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水文”教学的案例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014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下水文”教学的案例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教师“下水文”教学的案例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教师“下水文”教学的案例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教师“下水文”教学的案例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教师“下水文”教学的案例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下水文”教学的案例分析学写作好似学游泳,若任凭学生自己在水里扑腾,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意外。如教师能先于水中游弋,摸清水况,就可能远离水草、暗礁、旋流和淤泥,避免险情。苏轼有言“春江水暖鸭先知” 。鸭因为常在水中,江水由凉转暖,它最先知道。那么,在学生作文前教师先下“水” ,亦能先知“水”的深浅、冷热,把自己的真切体会跟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才会更透彻,指导才能更切实,批改亦能更恰当。可见,教师写“下水文”有多方面作用。七年级上学期的一次跳绳比赛后,按惯例要留一篇以“记一次跳绳比赛”为题的作文。搭班的老师先行一步,在活动的同时便布置了作文题目。没两天“连小学生还不如,味同嚼蜡,真没法看!

2、”的抱怨在办公室传响不绝。怎样避免这样的结果,写好这篇作文呢?我决定“下水” ,自己写写,感受一番。首先,写下题目:记一次跳绳比赛。看着题目,一点感觉也没有,这个题目估计在小学时已经写烂了吧,于巴,直白,毫无创意,激不起任何写作兴趣,左思右想,还是没思路。老师都如此,学生还能好到哪去?改命题,否则会束缚学生的思路,就改成“以跳绳比赛为主要题材,题目自拟”的作文吧。这回再看,可写的东西好像多了起来,回想与学生一起备赛的辛苦,脑海里闪回了胜利之际学生们激情相拥的镜头,不由想起顾城的远与近 ,题目就用它吧:远与近。比起“记一次跳绳比赛” ,这个题目含蓄,有内涵,有悬念,不错,有了一个还算明亮的“眼睛

3、” 。再接着想下去,记一次比赛,从头到尾。无波澜,无跌宕,怎么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对,从正式比赛时的场面写起,或从宣布比赛成绩的那一刻写起,或用某个同学的表情、动作作特写来突起全文。变顺叙为倒叙或插叙,文章就可能避免平铺直叙,写出曲折。于是,我提笔写就:寰和涵,伸展手臂,奋力地摇着,绳子越来越快,同学们的兴致也越来越高,一个连着一个犹如一条长龙般回旋着。绳摇得太快了,以至于我都不敢眨眼;同学们跳得太完美了,我都有些胆战心惊,生怕一眨眼就会错过一个精彩的瞬间,一疏忽就会造成千古恨。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同学们一个又一个纵身跃过。突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原本技术娴熟的奥跳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接不

4、上绳了,同学们方寸大乱,不,应该是整个一条龙都受了惊,慌乱起来。只听老师大声说道:“别慌,没事,再来!”我们的心一下有了着落,一条惊龙慢慢恢复了平静。而时间越来越少了, “十、九、八”随着徐老师掷地有声的倒计时,同学们专注的眼中只有飞舞的跳绳。绳子摇得更快了,那一个一个飞跃的身姿,令我想到了斑羚飞渡,多美的一条弧线!为了节省时间,双腿跳的同学改成了单腿跳,而单腿跳的同学则选择了“飞” 。绳子似乎快要断了,抽打着地面发出“啪啪”的声音。我们呢,瞪大了双眼,只为紧跟着绳;鼓足马力,只为那最后的一跃写着写着,我停顿了。就算我写得再生动,也不过在记一个活动,能不能由一个活动看出点什么?成功了,源自什么

5、?失败了,又是什么原因?只是一次比赛吗?能联想延伸到别的方面吗?顾城在远与近中说:“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改用顾先生的诗句为我的文章写个题记,来凸显立意如何?于是兴趣盎然,写起了题记:成功,一会看他,一会看我;我觉得,你看他时很近,看我时很远。接着信笔补写了第一段:“一直以来,总是羡慕别人:成功怎么总包围着他们,离他们很近;哀叹自己:成功为何总是绕着我走,离我很远。直到时光定格在那一次跳绳比赛,我终于知道了成功的远与近 。 ”好,点了题,文章的视野扩宽了!有了这样的经历,我在作文辅导课上,亮出了三个思考题:1.一个常见的写作题材,能否先从题目入手,让它

6、的“眼眸”亮起来;2.叙述一个常规的事件,能否在顺序上下点工夫,让它曲折、波澜起来;3.仅仅记叙活动是不是浅了点,能不能写出视野来。接着请全班充分讨论,我深入其中,适时谈自己下水作文的构思、题目、题记及立意。15 分钟后,学生纷纷动笔,一改往常的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全情投入,凝思遐想,奋笔疾书,从他们专注的神情中能看出多了一份淡定与自信。一节课后,一些学生的思绪还在激情中飞扬,文字还在方格上跳跃!两节课后,绝大部分学生满面春风,交了答卷。粗略查看, “我跳,我跳,我跳跳” “从 104 到 240 的奇迹” “绳彩飞扬” “风中绳舞” “成功背后的故事” “永恒的瞬间”等文题让人眼前一亮;细细

7、品读,形式新,语言亮,有立意的一类文,竟然占了本次作文的三分之一还多一些, 从 104 到240 的奇迹后发表于华北石油报2009 年 4 月 13 日第四版上。最重要的是,学生纷纷感叹:写出一篇好文章并不像想的那么难。反思这次成功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作文教学教师必须参与进去!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君子动口不动手”:一个题目抛给学生,教师说上几句,提些要求,然后毕其功于一役;教师批阅后,再从中找一些写得较好的作为范文宣读,也就万事大吉。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教师述而不作,所以在作文指导时,只能是隔靴搔痒,导致指导得空洞与肤浅,学生思路打不开,行文滞涩,只能“江枫渔火对愁眠” ,发出“作文难,作文

8、难,提起作文我心烦”的感叹。实践出真知,只有教师自己动手,体会写作甘苦,才会更懂学生作文:如果一个题目教师写不出,就要调整自己的作文教学,有效避免教学中的一些误区,比如上面的作文命题过于表象化而束缚学生思路的问题。如果一个题目教师写得好,那辅导就有了依据,学生学习也有了方向,这实在是教学相长的好办法。其实,叶圣陶先生上个世纪 60 年代初就旗帜鲜明地倡导教师“下水”练笔。他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这无非希望老师深知作文的甘苦,无论取材布局,遣词造句,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非常熟练,

9、具有敏感,几乎不假思索,而自然能左右逢源,这样的时候,随时给学生引导一下,指点几句,全是最有益的启发,最切用的经验。 ”叶老的教诲,情真理正,值得细细体味,深长思之。教师勤于动笔,能真正体验写作规律,在教学中把写作规律和教学规律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指导得法,利于学生提高作文水平。比如学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后,为了让学生形象感知其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抓住对象特征描摹形象,学会使用如实勾勒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的白描技法,我出示了下水文插曲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儿子,一起去酒店吃饭。席间,爸爸要给爷爷倒茶,便伸出右手去端茶壶。不想,茶壶刚拿在手中,爸爸忽觉烫手,手一缩,茶壶摔到地上,碎了,

10、茶水溅了爸爸一身。顿时,一片大呼小叫爷爷奶奶着急地问:“怎么样?烫着没有?”妈妈大叫:“哎哟,这衬衫刚买的!”儿子叹了口气,道:“爸,您看您,多扫兴!”忙乱之后,服务员将茶壶碎片收拾干净,轻轻叹道:“可惜这茶壶了。 ”教师的下水垂范,让学生既觉得新颖有趣,又感到具体实在,在信服老师的写作能力之余,对老师也产生认同感,这种示范效能对学生写作产生更大的感染力。很快,学生们交上了练笔,其中一篇:现场作文,我获奖了。回家的路上,我像踩着朵棉花云一直在飘,刚踏进门槛,就迫不及待飙出了高音:“妈,妈,我获奖了,现场作文我得奖了!”妈妈闻声而动,抄着锅铲朝我挥舞,伴着绵羊音欣喜地回应:“好孩子,妈给你做俩好

11、菜,你等着。 ”弟弟闻声而来,一跃搂住我的脖子, “叭”的亲了一下:“姐,你真棒,以后我的作文就交给你了!”话音未落,他又跳了下来,扭身进了书房。看着这行踪不定的“猴子” ,我摸着蹭了唾沫的脸刚想发声,爸爸踱了过来,瞥了我一眼,慢条斯理地开了口:“得意忘形了?戒骄戒躁吧!”随手拿起鞋柜上的报纸,窝在沙发上看起了每日新闻。一瞬间,门口又只剩我一人站在那儿,有些发呆!此篇练笔充分表明:学生对这种素笔勾勒的白描写法已有了深入认识并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较好地运用。在学生写作前,教师首先动起来,感受其中的写作困难,真切地体会怎样立意选材、谋篇布局,与学生有了共鸣,指导起来才得心应手,使他们收获最实用的经验,

12、学生才能突破窠臼,写出灵动出彩的好文章。学生作文需要模仿。遭遇写作瓶颈时,教师“下水”引路,这最适于七年级的学生。它能起到探路导航、理清思路、开启思维之效,使学生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中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之情。八年级偏重于遣词造句能力训练,这时的下水文不宜作前示范,否则会出现千人一面的尴尬。宜在学生作后出示,也就是在讲评时呈现给学生,教师根据学生习作暴露的问题,让学生借鉴下水文,加以修改、补充、完善,使之更上一层楼,这个时候,教师也没必要“全下水” ,可以“半下水” ,写几个片段、几句话,甚至一两个词。九年级的重点在挖掘文章的立意上,由于时效问题,教师下水文很多时候以作文片段为宜

13、,起到由扶到放、提醒深化的作用即可。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教师“半下水”的作文教学形式效果更理想。因为这样下水,一样亲历了写作的困惑和解惑的过程,亲尝了学生写作的甘苦,并且节约了时间,使作文指导针对性更强,同时具备引而待发的延续性效果。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犹如游泳教员自己要专于游泳,钢琴教师自己要精于弹琴,道理是很简单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教学艺术和文章艺术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 ”教师下水文,科学、合理地调动各种因素,让写作训练课充满光彩,使“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只是一句空话,使学生投入其中,乐在其中,由“要我写”变成“跟着写”达到“我要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