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例胃癌患者术后补液临床分析摘 要:目的 观察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补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 例行近端或远端胃切除手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行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 置管时间较短, 固定可靠;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 624 月, 置管相关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达到了预期营养目标。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补液, 操作简单, 效果可靠,并发症低, 耐受性好。尤其适合营养不良的老年胃手术患者, 对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关键词:胃癌手术后;肠内营养;疗效; 全肠内营养( EN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于常合并营养不良而肠功能较好的胃癌患者术后及时营养支持, 选择
2、何种方式管饲肠内营养至关重要。我科 2008 年 1 月至 2011 年 6 月对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术中置三腔胃肠管早期肠内营养,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胃癌患者 20 例(行近端或远端胃切除术)。其中男 13例, 女 7 例, 年龄 5982 岁, 中位年龄 66.5 岁。所有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胃癌, 其中消瘦、营养不良 11 例,合并心肺疾患 6 例,糖尿病3 例。1.2 肠内营养方法 通过三腔胃肠管的空肠营养输入孔输注肠内营养液。术后 68h 开始用温热等渗盐水 200500mL(4060mL/h)持续滴注,如无不适,术后 24 小时
3、以全量肠营养液的 1/31/2 约5001000mL(6080mL/h)滴注,术后 48h 按全量的 1/2 或全量约10001500mL (80120mL/h)滴注。根据体重计算营养液的总量,一般不超过 2000mL。肠内营养制剂可选用医药公司产品,如雷米普利片、肠内营养乳剂(TPF-D)、肠内营养乳剂(TPF-T)、肠内营养多聚合剂等,也可根据临床需要按热卡比例自行配制含纤维素的营养制剂,或添加发酵酸奶(乳酸杆菌)和双叉奶(双歧杆菌)。1.3 三腔胃肠管及术中置管方法 三腔胃肠管全长 150cm, 近端有 3 个孔: 空肠营养输入孔、胃减压压力调节孔、胃减压孔。空肠管可达 Treitz 韧
4、带下 1520cm。术中于胃前壁戳口置入, 空肠营养管远端入空肠, 胃壁戳口行双层荷包缝合自左上腹壁引出并固定。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 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 随访率 100%, 随访时间术后 624 月。术中胃造口置三腔胃肠管不但能进行胃肠减压,同时能早期(术后 68h)进行EN。EN 后 1 周各项营养及生化指标均优于 EN 前,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置管相关近期、远期并发症低。表 1 患者 EN 前、后各项营养及生化指标比较3 讨论胃癌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常伴有不同程度营养不良、心肺疾患。术后
5、早期即开始营养支持, 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 促进康复至关重要。目前普遍认为, 只要消化道功能存在, 选择 EN 优于肠外营养(PN);小肠在术后 612 小时就已基本恢复功能并可接受营养物质的输注,改变了以往认为胃肠道术后 37 天恢复功能后方可进行 EN 的传统观念。胃癌术后为减少腹胀呕吐常需要实行胃肠减压, 普通胃管往往在术前患者清醒时就已放置, 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 3 天左右), 胃潴留患者放置时间更早、更长, 较长时间放置胃管, 导致鼻咽部不适、疼痛、分泌物增加、咳嗽咳痰, 对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者, 可使原有症状加重, 导致肺部感染, 甚至死亡。胃癌术后实施肠内营养途径很多,
6、 鼻胃管、鼻肠管虽可实行 EN, 但功能单一, 不具备胃肠减压功能。由于术后疼痛、导管较长、固定不可靠易扭曲脱落, 限制了下床活动, 且二者均可导致鼻咽部不适、鼻腔溃疡糜烂、肺部感染。鼻胃管不能过早实行 EN, 需待胃功能恢复后方可实行。由于上述原因, 患者往往不能耐受鼻饲管, 不能保证 EN 较早较长时间实行, 达不到预期营养的目的。而三腔胃肠管的胃调节管置于胃腔, 每日胃引流量能完全达到普通胃管的减压目的;其空肠管置于屈氏韧带以下 1520cm 空肠处, 能保证术后早期(68 小时)肠内营养输注,由于是术中放置, 置放部位准确, 也不易扭曲, 且缝合固定于腹壁, 导管固定可靠不易随体位改变
7、, 保证了导管输注通畅。由于是术中放置三腔胃肠管, 患者没有“畏管”心理, 术后也不会诱发鼻咽部不适而加重肺部感染症状。因此三腔胃肠管是胃癌患者术后实行胃肠减压及早期 EN 的完美结合, 是实施 EN 的最佳途径之一, 尤其适合老年合并心肺疾病患者。由表 1 可以看出术后积极进行早期 EN, 能尽快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有助于胃肠功能恢复, 防止菌群失调细菌易位, 且实施方便, 发生并发症低而易于处理。EN 最常见并发症是腹泻, 可以通过调节滴注速度、营养制剂的温度及总量或加入肠道益生菌(酸奶)来改善。胃癌手术后出现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时有发生,本组出现 1 例, 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 保
8、守治疗时间较长, 持续胃肠减压致水、电解质及胃酸丢失较多,且需长期输液及营养支持, 如使用三腔胃肠管, 可将经胃减压管外引流的胃液、返流的胆汁通过空肠营养输入管回输入小肠, 同时输注 EN 液, 保证水电解质平衡, 患者不需长时间静脉输液 , 减少了痛苦及费用。对晚期胃癌无法切除者, 如术中能置放三腔胃肠管, 则可离院不需靠静脉输液维持生存, 在家进行家庭肠内营养(HEN ), 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参考文献1张建勋,杨培民,黄正东.高龄胃癌 79 例临床处理探讨实用医学杂志J.2000,16(2):95- 96.2郭志义,胡阳,庞明辉,等,高龄胃癌老人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营养支持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3):154-156.3欧希龙,邱海波,杨丹宁,等.经皮胃镜下胃和小肠造瘘术建立肠内营养途径J.东南大学学报,2006,25(4):289-291.4郭志义,庞明辉,何学文,等.老年胃癌术后胃肠减压及早期肠内营养置管方式的探讨J.四川医学,2009,30(6):828-830.5陈涛,田伏洲,周庆贤.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的排空障碍 12 例诊断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2,9(1):43.6朱晋国,任建安,王新波,等.肠液回输对肠外瘘患者肠内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10):724-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