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何以可能,管理思想因而革新.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7452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管理”何以可能,管理思想因而革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学管理”何以可能,管理思想因而革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学管理”何以可能,管理思想因而革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学管理”何以可能,管理思想因而革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学管理”何以可能,管理思想因而革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学管理”何以可能,管理思想因而革新【摘要】弗雷德里克?温思洛?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 1911年,到今天已经有 103 年的历史。这本书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即使在百年后的今天,这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青年泰勒生活在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资本的发展对“科学管理思想”的出现都是不可或缺的原因。本文主要说明到底是什么促使了科学管理的产生以及科学的原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地位。 【关键词】 “科学原理” ;新纪元;科学方法和原则;协作思想 泰勒几乎把一生都贡献在寻求科学的方法来发现劳动中存在的科学,我们今天看“科学管理”的思想应

2、该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把握,对泰勒的关于效率问题的研究是为资本主义剥削服务的,是剥削和限制劳工的自由创造的批判是存在很大误解的,我们应重新回到当地的年代来理解泰勒的思想。 一、科学管理原理的历史贡献 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对当时社会来说他开创了一个管理的新纪元,这里的“新”是指历史性地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以及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而泰勒本人的影响在当时也是很广泛的、遍及全球,就比如说他当时于 1914 年在纽约的演讲就吸引了 6.9 万的听众。同时泰勒被全世界的管理学界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是第一位认真研究劳动的人也是第一位把管理当做一门科学的人。虽说这本书出版于

3、 100 多年前,但是他的书中的理论和思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而不合时宜。反而,书中的一些管理原理也在其后百年激励和启迪了无数的管理者,即使在今天,管理学界很多人也认为我们的管理应回归泰勒。泰勒本人也是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一生发明颇多,仅获得的专利就超过 100 项。二、科学管理原理的撰写目标 泰勒在本书的前言中,就提出了他撰写本书的三个目标,一提出“提高全国性效率”的口号。在前言中泰勒提出直到现在,美国人都没有准确理解“提高全国性效率这一重大问题”的重要性。他们只看到我们的森林在消失,我们的水资源在枯竭,我们的土壤被冲刷到大海,我们只看到这些资源的不合理的利用和浪费。但是却没有看

4、到或者即使看到也对,我们的重大失误,指挥不当或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日复一日的人力资源的浪费而视而不见。而泰勒在这里就是要提出“提高全国性效率”这样的口号;二人才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泰勒认为现如今的社会,无论在各个领域都是奇缺人才的,而社会上流行的“工业界的领袖是天生的,不是后天成就的”这句话是不切实际性的,我们的天职和良机是系统的联合并造就这样有才干的人,而不是猎取别人培养的人。他的意思就是说人才是后天形成的,是要企业进行培养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我们通过系统化的管理而由普通人构成的集体会比某些大人物的个人经验管理更有效率;三证明最先进的管理是真正的科学,说明其理论基础是明确定义的规律、准则和原则

5、,并进一步表明可把科学管理应用于几乎所有人类的活动中。对中国目前的大多数企业来说,我们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是发展变化的,面对的市场竞争是不断加剧的,面对的技术工具是先进的,接触的理论方法是先进的,那么企业家们如何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同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呢?那他就要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而我们今天所要讲的科学管理原理就是这样一本有实际意义的书。而泰勒本人写这本书的目的也是显而易见的,他在书中提到:“同样的的原理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所有的社会活动中,这些活动包括家庭管理、农场管理、大小商人的商业管理、教堂管理、慈善机构管理、大学管理以及政府各部门的管理,等等” 。 三、科学管理提出的背景 在讲到科

6、学管理以及后来发展成为一门现代管理学科“工业工程”时,要准确理解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原理,需要回到当时的时代。 (一)以家庭为单位的“家庭社会”被迫瓦解 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当时面对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问题是工业革命早期的工厂管理资本主义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向现代工业体系的大转型,但这个转型并非自发完成,其中有着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包括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需要解决。 (二)企业已经变得不再是单纯的“经济组织” 在当时,工业社会内在冲突不断,大工业利用其更高的效率运转,不仅瓦解了“家庭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且在“社会心理”层面上,也瓦解了“家庭经济”的伦理基础。企业既然瓦解了

7、家庭就要承担部分家庭的职责。而在当时社会至少在 1850 年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认为企业就是一台挣钱的机器,而劳动者就是机器上的零部件。但这时的劳动者已经是企业组织的一个成员,而企业是那些背井离乡的劳动者的生存平台和心灵归宿。 (三)西方社会矛盾冲突不断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工业革命孕育和发展出一批大型企业组织,规模经济成为竞争的重要战略方向。当时美国经济发展较快,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罢工现象愈演愈烈(其中最著名的就是 1877 年爆发的芝加哥铁路大罢工) 。 以美国为代表的整个西方社会处在一种非常矛盾的社会现状中:一方面,大型

8、工业企业迅速崛起,市场商品需求量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受雇主和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及落后的经营管理方法的影响,使得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而效率和工资却过低,导致雇主和工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频繁和激烈。 四、 “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工业社会秩序的建立 工业社会的内在冲突显现出来了,工厂主和劳工如果不能和谐相处,工业社会就不可能稳定发展。如果企业组织过程不能保持内在的均衡,工业社会就不可能稳定的发展。然而,工业社会不可能一夜之间建立自己的秩序以及社会性规范,这需要一个过程。 (一)效率工程师的管理实践 在工业社会发生大规模冲突之后,大家都积极的提出对策。这时一些机械工程师率先有了思路,史学家称之为

9、“效率运动”他们认为要“提高效率,来阻止利润率的下降,避免劳资冲突以及企业倒闭;认为没有必要采用粗暴的手段来维持企业利润。 ”效率工程师认为管理工厂和管理机器没什么差别,他们没有意识到劳工并不像机器设备那样听话,他们有自己的意识和群体心理。 (二)亨利?汤的“利益分享计划”亨利?汤认为要采用经济的杠杆而不是非经济的强制,简单说就是金钱诱惑不是单方面的命令和强制。1888 年“利益分享计划”提出,亨利的“利益分享计划”指的是:“以合同的方式明确规定,那些依赖职业劳工群体协作获取的利润,包括原材料的节约、机器设备的有效利用、作业计划的改善、工时的有效利用,由公司、劳工和监工三个利益主体共同分享。

10、”具体的分配比例是,50%归公司,30%到 40%归员工,10%到20%归监工。而耶鲁汤制造公司(亨利汤是这家公司的高级主管和股东)的实践表明,劳资双方不可能通过一项计划或者一纸合同实现全面合作,这项计划的实际实施是很有难度的(因为你难以确定工作效率提高的原因,也无法每一个劳工的效率的贡献度) ,管理当局难以用一项计划,事先对每一个劳工应有的表现做出“细致”规定,也无法事先做出报酬上的“具体”承诺。 (三)哈尔西的“奖金提成计划” 1891 年,加拿大的哈尔西发表了“奖金提成计划”也称“哈尔西绩效工资制度” 。哈尔西认为亨利的“利益分享计划”的理念是正确的,但是过于宽泛和难以操作。哈尔西认为以

11、往的“计件工资制”虽然引发了接二连三的集体怠工事件,但它却是有很大的刺激作用的,可以刺激劳工的工作热情或干劲,努力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以往在计件工资制下发生的突发事件都是由于无法确定并稳定“工资支付率” (既没法事前确定并承诺每个小时该支付的工资报酬)有关。他把“计件工资制”和“利益分享计划”结合起来,提出了“奖金提成”的概念。他规定了每个员工的基本工资以及对应的产量或者作业量的“定额” ,然后,每个员工可以提取一定比例的“超额奖金” 。 但是,由于劳工在提高产量和作业量上所做的努力对企业的利润的边际贡献率是递减的,所以罗文在 1892 年,使奖金提倡部分呈递减趋势,罗文的修正使“奖金提出”失

12、去了刺激作用(就是说在劳工还没做出努力之前,奖金提成就已经趋于顶峰,这等于告诉劳工群体,别指望通过努力提高奖金了,赶紧的采取行动团结起来,与老板和管理当局展开斗争,迫使他提高工资) 。对“奖金提成计划”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于“利益分享计划”后出现的哈尔西和罗文,其实是一个带大家走弯路的人。但是正是这些走弯路的人才在经历无数的失败后,发现管理的真理。 (四)泰勒“科学管理”的提出 此时效率工程师们已经意识到要改变理念,不能以“机械工程的思维”来对待企业管理,1899 年一些效率工程师们成立美国工业管理工程协会,和“泰勒协会”合并,成立“管理推进协会”结束了“效率运动”的历史,开始了“科学管理” 。

13、 五、科学管理的精髓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 (一)劳资两利的前提 泰勒的科学管理坚信:“雇主和雇员的正真利益是一致的” 。他认为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达到利益一致的。 1.保证工资支付率不变 消除劳资对立,在这里应该有一个必须达到的基础?就是要保证工资支付率不变,简单说,就是劳方认定自己生产一件合格的产品所应该得到的相应的补贴。如果劳工应得的报酬降低,劳工会认为自己价值被低估,自己的消耗也得不到补偿。工人人必须是不满的,必然会爆发罢工等社会现象。 一句话概括就是说,在引入“计件工资制”的企业,由于工厂主不断调低计件的单价,而引起的职业劳工群体的不满,最后计件工资制会失效,劳资关系恶化。 2.

14、降低和维持劳动力的消耗 稳定“工资支付率”的关键是在降低和维持劳动力的消耗的基础上,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也就是提高劳动的生产率(单位时间的产出)是在不加大劳工的消耗的基础上的。同时也可能降低劳工的消耗。这样就可以找到劳资双方的共同利益点,实现“劳资两利” 3.导入科学的研究方法 泰勒认为降低劳工的消耗的关键就是在减少停工待料或窝工,减少浪费的基础上,导入科学的研究方法,改进方法,改进工具,改进作业条件,减少无效劳动,从而达到减少劳动消耗的目的。在这里科学管理方法,既“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 。 (二)劳资两利的表现 泰勒在书中明确提到:“科学管理坚信:雇主和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除非实现了

15、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反之亦然;同时满足工人的高薪酬这一最大的需求和雇主的低产品成本这一目标是可能的。 ” 这里的财富最大化,对公司来说不仅指的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是指各行各业都达到了最好的经营状况。对雇员来说不仅是指得到更多的薪酬,还指的是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在这里回到我们刚才所讲的,在当时社会工业界上普遍存在这样的一个观点是指:“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必然对立的。 ” 泰勒指出在单人工作或者是两个工作时,只有其劳动生产率达到最大,只在在日产出最大时,你才可以比你的竞争对手赢得更多的利润,在这里是没人会否认的。但是当情况扩展到复杂的制造企业时,情况

16、是一样的,既是只有在企业的工人和机器的产出最大时,才能实现财富最大化。泰勒指出这里所说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甚至是幼稚的。但是当今社会,比如说美国和英国磨洋工就是说在工作中偷懒比避免每天完成更多的工作的情况在工业界是普遍存在的。 总结 泰勒的管理理论看似简单,但这是泰勒本人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后期的对劳动的深入研究后总结的经典著作。但我觉得如果我们只是阅读著作本身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大师的经典,只有在亲身经历了管理者的角色设定,亲身在企业中去体会去实践,才能充分理解大师的理论。这也是泰勒本人在本书的前言部分提到的,希望同样的原理能以同样的效力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最后,用泰勒“原理”中的一段话:“我深信,这些原理必将为整个文明世界所普遍采用,采用得越早,造福于全体人民就越大。 ” 作者简介: 涂茜茜,女,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2013 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