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的内涵关系剖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2056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的内涵关系剖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的内涵关系剖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的内涵关系剖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的内涵关系剖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的内涵关系剖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的内涵关系剖析论文关键词:低碳 创意设计 面向 论文摘要:创意设计是践行低碳理念,推进低碳经济科学发展与构建低碳生活的重要力量和依托。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具有着不同内涵与特质。低碳理念的达成需要创意设计的支撑与保障。低碳界定与拓展了创意设计内涵与实践面向。准确、全面地理解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间的辩证关系,既是低碳理念由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诉求,更是创意设计自身完善与发展的需要。 在全球反思经济模式的今天, “低碳”日渐成为当下最为关注的话题,是新时期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世界性共识。由低碳理念引发的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不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方向与主旋律,更成为全球经济、生活的必然趋势

2、与新支柱之一。低碳理念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它需要以特定且相关的学术理论为基础,更需要具体与取向明确的实践活动予以转化。而创意设计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创造性活动,具有着“与生俱来”的低碳面向,并通过其学理内涵与特质的低碳价值取向,以独创性的低碳造物活动,具体化、物质化的践行方式诠释着低碳理念,进而成为推动与促进低碳经济科学发展与构建低碳健康生活的重要力量和必要依托之一。 一、 低碳理念的界定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止无休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3、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 GDP 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也因此,各国曾呼唤“绿色 GDP”的发展模式和统计方式) 。 面对此情此景,关注、倡导与践行低碳的理念呼之欲出,并日渐成为共识。 低碳,英文为 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的涵盖领域较为广泛,包括了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与低碳生活方式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其中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其核心内容。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

4、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产业领域。著名学者林辉称之为“第五次全球产业浪潮” ,并首次把低碳内涵延展为:低碳旅游、低碳艺术、低碳音乐、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义等多个领域。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 、 “风能经济” 、 “氢能经济” 、 “生物质能经济” 。 二、创意设计的解读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创意设计同“低碳”一样,可谓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是社

5、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综观世界各国,创意设计及其产业越发达,人们的生存品质就越高,经济就越强,综合国力发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二者是成正比关系的。 创意设计,简而言之,它是由创意与设计两部分构成,是将富于创造性的思想、理念以设计的方式予以延伸、呈现与诠释的过程或结果。在我国, “创意”的概念源于英文形容词“Creative”的翻译,愿意为“有创造力的、创造性的、产生的、引起的”等,其名词“Creativity”可以翻译为“创造力” ,或“创意” 。毋庸置疑,创意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活动,是创新的意识与思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点子” 、 “主意” 、 “想法” ,如此等等。因此,创意是一个相对“大众

6、化” 、“民主化”的语汇,其活动往往表现为一种普适行为人人可为。 当然,并非所有的“创意”都是向上的、积极的与有价值的。正如“发明”被划分为有用发明和无用发明, “创意”也可区别为“有价值创意”与“无价值创意” 。比如,用玻璃做成的马桶是创意,但是却不太可能有人去做,因为这种创意在人们看来没有价值。所以,衡量一个创意价值与否的一个前提就是创意的结果要得到目标受众的价值认可。 设计,从词源学的角度考察, “设”意味着“创造” , “计”意味着“安排” 。现代我们所用的“设计”一词来源于英文 Design 的翻译,基本词义是“图案” 、 “花样” 、 “企图” 、 “构思” 、 “谋划”等,词源是

7、“刻以印记”的意思。如果从字面训诂,设计就是“设想”和“计划” ,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创造性活动。它具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人的目的性,二是活动的创造性。根据 2006 年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的设计定义,设计的创造性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创意是人类的创新设计思维的一种能力的体现,它是思想和意识或者理念的更新和创新,它是设计活动的思维原点与起点,是设计最为直接的基础要素;而设计是创意的具体实施与物化架构,是创意价值实现的重要依托。 1 (P112)优秀的

8、设计需要优秀的创意为基础,而精妙的创意更需精妙的设计予以“架构” ,并促其价值实现。 2 三、低碳理念的达成需要创意设计的支撑与保障 低碳理念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达成的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和面向的经济发展体系与生活方式,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等。 3 (P36)低碳理念的达成需要相关政策的关注与引导,需要人们积极的配合与践行,更需要来自学科、技术领域的针对性理论和可操作性实践的支撑与保障。而创意设计所从事的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标,以改变人类生存方式为手段(内容)的创造性活动。4 (P66)创意设计所包含的产品设计、广告设计及建筑设计等专业学科门类,正是低碳理念得以

9、实现与贯彻所必须依托的重要而具体学理诉求。同时,低碳,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与“绿色 GDP”。 “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 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和 1998 年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 。 创意产业:又叫创造性产业等。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最早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 5 (P9) 四、低碳界定与拓展了创意设计内涵与实践面向 首先,创意设计

10、是一门时效性的学科,它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6 (P79)特定的理念与经济模式会赋予创意设计以新的内涵、面向及方式。低碳理念与经济模式是以“低碳” 、 “环保”为核心的,较之其他理念与经济模式,必将对现有的创意设计理论与实践提出特定的新诉求,从而有助于该学科内涵与实践面向的丰富、拓展与完善。以最为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创意设计工业设计为例。在工业经济时代,工业设计的创意活动是以“顾客需求”与“企业效益”为面向的。 7 (P35)而在低碳经济时代,工业设计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则应调整为“生态” 、 “环保”与“绿色” ;实践面向也应因势利导地有所转变,即所谓的“3R” ,3R:即减少原料

11、(reduce)、重新利用(reuse)和物品回收(recycle)。由其所带来的物质与非物质成就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都必须兼顾、围绕“低碳”的这个主题。 其次,创意设计理论与实践是设计学科重要组成,而设计学科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模式是动态的,是随着社会经济模式嬗变而不断发展、丰富与拓展的。 8 (P116)构建低碳理念的创意设计理论与实践正是这种动态特征在新经济模式下的积极响应。在低碳理念模式下,诸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体验设计等新型创意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创意设计的面向与实践也因之不断地得到拓展和更新,这正是设计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完善所必需的。就创意设计的纵向发展而言,传统意

12、义上的创意设计可以解读为人类的造物活动。 9 (P25) “人”是造物活动的核心,造物过程中的物质与能源的消耗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与企业效益为价值取向,自然与社会环境因素是处在外围与次之地位。 五、结论 准确、全面地理解低碳理念与创意设计间的辩证关系,既是低碳理念由思想、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与措施的诉求,更是创意设计自身完善与发展的需要。创意设计需要依托富于健康方式、科学精神的创造性理念,才能展现其开拓与进取的无穷“魅力”和良性效应。 10 (P79)而构建与面向低碳理念的创意设计正是这种健康方式与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魅力效应“的特定彰显。 参考文献 1蔡林海.低碳经济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庄贵阳.中国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9, (7). 3白庆祥,李宇红.文化创意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赵江洪.设计艺术的含义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5左铁峰.产品设计形态语言分析J.装饰,2008, (11). 6彭泽立.设计概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7柳冠中.事理学论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 8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左铁峰.论产品造型设计的架构J.齐鲁艺苑,2010, (2). 10 美赫斯科特.设计无处不在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