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个体道德教育视域下中技生品德教育.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7805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传统个体道德教育视域下中技生品德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传统个体道德教育视域下中技生品德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传统个体道德教育视域下中技生品德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传统个体道德教育视域下中技生品德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传统个体道德教育视域下中技生品德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传统个体道德教育视域下中技生品德教育论文摘要:中技生由一名初中生成长为具备基本工作技能的社会人,良好的品德教育将促使中技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品德优良的社会青年。单独个体的人社会化过程中,品德教育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道德教育强调个体的品德,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继承和发扬传统个体道德教育内涵,对加强中技生品德教育现实意义重大。 论文关键词:传统个体道德教育;中技生品德教育;现实意义 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内心的道德信念品质以后,需要外化为人的行为产生道德行为,为人处事正是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人处事的品德蕴含着人的道德本质性规定,是个体人社会化重要标志。社会单独个体

2、的人社会化过程中,品德教育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向来以重德性著称于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长河中,没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像中华民族这样具有如此丰富而坚固的道德文化遗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一、传统个体道德教育内涵 儒家的“做人”就是基于“五伦”的“内部”做人,即要努力处理好夫妇、君臣、父子、兄弟、朋友的关系。拿儒家的核心价值“仁”来说,从孔子过后的儒家就没有说过“仁”就是仅仅处理好“五伦”的关系。传统个体道德教育从处理好“五伦”出发,强调个体的品德,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包含着如下的一些价值取向。 (一)坚守气节,注重人格 具备崇高气节,是中华民族世代推崇的传统美德,更是个人做人必须

3、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孔子提倡“杀身成仁” ,孟子主张“舍生取义” ,荀子要求“敬节死制” ,都是强调“临大节而不可夺” 。这既要做到面对腐败恶习的反动势力和残暴的侵略势力而“威武不屈” ;又要做到处于穷困境况和低下地位而“贫赋不移” ;同里还要做到身处高位和家拥巨资而“富贵不淫” 。从古至今,无数仁人义士为国为民而成仁取义,成为令子孙后代钦佩的榜样。 由于崇尚气节、注重人格,历代诗文中留下许多赞扬浩然正气、歌颂高尚情操的名言警句,成为激励和鞭策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比如唐代诗人孟郊所说的“松柏死不变,千年色青青” ,折射了坦荡胸襟;宋代诗人李清照所说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

4、雄” ,高扬了豪迈气慨;毛泽东在晚年时期有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獐。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这些壮美诗章,既是老一辈革命家崇高人格的光辉写照,也是中华民族必须永远珍藏的宝贵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继承优良传统。 (二)讲究原则,诚实守信 古圣先贤们一般认为若要认真做到慎言力行、躬行践履、行重知行统一,其前提是必须采取务实的态度,树立求真的目标。务实就是必须讲究实际,务必不能浮华。如果背离客观实际,违反客观规律,必定陷入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淖,不但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标,甚至会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孔子的言论中包含着此种精神的告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 ”这显然是要求人们必须树立诚实、踏实、务实的态度。 诚实和守信在传统个体道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诚实和守信被看作做人的首要条件。 “诚”在儒家伦理中是一个贯穿于天地人的本体论的存在,虽然具有哲学唯心主义的特征,但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也有把做人之“诚”提高到至高地位的诉求。诚实,意即言为心声,能够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和自由意志;守信则是对自己言说的承认和兑现。二者从内外两个方面构成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即言行统一。因此,传统的品德显然已经超出“五伦” ,也超出更广泛的私人交往领域,兼具形而上的意境。 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现在成为我们在处理国家和民族问题所贯彻的思想,在平常的生活中更应贯彻这一思想原则。

6、 (三)谦敬礼让,和谐相处 在传统个体道德中,谦敬既是个人自身修养的美德,也是做人的道德要求。谦即是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是敬人,礼以待人。谦敬和礼让互为联系, “恭敬之心,礼也” 。传统道德认为,礼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 “凡人之所以为人,礼义也” 。礼也是人做人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低的标志, “不学礼,无以立” 。 左传更加明确提出:“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 。传统道德思想一直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孔子提出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当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和为贵,和谐相处。 “亲认善邻,国之宝也” ,强调天人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和身心和谐。 谦敬礼让,和谐

7、相处是意味着人与人的平等,这种平等包括生命、基本权利和尊严的平等,因此,坚持平等的交往观念就是对人的生命、尊严和权利的尊重。尊重作为一种品德是一种内在能力,是发自内心的平等和诚实信念。谦敬礼让,和谐相处是一种更高的道德要求,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在一种平等对话基础上的协商。 二、传统个体道德教育对中技生品德教育的意义 中技生由一名初中生成长为具备基本工作技能的社会人,良好的品德教育工作将促使中技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高、道德品质优良的社会青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继承和发扬传统个体道德品德,对加强中技生品德教育意义重大。 (一)中职教育发展迅猛,学校德育工作艰巨,中技生品德教育尤为重要 目前,

8、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已达到 2000 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步入社会,进入职业生涯。他们品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为中技生深入地了解世界、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是,中技生同时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的生活方式对他们也有着重大影响。 在校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80%以上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面对这样一种特殊的群体,社会上长期存在着无视职业教育、轻视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观念,使一些学生从某种程度上职业学校只是无奈的选择,他们心灵的深处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

9、从内心上存在着自卑感,渴望得到大家的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和学生本人无形中对技能建设比较重视,他们知道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社会里,技能是基础,是本钱,也是一个人成就一番事业的必要条件。但是对思想品德就不够重视了,认为品德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对自己没有多少实际价值。这种认识十分片面。对于一个人而言,技能固然重要,但是品德也是必不缺少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品德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做人的基本素质。品德教育的价值在于教育人怎样做人,教育人如何塑造自己完美的精神世界。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培养“四有”新人,其中之一,就是强调要有道德。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同志强调教育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10、、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青年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对于当代的中技生,品德教育一刻都不能放松。 (二)传统个体道德教育是中技生品德教育重要内容,为我们中技生品德教育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不能割断历史、无中生有地进行。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优良传统,是道德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传统个体道德内含丰富,如果以“历史虚无”的观念看待,必将会失去最宝贵的、最丰富的精神资源。 经历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各种思潮的洗礼,传统道德文化中很多形式上的东西被淘洗去除。但是,根植与五千年文化的中国社会,仍然过着传统文化下的生活。无论今天的青少年标榜自己多么“潮”或

11、“非主流” ,其从小到大的家庭教育仍是传统教育,无形中灌输了传统的道德理念。因此,中技生的品德教育,只有继承和弘扬传统个体道德,才使得其身临其境,有感而发,更有利于启发其向善的本性。 传统个体道德的坚守气节,使得学生在处理“公”与“私” 、 “义”与“利” 、 “廉”与“腐” 、 “荣”与“耻”等矛盾面前,更好地做出鲜明的抉择。继承传统的注重人格培养,引导学生争做品德上的“真君子” 。传统个人道德中讲究原则风格,为学生树立起敢于勇于跟不正之风做斗争,坚定自己道德信仰。诚实守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它必将继续发挥作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要义。使得我们的学生发扬传统的诚实守信精神,

12、并在新时代赋予新的时代特色,这是我们中技生品德教育特色化、前瞻性的重要举措。 中技生在认识方面不够全面,性格方面还不够成熟,自制力方面尚有欠缺。因此容易出现人际交往冲突,除了学校教育施以必要的心理疏导,品德教育更应该发挥作用。传统个体道德的“谦敬礼让,和谐相处” ,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源泉。进而,当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上存在矛盾时,我们要延伸和谐相处理念,理性看待矛盾,合理处理矛盾,达到人的身心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以及天人和谐等。 (三)传统个体道德做人教育为我们中技生品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方法论支持 传统个体道德做人教育,也是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方法,今天的品德教育可以从中吸取很多有益成

13、分。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文明发展,长期形成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看重荣誉、对丑恶现象感到羞耻”的耻感文化发展到直接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程度, “重荣誉、轻丑恶”如同人们应激性地趋利避害。这种耻感文化根植在百姓心里,一代又一代传到今天。只是所感到光荣或耻辱的内容在不断变化。知荣辱,明是非,是我们实施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中技生,接受并实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其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刻地体现着我们中技生品德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荣辱观,也是我们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传统个体道德

14、教育涉及到了系统论、环境论,没有像今天这样形成成熟理论,但也是运用纯熟,效果明显。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实施品德教育首先是结合丰富的社会实践言传心授,就事论理,语言朴实,绝不空谈。更为重的是,孔子自己身体力行,堪为楷模。孔子教育学生骑、射、乐、礼等实际操作能力,并在实践教学中贯彻立志、做人、处事等品德教育。这种系统地教育,更能促进品德教育富有实效性地开展。今天中职学生品德教育,就是要贯穿在专业理论和实操课中,而非单一地依赖德育课堂。这就要求学校真正执行“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系统地开展品德教育。 “孟母三迁”的故事脍炙人口,我们的中技生品德教育从中获益匪浅。它直接告诉我们,要想取得品德教育的优良成果,教育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很有必要为育人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首先是“文化育人”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物质层面各种教育设施齐备、宣传工作到位;制度层面项项工作有制度、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执行得力,跟踪反馈总结及时;精神层面以实施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教育宗旨,实施充分体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人性化管理。其次是“活动育人” ,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季度,展开有益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在学生积极参与中,及时提升活动意义教育,扎实培养动手能力强、品德优良、综合素质高的德才兼备的现代化技能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