虽然工作任务较重,但由于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各县(市、区)前期摸底调查和选址规划工作做得较为充分,加上督促有力,搬迁进度明显加快。11 月底就已经完成 1464 户 6434 人建房一层以上封顶,超出年全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6000 人搬迁计划 43
7、4 人;其中完成省级搬迁任务 1028 户 4680 人建房一层以上封顶,超出省级 4500 人搬迁任务 180 人。柘荣县、寿县更是率先在 10 月底前基本完成了全年搬迁计划;其他县(市、区)搬迁进度也较为平衡,除个别县的个别搬迁点外,基本都能在年内完成全部搬迁户一层以上封顶。二是搬迁质量有了显著提高。突出表现在整村搬迁更加彻底和搬迁安置更为集中。年整体搬迁偏远自然村 269 个,平均每个县(市、区)30 个左右,为历年之最。例如,蕉城区飞鸾镇分散居于 16 个偏远自然村的 22 户 106 人实施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在镇所在地向阳里新村。柘荣县将造福工程搬迁同实施小县大城关的城建规划相结合,
8、东源岚下洋、城关龙山等大规模搬迁安置点今年继续安置偏远自然村群众 125 户 500 人,整体搬迁自然村 13 个。福鼎市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了对硖门乡青屿头村 107 户 428 人的整村搬迁,集中安置于硖门镇区的塘古头村。 今年,市财政继续安排 90 万元资金,专项用于补助历年来形成的造福工程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对柘荣县东源乡岚下洋新村、蕉城区飞鸾镇浅板新村、古田县吉巷乡吉巷村等全市 32 个较大搬迁安置点的水、电、路、下水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补助。 今年,我市扶贫部门还完成了十二五期间的造福工程搬迁调查摸底工作。确定我市目前居住在 1858 个偏僻边远自然村和 737 个滑坡险情村
9、的 38678 户 165881 人,需要实施造福工程搬迁,并对这些搬迁对象按照所居住自然村的人口规模和地质灾害易发生程度实施分门别类和建档立卡,作为十二五期间造福工程搬迁对象。 (三)信贷扶贫多层次推进 年,全市共落实各类扶贫贷款 9592.2 万元。一是争取到国家扶贫贴息贷款额度 2550 万元,实际共落实贷款2500 万元,受贷企业 11 家。二是抓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一年来共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400 万元,支持 6800 多农户发展生产经营,其中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育对象 4000 多户,农村妇女巾帼扶贫培育对象 1800 多户。三是继续深入实施福安、霞浦两地的农户自立
10、工程小额信贷项目。一年来,两个县(市)农户自立工程项目覆盖范围扩大到 27 个乡镇 275 个行政村,共发放小额信贷 4692.2 万元(霞浦县 2317.8 万元,福安市 2374.4 万元),比增 103%,支持 17000 多户农户发展生产。 通过落实多层次的信贷扶贫政策,有效促进了贫困农户生产增收,农业企业发展壮大。蕉城区、福鼎市今年继续被列为扶贫小额信贷创新机制省级试点县。蕉城区将贷款扶持对象分成扶贫开发重点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困难党员、妇女脱贫致富示范户以及农业产业化公司挂钩农户五大类,分别发放 3000 元至 5000 元不等的贷款,扶持发展反季节蔬菜、生姜、板
11、栗、禽畜养殖等项目。福鼎市确定 29 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整治村作为五户联保互助小组扶贫小额信贷实施试点村,创立一带九结对帮扶模式,安排小额信贷 55 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屏南县以小额信贷促进会为载体,实行贷款推介、担保相结合的方式,为105 户农户担保贷款 185 万元。赤溪茶叶有限公司、省天湖茶业有限公司、福安市城湖茶叶有限公司、屏南县锦丰食品有限公司等扶贫龙头企业继续加强对农户的扶持带动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共扶持农户 8000 多户农户发展种养项目,创产值 1.3 亿元,为农户增加收入 200多万元。 (四)扶贫培训讲求实效 年,我市扶贫部门克服了培训经费减少、组织培训费
12、用高等困难,共组织或参与举办各类扶贫培训班(讲座)46 期,培训 8900 多人次。柘荣县脱贫办与农业部门合办茶叶、食用菌、中药材、太子参、反季节蔬菜等种植技术培训班 8 期,培训 3000 多人次;屏南县以小额信贷促进会为载体,建立 311 农村信息服务站,培训技术骨干 200 名;福鼎市重点对本市 14 个省、市、县三级扶贫开发重点村的 300 多名农民技术员实施茶叶、黄栀子、紫菜等种植技术培训;福安市与农业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培训班,全年培训 1000 多人次。 (五)发动各界力量扶贫取得新进展 一年来,各级扶贫部门在努力做好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工作外,还积极争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向贫困村捐赠
13、物资,引进国际慈善机构和国内外非政府扶贫组织到我市开设扶贫项目,大力发动市内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扶贫事业。据不完全统计,省、市 77 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共得到挂钩单位各项捐款捐物折合 1500 多万元。全市通过开展爱心结对助学、阳光助学、黄仲咸助学基金、以及市建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推出的无偿捐资助学和贴息助学贷款等活动,资助 4000 多名学生,帮助他们圆了读书梦。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向福鼎市 2 万多户灾民捐献物资折合人民币 1550 多万元。中国扶贫基金会在屏南开展的母婴平安项目,从年实施以来,共发放资金 176.09 万元,救助贫困农村产妇 1041 人,东医院、市中医院免除农村贫困患病
14、群众部分医疗费用。蕉城区通过扶贫协会,推动民营企业同贫困村结对,引进资金、项目、技术。周县老促会开展送医药下乡活动。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年来,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和困难:一是由于物价上涨速度较快,农民增收乏力等原因,目前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增收脱贫依然任重道远;二是市、县两级扶贫机构人员偏少,力量薄弱,工作经费缺,与目前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不相适应;三是要求造福工程搬迁的人数多、分布广,据调查,全市需要实施搬迁的 38678 户165881 人中,居住在边远偏僻山区的有 25690 户 108844人,其中常住居民在 10 户以下的自然村有 1067 个,人口 5815 户 25636 人;常住居民在 10 户20 户之间的自然村有 463 个,人口 6800 户 29787 人;常住居民在 20户以上的自然村有 328 个,人口 13002 户 53421 人。另外,地质灾害危险点 737 个,常住居民 12988 户 57037人,要在十一五期间完成这些对象的造福工程搬迁,任务极其艰巨;四是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有些重点村的条件比上一轮重点村更差,实施挂钩帮扶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