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13篇.docx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1972949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5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13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13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13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13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13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年最新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原创 13篇篇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播感染力创造着殊途同归的文化体系,体育文化目前已经成为国际最通行的文化符号之一,在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的征途上,需要进一步弘扬体育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文化传播。 一是要进一步强调引领作用,推动融合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体育文化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推进体育文化+。体育文化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根基和灵魂。没有体育文化的体育事业是不能长久发展的。

2、要充分认识体育文化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推动体育文化与经济、健康、旅游、科技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要进一步强调挖掘内涵,凝聚体育精神。要进一步落实体育总局下发的关于加强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通知,重点对各运动项目文化内涵、历史文化、项目礼仪、项目荣耀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树立运动项目和运动队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要充分把握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特征,尊重体育文化发展规律,从可视化、载体化、故事化、数字化、产业化、生活化六方面着力创新和建设体育文化;积极开展体育志愿者服务,积极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大力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整理研究、推广传承和创新工作,全力推

3、动体育文化发展。 三是要进一步强调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要主动开展针对青少年的运动项目文化教育和推广工作,扩大运动项目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要以青少年运动为主体,建立健全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力支持体育文化发展;要完善体育培训和理论创新,让各个项目各个领域都有一批体育人才,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完备的体系,形成稳定的文化传承。 四是要进一步强调讲好故事,加强对外交流。体育文化是体育在文化领域的延伸,在建设体育强国过程中,必须赋予体育文化新的意义和地位,不断拓宽公共服务文化领域,讲好中国体育故事,积极推动中国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向全世界传播中国体育声音。通过举办比赛

4、和交流活动,加强体育文化交流,发挥体育在超越时空、跨越国别增进不同国家和人民之间理解、深化友谊方面的独特作用。 篇二 中国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努力奋斗,目前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我国国际地位前所未有得到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正因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贡献中国智慧的时代。进入新时代这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所处历史方位作出新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一

5、判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主要矛盾是时代变革的基本动力和显著标识,也是时代划分的根本尺度。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去解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需求与供给侧两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需求侧来看,到 2020 年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不仅更加广泛

6、,而且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质的要求。人民的需求不仅要吃饱穿暖,更要吃好穿好行好住好,而且还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从供给侧的社会生产这一方面来看,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生产能力很多方面都进入了世界前列,科技实力、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目前社会生产的主要问题已不是落后的问题,更加突出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我国进入新时代的重要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是极不平凡的五年,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上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我国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7、。面对国际国内这些复杂的环境变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加大改革力度和强度,进行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年来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方位、开创性的伟大成就,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新时代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具有重要标志性意义:新时代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

8、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标志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代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实践和时代特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崛起,从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不久将来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如今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

9、功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比较优势,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的局面,科学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时代在世界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逐步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日益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进步,拓展了从落后发展到实现现代化的新途径,吸引着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做出更多的选择项,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人类问题的解决作出了更大贡献。 篇三 马克思主义唯物

10、辩证法的观点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务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认识和确定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就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点,有助于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把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的局面。 在我国,不同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都是不断变化的。如,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殖民主义是压在我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所以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中华民族几乎到了亡国灭族的紧要关头,全国各族团结

11、一心,国共两党一致对外抗日,所以,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演化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华民族反侵略之前的矛盾。新中国成立后,面临一穷二白的局面,积极休养生息,加强战后恢复,1958 年,党的八大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应该说,当时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实施五年计划,使我国国力得到较大提升,使老百姓的生活有一定的起色。只是,不久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便转向了意识形态领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社会主要矛盾定性为人民内部的矛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对我国政治、经济

12、、社会等各方面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1978 年,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领导人,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重新将我国工作带入正轨。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提出重要政治论断,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我国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正式基于这一科学判断,将全国各族人民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综合国力和老百姓生活等各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之后历届党代会对主要矛盾的表述都沿用了这个提法。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

13、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指向,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许多新的要求。这个矛盾的论述,我认为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相对于物资文化需要,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更加丰富,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关怀。我国当前 GDP 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不少大城市人均 GDP 也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应该说随着改革开发的红利释放,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变化下,人民的需求发生变化也就很容易理解了。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面,即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

14、说改革开放初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让我国人民经济富起来的目标已经达到,那么现在老百姓的追求就更加多元化了,上升到更高层次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生活方面,更包括了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社会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十九大报告第一部分指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

15、,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仍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应该说,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性质所决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侧重于量的发展,我们之前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目标已经达到了,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是高质量增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大家共同富裕,侧重于质的发展。解决好这一矛盾,就需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结构转型,从不均衡到均衡,从不协调到协调,从不充分到比较全面。从而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篇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

16、事业和产业发展。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养老事业指明了方向。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深刻持久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当前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社会养老负担沉重、机构养老床位少、养老服务体系资金投入不足等存在问题,加上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老年人多层次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既影响了老年人对于机构养老方式的选择,也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欠发达地区推行居家养老是当前养老背景下较好的路径选择。建议: 一是建章立制抓落实。建议出台地区特色的居家养老工作相关制度,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机制化,给基层一线工作者提供政策指导,不至于无章可循;狠抓落实。制订工作目标,细化目标责任,逐级压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多方解决资金来源。一方面,政府应增加养老事业财政投入,把居家养老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合理分配养老资金,给予居家养老更多的倾斜。另一方面,开拓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公文范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