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的美学.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097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的美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的美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的美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的美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的美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中的美学摘要: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如何使课件更好地为我们教学服务,在制作课件时美学的渗透尤为重要。而了解这些美学基本特征,可提高我们的多媒体课件效能,挖掘自身学科的科学美和艺术美。关键词:认知;美学特征;唯全性;唯美性 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度体现着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依循着美的规律而发展。翻开人类发展的文明史就可看到,社会物质文明的体现依赖于人类的审美情趣取向。如世界建筑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建筑风格,罗马式、巴洛克式、哥特式、洛可可式。在这种建筑身上,你会感受到它们述说的人们对美的追求的情缘。在它们身上似乎蕴藏着飘动的音符,演奏着美的乐章。同样在自然科学的探索中

2、,也有着美的旋律。牛顿的第二定律,数学的三角函数,多有着一种自然美和韵律美。设计一样物品也无不体现设计师的美的理念和灵魂。美能创造美好生活,使人格进一步升华。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体现着对美的追求,感受美的熏陶。只有一堂含有美学的课,才是一堂具有生命力的课,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如在讲授数学的函数公式时,一步步地科学推理,一环环科学家的设想和推测,激发起学生对步骤的联想,开启他们的“联觉” ,唤起他们多种感觉的心理活动。达到人们认知的新境界。因此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对美的体验过程。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3、,从而改进现代教学,把课堂教学推向新的里程。但他们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同样要遵循一定的美学规律,进而充分展示教授学科的内在自然美。事实上由于许多教师有意无意忽略了美学问题,在实际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把学科表现得纯科学化,也有的设计了与学生年龄不相符的别扭的教学情景,过于儿童化、奇特化。下面就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关的美学问题与大家一起商榷。 一、美学认知特点 1967 年,Neisser 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定义是“认知心理学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储存、恢复和使用的所有过程” ,也就是说认知始于感觉输入。感觉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从感觉中获取新的信息,转换为新的知识。它也使人产生了许多基本的生存反

4、应,在自然中选择下来,直到现在创造了人类社会。 感觉通过觉察声、光、热、气味等各种不同形式的能力去收集外界的信息和刺激,而通过感受器把能力转换,经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产生了知觉。同时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对认识世界外部事物,变成了内部心理经验。列宁曾说:“感觉是意识和外部世界的直接联系,是外部刺激力向意识事实的转化。 ” 感觉是认识的源泉,通常为五官感觉,视、听、触、味、嗅。在多媒体教学中一般视、听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听觉在审美中起烘托渲染的效果,其中言语优美与否可在言语听觉中枢产生反应,从而产生一定愉悦,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另外,动人的音乐同样可让学生领悟美的氛围,这在情景教育中尤为重要。 视觉在

5、审美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客观物体的图形、线条,色彩产生强有力的反映,在视觉中枢产生直接的映像。同样图像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在视网膜细胞经视觉神经转入大脑,激发皮层活动,产生多种感情的反应,从而直接影响接收者的学习情绪。所以在课件设计中要选择恰当的颜色、图形使接收者产生美的愉悦心理。另外,触、嗅、味觉在人的认知中产生较深的影响,因为它们与视听觉组合在大脑皮层产生综合记忆,可让人产生各种联想追忆,直接在自然生存中发挥着作用。 我们可以对美的认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征:1.整体性。通过各种感觉的参与,面对美的事物作出完整的反映。在多媒体课件中,应在视听觉多方面,以较美的角度展现课程中传授的知识。如朱自清散

6、文荷塘月色 ,在课件中尽可能通过视音频再现当时情景。假如季节条件允许,老师可带些荷花、荷叶,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清新花香和绿的生命。这样也调动了嗅觉和触觉。使认知更完美。2.选择性。人们的认知会自觉不自觉选择美的事物加以积极认知,否则排斥,这在学习中产生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两种学习走向。这就要求我们的课件针对重点难点,尽可能创设美的教学场景,唤起学生积极主动认知感受。3.长久性。许多美的认知是在记忆中产生较为长久的印象,从而便于再学习时唤起,这在认知的保留中显得较为重要。当我们旅行时,感受着自然界带给我们全方位感官刺激,而过一段时间回忆时,留下的尽是美好的记忆。美的认知是长久的。学习同样如此,可见课件

7、之美的重要性。 二、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美学特征 我们已知经感觉认知自然界,经感觉产生美的认知,应力求于美中学,达到人的认知与自然固有的和谐之美。那么在我们的课件中应注重那些美学特征呢? (一)内容有序性之美 在课件制作的第一部就要确定教学目标,反馈学生的实际信息,制定确实可行的计划,并采用相对应的有效方法。 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科学化严谨花的,在课件中也要以此为准绳。从而使学生有很清晰的脉络,便于联想记忆,同时也为课件展示提供了依据。随着学习步步地推进,学生紧扣文字的内容、图片一环紧扣一环,这样形成了与人的逻辑思维推理一致的有序之美,从而使学生发现学科内在美。 (二)文字统一性之美 在媒体

8、中有许多内容通过文字表达。同时文字的形式多样,如何选择?这似乎很容易,但要注意一个统一性。标题字要有力度而稳重,内容字体可以随意,但与标题反差不能过于大,不能选择怪异的艺术字体,字体易于辨别,不可出现繁体字。同时字体大小也要与我们的视觉习惯相一致,不可过大过小,除易辨认外,注意整体的美观,不然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字体的颜色也要统一,不能五颜六色,没有章法。 (三)色彩和谐性之美 课件在展示中给人较深印象的是背景色和文字色,因为背景自始自终贯彻始末。深色背景以深色为主调,给人庄重、气派之感,色调一般以中间色和冷色调为主,给人以宁静优雅之感。让学生的视觉细胞凝重于字体发生反应,有选择的在大脑皮层下产

9、生深刻的印象。字体的颜色应与背景有和谐之美,要有别于背景,又协调于背景,让人久看不厌,让学生于安静愉悦的氛围中集中思维获取信息。浅色背景,给人以轻快活泼,适合低年级小朋友,但要注意的是,如有背景图案一定要简洁淡雅,不能冲淡主题。 (四)音乐气氛性之美 音乐自古以来是受人青睐的,可使人激愤,可使人泪下,也可使人思索和悲哀。欣赏音乐也是聆听美的音符。在课件中适当插入些音乐片段无偿不可,但音乐的体裁、思想必须吻合教学情景的设置,不能哗众取宠,力求精炼。如宁静的背景音乐,激烈动人的场景音乐,特色的民族音乐,多是我们课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激发多感官认知,使记忆更持久,体现音乐之美。 (五)图像完美性

10、之美 多媒体应用中,图像的出现是较频繁的,而图像在视觉上的冲击是巨大的,在信息的传递中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图像的形状、线条、色彩一定要科学规范,如取于自然的图像一定要有代表性,角度要佳,利于表达该图像的特征。线条清晰,便于认知和比较,色彩逼真,饱和明亮,让课件有美的感受和过目不忘的效果。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选用三维立体图,更能全面科学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样也更动人,有利于人的视觉感知的充分发挥。 (六)运动动感性之美 在感知中,对物体的静与动有不同的效果,一般动感更能激发大脑中枢的兴奋,当然主要由于它有运动之美。如在人的生理课上,若能制作一个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演示图,更能激发学生的

11、兴趣,也更易解决教学的难点。平时在自然学科中,采用动的图像较多,运动的方式要贴近自然,不要偏离科学,从而让图像充分展示动感性之美。 (七)言语优美性之美 在多媒体操作演示的同时,教师在阐述自己的观点、论点,同时引导学生的思维,而其言语也可谓多媒体教学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他直接操纵着整个教学过程,并及时反馈学生的信息,随时调整多媒体课件的节奏。而好的优美严谨的言语,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对科学美与人文美的追求欲,又能引导他们敞开思维的大门,使教师与多媒体课件充分融合在一起,成为课堂不可分隔的两部分。 以上几个多媒体美学特征的应用要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使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美学更好的展现在

12、教学过程中。 三、课件设计中应克服的问题 1.唯全性:有些教师在设计中没有分割出重点难点,没有恰当展现媒体的优势。而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置些多媒体演示等从而突破难点。如神经反射过程,可形象在动画图上有序的展示,但有些主持者在每个细微处详细道来,忽略了反射过程,结果过多的刺激使学生的感应产生迟钝、疲劳。从而效果适得其反。 2.求异性:这里的异有别于创新,它一味强调了新,背离了教材的科学内在美,结果课件展示怪异,一会儿蒙太奇,一会儿大写真。它离开了本位性,忽略了方法,应是以教材为依据围绕学生展开的。 3.幼稚性:这种现象较多。它们一味突出直观、兴趣。把问题、目标设置太低,课件中图像声音犹如进入一个儿童王国,文字色彩斑斓,图像卡通,声音幼稚,这样忽视了科学的严谨性,从而不能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 4.唯美性:有些课件图像只顾美观,而忽视了它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从而在教学中产生误导,反而弄巧成拙,偏离了自然科学的本质,走入一个误区。 综上所述,在课件设计中要挖掘课程中的本质美和科学美,通过每个进程阶段的美的设计,使媒体优势尽善尽美地发挥出来,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产生“联 觉” ,使他们于美中学,从而在学中认知美,让科学美和艺术美完美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科学能力,陶冶他们高尚的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