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 .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117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美国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美国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美国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美国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美国 MIT 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 摘 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大学在网络时代形成自身教育特色和优势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文章在介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 MIT 教师开放课件项目理念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MIT 开放课件项目;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启示 一、引言 2002 年 9 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网上(http:/ocw.mit.edu/index.html)免费公开了其教师 100 门课程的教学用资源,这些网络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大纲、教学

2、进度、讲课记录、提交的作业、小测验、问题解答、实验室使用、教学用软件和视频录像等。2003 年 3 月,开放的学科增加到 250 门,同年 9 月,这一数量达到了500 门。目前,有分属多达 30 个学科群的 1800 门课程在网上免费供人们下载浏览,公开自己所开设的课程内容这一特点已成为 MIT 大多数教师追求的目标,也已成为 MIT 的主流校园文化之一。七年过去了,MIT 教师开放课件项目(Open Course Ware)引发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代表的数十所全球知名高等学府及其教师的加入,形成了一个教师开放课件OCW 联盟,目前这一联盟有 180 个成员,共计约有 4000 门课程免费

3、开放1。MIT 教师开放课件项目让全世界学习者获益匪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其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实践给全球网络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其带有全局性的资源建设长远战略以及资源整合模式的运作经验对推进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MIT 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创新内涵的再“发掘” (一)坚持资源“免费”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坚持简洁性为资源建设设计宗旨 MIT 是第一个把开放和共享的理念“免费”落实到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实践的大学,同时在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统一的界面风格和基本固定的内容结构呈现和搜索课程内容,利用表单的交互功能完成师生学习交流的任务,保证了学习内容的简洁性、丰富性

4、、变化性与连贯性。 (二)构建高等教育知识传播、思想交流的平台,实现教育资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整合 MIT 教师开放课件项目的使用对象不局限于大学教师群体、学习者,还包括世界各地学术机构的研究者,它使得具有相同学科背景的学习和研究人员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共同体,便于广泛、深入地开展科研、教学方面的合作;通过教育资源利用平台和“有效”整合理念对学校内部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教师教学用课程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开放课程资源具有较强的柔性、条理性、系统性、价值性和适用性。 (三)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建设定位清晰、明确,项目实施过程独特 MIT 教

5、师开放课件项目就是要建成全球教育教学类知识传播和应用推广的中心,成为知识生产的集源地和创新中心。MIT 及其教师坚信分享知识和信息不仅不会给教师或组织带来损失,反而能够带来信息增值和积累创新的效应;“开放课件项目”网站对所有人都是公开和免费的,不需要用户注册登记;“开放课件项目”不提供 MIT 各系的入学途径、不提供呈现或替代实际教室环境中的交互、不提供与 MIT 教授的直接交互,不授予任何证书和学位,它不是 MIT 的远程教育项目,也不是 MIT的网络课程系统。 三、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大”问题 (一)教学资源布局分散,缺乏合作 目前我国大学各种类型的网络教育站点名称五花八门,数

6、量众多且良秀不齐。同时各大学和研究机构碍于专业、网络技术水平和使用对象的限制,其创建的网上资源库分散独立,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另外,不同的教学资源库应用的软件平台各异,使得各类资源难以兼容、互换和共享,分散孤立、随意混乱的资源特性给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设置了障碍,带来了不便。 (二)教学资源建设缺乏设计与规划,整体质量和利用率不高 据一项对 36 所大学网络课程、教学网站或教学资源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着整体质量和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首先是资源建设缺乏设计,质量不高,网络课程或教学网站表现为教学功能单一,大多数只是普通课程知识点的“网络移植” ,仅有知识呈现部分,缺

7、少网上学习工具;课件大多是以 PPT 文件为主;教学视频大多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视频;所建的网络教学资源很少有隐性知识的挖掘,资源整体质量缺乏思考性的内容,缺乏应有的导学作用。其次是资源建设缺少统一规划,缺少自身能力评价,缺乏自身特色分析,造成了低水平建设,这使得网络课程和教学网站的使用点击率不高,其相应论坛访问量不多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2。 (三)教学资源整合“度”不够 “我们淹没在数据的海洋中,却又在忍受着知识的饥渴。 ”一语简扼地点明了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高效整合的必要性。许多教学资源在未经整合或整合不充分的情况下被一古脑的推给学生,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引起混乱,增加自主

8、学习的难度。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工作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1、整合参与人员观念滞后 主要表现:对资源整合不重视,缺乏对自己在资源整合工作中需要构建知识新角色的认识;缺乏指导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资源整合过程中,学校主管部门人员、学科专业教师、教育技术人员、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尚未形成有效的整体。 2、整合过程缺乏有效组织3 主要表现:资源建设重视硬件设施建设,轻视优质资源开发;缺乏必要的教学设计,使资源趋向于教案电子化,缺乏交互性和开放性;整合资源缺乏统筹规划,资源的专业认同性差、整合的系统性差。 3、整合实施缺乏恰当合作机制,存在严重的封闭性 主要表现:资源建设管理机构重叠造成人、才、物许多

9、浪费,存在着有利项目“家家”争着做,无利项目“家家”不愿做的不良现象;资源整合共享在网络远程教育领域的进展也相当有限,观念封闭、资源封锁, “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现象严重。 四、MIT 教师开放课件项目理念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新”启示 MIT 教师开放课件项目开放的是资源,它的核心理念和实践经验对我国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资源整合能产生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一)进一步强化资源建设共享性和开放性 大学组织及其教师必须要坚信分享知识和信息能够带来自身知识信息的增值、积累与创新,与此同时,教学资源只有通过资源共享和开放才能保证资源建设效益的最大化,避免资源建

10、设的随意性和重复性,才能保证资源建设“价值端” (教师和学生)的资源利用权益。提倡资源建设共享和开放还能够打破资源的私有化属性,激发资源建设者的创新热情并培养其创新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活”性,促进师生间教学相长,提高教学质量。 (二)扎实做好资源整合工作 资源整合,是组织资源建设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组织资源建设项目运行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就是要获得整体的最优。大学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必须对网络资源进行整合,需要系统的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有机融合,使其具有较强的

11、柔性、条理性、系统性和价值性。在网络教学资源整合过程中,除了要遵循实用性、用户至上、系统性、新颖性等一般建设原则外,还需要能坚持资源建设的特色性原则4。 1、整体性和标准化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要保持资源对象学科的完整性,整合后的资源系统应涵盖各个子系统内部功能,能反映数据对象间的内在关系;标准化原则主要包括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描述语言的标准化、标引语言的标准化,还有通讯协议的标准化、安全保障技术的标准化,以及数据库管理软件、硬件的标准化,以利于保证网络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2、优化性和安全性原则 优化性原则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使资源得到合理组合,取得最好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安全性原则是指

12、采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来保证资源的安全,即要重视对计算机病毒、黑客、软件炸弹、信息垃圾等给资源整合集成带来的安全威胁。 3、连续性和立体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是指资源整合要通过连续、系统、动态的整合过程,保证数字资源发挥其持续效用;立体性原则是指资源整合要按照资源来源的内在联系,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对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形成层次化、网络化的资源体系,以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共建。 (三)结合大学办学理念,形成特色资源 高校在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中需要有一流的教学资源,更需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建设“特色性”理念是大学在资源建设发展上所确立的标杆和所要体现的宗旨,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内

13、核和精髓5。教学资源建设应改变急功近利、浮躁短视的心态,杜绝弄虚作假、阻碍创新的做法,鼓励崇尚理性、开拓进取的精神,创造民主和谐、平等宽容的氛围,不断推进资源的“特色化”建设。 (四)应不断加强资源建设的有效性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应加强针对资源的教学设计,要不断提高针对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要不断提高资源与学校开设课程的紧密程度,不断提高建设资源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对信息技术支持网络教学资源应用上也要抛弃“多而全”的观念,而应坚持“适用性和必需性”原则,根据资源自身属性选择有针对性的信息技术加以利用。要明白网络教学资源应是“有生命力”的资源聚合,其“生命力”就是资源的有效性。 (五)应融入知识管理

14、理念,实现“动态资源流” 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断增长的新资源需要资源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也应不断拓展和创新。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来看,教育资源系统应是一个动态的、有生命力的知识流动系统,应以“注意力流”引导“信息流、知识流” ,从而带动“资源流” ,要让每一个资源应用者成为信息、知识和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同时,资源管理者更应具有科技素质、人文素质和理论素养,以能胜任“动态资源流”的管理。 (六)资源发布应采用可靠、可缩放的技术架构和流程化的过程6 互联网络空间是大学网络教学资源发布的主要媒介,资源发布必须要考虑其便利性和可调整性,资源的发布应采用技术低、安全可靠、便于使用和调整的

15、技术架构。用户可通过使用一个标准的浏览器就能获取所有网络教学资源;资源文件制作应根据不同网络宽带进行特殊性处理;不同资源的网站使用界面应统一,色彩配置应具有亲合力,页面应内置强大的搜索功能以便于用户查找资源内容;应按照“资源来源”不同属性组织资源,各类资源应包括资源概述、辅助教学说明书等内容;资源发布应采用分布式的模式,要充分整合各种物理服务器及镜像服务器来提高资源访问速度。资源发布过程采用流程化是指资源整个发布过程应该实现流线性推进,从资源登记到资源准备和设计、内容的格式化和标准化、建立资源站点、初步评价、阶段发布、故障排除和完善等环节应紧紧相扣,以此能保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且便于资源发

16、布的分工和协作,能整体推进资源发布工作进度。 (七)应坚持以使用者为中心的资源应用推广策略 网络教学资源价值主要体现:为用户增加价值,帮助教师备课或授课,激励其改进教学方法,共享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讲授方法;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作为其参考资源和参考工具;帮助自学者促进个人知识发展。因此,资源建设采用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应用推广策略是必然性选择,资源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用户使用过程进行高质量支持,要提高网站资源对不同用户特定任务和应用目的的相关性支持。 (八)应建立灵敏的资源利用信息反馈机制 资源建设项目应建立起一个彻底、持续的信息反馈流程,以此可以了解所提供教学资源的有用性和可用性,确保

17、教学资源的关键特性,也有助于了解和改进教学资源应用系统运行的内部效率,改进其提供服务的模式。有效的资源利用信息反馈机制也能为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每一个工作环节(包括组织、沟通推广、决策、发布流程、技术规划等)提供指导和校正,其能为每一资源应用模块提供良好的信息交流反补通道,有助于提高执行效率,保证执行效果,保证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 五、结语 基于平等和开放理念的互联网络技术催生了网络教育,学校的围墙被推倒,传统的课堂界限被打破,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性的学习社区正在形成,教育正在发生着围绕网络组建架构的革命性变化,而且这种变革还在不断地加强和深化。为

18、了迎接全球教育领先优势和网络化的挑战,我国大学应大力发展网络教育。发展网络教育,一方面要不断优化网络应用技术,另一方面更要长期不懈地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MIT 教师开放课件项目积极共享、免费开放、坚持特色、注重整合的资源建设和管理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大学学习,其能不断鼓舞学习者和资源建设者更多地参与以实现资源建设更好的发展,对该理念和做法进行本土化消化吸收能很好地服务于我国大学的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以知识共享应对信息孤岛介绍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件项目EB/OL.http:/ 2曹卫真.地方高校网络教学资源整合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08):32-36. 3梁林梅,焦建利.我国网络课程现状调查分析与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2,(06):13-16. 4郑静雅.整合理念下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为例D.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9,05. 5李海花,周元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网络课件开放工程的启示EB/OL.http:/ luntan. 6王龙,王娟.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谋件项目经验评述J.国外职业教育,2005,(04):1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