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心理健康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社会性即指个体在学习、运用社会规范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人关系中的情感、性格方面的人格特征。同心理过程一样,社会性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而且在一定意义上,幼儿社会性发展比心理过程的发展更加重要。然而这一重要性往往被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忽视,从而造成了幼儿心理的片面发展,如,不少幼儿的计算、语言表达、绘画、唱歌能力较强,但又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坚持性、自信心及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我们认为,家长是幼儿社会交往的第一个对象,又是幼儿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导师,家长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必然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着重研究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
2、相互关系,以便为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心理全面发展提供依据。一、调查方法和问卷设计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每套问卷共有两种。一种为SCL90 症状自评量表,本表含有 9 个症状群共有 90 道题,由幼儿家长根据自觉症状填写,参照常模测出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种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调查表(根据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一书制订)主要从幼儿的情感态度、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及品德等四个方面的发展来评价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问卷主要由家长根据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填写,其中部分内容是由教师填写及调查者对幼儿回答的笔录。幼儿问卷的每道题的答案分“很少” “有时” “经常”三级,分别记 13 分。我们对正向
3、和反向问题进行了统一的编排,A、B、C 为相应等级,分别赋予1、2、3 分。每题得分之和便为幼儿社会性发展总体水平。总分越高,显示幼儿社会性发展越差。问卷发放前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对象为太原市南北城区及南郊区的五个幼儿园中随机抽取的 280 名幼儿及其家长。发出问卷 280 套,收得有效问卷 176 套。在176 名幼儿中,有男孩 80 人,女孩 96 人;年龄在 5 岁以上的有 141 人,占总数的 80%。三、结果分析(一)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见表 1)1阳性症状程度是反映一个人心理障碍程度的指标,从 176 名家长阳性症状程度得分情况来看,最小值为 254
4、,均分为 7633,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长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从家长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得分情况分析,F2、F9 的最大值均为 29,其余各因子的最大值均等于或大于 3,反映了一些家长某些方面的心理障碍已经达到了中等以上严重度。如,有的家长老觉得别人不理解、不信任、不同情自己,对自己的成绩不能充分肯定等,因此,经常发脾气、与人争吵,或不愿与人接近。2阳性症状广度是反映症状广度的一个指标,在 176 个样本中,阳性症状项目异常的有 46 人,占样本总数的 26%。各个因子与得分反映了不同方面心理障碍指标。因子得分异常的家长共有 56 人,占样本总数的 32%。以上数据反映了被调查的家长心
5、理障碍具有普遍性,有些家长某些方面的心理障碍已达到了中等以上严重度。表 2 反映了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从表 2 中可以看到幼儿社会性各方面发展得分普遍偏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其次,反映了幼儿社会性各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幼儿感情与态度方面,其标准差(473)以及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29)最小,幼儿这方面的发展比其他方面发展较好,而幼儿自我意识方面发展最差,其标准差(7995)以及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40)最大。同时也反映了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水平高低悬殊明显。(三)家长阳性症状程度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互关系(见表 3)表 3 显示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
6、即家长阳性症状程度得分越低,幼儿社会性发展得分越高,也即家长心理障碍程度越深,幼儿社会性发展越差。(四)家长阳性症状程度与幼儿社会性各个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表略)调查统计表明,家长的阳性症状程度对幼儿社会性各方面发展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受家长阳性症状程度影响最深的一方面。家长阳性症状程度越深,幼儿自我意识发展越差(r=-016,p005)。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概念、独立性、主动性、自尊心、自信心、自制力与坚持性等方面。家长心理障碍程度深,如脾气暴躁、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对幼儿过分保护等都会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发展差的幼儿往往表现胆小、懦弱、依赖成人、忧柔
7、寡断,或固执、专横、嫉妒等个性特征。家长阳性症状程度与幼儿社会性的其他方面发展相互关系不显著(P 值均大于 0.05)。(五)家长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相互关系(表略)调查统计表明,家长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相互关系是不相同的。其中 F3(人际关系)、F7(恐怖状况)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存在着极其显著的相关(r 分别为 0.21、0.23,P 均小于 0.01);F6(敌意状况)与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存在着显著相关(r=015,P0.05),其他因子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关系不显著(P 值均大于 0.05)。家长具有人际关系敏感、恐怖状况、敌意状况等心理障碍,如觉得别人
8、对自己不理解、不信任、不友好,自制力差,经常大喊大叫,摔东西,与人争吵,不愿与人往来等,必然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会影响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人际关系紧张,具有恐怖敌意心理的家长会对自己的子女采取过分的保护或对幼儿的行为、交往活动作出种种限制,从而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家长心理健康的其他因子对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不显著,但不能说明它们对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没有一点影响,相比较而言,这些因子中F9(精神病性)对幼儿自我意识发展影响最深(r=0.14)。精神病性主要表现为幻听、被控制感等,这同样会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四、结论1
9、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尤其是自我意识的发展方面的问题具有广泛性、严重性。2家长自身心理健康与幼儿社会性发展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家长的心理健康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之一。3家长人际关系敏感、敌意、恐怖等心理障碍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尤其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五、讨论及建议1幼儿社会性发展情况调查反映了幼儿心理发展中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家长的心理障碍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对幼儿发展的认识的片面和错误,导致教育上的失误。在幼儿园、家庭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幼儿生理卫生保健,忽视幼儿心理卫生保健;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社会性的培养,致使在幼儿身体健壮、智力发展的背
10、后隐藏着缺乏同情心、自尊心、自信心、坚持性、情感淡漠、任性自私、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有些教师、家长面对孩子的严重问题仍不以为然,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而延误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改变观点、提高认识是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健康是生理和心理健康的统一,幼儿心理健康又是心理过程和社会性发展的统一,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都有各自的内容和要求,彼此是不能互相取代的。忽略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2家长要注意自身心理的调节。家长作为幼儿出生后接触到的第一个社会成员,作为幼儿认识社会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或对孩子有意识地进行教育,或通过自己的言行点滴渗透、
11、潜移默化,都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到对幼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从而影响幼儿心理的发展。因此,家长应注意自身的心理保健,努力提高自身的调节能力,为孩子健康成长创设积极、健康的生活氛围。3社会尤其是幼儿园应普及心理卫生知识。目前还有许多人由于缺乏心理学知识,意识不到或有意回避心理健康问题,使得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矫治,诱发了心理疾病。为此,我们呼吁全社会要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学知识,心理健康、心理卫生等知识,使科学的健康观念深入人心。有人曾指出,“幼儿心理健康的程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心理健康水平” 。幼儿园教育作为人生的启蒙教
12、育,应当把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作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应当把生理卫生保健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切实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4本研究只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之上,把幼儿心理发展中的社会性的发展作为重点来进行的研究。希望广大同行能和我们一起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次,来探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主要参考文献:1白爱宝编著: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希望出版社,1993 年 6月版2郑日昌主编:中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年 5月版3王芳芳、辛治华:幼儿园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研究,学前教育学参考资料上册黄人颂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4美LP 索普著:儿童期的心理卫生黄人颂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