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的中药治疗原理.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7770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脂血症的中药治疗原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脂血症的中药治疗原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脂血症的中药治疗原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脂血症的中药治疗原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脂血症的中药治疗原理【摘要】 中药降血脂可广谱、多途径、多靶点、副作用少,本文论述中药从抑制脂类吸收、影响胆汁酸循环、抑制脂类合成、抗过氧化、提高 HDL,降低 LDL 等方面达到降血脂的目的,为临床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药治疗 高脂血症 治疗原理 血脂是指人体血液中的脂类,主要包括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及其酯。血浆中的脂类易受膳食成分及体内代谢的影响,故血脂含量及成分在不断变动。但通过机体的自我调节,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人体空腹浓度值三酰甘油 20110 mg/100ml,胆固醇及其酯110220mg/100ml,临床上所指高脂血症主要指胆固醇高于220230mg/100ml、三酰甘

2、油高于 130150mg/100ml 的人群,所以衡量血脂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三酰甘油、胆固醇及其酯类。高脂血症主要分为5 类,型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外源性,最为少见,a 型为自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较为常见,b 型为自发性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较为常见,型为高胆固醇血症及高三酰甘油血症,较少见,型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内源性,最常见,型为高三酰甘油症。高脂血症及脂质代谢障碍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原因。 造成高脂血症的原因是由于脂类代谢紊乱,或因脂类产生过多,降解或转运发生障碍。近年来,证实中药对高脂血症有多途径、多靶点、广谱降血脂以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1 对脂类吸收的抑制作用 这类中药主要

3、是抑制机体对外源性脂类的吸收和胆固醇转化物胆酸在肝肠循环中减少胆酸重吸收的数量从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1。 如何首乌、草决明、虎杖、大黄等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能促进肠的蠕动,减少脂类在肠道停留时间,减少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荷叶能使肠道形成一层膜,阻止脂类进入小肠黏膜细胞减少吸收;植物固醇可以与胆固醇竞争酯化酶,使胆固醇不能酯化,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如大豆、绿豆等豆类含有的豆固醇,能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2 中药影响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胆盐为胆固醇的转化物,在胆汁酸的肝肠循环中,有些植物中的纤维素、果胶等和胆盐结合形成复合物,阻断胆汁酸的肝肠循环,减少胆汁酸重吸收的数量,不仅增加胆汁

4、酸及其衍生物的排泄量,还能通过反馈机制增加胆汁酸合成限速酶活性,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胆固醇目的2。甘薯中的黏蛋白,决明子蛋白质,大豆蛋白等这类活性蛋白质,能与胆汁酸相结合,减少肝肠循环中胆汁酸重吸收量,达到降胆固醇目的。枸杞多糖,海带多糖等都有相似这样的功效。 3 通过抑制脂类的合成来达到降血脂 中药通过抑制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途径中一个或几个环节,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目的。如泽泻中的三萜类化合物,能抑制外源性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吸收,影响内源性胆固醇代谢,可加速三酰甘油的水解或影响肝脏对其合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促进动脉壁正常胆固醇的清除并运至肝脏代谢和排泄,预防

5、低密度脂蛋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通过竞争细胞表面受体,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进入内皮细胞,抑制胆固醇合成和抗血栓形成作用,从而防止或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大黄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作用,香菇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4 通过抗过氧化来实现降血脂 有些中药通过清除体内多余自由基、减少脂质化来达到降血脂的目的,如山楂中的黄酮、荞麦总黄酮、银杏叶总黄酮、黄芩茎叶总黄酮、淡豆豉中的大豆异黄酮等均有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的生成,明显降低所有脂质化参数,对高脂血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5 通过提高 HDL,降低 VLDL、LDL 来实现降血脂 经研究血浆中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与动脉

6、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密切关系,高密度脂蛋白能和血浆低密度脂蛋白竞争血管壁平滑肌胞浆膜上的受体,抑制细胞摄取 LDL 和积聚 LDL 的能力,减少脂类在血管壁蓄积,保护动脉壁,而且 HDL 能与游离的胆固醇结合成酯,并转运至肝脏代谢排泄,使胆固醇不易沉积于内皮细胞内,免受损伤,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如南瓜多糖,月见草油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泽泻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姜黄中的姜黄素,山楂中的黄酮。 6 讨论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属本虚标实,血瘀,痰浊范畴;中医学上无高脂血症的病名,临床辨证多归于肝肾亏虚,脾虚痰浊,气滞血瘀4。治疗时大多用补益肝肾,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活血化瘀,清热通便,消食化痰这

7、些药。中医中药治疗疾病讲究整体观念,根据已知单味中药降血脂的有效成分和降血脂机制进行组方,多方面,多途径,以整体观进行降血脂的中药复方研究,达到有效,安全,质量可控,为人们所接受,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参 考 文 献 1姜建国.中药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9: 614-615. 2张勇,尚德静,李庆伟,中药降血脂的研究进展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27(2):201-205. 3潘涛,施光飞.血脂异常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6(1):51-53. 4杨昌宁.谈肝、脾乃生脂(浊)之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5):56-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