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风家教家规征文 11 篇篇一 家,是温暖的港湾,当我们开心时,可与家人畅怀庆祝,当我们失落惆怅时,家成为我们的避风港,给我们以心灵上的憩息。可无规矩不成方圆,感性的认识亦不能缺乏理性的认知,这便是家风的由来。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与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就是道德的力量。道德是立家之本,是一个家庭成立的根基,也是家庭成员能更好成长的精神氛围,从古代的颜氏家训,到现今的傅雷家书,从孟母三迁到各家家风独具特色。良好的家风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而是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加强教育,反复练习,使之成为成员们都自觉遵守的道德标准。 良好
2、的家风需要正确的认识。乐于助人为善,勤俭持家为善,努力坚强为善;好逸恶劳为恶,助纣为虐为恶,遇事高高挂起为恶这些认识都有赖于个人价值观的评判标准。 良好的家风需要严格规范自己。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行为与思想,都是建立在父母的基础上,只有为人父母者严于律己,树立一个良好的模范标准,才能对孩子产生有利的影响。 良好的家风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倡多读书,多看报,展开以知识为主题的家庭辩论会,积极以家庭的形式参加社区活动,多与人交流,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倘若一个家庭缺乏家风,只有溺爱和纵容,就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无论外表多宏伟壮观,可事实上树的根早已老化腐烂,都不用狂风骤雨,大点的风
3、一吹就倒了。每次提起家风家训,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我的母亲不高,身材胖胖的,笑起来甜甜的,像冬日里的暖阳。闲暇时她总爱提起年幼时候的事,家里兄弟姐妹多,九岁才开始上学,虽然很努力吧,但总容易碰钉子,成绩也没有大的起色,以至于高三之后,高考不佳,也就没有进入大学。可母亲似乎一直对学习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节,毕业后就一直在书店任职。每次说起这些,母亲挂着笑容的脸上总带着一丝无奈,可能是为自己努力却得不到应有成绩的失落,也可能因为没有经历过大学生活的遗憾。 即便母亲学历不高,但我的价值观与道德观都源于母亲的教育。我小的时候不爱学习,一味贪玩,每次和小伙伴玩起来就容易忘乎所已,什么事
4、都尽抛在脑后。大概是六岁左右的时候,那时候已经临近期末考试,试卷一张接一张积压起来,我的心思也不在这,总想找隔壁家的小姐姐玩,心生一计,对母亲谎称作业已经做完了并且今天是小姐姐的生日,我想陪她过生日。母亲虽不大情愿可好歹也放行了,疯玩后却因为隔天母亲与小姐姐的妈妈买菜聊天时穿帮了,母亲非常生气,狠狠地揍训了我一顿,那时候小,对母亲的行为心存怨念,感觉无非就是说了一个无伤大雅的小谎,至于那么生气动怒吗?可后来看到母亲教训完我后的失落以及那失望的眼神,我便知道自己是真的错了,主动认错并向母亲保证以后绝不再犯,这才让母亲真正地缓过来。后来回头想想,如果母亲没有知道真相,或者知道真相后刻意隐瞒而非骂我
5、戳穿我,长此以往,我只会成为人人所唾弃的撒谎精,失去信任,没有朋友。 另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母亲有一颗坚韧的心。那时候外婆病重,一直留在医院观察,其实母亲大可以像其他人一样,请看护守着就好,自己也轻松,可母亲并不愿意,她说那是她的母亲,照顾外婆本来就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便事事亲力亲为,而家中也有幼儿需照顾,忙得跟陀螺一般不停地转,最终外婆也因病太重而去世,而母亲,也尽力了。母亲对老者都出奇地怀有敬意,无论是亲人,还是陌生人。说起来我小时候做的恶劣事还真的不少。那时跟母亲出门采购,沿路都有乞丐在讨食,在我的认知中感觉他们就是脏兮兮的坏人,就口出恶言说他们真难看,母亲生气了,她说无论身份如何,
6、比你年长的便是你的长者,你身为幼者就该尊重。说罢,母亲依次给了他们钱,还到饭店里给他们带了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便是从母亲身上学到的。 除此,母亲乐观助人的品质也是让我十分感慨的。曾经父亲生意失败,欠债较多,整个家庭都处于潦倒困顿之中,就连父亲都丧失了意志一般,终日与烟相伴,垂头丧气。可母亲不同,她跟往常一样,准时上下班,料理家务,整理琐事。我疑惑了,问母亲为何都那么糟糕了还能平静做事,母亲只说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问题总有解决的一天,可能正是母亲乐观的心态,渐渐地父亲的心态也好起来了,努力工作,最终也走出了困境。母亲每个周末都会去附近的养老院参加活动,陪老人说说话解解闷,
7、也会到福利院去跟小孩子玩游戏,她说,人的一生很短也很长,能尽绵薄之力收获一份大开心,是自己赚了。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母亲的教导总是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无形之中督促着我要成为一个更优秀,更能对社会产生正面影响的人;而好家风则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严格要求,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篇二 中华民族自古都重视家庭教育,每个家庭对家庭成员在道德、文化、能力方面的修养都寄予极高的期望。随着历史的沉淀,各个家族的教育理念逐渐形成了家庭成员世代遵循的行为规范家风。 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8、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遗产之一,每一个家族的家风,都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世的智慧结晶,都寄托着祖先对后人最诚挚的期待与祝福。他们希望后人恪守孝道和善良,明白为人处世之道,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让高尚的道德温暖世人;他们希望后人恪守勤奋和严谨,明白读书治学之道,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让智慧的光芒照耀历史;他们希望后人恪守清廉和正直,明白齐家治国之道,让有限的生命无限宽广。尽管各个家族的家风在表述上不尽相同,但是其核心要义都是导人向善、教人积德,都离不开忠、孝、仁、义等传统美德,与我们当下弘扬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南粤大地自古人才辈出,仕宦如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个家族,都不约而同地将
9、清廉作为家风建设的重要篇章。如连平颜氏家训中的公生明,廉生威,四会张氏家训中的清政廉洁,不图恩偿,五华曾氏家训中的明义利、慎官守,河源邹氏家训中的智安身,廉立命等等。这些清廉的训诫,让一代又一代后辈沐浴在道德的春风里,时至今日都值得我们借鉴传承。 培育清廉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把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作为全体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培育清廉家风方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毛泽东曾立下亲情规矩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他身边的警卫员们都知道,毛泽东不允许亲戚甚至身边的工作人员享受任
10、何特殊待遇,如果工作人员走后门,肯定要挨批评、写检讨;周恩来定下十条家规,严禁家人请客送礼、谋私利,1976 年 1 月 8 日周恩来病逝,邓颖超专门给外地的亲属发去电报:听消息后不到京,坚守各自的工作岗位,化悲痛为力量;刘少奇告诫子女要公私分明,女儿刘爱琴的房子被水淹,希望父亲能够替自己打一个招呼,解决住房问题,却被刘少奇断然拒绝。斯人已逝,清风犹存!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故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他们艰苦朴素、为民奉献的优良传统和清廉家风,是全体共产党员共同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家风正则世风清,家风堕则世风浊,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直接联系着党风、国风。习近平总书记在
11、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好的家风是抵御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只有不断从优秀传统家风中汲取清廉正能量,把清白装进心间,才能有效抵御道德雾霾,才能有效化解贪婪、势利、奢侈、腐败等不良习气的污染,以优良家风推进党风政风民风的持续好转。 篇三 商贾之家的家风是诚信经营,军人之家的家风是报效祖国,书香之家的家风是认真读书,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那我家的家风是什么呢?其实,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孝,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
12、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我夫妻两人都深感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道理。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对老人家都很孝顺。也许我们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儿子,在我的眼里,12 岁的儿子虽小但很孝顺。每天,儿子都要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要注意锻炼身体。周末有空,他会主动提出回乡下看看爷爷奶奶,陪老人聊天、散步、购物。他十分关心爷爷奶奶,说要做他们的开心果。 节俭,指生活俭省,有节制。这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
13、化,是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一个途径。小时候,家里老人就常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读小学时我的铅笔总要用到抓不住为止;书包也是从一年级一直用到六年级;至于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过的;过年的压岁钱我从不乱花。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现在,我的儿子也传承了我家里节俭的好习惯。 勤就是勤奋。世界上最宝贵的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勤奋。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还有精神上的勤奋,勤奋靠的是毅力,是永恒。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在我家勤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生活中。我们夫妻俩工作很努力,很
14、少看电视,忙完家务,大多时候我们总是看些有关教育类的书籍,要与时俱进,不断给自己充电。勤奋才能让人上进,在我的影响下,儿子也爱读书,勤思考,学习成绩不断进步中,勤奋一直给我家带来好运。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教育的方式其实就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里,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篇四 中国是一个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在历史上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经典著作,如三字经弟子规等,还流传下来许多与家教相关的历史故事,如孟母三迁、岳母
15、刺字等。 那么如何将家教传统与新时期的生活相结合?如何在当下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央视四套播出的文明之旅访谈专题节目中,著名文化学者于丹与大家探讨了家教的学问。 1.教孩子厚道做人是最基本的家风 现在经常有排行榜,在讨论家庭要有多少资产才能传承下去。其实在中国人的传统概念里,最大的家庭资产就是家教和门风。 中国是一个家邦社会,过去中国的风俗里就有它的伦理规矩,过去说张家村、李家店、赵家祠堂等,一个村的人都是同姓,他们的孩子做错了事,去跪祖宗祠堂,觉得没有脸面见祖先。很多祠堂里是有家训的,即使是寒门,也说自己是有门风的。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从小生活特别贫寒,他妈妈靠给别人扎鞋底等粗活供他念书,陶侃一步步往上走,他后来就做了鱼梁小吏,有一点小权力,他把那些腌制好的罚没的鱼给妈妈送去。 他妈妈给他写了一封信: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大意就是,你是一个小吏,你把官家的东西给我送来了,你不能给我任何增益,反而给我增添了烦忧。这样的妈妈真是深明大义,正是有了这样的妈妈,陶侃后来才能官至大司马。 什么是真正的家教门风?首要的就是要明辨是非,要知好歹。现在有许多孩子不知好歹,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在那个贫瘠的时代,农民守着古训的时候,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