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文主义”教育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体现摘 要: 语文课程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程,在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设置具有专业特色同时还富含“人文”要素的语文教学内容,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语文课程,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本文从中职学校的语文教育“人文主义”缺失的现状入手,分析并提出要加强中职语文教育“人文主义”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育 人文教育 教学方法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发展起来的,可以直接为我国的企业培养有对口专业技术和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才,在这种环境下中职
2、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专业设置上主要考虑市场的因素,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的设置。而学生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因此对专业课非常看重,而忽视了语文、政治等基础文化课的学习,这就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底子薄弱的问题。当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文化课底子差,因此想进一步的深造时,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自学,严重影响了其职业规划的发展。因此在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时,必须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不仅仅是教给学生如何去读书,更应教育学生如何去做人,成为一种文化教育。语文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浓缩,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对我国几
3、千年文化精神的一种传承。在语文教学中,其教学方法也具有人文性,语文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教学生知识,老师教学生被动地接受,而是呈现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情景。因此语文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语文学习强调的是一种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语文是一门感悟的学科,只有通过优美的文字和师生之间的沟通才能够达到好的教学标准。由于我国中职教育的现状,专业的设置基本都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对专业课非常看重,相应的专业课教师的地位一般都比较高,而文化课的教师则受到轻视,同时由于得不到重视,很多教师对语文教学产生了厌倦的情绪,上课毫无积极性可言,不去认真进行备课,而是用自己的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教授学生。这种不
4、负责任的教学态度已经非常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发展,教师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认真教学。只有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主要是面向企业技术岗位,作为一名中职学校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注重专业课和文化课的有机结合。因为学生的最终目的是就业,进行语文课程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就业,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语文最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学会语言的表达,因此语言表达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很多中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专业
5、课上,很多人轻视语文学习,目前这种现象在中职中普遍存在。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可以从其就业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情境教学内容,让学生明白语言的重要性。比如在市场营销专业,可以设计一个销售方面的场境,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顾客,另外一组为销售者,然后制定一种商品让销售者进行销售,看谁能够卖得更好,同时也让顾客对销售者的销售水平从语言、内容等方面进行评价,指出其不足之处。通过这种和专业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热情,认识到语文对于以后的专业学习也是非常有用的,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平时,也可以选择这种情境模拟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荷花淀这
6、篇文章的教学时,通过细致的讲解文章中人物的性格特征让学生用情境模拟的方式进行排练,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接受语文教育,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会学生应用文的写作,应用文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文体,lunwen.1KEJIAN.com 代写论文是否会书写应用文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但有的同学反映应用文写作较难理解和记忆,同时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大,因此可以将语文应用文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结合,比如学汽车修理专业的学生可以让其书写一份汽车修理说明书,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其学习的兴趣。总之,语文课
7、程作为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程,在适应社会发展、培养技能型人才等方面表现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设置具有专业特色同时还富含“人文”要素的语文教学内容,加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目标的语文课程,从而使其真正满足职业教育的要求。注释:李彦.中职教育专业划分原则的探讨.职教论坛,2011, (22).参考文献:1韦志成.语文教育心理学.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2陆建平,田金美.人文主义教育思潮的发展轨迹及现代意义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3张建平.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及其新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3.4袁医娜.现代中学校园教学空间环境架构研究D.湖南大学,2004.5郑子娜.论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D.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