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滁州市农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安徽农业大学 滁州市农机局2010 年 12 月报 告 简 介 滁州市农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明确项目建设的背景、分析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承办条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市场供给、产品需求和产业发展前景等,提出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为项目决策提供了公正的、可靠的、科学性的投资咨询意见。编 制 人 员安徽农业大学参加编制人员:栾敬东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刘鹏凌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张藕香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副教授/博士许良元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副教授/ 博士赵建东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系副主任/讲师/博士程克群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董春宇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李广梅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讲师滁州市农机系统参加编制人员:孙永进 滁州市农机局 局长姬文宝 滁州市农机局 副调研员李耀云 滁州市农机局 管理科科长王定文 滁州市农机技工学校 书记梁长安 滁州市农机研究所 书记报 告 目 录1项目概要说明. 5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项目责任单位 . 5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 51.3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61.4 发展前景. 61.5
3、项目方案综述及主要数据指标 . 71.6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项目建设的背景研究. 821 农业发展背景. 9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背景. 923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背景. 1024 滁州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背景. 1125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背景. 1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研究. 1331 有助于提升农业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度. 1332 有助于规范农业装备流通体系与提升流通服务水平. 1333 有助于搭建全球农机行业交流沟通的产业平台. 1434 有助于增强滁州农业装备制造业整体竞争优势. 144项目承办的基础条件研究. 1541 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优越
4、. 1542 滁州发展战略定位为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1543 滁州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农业装备制造业提供市场经验. 1644 滁州农业装备制造业已有良好发展基础. 175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研究. 185.1 我国农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185.2 安徽省农机产业发展现状 . 225.3 滁州市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分析. 246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研究. 296.1 指导思想. 296.2 发展目标. 296.3 主要任务. 297 项目建设方案. 327.1 总体布局. 327.2 项目定位. 327.3 功能分区. 347.4 建设方案. 348
5、项目投资估算和效益分析. 368.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368.2 成本收益分析. 388.3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408.4 财务指标评价及风险评估 . 409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实施措施建议. 4391 可行性分析的结论. 4392 实施措施建议. 431项目概要说明1.1 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项目责任单位1.1.1 项目名称:滁州市农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1.1.2 承办单位:滁州市三农总指挥部(农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单位:滁州市农机局协作单位:滁州市发改委、经信委、国土局、规划局、招商局、环保局、全椒县、天长市等相关部门1.1.3 项目责任单位:滁州市全市农机系统1.2
6、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1.2.1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a.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b.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c.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d.安徽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e.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f.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g.滁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h.滁州市“ 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i.滁州市“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j.滁州市农业产业化“522”提升行动发展规划k.农业装备制造业市场供求资料1.2.2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就拟建的滁州市农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承办的基础和条件、农业装备制造业市场供
7、求状况、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与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以探求本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1.3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机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总量提升、结构优化、自主创新、产业集群”的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着力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产业集群,促进农业装备制造业向技术自主化、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发展。以建设国际先进的农业装备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加快融入“长三角”和世界农机制造业体系步伐,实现滁州由农业装备制造大市向农业装备制造强市
8、跨越。通过项目建设,到2015 年,农业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 180 亿元;到 2020 年,实现工业产值 300 亿元以上。1.4 发展前景项目建成后,滁州市将成为安徽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农业装备制造基地,有利于提高安徽省农业装备制造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能产生比较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5 项目方案综述及主要数据指标滁州市农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2011-2012 年)主要是改造、优化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形成基地的雏形;第二期建设(2013-2015):围绕产业功能和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最终形成生产布局合理、产业
9、地位突出、功能配置完善、示范效应明显的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基地。项目建设总投资估算为 300 亿元,基地建设总面积为 680 公顷,其中,基地建设中心(核心区)面积为 400 公顷;次级中心为 280 公顷。基地建筑工程费项目投资 185 亿元,占总投资比例的 65%。基地设备及工程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用等项目投资 45 亿元,占总投资比例的 15%。项目建设期利息为1.5 亿元。项目建成后,铺底流动资金 6 亿元,占总投资比例的 20%,全部为企业自筹资金。2012 年完成一期建设任务, 2015 年完成二期建设任务,规划年产 1000 万台套各类农用机械装备、设备,2015 年实现
10、 180 亿元销售收入,到 2020 年,实现销售收入 300 亿元。1.6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滁州市农业装备制造业项目建设符合相关规划要求,顺应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既是滁州市农业装备制造业和农业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又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本项目具有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完全的可行性。2项目建设的背景研究进入新世纪,“三农”问题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实施了一系列持续利好的“三农” 政策,农业获得了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将大规模的向城镇转移,土地规模化的经营方式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必将推动农机装备制造业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
11、。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三农” 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因此,2004 年中央出台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补贴政策,并逐年大幅度地扩大了资金补贴力度和实施范围;同年 11 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9 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党中央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中央出台了包括农机装备制造业在内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此期间,安徽省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如安徽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安徽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农业装备制造业作为滁州的传统产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12、示范区建设、国家加大对农机装备产业的补贴和扶持政策,以及滁州实施百亿粮仓工程等发展机遇,提出建设农业装备制造基地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做大做强以全椒的全柴、大同、华明以及全市众多农机配套厂家为依托的农业装备制造产业体系,整合和提升现有农机制造企业, 形成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把滁州打造成中部地区农机产业化示范基地,使滁州成为农业装备制造大市,滁州的农机制造企业成为农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具体分析如下:21 农业发展背景加快农机产业扶持力度和推进农机服务现代化是当前及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题。农业发展事关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的生态安全、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三
13、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和农业现代化的最终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因此,加大对农机产业的扶持力度为农机制造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与此同时,对农机产业的政策扶持也促进了农民对农机产品购买和农机服务的需求。农业装备制造产业服务环节是指生产与服务相结合的制造业产业形态,是世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新模式。其主要模式是业务流程外包,外包业务可以是生产、营销、设计、开发、信息、保养等各个经营环节。通过完善农业装备制造产业服务环节,为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提高农机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创造了活力。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背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客观现实和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求要求加快推进农业装备制造业发展。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十二五” 期间,农业劳动力还将会大规模地向城镇转移,这对农业生产必然会产生影响。尤其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大都是农村中的青壮年,农村中的农业劳动力锐减,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而言,现在农村中的劳动力水平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