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师阶段性教学反思总结本学期,我任教于三年级,使用的是统编本教材。目前距离开学已经有两个月了,现就这一阶段的教学进行梳理回顾。 1 教材方面 本册的教材总体选文贴近童真、童趣,无论是从文章的内容还是从插图画面都比以往的教材更贴近儿童的特点。比如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写的是我在上学路上的所见,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再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原来的课题是我们的民族小学,虽然课文内容没有变动,只是课文题目的改变,但是课文原有的政治意味就淡了许多。本课课后题的设计也是更多指向了语言文字的表达练习。还比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趣味十足。 但是,教材中也有相对增加难度的内容。比如第四课古诗三首,以往都是两首,现在
2、是三首,学习容量变大,重在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迁移学习方法。再比如去年的树,以往是四年级所学,现在放到了三年级学习,不过课后题注重引导学生去体会鸟儿的内心世界;而去年的树所在的童话单元以往也是在四年级进行学习,现在也放到了三年级,在园地中总结了童话的特点;同时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来编童话,对于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童话的编写要达到什么标准,编写童话是要求把故事写完整还是把故事写具体写生动。这个度有点难把握,把故事写得具体生动难度是比较大的,对于学生来说。还有花的学校,个人认为这篇文章和本单元的主题不是明确的契合。备课时,我读了好多遍这篇课文,这是泰戈尔的一篇散文诗,线索不明确,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
3、生来说理解起来难度大。本文的题目虽然是花的学校,但文章的内容和学校确无甚关系,既不同于大青树下的小学也不同于不懂就要问。个人认为这篇文章入选教材有可商榷的地方。 2 备课方面 由于假期通读了教材,认真学习培训内容,从而对教材有了整体性的认识和把握。教学方向明确,备课就不会绕弯路。具体备课时,结合课标、学段特点、教材备课,这样设计教学就有了全面的把握。比如假期里备搭船的鸟一课时,结合课标、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及单元习作要求,明确了学习任务是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写下来。初读课文两三遍,觉得课文内容简单。再看课后题,也不觉得有难度。起初设计教学只关注到了第二和第四自然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这时,我产生
4、了一个疑问:其他的自然段有什么作用,尤其是第一自然段有什么用呢?教学时如何处理呢?于是,我反复读这篇课文。大约十遍之后,我恍然明白:第一段写我乘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途中下起大雨,为下文翠鸟搭船做了铺垫。第三段是我观察翠鸟时的所思所想。第五段则是告诉了读者那只搭船的鸟是翠鸟,在搭船捕鱼。读懂文章之后,发现每一段都不可删去,都有存在的必要。彼时我想起了于永正老师说过的话,备课之前要反复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读透。此时,我才真正悟到了,理解了这句话。课文读透了,为教学打好了基础。备课都应在把课文读透的基础上进行,读透课文一点儿也不浪费时间。 3 教学效果方面 学校举行了考试,班级出现两极分化。虽说三年级
5、易出现两极分化,但是我班高分较多,低分也比较多,年级的翘楚在我班,同时年级的末端也在我班。这不由得令我思考,这一定与我的教学方法有关。我平时做到了关注班级全体学生,在课堂上有意地提问、锻炼、鼓励后进生,在课下也关注他们的作业,注重与家长沟通。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通过翻阅全体同学的卷子和反思作业的设计安排,我发现作业的完成质量,尤其后进生的作业质量较低;另外我设计的作业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的安排,随课走,作业的训练点不突出;由于班级人数众多、语文课上课节数也多再加上个人身体原因,导致作业批改较慢,反馈不够及时。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优化作业,作业的设计要有整体性、训练点要明确、作业要布置的少而精。教研中主任已经强调到这一点,经历过这次教训,我的体会更深了。一位优秀的教师,既能教出领头雁,也会让那只能力弱小的雁子紧跟队伍,不至于掉队。 反思总结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希望自己努力、取得进步、带领学生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