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1347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美洲作物的传播及其对中国饮食原料生产的影响 摘 要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番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蔬菜果树,也有烟草、陆地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原料,总数接近 30 种。虽然它们传入时有先后、途径不一,但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究其原因, 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洲作物的传播与发展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求,适应了人们对营养和享受多方面的需要,对充分用地和养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发挥了

2、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美洲作物;传播;饮食原料;农业生产 Introduction of the American-originated Crop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Food Raw Materials AbstractIt is widely agreed that the American-originated crops were introduced into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mong which there are not only grain crops lik

3、e maize, sweet potato and potato; oil crops like peanut and sunflower; but also vegetables and fruits like tomato, capsicum; hobby crop like tobacco; and the crop for textile use like upland cotton, exceeding 20 in total. Though they were brought into China from different routes and at different tim

4、e, they were fast expanded and have occupied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e reason for such a rapid development might be due to the dramatic in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and the booming of market economy during this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merican crops not only

5、helped meet the demand of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it also gave a lot of help to rais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by a more reasonable use of the land. Key words American-originated crops;introduction;food raw materials;agricultural production 在我国的现有农作物中,至少有 50 多种来自国外。宋以前我国引入的农作物大多原产于亚洲西部,部分原产于

6、地中海、非洲或印度,它们大多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传入的。这些早期传入的农作物多为果树和蔬菜,鲜有粮食作物。中唐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中心的南移,海上“丝绸之路”迅速发展,不断有新的农作物引进,其中美洲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则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作物的传入,不仅增加了我国作物的种类,同时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及饮食结构的变化也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本文所说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专指原产美洲的作物,原产世界其他地区的作物,即使是经由美洲传入者,也不在本文论述的范围。 一、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 1492 年,哥伦布重新发现美洲,引发了欧洲人对这块所谓“新大陆”的注意。在美洲成功殖民后,16 世纪后期,西班牙人进而

7、在南亚的菲律宾建立殖民地,一些美洲农作物开始传入菲律宾,再由菲律宾传到南洋各地,并进一步传到中国。美洲作物的引种与传播成为明清时期我国农作物引进的一个显著特点。 传入中国的美洲作物计有玉米、番薯、豆薯、马铃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马豆、西洋苹果、菠萝、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参、番木瓜、陆地棉、烟草等近 30 种。玉米(Zea mays L.) ,禾本科玉米属植物,原产美洲的墨西哥、秘鲁。我国古代称番麦、御麦、玉麦、苞米、珍珠米、棒子等。至迟明代传入我国。嘉靖三十四年(1555) 巩县志已有“玉麦”的名称,但明确而详细的记载则见于三十九年(1560)甘肃

8、的平凉府志卷 11:“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炊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 ”此外,(明)田艺衡留青日扎和李时珍本草纲目均有记载。 番薯(Ipomoea batatas(Lam.)L.) ,旋花科甘薯属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藤本植物。又名金薯、朱薯、玉枕薯、山芋、甘薯、地瓜、红苕、白薯、地瓜、红薯等,原产中、南美洲,主要用作粮食和蔬菜。宋元以前中国文献中屡见“甘薯”的记载,但那时所说得甘薯是薯蓣科植物的一种,而我们现在所说得甘薯则是旋花科植物,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自它被引种到中国以后,因其形似我国原有之薯蓣科得甘薯,有人便

9、称之为甘薯,久而久之,甘薯一词几为旋花科的番薯所独占。 豆薯 (Pachyrrhizus erosus(L.) Urban),豆科豆薯属中能形成块根的栽培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又名凉薯、地瓜、土瓜、沙葛、新罗葛,是一种既可当水果又能当蔬菜的作物。原产中美洲,后由西班牙人传入菲律宾,可能后来从新罗经海道传入我国福建1 。中国西南、华南地区和台湾省种植较多。 马铃薯(Solannum tuberosum L.) ,一年生茄科茄属草本植物。我国亦称洋芋、土豆、山药蛋、地蛋、荷兰薯。原产南美洲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为印第安人所驯化。大约 1570 年传入西班牙,1590 年传入英格兰,

10、1650 年左右传入中国。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 ,大戟科木薯属栽培种,世界三大薯类之一。起源于热带美洲,16 世纪末传入非洲,18 世纪传入亚洲。中国于 19 世纪 20 年代引种栽培,遍种于长江以南,其中以两广、福建台湾为最。 蕉芋(Canna edulis Ker.) ,美人蕉科美人蕉属栽培种。别名蕉藕、姜芋,原产安第斯山脉。公元前 2500 年在哥伦比亚驯化,1821 年传入日本,1948 年引入中国,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有少量栽培。 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原产美洲。我国亦称长生果、落花生、落地松、万寿果、番豆、无花果等,是

11、一种人们喜爱的食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分小粒型和大粒型两种,小粒型最早记载见于元末明初贾铭的饮食须知 ,大粒型是清代引进的。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s L.),菊科向日葵属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亦称西番菊、迎阳花、葵花等,原产北美。在中国的种植最早见于 1621 年(明)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 ,称西番菊。1688 年(清)陈淏子花镜始称向日葵。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番椒、海椒、秦椒、地胡椒、辣茄。原产中南美热带地区,1493 年传到欧洲,15931598 年传至日本。传入中国有两条途径:一是经由古丝绸之路传入甘肃

12、、陕西等地;一是经海路引入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中国关于辣椒的记载始见于(明)高濂遵生八笺 (1591):“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 ”辣椒一名最早见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柳州府志 。 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一年生草本植物,葫芦科南瓜属。别名番瓜、饭瓜、倭瓜、回回瓜、金瓜等,原产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见于贾铭的饮食须知:“南瓜味甘性温,多食发脚气黄疸,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 ”说明元代我国已经引种。 笋瓜(Cucurbita maxima Dutch. ex Lam. ) ,葫芦科南瓜属栽培种。别名印度南瓜、玉瓜、

13、北瓜,原产南美玻利维亚、智利和阿根廷等地。中国笋瓜可能由印度传入,19 世纪中叶安徽、河南等省方志有记载。 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 ,葫芦科南瓜属栽培种。别名美洲南瓜,原北美洲南部。17 世纪后期已见于陕西、山西等方志。 佛手瓜(Sechium edule Swartz) ,葫芦科佛手瓜属栽培种。别名瓦瓜、拳头瓜、万年瓜、阳茄子、土耳其瓜、棒瓜等,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18 世纪传入欧洲,后传到东南亚,1916 年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现华南和西南等地有栽培。 番茄(Lycopersicon Mill) ,茄科番茄薯草本植物。亦称番柿、六月柿、西红柿、洋柿子等。原产南美洲安第

14、斯山地带。我国最早记载见于(明)王象晋的群芳谱:“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如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来自西番,故名。 ”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 ,豆科菜豆属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四季豆、时季豆、芸豆、四月豆、梅豆、联豆、架豆等, 具有粮食、蔬菜、饲料等多种用途。原产中美洲。16 世纪初传入欧洲。中国自明后期曾多次引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清代三农记 (1760)都有记载。南北皆有种植,栽培面积仅次于大豆。 莱豆(Phaseolus lunatus L.) ,豆科菜豆属栽培种。别称棉豆、荷包豆,原产中美洲。16 世纪初传

15、入欧洲。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传入中国。 菠萝(Ananas comosus (L.) Merr.) ,凤梨科凤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果品栽培植物。别名凤梨、王梨、黄梨。原产南美巴西,很早为印第安人驯化。16 世纪初,热带各国相继引种。亚洲最早是由葡萄牙人引入印度(1550) ,后又传入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中国在 17 世纪初(1605)由葡萄牙人将菠萝苗带入澳门,后经广东传入福建和台湾。广东东莞县志 (1639)和台湾林谦光的台湾纪略 (1687)都有黄梨的记载。约在 18 世纪末传入广西,19 世纪初传入云南。 番石榴(P. Guajava L.) ,桃金娘科番石榴属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原产美洲

16、墨西哥和秘鲁。 (南宋)周去非岭南代答 (1178)称黄肚子。清代南越笔记称秋果, 植物名实图考称鸡矢果。台湾在 200 年前已有栽种,现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等省区。番荔枝(Anona squamosa L.) ,番荔枝科番荔枝属半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名佛头果。原产热带美洲,明末清初传入中国。最早见于台湾府志(1614) 。现主要分布在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区。 番木瓜(Carica papaya L.) ,番木瓜科番木瓜属小乔木栽培种,又称木瓜、乳瓜、万寿果,原产墨西哥南部,18 世纪后期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一种水果。清代传入我国, 岭南杂记和植物名实图考均有记

17、载。我国南方各省都有种植,尤以广东、台湾最多。 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 ,漆树科腰果属乔木,又称槚汝树、介寿果、鸡腰果,果仁是营养丰富的美味食品。原产巴西东北部,16 世纪由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和亚洲。中国于 20 世纪 30 年代引入台湾和海南,1984 年海南栽培面积达 1.1 万公顷。云南西双版纳也有少量种植。 可可(Theobroma cacao L.) ,梧桐科可可属常绿乔木,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之一。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热带雨林地区。1718 世纪传入东南亚,1922 年传入我国台湾,1954 年引种于海南省。 油梨(Persea Americana

18、Mill.) ,樟科油梨属常绿果树。原产中美洲。1315 世纪墨西哥西部和南部已有栽培,20 世纪初传入亚洲。中国 1918年开始引种,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省均有栽培,其中以台湾、海南为最多。 人心果(Minikara zapotilla(Tacq.)) ,人心果科人心果属热带常绿果树。又名吴凤柿,原产墨西哥和中美洲。福建于 1900 年由华侨自新加坡引入,种植于漳州、厦门等地;广东于 1910 年引入,分布于湛江、汕头和珠江三角洲各县市;台湾于 1920 年自爪哇引进,嘉义、台南、云林均有栽培。 蛋黄果(Pouteria campechiana(HKB)) ,人心果科蛋黄果属

19、热带常绿果树。又名蛋果,原产南美秘鲁。中国于 20 世纪 30 年代引入,由印度尼西亚华侨带到海南繁殖,50 年代在广州栽培。 西洋参(Panax quiquefolium L.) ,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栽培种,别名五叶参、广东人身、花旗参。原产北美。1976 年后在中国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及陕西等地先后引种成功。 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 ,茄科烟草属叶用一年生作物。原产中南美洲,人类已有 1500 多年使用的历史。后经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传至欧洲和世界各地。传入我国是称“淡巴菰” ,这是印第安语烟草的音译。我国最早纪录烟草的文献是明张介宾的景岳全书:“此物自古未闻

20、,近自我明万历时始出闽、广之间。 ”烟草的别称还有相思草、金丝烟、芬草、返魂烟等。二、美洲作物的发展及其动因分析 美洲作物的引种和传播是明清时期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和成就。下面仅以部分重要作物为例对其传播过程和发展动因作一番简要的分析。关于玉米传入我国的路径与时间,学术界长期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最早的记载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甘肃平凉府志 ;但据近年研究,早在明初兰茂(1397-1476) 滇南本草即有记载2 。此外,16 世纪后期云南大理府志和云南通志均有玉米种植的记载。因此,玉米很可能是从印度、缅甸传入云南,再从云南传播到黄河流域;当然也可能从中亚细亚循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越河西走

21、廊过平凉而进入中原;第三路则可能经中国商人或葡萄牙人经海路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玉米在中国的传播大致经过了先边疆后内地,先丘陵山地后平原地区的过程。如道光遵义府志谈到“平地居民只知种稻,山间民只知种秋禾、玉米” 。平川地区居民即使地头屋角、田畔园圃“偶种一二, ”也只是“以娱孩稚”或作为果蔬辅助食品(乾隆霍丘县志 ) 。因此,李时珍本草纲目卷 23 指出:“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但 19世纪以后,随着人口的激增,玉米种植不仅继续向山区拓展,也逐渐走向平原地区。嘉庆汉中府志说:“数十年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宗。粟利不及包谷,今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植物名实图考卷 1亦说:“又如玉蜀黍

22、一种,于古无征,今遍种矣。 ”从各地方志先后记述的情况看,19 世纪中期,玉米种植已遍及大江南北绝大多数省区,各地有关玉米的称谓多达 99 个。1 晚清至民国时期,玉米发展成为中国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作物。1936 年中国玉米种植面积达 693 万公顷,总产量 1010 万吨。 经过长期发展,玉米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三大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黄淮海夏播玉米区、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区。玉米种植比较集中的地方有: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等。这些省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 80%。1983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已达 1882 万公顷,总产 6819

23、万吨,分别占世界的14.6%和 15.2%,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2 2000 年玉米播种面积进一步增加到 2306 万公顷,总产 10600 万吨,播种面积和总产分别为第三大生产国巴西的 1 倍和 2 倍。3(P258) 一般认为番薯传入我国有两条途径:一是陆路,由印度、缅甸引入云南;二是经由海路,从菲律宾传入福建或由越南传入广东3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3) 大理府志已有“紫蓣、白蓣和红蓣”的记载。此外,云南通志记有“红薯”并指出云南 6 个府州都有种植。1582 年陈益从安南(越南)将番薯引入广东东莞,不久林怀南也将甘薯从越南引入广东电白。关于番薯传入福建, 闽小记记载云

24、:“万历中,闽人得之外国,初种于漳郡,渐及泉州,渐及莆。 ”(明)苏琰所撰朱蓣疏亦谈及万历十一至十二年(1583-1584) ,有人将番薯从海上传至晋江。万历二十二至二十三年,泉州一带发生饥荒, “他谷皆贵,惟薯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由是名曰朱薯” (龚咏樵亦园胜牍引苏琰朱蓣疏 ) 。番薯引种活动影响最大的还是福建长乐商人陈振龙从吕宋将番薯引入福州,经其子陈经纶上书金学曾巡抚倡议种植,收到显著效果。农政全书曰:“今番薯扑地传生,枝叶极盛。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 ”18 末至 19 世纪初期番薯栽培向北推进到山东、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向西推进到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地,最终遍及全国。1985 年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甘薯种植国,其种植面积 617 万公顷,约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 61%。4 马铃薯传入中国是在 17 世纪前期,可能从东南、西北和西南几路传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