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政府主导下的外贸管制体制摘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国外贸取得了很大成绩,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作为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欲充分利用对外贸易获得国家最大的经济利益,必须将其做大、做强。与国际上发达、成熟的外贸行业不同,我国目前的贸易模式中还存在着一个另类外贸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府操控的。然而,我们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政府主导型展览会存在诸多弊端,必须在行业规划、发展方式和具体运作等方面加以改革,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 关键词:外贸管制;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弊端;市场增进;市场替代 1 市场前景凸显外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实行
2、国家垄断经营,外贸口岸只有沿海的广州、上海、青岛、天津、大连等少数几个,经营外贸的公司只有十几家专业外贸总公司及其口岸分公司,外贸对经济的作用并没有展示出来。目前,这种垄断经营的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外贸经营主体发生了很大变化, “大经贸”的格局已经形成。更多的国有企业、科研院所、内贸流通企业被赋予了进出口经营权,甚至中外合资外贸公司也进入了外贸领域。在短短的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时间内,我国就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然而,从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形势来看,对全球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深远的影响。今年 1 月份,美国私人储蓄率已经上升到 5,意味着美国的储蓄率在上升,消费在减少,对全球
3、来讲意味着美国的有效需求在萎缩。第二,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性商业信用、金融信用和国家信用的破坏,修复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第三,最新的消息称,上个月日本的出口下跌了 49,德国的出口 1 月份下跌也是 20以上,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出口动作比较大的国家受打击非常大。第四,全球投资的趋势格局在变化,意味着今后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有可能会出现下降的趋势。 双重因素导致进出口持续下跌,外贸形势不容乐观,寻找新的外贸增长点和完善外贸运行机制,以促进外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一切工作的源头,都是始于体制问题。 2 政府主导的外贸管制体制存在的弊端 在我国的现行经济情况下,外贸管制体制仍然是以政府为主导
4、,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制约了外贸的全面发展。从国际情况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挤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再者,中国加入 WTO一个世界多边贸易的组织,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完善现行的外贸管理制度,让市场起主导作用,最终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 2.1 “政府主导”集中地反映了我国外贸体制、政治体制的结构性缺陷 (1)虽然一般性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已对外开放,但政府对资本、土地的供给仍具有一定的主动权。由于土地事实上已成为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各种违规交易背后大都有政府
5、的影子。这些年土地问题愈演愈烈起主导作用的是各级政府。此外,中国外贸的发展结构总是大多数由政府决策所决定。关于中国的外贸体制失衡问题,谁能说政府就能置身事外呢? (2)我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初步形成,但是政府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尚未完全摆脱“投资主体”的角色。应当说,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以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应当成为经济建设的主体、投资的主体。无论是制度环境,还是政策环境,都应当有利于企业对内、外投资主体地位的形成。从这些年的实践看,投资体制改革滞后,实际上影响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事实上鼓励和支持了各级政府的投资膨胀,强化了政府的投资审批权,制约
6、了我国外贸业的自由发展。 (3)尽管政府在政策上实行大量削减行政审批权,但在相关因素的制约下。尤其是部门利益的诱导下,有些重要审批权控制得更严,并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近几年,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加快了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但是,某些部门和地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只做表面文章,有的被取消的审批项目是有很大水分的,有的只取消所谓的“皮毛”项目,而重要项目或与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相关的项目却把住不放。这是导致外贸中各个行业发展严重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2.2 政府主导市场逐步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社会风险 (1)政府主导,政府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妨碍了公正竞争市场环境的形成。应当说我国市场秩序还存
7、在的某些问题与政府的这种角色转换不到位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一些地方政府和垄断行业的主管部门集决策、执行、监督三权于一身,自己制定规矩,自己来做事,这既破坏了市场信用和社会公正,又不利于外贸业的发展和全球性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 (2)政府主导不可避免地要形成以 GDP 为中心,造成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失衡。近几年,政府把工作重点放在 GDP 增长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基本的公用服务和公用产品的供给。对应当解决的市场环境、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的关注很不够。 (3)政府主导,既不利于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又不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主导的负面效应十分明显:一些本应被淘汰的低效率国有企业不仅没有
8、被淘汰,还因能够获得低息贷款而扩张,而民营企业的投资刚从一般性行业向重化工行业转移,由于难以享受到国企的待遇,再加上某些“一刀切”行政措施的出台,民营企业的发展遇到困难。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及它们做大、做强的步伐。时间证明,政府主导的大格局不变,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就很难充分发挥出来。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大背景下,政府主导。既容易抑制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对外发展,又可能造成市场化改革的停滞。 (4)政府主导意味着政府直接掌握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一定的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地权利,使腐败问题不仅难以得到有效地解决,而且某些集团性、体制性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扩大。大量的事实证明,不断扩张
9、的行政权利和资本结合,就会抑制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并容易形成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因此,将决策交给市场既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又有利于建立一个以公平、公正和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好的市场经济,以使外贸业不断得到开放型的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 3 交给市场外贸管制体的制主导的必然选择 我国许多外贸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正向股份制转化,创汇已不再是企业的首要目标,追求高效益、高利润、低风险成为企业的主要目标。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日益减少,但在外贸领域政府职能的转变依然尚未完成。这表现在;宏观管理还没有转到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上来;对进口的行政性管理过多、过严;国家对外贸运行的宏观调控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汇率、关税改革还没有到位。我国市场化的外贸制度不能照搬西方模式。我们需要在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有限的政府干预,根据产业与贸易发展的特点适时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支持。政府在进行必要的行政管理的同时,宏观管理要转移到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轨道上来。 可见,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情况下。政府应该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市场增进型,而不是替代市场,是以一个弱势的小政府姿态服务于市场。要带动外贸自由、健康的发展,必须将决策作用还给市场,在让市场作为主导力量为企业寻找利润增长点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性智能来弥补市场的不足,让其真正从现有的市场替代型地位转变到市场增进型的地位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