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计划行为理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因素及模型研究论文设计链作为产品研发设计的发展趋势,其知识共享可以提高研发效率,提升设计链的整体绩效。基于修正后的计划行为理论(TPB),从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的外生变量,提出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结果验证了知识共享模型的有效性。 论文关键词:计划行为理论;设计链;知识共享;研发设计 1 引言 设计链是基于市场需求将地理上分散的制造商、供应商和客户等组成产品研发设计网络。 “设计链”一词最早出现于服装业,目前设计链理论被大量应用在电子产业,例如系统芯片(Systemonchip,SOC)设
2、计。设计链是产品研发的发展趋势,通过整合跨企业间的研发资源,可以达到迅速研发、降低成本的目的。 目前,设计链已经由概念演进为一种管理方式,与供应链、研发联盟和协同设计等模式相比,设计链具有不同的内涵及特征,是一种新型竞争模式和管理模式。设计链主要定位于上下游企业问的协同研发关系,企业间传递的主要是产品设计和研发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将协同研发具体化,并将最终结果输出到供应链中。设计链的实质是形成知识流动的创新网络,企业间的知识互补性是形成设计链的基础。企业间以高度协同方式进行知识交流与合作。知识共享是设计链成功的前提与基础。设计链中各企业间的知识共享频率越高,越能提高设计研发能力。当设计链成
3、员愿意知识共享时,可相互学习不断丰富各自的设计知识库,提高研发效率,从而提升整个设计链的绩效。然而,作为一个新兴课题,设计链知识共享尚未被研究,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也有待探讨。本文将应用计划行为理论(Theoryofplannedbe-havior,TPB)分析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的主要因素,提出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供设计链成员企业参考。2 知识共享相关文献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企业获得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知识是一种具有流动性质的综合体,它包括结构化的经验、价值、文字化后的信息、专家独特的见解、组织的观念、规则、程序等。知识与一般产品不同,它不具有规模效益递减特点,组织内的知识共享越频
4、繁,越能发挥知识的价值。Quinn 认为知识若经过共享,双方获得的信息和经验会呈线性增长,若继续共享知识,得到的信息和经验会呈指数增长。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互动过程,它不像商品那样可以自由传递,在分享他人的知识时,必须有重建(Reconstruction)行为,需要具备一定知识才能学习、分享知识。Davenport 等提出了知识转移公式,即转移(或共享)=传送+吸收(和利用)。传送是共享知识给潜在的接受者。吸收是指接受知识的人或团体对知识加以理解、消化。Eriksson 等认为知识共享过程包括认知与行为两个层面,在共同分享现有知识过程中,会创造新的知识,由此提出一个知识共享创造模型(Shared
5、knowledgecreationmode1)。由此可见,跨组织间的彼此合作交流、讨论知识,会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产生新知识。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量快速而持续地学习,这也凸现出知识共享的必要性。Argyris 认为组织中的个体之间不互相沟通,则个体可能会学习成长,但组织不会成长。Jarvenpaa 也认为知识共享对于组织的成长与创新,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组织绩效有正面效果。 3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 研究设计链知识共享,需要将企业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现做出以下假设: (1)利已主义者,即设计链成员企业是自私的,在做出知识共享等决策时首先考虑自身利益,
6、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 (2)有限理性(Boundedlyrationality),即企业的行为是理性的,有能力判断做出的知识共享决策的结果; (3)借鉴性(Retrospective),即能够根据过去的经验指导当前的行为并做出判断; (4)相互依赖性(Mutualinterdependence),即作为设计链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能够考虑其他合作伙伴的反应,不是单纯地考虑对自身有利的决策。 31 计划行为理论介绍 计划行为理论是由理性行为理论(TheoyrofReasonedAc-tion,TRA)发展而来。理性行为理论假设行为是由行为意图(Behavioralinten
7、tion)决定。Ajzen 等将理性行为理论加以延伸,他主张态度(Attitude)与主观规范(SubjectivenolTn)是决定行为意图的最主要因素,提出计划行为理论,以解释并预测个体行为。1985 年 Ajzen 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知觉行为控制(Perceivedbehaviorcontro1)因素,认为个体对某项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项因素共同决定其行为意图” 。因此,计划行为理论是一个三阶段行为分析模型:第一阶段,行为由个体的行为意图决定;第二阶段,行为意图由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三方面决定;第三阶段,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由外生变量决定。行为
8、意图是指个体对于采取某项特定行为的主观概率的判定,反映了个人对某项特定行为的采取意愿;态度是个体对某项特定行为所抱持的感觉;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对于是否采取某项特定行为所感受到的社会压力;认知行为控制代表一个人对从事行为容易度的信念,个体认为拥有某一行为相关的资源或机会越多时,他对控制执行该项行为的信心会越强。外生变量包括人格特征、对事物态度、工作特性和情境因素等等。 另外,根据多个领域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主观规范会直接影响其行为态度,修正后的 TPB 如图 1 所示。 TPB 包含的构面较多,可提供较多信息,除了行为主体对采用行为的知觉认知外,还考虑采用行为时受到的社会压力影响,以及主体本身是否能
9、控制执行行为的机会与资源。因此,TPB 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模型。许多实证研究表明 TPB 的预测与解释能力都强于 TRA。 32 设计链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及模型构建 知识共享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行为。在美国与欧洲地区的调查显示,推动知识管理最大的困难是“改变人们共享知识的行为” 。本文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探讨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因素。依据给出的计划行为模型(图 1),主要研究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1)影响知识共享态度的外生变量 1)知识类型 供应链中连接各成员企业的主要是物料流,信息流只起功能协调作用。与供应链不同,在设计链中连接各成员企业的主要是信息流。伴随
10、着信息流动,知识共享行为得以发生,这种共享行为会随着研发合作的不断深入而创造出新知识。根据设计链不断创造新知识的特点,本文将设计链中的知识分为三类:基本知识、进阶知识和创新知识。其中,基本知识是指进入特定行业所具备的最低知识要求;进阶知识是指与同行业竞争者相比,能获得竞争优势的知识;创新知识是指研发合作过程中创造的新知识。企业拥有的进阶知识是合作伙伴愿意与其联盟的重要因素。创新知识是企业延续和增强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面对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设计链成员企业对待知识共享行为的态度会有较大差异,尤其是共享的知识涉及进阶知识或创新知识时,企业往往会慎之又慎。因为进阶知识与创新知识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
11、密相关。 2)期望结果 Bock 等以 TRA 为基础研究知识共享外生变量时,提出了期望报酬(Expectedrewards)、期望关系(Exepctedassociations)、期望贡献(Expectedcontribution)” 。期望报酬是根据经济交换理论提出的,即当个体分享自己的知识给别人时,他所得到的报酬必须大于付出的成本,亦指企业在共享知识时将可以获得的外在利益,如专利、产品利润提成等。期望关系源于社会交换理论,在这里,期望关系是指在设计链中成员企业相信通过知识共享可以改善与合作伙伴问的关系,增进信任。期望贡献是指设计链中的成员企业相信共享知识能够提升设计链的整体绩效,增强竞争
12、力。 3)关系强度 社会网络理论(Socialnetworktheory)认为社会网络由具有某种联结关系的人构成,关系强度是社会成员互动行为的基础。在设计链中,因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强度、互惠程度以及重叠性知识拥有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关系强度存在很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对知识共享的态度。 (2)影响知识共享主观规范的外生变量 1)信任 社会交换过程,由于互惠互利的结果,会使彼此间产生感激、责任感与信任。组织间的信任是指组织相信另一方会采取对组织有正面影响的措施,而且不会做出预料之外的对组织有负面影响的行动,即对合作伙伴的可靠性和正直性有信心。对于设计链来说,维持伙伴关系的重要因素是信任。对
13、合作伙伴能力与可靠性的肯定,会产生信赖感。组织成员问的彼此信任会诱发其知识共享行为。若双方缺乏信任,会彼此隐藏各自的信息或知识,使知识共享难以实现。因此,缺乏信任是阻碍知识共享的重要原因之一。强化企业问的信任,可以建立双方荣辱与共的双赢关系。信任程度越高,彼此会越愿意从双方合作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仅仅着眼于自身利益,也会更加乐意共享彼此的知识与信息。 2)承诺 承诺对设计链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承诺是指企业认识到合作关系不断延续的重要性,愿意从长远利益出发,尽最大努力去维持与强化合作关系,即合作关系是一种想要持续合作关系的意愿。承诺的形成,有助于合作伙伴之间彼此无私地共享本身具有的知识。 3)工
14、作任务依赖程度 工作任务的相互依赖程度会影响知识共享行为,组织成员问的工作任务依赖程度较高时,会使交流次数增多,并且愿意共享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组织中的成员若具有共同目标的话,会相互依赖以完成目标。在设计链中,若企业自身的工作任务与合作伙伴有密切关系时,需要频繁的沟通,在沟通过程中共享知识的行为就会增加。 (3)影响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 1)知识类型 在知识分类中,Nonaka 等将知识分为外显知识(Explicit)与内隐知识(Tacit)两种类型。这两种不同的知识类型在共享时的难易程度不同。外显知识的知识共享表现为使用经编码、储存或提取出的知识,通过文件、电子邮件等形式传输。内隐知识的知识
15、共享表现为个人化的知识,通过人际交往、面对面接触、会议、聊天等形式传输。拥有的知识为外显知识时,更易进行知识共享。因此,知识的类型会影响认知行为控制程度。 2)IT 平台 IT 系统是支持信息流通、整合信息和设计链的工具,组建与完善 IT 基础设施,可以使知识共享更加容易。学者 Hansen 也认为通过一个能创造、传送知识或经验的信息平台,有助于知识的共享与传送。 在依次确定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的外生变量后,本文提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如图 2 所示。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 为验证所提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图 2)的有效性,提出 HIH22共 22 项假设。
16、假设 Hl:知识类型中的基本知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假设 H2:知识类型中的进阶知识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假设 H4:期望结果中的期望报酬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有直接影响。依此类推,假设 H22:知识共享行为意向对知识共享行为有直接影响。 42 问卷设计与调查 以芯片设计链为调查对象设计问卷,针对知识共享模型(图 2)的特点设计问卷,共向芯片设计公司、制造公司、封装测试公司、设备公司、主要材料公司发放问卷 120 份,回收 103 份,有效问卷 94 份,有效回收率 783。受能力所限,调查对象仅限上海、浙江两个地区,各类公司投放问卷的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研究结果可能会有不利影响。受访
17、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 783,能够较好理解知识共享相关问题。问卷的问题统一采用 Likert 五点式量表。 43 信度与效度检验 问卷正式发放前曾进行试测,删除掉一些不合理题项,并对修正了内容上模糊的字句或问法。对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采用内部一致性方法的 Cronbachd 值,各层面的 Cronbach值在 0730109580 之间,均大于标准值 07,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CFA)进行收敛效度分析。问卷题项多达 83 项,由于样本数量较少,无法将所有题项归人同一测量模型,本文采用理论切割方法将模型中的变
18、量分为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两种,分别进行效度分析,例如图 2 中的内生变量包括知识分享行为、意图、态度、主观规范和认知行为控制,外生变量为知识类型、期望结果、关系强度、信任、承诺、工作任务相互依赖、知识类型和 IT 平台。分别对因子负荷(Factorloading,FL)、组合信度(Compositereliability,CR)和平均萃取变异(Averagevarianceextracted,AVE)三项指标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基本在可接受范围内(FL05,且 t 检定的 Pvalue005;CR08;AVE05),说明测试题项均收敛在相应的层面。 44 模型的多元回归分析 在确保模型有良好的信
19、度和效度后,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检测所提出的假设,结果如表 1 所示。 由表 1 结果可以看出,在做出的 22 个假设中,只有假设 H1、H6和 HI5 不成立,其余假设全部成立,表明所构建的设计链知识共享模型基本合理。假设 Hl 不成立说明知识类型中的基本知识作为设计链企业间合作交流的必要内容,基本知识的共享不会危及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技术,因此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没有直接影响;作为理性经济人的设计链企业,以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前提。根据对期望贡献的定义,企业为提高设计链整体绩效而进行知识共享的动力不足,故假设 H6 不成立;外显知识能够编码表示,进行知识共享时可以借助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加以保障,因此对认知行为的控制影响不大,故假设 H15 不成立。 5 结束语 影响设计链知识共享的因素众多,单纯依靠 IT 平台建设,无法让企业产生知识共享动机,需要重视设计链成员间关系以及研发设计过程的协同合作。具有较高层次的合作和信任关系时,会增加共享其敏感性知识的可能性(Hansen)。要利用各种沟通方式(会议、互访),加强设计链成员间的学习,促进知识共享。另外,设计链知识共享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知识经过共享、扩散、储存和再利用后,会产生新知识,从而引发进一步的知识共享,如此循环达到创造知识的目的。如何达到持续知识共享也是值得研究的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