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评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一文的再简评近日在群文天地阅览到程起骏先生的“简评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一文”(以下称“程文”),其中许多观点和提法诸如“遗落在湟源民间的珍珠” 、 “丹噶尔时代民间实用大全” 、 “中华千古文脉传承融汇于一身” 、 “联中透出的昂扬意气,给人一种天地为家的精神感受,这也是康乾盛世大一统在文化上的折射” 、 “土生土长的湟源货”等等,笔者不敢苟同,也断难从命。 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在灿若众星的湟源楹联大家中榜上有名吗?在出类拔萃的湟源楹联中占有几条?涉及湟源范围影响究竟有多大?首先,不妨把清末民国时期湟源文化教育界榜上有名的楹联大家简略表述于后,从中看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闫氏的地
2、位与作用。据丹噶尔厅志 、 湟源县志 、 湟源文史资料记载:清末民国湟源楹联大家渐起,人才济济,其中艺术水准最高,墨迹传布最广,其影响最大的有杨继魁、杨治平、石殿峰、祁维义、林桂荣等。杨继魁,字梅斋,一作墨则,湟源县城关人氏,父祖山西,母籍湟源。聪明慧敏,参加清室科举制最后一次光绪丙辰科乡试(省试),举丙辰俊元,能文善书,随手拈来游刃有余的楹联炉火纯青,遍布庙宇,走进湟源商贾大家,平民百姓,爱不释手。笔者家中保存继魁先生墨迹二幅。凡到寒舍之人,无不啧啧称赞,可惜烧于文化大革命年代。杨治平,字景升,号痴屏,晚号潜园老人,湟源县城关镇人。生于清同治五年(公元 1866 年),卒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
3、 1936 年)。同治年间,兵荒马乱,治平的祖父、父亲先后去世,家中留有他的母亲和幼弟三人,孤儿寡母,凄苦伶仃,其母以替人晒羊毛、拣毛渣、洗衣缝补,维持生活。光绪初年,家道虽极艰苦,其母仍送治平从师求学,取得邑廪生资格。二十五岁左右,在丹城设馆授课,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 年)考取贡生,本应保送礼部深造,但 9 家境贫寒,未能去京师国子监就读,遂在家研读著述。光绪三十一年(公元 1905 年)和三十四年(公元 1908 年),候用知县靳学书推荐于厅同知,两度编撰丹噶尔厅志 ,声誉鹊起。治平于民国二十五年(公元 1936 年)五月三十日病逝于湟源故居,享年七十。杨治平逝世后,在县城隍庙举行了
4、有省党政代表参加的三千多人的追悼会,后经湟源县政府呈请,青海省政府批准,被列入省乡贤祠。治平一生著述颇丰,编辑丹噶尔厅志八卷,首次完整翔实地记载了湟源的地理、历史、军事、政治、民族、宗教、经济、文化、习俗等情,为研究青海历史、湟源历史的重要文献。另有其他著述尚多,民国二十五年成立以石殿峰为首的“杨治平先生遣著整理委员会” 。当年七日三日编出遗著草目,共列遗著六十四种(近二百册),其中楹联一册精华荟萃,多在湟源城乡入户,人皆喜爱,遍及千家万户,后由石殿峰运交省图书馆保存,不幸均毁于 1951 年图书馆大火之中,现仅存丹噶尔厅志及丹邑新志二种。石殿峰,字蓉九,生于光绪二十八年(公元 1902 年)
5、,少年时就学于杨治平门下,为杨的得意门生,1920 年毕业于甘省第四师范,成绩优异,回到湟源县立高等小学堂担任教务主任、校长。1938 年后任省政府秘书,省职校校长,省合作办事处长,省政府顾问,长期担任昆仑中学、西宁中学、西宁国立师范的国文教师。同时是马继援等后来青海军政要员的国文导师。石殿峰是著名的诗、词、联、文的大家,所作四季歌词, “誉满全国,走红海外” 、 “道冠古今,德配天地” 、 “日月齐光,天地共存”等楹联,灿烂绚丽,历久弥新,故中国著名学者于佑仁赠联日:“古石生灵草,长松栖异兽” 。足见石殿峰,才华横溢,笃伦敦本,可谓“天生此君人宠爱,只身占有独高处。 ”祁维义,字友仁,湟源县
6、塔湾乡人。生于清光绪十年(公元 1884 年),光绪末年受业于杨治平先生,考取群文天地2Ol1年第 11 期了清末最后一期地方秀才。民国初年毕业于甘肃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四年(公元 1915 年)任教于西宁市属高等小学堂,民国六年(公元 1917 年)任湟源县北庄小学校长,在任校长期间,他在致力于学校教育之余,坚持勤奋自学,博通经史,善于写作,对楹联颇有研究,并不惜精力广为荟存,心狡瘁加,乏书法著称,笔法严谨,苍劲有力,自成一家,故楹联书法为人们所喜爱。林桂荣,字仁则,别号更生。湟源县城关镇人,祖籍湟中县多巴乡,世业制鞋。光绪初年举家迁来湟源,改行务农。桂荣生于光绪十九年(公元 1893 年
7、),幼年时入私塾读书,民国三年(公元 1914 年)考入甘肃省立优级师范学校,民国六年(公元 1917 年)毕业,被聘为西宁第五高级小学校长。民国九年(公元 1920 年),湟源第一高等小学在县知事陈泽藩、绅缙李耀庭、朱绣、杨治平等的支持下,创建成功,聘请桂荣为首任校长。“身安茅屋稳,心定菜根香”等楹联比比皆是,叹为观止。除此以外民国时期湟源就读高等学校的约一百多人,就读湟川 I、昆仑中学和国立师范的达 200 余人。社会公认的楹联大家还有湟源著名诗人芸志儒、题词家侯补知县靳事书、贡生赵文蔚、贺生华、靳柏龄、宁涵智、杨文茂等。不过在这些楹联大家中从未看到闫氏影子,他生于宣统二年(公元 1910
8、 年),就读于湟源县立高等小学堂,是杨治平、石殿峰、林桂荣执教下的学生,后来在乡村初级小学任教,在十多年中轶事遗闻对楹联做了一些抄本收录而已。可算个或未排列的“小字辈” ,湟源楹联榜上无名也就尘埃落定。其次,从清末以来流传至今的湟源楹联举不胜举。笔者如数家珍略摘几对,与此相比从中看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闫氏的水平高低。湟源庙宇楹联中有:文庙,也称孔子庙,是民国八年修建,是青海民国时期修建的唯一祭孔庙宇,其联云:先师贤于尧舜远;至成可与天地参。民国十五年峻工城隍庙鉴心殿,前沿柱楹联,典故颇多,丰腴饱满,气势磅礴,讴歌丹地一呼三叹:地连青海,听胡笳羌笛,四夷来王;宇枕丹山,看蒲酒滕杯,万家生佛。青海,
9、主指历史上的西海,仙海,胡笳,鼓声;四夷即南蛮、东夷、北狄、西戎。丹山,主指日月山、南北华石山。蒲酒滕杯;从西域进口的大酒器滕杯盛满蒲叶的美群文天地2011 年第 11 期酒。关帝庙联:赤面表赤心;青灯观青史。伊斯兰清真寺联:至正至真至尊至大;无方无相无嗅天声。千年古刹扎藏寺联:一峰高过千山顶;二龙戏珠绝境腾。北极山庙有联:千里云烟皆过眼;万家灯火最关心。湟源名胜景点联中有:光绪三十年,湟源标志性建筑火祖阁联:紫气东来,金门旭日;阳春西耀,玉地祥光。华夏名山日月山联:日为宝镜天天照;月作明灯夜夜光。号为“天门峡”中佛尔崖,海藏寺联:法力无涯,海藏咽喉工蒙庇泽;太平有象,湟水源头泰清宁。华夏景联
10、中“响河尔”联:滩浪高抛,犹如三军应战;水流湍急,势若万马奔腾。三军:指古代步、骑、车兵。湟源古迹遗存联中:唐代边陲国门石堡城联:昔日三军雄镇地;今却衰草遍城荫。土埋白骨血溅革;月冷黄昏鬼守门。山海经中腕山翠水联:水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址,放能就其高。湟源村村修建山神庙联:远追虎狼千里外;近保村民万家乐。常来清风细雨;保佑丹城万民。保一方顺调雨顺;佑四时国秦民安。湟源人物联中:赴藏谈判的北洋政府特使、甘肃政务代表团代表朱绣不幸于民国十八年血溅莲花台,后人有联:生是英雄,威震华夏;死为烈士,名垂域中。湟源民俗联中:青海海青,风调雨顺;湟水水湟,人寿年丰。鸾凤和呜莲花并蒂;麒麟瑞叶玉树连
11、枝。今日安门根基固;明朝财源与日增。门迎彭祖千年寿;户纳石崇万贯财。彭祖:传说中仙人,据说长寿活到 800 岁。石崇:西晋富商,当时家中财产相当于西晋全年赋税。家产超过百万。上述楹联中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中有吗?笔者翻阅几多所谓“名珠”,不见一例。然而湟源上述楹联中有的被遴选“华夏楹联” ,有的记入地方史册,有的走进圣域庙堂。民俗楹联还大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湟源文 3的一道风景,广为万民喜阅乐用,爱不释手。 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 ,虽说抄收录 1400 多条,好比芝麻摊了一场,真正具有湟源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宗教特色、民俗特色的却挂一漏万,无一抄订,收录其中。故说它“大全”令人哑然失笑,说它“明珠
12、”令人芒剌汗颜。 “程文”称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闫氏“精心编辑誊录,并将湟源的楹联和自己创作的楹联加入。珠联璧合,遂成一部秦晋文化与湟源文化相结合、特色独具的楹联大全。 ”这样评价,笔者以为,言过其实,可谓“盛名之下,其实难却。 ”那么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究竟是怎样的一本书?“程文”说:“相当一部分楹联是土生土长的湟源货,集中反映了湟源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又说“所到三十余种商铺,似为湟源所有,如盐店、靴店、马市、车马店、陈醋店等” 。这样冠名,令人百思不解, “程文”所指盐店,湟源实无所指,清末民国盐被湟源盐务局统管统卖,私人不允许经营,偶尔有一两家小商摆摊经销茶、盐,但不称“盐店” ;湟源盛
13、名制作藏靴,有十三家靴匠,是小作坊,不称“靴店” ,新中国成立后有“藏靴合作社” ;“马市” ,湟源没有单独马市,在丰盛街设有“骡马市场” ;“宰杀行”湟源称“屠家” ;据湟源县志记载:湟源有四大醋房,即马醋房、陈醋房、王醋房、简醋房,但不称“店” ;“车马店”有的叫果子店、轿车店、杨家尕店等都在笔者的家乡光华村,而湟源商店文盛合,三元店、洋东店、洋西店都分布在这里。却在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中无所问津“土生土长的湟源货”连商铺名子都叫不对了,著名的又被遗忘“那有土味”湟源货!“程文”还说“不同宗教的寺庙林立,这在楹联中也有所反映,如牛王、马王、牛马王、龙王、水神、药王等庙观楹联。 ”从这里可以看
14、出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在不同宗教寺庙林立中只有汉族民俗庙观楹联,但也寥寥无几,差漏太多,不足以反映湟源一百七十多处不同宗教庙观的文化景象。湟源地处边陲,历史上是崇文尚武的地方,关帝庙 l3 处,菩萨庙 8 处、全神庙 5 处、财神庙 4 处、文庙 3 处、城隍庙 2 处、无量庙 2 处,还有禹王庙、玉皇庙、吕祖庙、福神庙、三清殿、三官庙、魁星阁、火祖阁、火神庙、龙王庙、文昌庙、结义祠、中山堂等,中原有的湟源也无处不有。然而奇怪的是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上东方文化述庙宇隐姓埋名子虚乌有,却提出湟源本来没有的“寿鸡、井神、牛马王、水神”湟源地处蒙、藏、汉、回民族交融地方,多元文化异彩纷呈,法幢寺、扎藏寺
15、、东科寺、居士林、观音奄、金佛寺、清真寺、福音堂遍布城乡。山神庙又称“扎扎” ,大约有一百多个,可说村村都有。这些庙宇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但在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里却销声匿迹。号为古城之乡的湟源破羌墩、绥戎城、临羌城、护羌城、定戎城、石堡城、哈拉库图城、察汗托洛亥城、丹噶尔城、安仁军城、月氏城、赤城、阳坡城、巴燕古城等十四个古城有楹联吗?既然是“土生土长湟源货”,那么西石峡、巴燕峡、药水峡所谓名噪中原的湟源三峡;山海经中记载:日月山、华石山、耽山(今称阿妈索日苟)、将军山、河拉大山、八宝山、戎峡山有楹联吗?遐迩闻名的“四十八歇家” 、 “七十余家藏客” 、“三十多家刁郎子” 、 “牙行” 、十多
16、家山陕商号、十多家丹噶尔商行、十一家洋行有楹联吗?总观以上几个方面,笔者以为清末丹噶尔楹联大全数量上不能说大全,时间上不能说清末,地域上也不能说丹噶尔,应是秦晋地域“楹联汇集”收录本比较恰如其分。所谓“遗落在湟源民间的珍珠” 、 “丹噶尔时代民间实用大全” 、 “中华千古文脉传承融汇于一身”等等夸张过分,言过其实,与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湟源楹联相形见绌。说句题外之话,笔者也是专门研究河湟楹联文化学者之一,已经出版过多种楹联专著:由青海群众艺术杂志专门出版对联荟萃分通联、春联、专联、喜联、挽联、景联、古联、横额等八个部分,2 千多条对;印刷 3 万多,遍布海东、省垣。由中国画报社出版中国名胜景联全国三十一省市著名景点都榜上有联,以后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日月山风情 ,内部出版的神州揽胜 ,香港出版的湟源彩珍 、 西部漫行 、 浪迹天涯 ,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丹城风韵 、 湟源史话 、环湖寻踪以及丹噶尔历史渊薮 、 丹噶尔历史补轶等书文中,据不完全统计,有楹联五千余条。虽然被著名专家高度赞扬,对湟源历史文化“一网打尽” ,也受到“古典文学优秀作品奖” ,中国国学学会命名“中国国学名家” ,但笔者与先前楹联大家的精湛楹联相比, “请自隗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