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化隆乙什扎藏族部落传统婚姻习俗调查论文关键词藏族部落 乙什扎 婚姻习俗 藏传佛教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作者的调查,主要叙述藏族安多方言区乙什扎藏族部落二十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的婚姻习俗,说明这一时期乙什扎藏族部落比较藏族安多方言区传统婚姻习俗已发生变异,并分析了影响传统婚姻习俗变异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藏传佛教信仰对藏民族婚姻习俗的影响,因为相对稳定的文化内核,保持了乙什扎藏族部落传统婚姻习俗的本民族特质。 藏族安多方言区主要“包括除玉树州以外的全部青海、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地区,以及四川省眠江以西北的阿坝藏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 ” 藏族安多方言区历史上各部落族源相同,生活环境相同,所以藏
2、语方言相同,风俗习惯相同,由于各部落的迁移、变化、发展,近现代虽基本保持传统风俗习惯,但各部落之间已有所区别。笔者对居住在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的乙什扎藏族部落(以下简称乙什扎部落)进行调查发现,该部落的婚姻习俗较之藏族安多方言区的传统婚姻习俗,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乙什扎部落在安多藏族地区众多的部落中属于人口较少的小部落,只因产生过现代藏族著名学者桑热尖措和现代藏族开明人士果列多杰而名显史书。 青海通史记载:“化隆县的名僧果列多杰,1938 年在家乡建成一所藏族小学,学生毕业后,成绩优异被推荐到西宁的几所中学继续学习。 ,议在此所提到的果列多杰先生是笔者母亲的祖父,当时
3、为乙什扎部落的百户,曾跟随宁玛派高僧古嘉赛学习过佛法,并非名僧。)由此乙什扎部落涌现出一批青年藏族知识分子,他们以新的观念影响着旧习俗的改变,尤其对藏族传统婚姻习俗的改变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一、乙什扎部落传统婚姻习俗形式 “解放前夕,我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已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但在择偶范围、求爱方式、订婚、婚礼仪式等方面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婚制的残余和各自的特点,呈现出丰富多采的婚姻文化事象。 , 乙什扎部落的婚姻制度主要为一夫一妻制,形式上与传统藏族安多方言区的婚姻习俗基本相同,同时一些细节部分,已发生变化,具体程式如下。 (一)媒的的魅力 同大多数一夫一妻婚姻制度的习俗相似,乙什扎部落的
4、习俗中,首先也是以媒灼开始。虽然藏族传统习俗以男女青年自由恋爱为基础,但在乙什扎部落如果想结成婚姻,绝大多数必需邀请媒人在双方家庭中间斡旋。从当地民歌里也可找到媒灼的影子,例如:“当你相马时,切忌但看他的毛扁。因为,外貌中看的,不一定是马中的拔尖,当你匹配是,外貌魅力的请你别恋。因为,单取外貌,你会失掉女中的掸娟。 ”再比如:“一百匹马群里挑马,要有相马的神鉴法。要没有这一招,就不知道哪批该抓。一百个姑娘里挑选媳妇,要有高明的识人法,要没有这一手,使你挑得眼花。 ”这些民歌反映的是家庭对子女择偶时,希望通过媒灼选择最适合家庭需要的新成员,虽然传统藏族安多方言区的习俗中,男女青年自由结合以双方的
5、自然条件为基础,但相对其它部落乙什扎部落较早确立的一夫一妻婚姻制度,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所以正如民歌唱道:“你要过最美好的生活,道路要上下求索。只要拓开了康庄大道,财富会源源不绝。你想爱情结成硕果,需要和远大理想结合。只有共同的理想作红线,才能实现幸福的婚约。 ”媒灼的过程通常包括三个环节。 i.寻偶。男方看上谁家女孩,男方家长就要了解女孩和她的家庭情况,包括女孩的生辰、属相、她家里供奉的家神、家庭经济状况等。 2.相亲。男方家长认为合适,就请“为瓦”(媒人,由能说会道、有妻子儿女并且威信高的男性充当)前去女方家提亲,所带礼物有:两瓶酒,酒瓶上用羊毛缠绕并涂抹酥油,还有两包砖茶,献过哈达说明来
6、意。 3.和媒。女方家也同样要了解男方和男方家庭的情况,同意之后,通过媒人,双方就要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商议确定男方家给女方家的财礼(主要有:现钱、马匹、牛羊、衣物、珊瑚辫套等),女方家给姑娘的陪嫁(主要有牛羊,金、银、珊瑚等饰物,以及衣服和绸缎面料等),还要确定订婚的日子。 (二)协议方式的仃婚 一般媒人和男方本人前去女方家定亲,禁忌男方的父亲、兄弟们参加订婚仪式。女方家要备好茶饭、酒水招待,客人向女方家人献哈达,女方家人向客人敬酒敬茶,媒人将男方家所带来的礼物和事先商定的财礼中的衣物、首饰及现金部分交给女方家,与女方家商定送亲的人数,一般女方的父亲、舅父、叔父、兄弟必须要去送,其它人数主要
7、根据男方家的承受能力而定,女方的舅父是送亲,队伍的首席,他全权代表女方家在婚礼上发言,男方家对他不敢待慢。订婚表明婚姻关系已正式确定,双方都不能随便反悔。 (三)悲喜交集的婚庆 结婚的日子是由男方家请活佛卜算确定的。这天新郎和媒人等娶亲的人马早晨 6 点左右出发,娶亲的人数是根据送亲的人数来定,据说实力最强的家庭娶亲的有 80 人,送亲的也有 80 人之多。娶亲的人马到达女方家,女方家村庄里的妇女们都会提前来帮忙预备好酒席。双方互献哈达致意后人席,妇女们倒茶敬酒并趁机揪媒人的耳朵,意为:“媒人把我们村的好姑娘介绍走了,所以要给与惩罚” ,同时在另一房间里新娘已由族中一位妇女为其梳妆打扮,戴上“
8、赐丽”(姑娘的发式)穿好婚礼服装。新娘出家门之前,几位族中的妇女一边带她围绕家里的顶梁柱转三圈,一边替她唱哭嫁歌,歌词大意为:父母养育了我,父母的恩情不能忘;兄弟姐妹和亲戚们是骨肉,骨肉亲情不能忘;这个家和村庄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这个家和村庄不能忘。出门时新娘要倒着走,歌者继续唱道:“请把家里的光阴留下,请把家中的福气留下,请把家中的运气留下。 ”此时新娘都会流着泪走出家门,用藏袍宽大的袖口捂住脸,表示伤心的表情不让父母看到,也表示新娘在众人面前很羞涩。 迎亲时男方家一般要三次迎候送亲的人马,第一次是在送亲的人马走到途中,男方家要事先派人迎候,献哈达,敬酒敬茶,让送亲的人马稍作歇息。第二次是在
9、离村庄不远处,又以同样的方式迎接一次。第三次是在家门口迎接,送亲的人们不会轻易从马上下来,男方家的人们要迎上去献哈达、唱着迎亲的歌敬酒,给新娘和送亲的人铺上饰有吉祥图案的白毡,新娘和客人这才会下马。客人们会被迎至屋里的热炕上按辈分人座,首席(新娘的舅父)坐在最中间。新娘由妇女们送人新房稍作休息后便进行“戴头”仪式,婆家要请一位儿女齐全、丈夫健在的妇女为新娘梳头,把表示姑娘所戴发套“赐丽”换成表示妇女所戴发套“佳珑” ,同时请僧人来念诵吉祥经 ,直到换好发式。 “戴头”这种人生礼仪中的通过仪式,暗示新娘在人生道路上即将发生的社会角色转换,并标志着未婚女性到已婚女性的改变,同时还象征该妇女已成为了
10、男方家的成员。 送亲的客人人座的炕桌上摆满有酥油、藏式点心(主要是“新”和“特日”两种)、 “仓热”(连尾羊肉)、阿卡包子等。男方家的主事介绍双方人员,宾主互致问候、寒暄一番,婚礼仪式就开始了。屋子里新郎、新娘站在绘有吉祥图案的白毡上向双方长辈磕头,长辈们也向一对新人祝福。男方家专门请一位“说者”朗诵“道扎”的赞美词,赞美宾主、赞美新人、赞美婚礼、也夸赞媒人的本事等等,有的“说者”会连续不断地赞颂一个多小时。与此同时院子里摆放有女方的陪嫁让人们过目,并有一人高声朗诵陪嫁清单,主要有:珊瑚、错值、金银首饰、 “罗则”(腰间装饰物)、 “嫂要”(妇女带在腰前的挤奶工具)交给男方代表。 筵席上男方家
11、请村庄的人们都来参加,所以屋里院外都会摆上桌子,坐满客人。庄子里的青年人把青裸酒倒在客人们的碗里,婚宴开始,首先有一人端着酒碗高诵祝酒词,朗诵完毕,接着大家开始一个接一个边歌唱边敬酒,他(她)们会依照宾客不同的辈分、社会地位,选择十分恰当的歌词来唱颂助兴,中间以主宾双方的好歌手展开对唱,你来我往,有问有答。筵席结束后,青年人们还要继续饮酒唱歌,彻夜不眠。 第二天早晨要有一个新娘敬茶的仪式,奶茶煮好之后,新娘要给长辈和客人们一一敬茶,同时还要一一称呼,这主要是给新娘一个认识和改称男方家人的巧妙的机会。 送宾客的酒席间,男方家的妇女们和送亲的客人们(男性),又要进行一场风趣幽默的对歌,歌词内容不限
12、,直到客人们给妇女们散红包(零钱)才算结束。 送亲队伍临走时,新郎向宾客行礼告别,新娘的兄弟表达对这次接待的感激和良好的祝愿,新娘的父亲也再次叮嘱女儿:“要孝敬公婆,勤快能干” ,最后宾客双方互献哈达致意告别。大多数家庭的婚事都是在这样两天内操办完成,一天或三天办完婚事的家庭为数不多。 二、乙什扎部落藏族传统婚姻习俗的嫂变 “婚姻在任何人类文化中,并不是单纯的两性结合或男女同居。它总是一种法律上的契约,规定着男女共同居住、经济担负、财产合作、夫妇间及双方亲属间的互助。婚姻亦总是一公开的仪式,它是一件关涉着当事男女之外一群人的社会事件。婚姻的解除及婚姻的结束,亦都是受着一定传统规则所支配的。 ”
13、川婚俗的形成与演变,这是人类实现人性升华而对自己性自由的不同程度的制约。我们祖先在实现这一历程中形成诸多习俗。婚俗的起因关键是人自身生产的需要,但它的进一步发展,实际上又是与物的生产的需要交织在一起的。 ” (一)生产方式的转变引发婚姻习俗的变异 “青海藏区畜牧业历史悠久” ,6j“藏族人民很早就依据大自然赋予的种种条件,从事牧业生产” 。70:但是地处青海东部农业区的乙什扎部落, “全族聚居农业区,大部分务农” 。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已经以农业为主、牧业为副的乙什扎部落,较早改变了最初的牧业生产方式,采用了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导致游牧文化向农业文化的转变,其婚俗发生的变异与其所选择的生
14、产方式密切相关。例如,乙什扎部落的家庭,在给儿子娶亲的这一年里,要将种植的青棵用来酿酒,而且相对往年要酿得多,如果自己家酿得酒不够,会向亲戚邻里要些补充,绝少从外面买进,因此许多家庭都有自家的小型酿酒作坊,每家还有自己独特的酿酒方法,所酿制的酒各有不同。正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关系,结婚时间一般会安排在藏历新年(与汉族传统节日春节时间接近)前后,和中国北方农村一样,此时正值农闲,粮食满仓,酒已酿好,猪和羊也因冬天缺少饲料需要宰杀,而生肉放在寒冷的天气里又易于保存。 (二)生存环境影响并导致婚姻习俗的变异 藏族自古以来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广阔的草原是他们主要的生活环境,藏族的传统婚姻习俗与其
15、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例如:“戴头”的习俗,是由于牧区地广人稀,人际交往有时空限制,为了让姑娘在成人以后能够尽早接触社会,一般家庭会在女儿 13 岁、15 岁时举行戴头仪式,即把姑娘的发式改辫为妇女的发式,戴上标志妇女的“佳珑”辫套,意味着她已成人,可以独自参加社会活动,可以结交男友,届时会邀请部落的人们来参加。但这一习俗在乙什扎部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己经改变为结婚这一天举行,而且由成人仪式的意义变异为婚姻仪式的一部分。再如:迎亲时男方家要迎接三次的习俗,在安多藏区多数部落中至今还有,这也是因为部落与部落之间距离太远,沿途又很少有人烟,为了让送亲的人马在途中休息一会儿,男方家就会在途中安排人点火
16、、烧茶等候,同时双方的年轻人也乘赶路之际,扬鞭催马,你追我赶,玩一场赛马的游戏,这个习俗乙什扎部落虽仍有保留,但相对其他部落的仪式已简化了许多。另外,有些部落的传统婚宴在打扫干净铺上白毡的羊圈里举行, “以表示对客人们尊敬” ,9;“羊圈里开设盛宴自古有,人畜两旺的道理自古留。 ” ”但在乙什扎部落已改为在屋子和院子里举行。总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乙什扎部落的藏族传统婚俗在许多程式上已发生变异,笔者通过调查认为这与该部落农村生活环境有很大关系。较早的农业历史改变了最初不断迁徙的生活,定居为他们认同屋宇庭院的生活环境奠定了基础,家庭财产由游牧社会指代羊群数目的羊圈转向农业社会里人们必须居住的房
17、屋以及固定家庭的院子,在家庭成员人生礼仪的重大时刻,向公众展示住房庭院,符合以土地为生存之本的农业社会人们心理。农村生活环境的空间半径较之牧区大大缩小,人际交往的时空距离也随之缩短,所以适应传统游牧生活的习俗置于农村生活环境里产生了适度,因此在磨合的过程中有些习俗就要发生相适应的变易。 (三)外族冲击下的本民族婚姻习俗变异 历史上乙什扎部落周边不断有汉族和回族迁来定居。乙什扎部落尤其与当地汉族的交往历史已早,彼此文化交流,风俗习惯上互相影响、相互交融,有些汉族习俗逐渐被认可并接受,外族文化因素的渗人,使乙什扎部落传统的藏族习俗,包括传统的藏族婚姻习俗发生了变异。例如,在藏族婚姻习俗中禁忌血亲结
18、婚(母系、父系都在排除之列),但乙什扎部落的藏族婚姻关系只排除父系而允许母系,这是受汉族传统婚姻“表婚”制度的影响所发生的变异。 (四)接受现代教育产生婚姻习俗的变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生于乙什扎部落的藏族高僧桑热尖措和乙什扎部落的百户果列多杰,对该部落人们改变传统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桑热尖措先生曾为民国青海蒙藏教育的先驱,1949 年以后,积极投身新中国青海省民族教育事业,作为一名爱国民主人士,他为青海的宗教事业和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也影响了家乡的人民改变传统的观念。另外, “当时在藏族中也有热心办教育的人物,如乙什扎老百户果列多杰,于民国二十七年在本村办起一所小学,吸收附近各
19、庄的学龄儿童人学,学生由二、三十名逐渐增加到百人左右,小学毕业后设法保送到昆仑中学上学。解放后在省、州、县工作的一般干部以及负责干部中,不少人就是在这个学校读过书的。 ”仁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乙什扎部落虽地处相对偏远的大山沟里,但教育、文化的发展,使当地的藏族居民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已开始接受法律手段解决婚姻家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从而直接影响到婚姻习俗的改变。例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乙什扎部落已出现按照民国法律程序协议离婚的现象,并且离婚的男女都可以另娶另嫁。人们观念的逐渐变化为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的婚姻习俗提供了可能,五十年代初期,因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年人越来越多,接受现代文化的青年人加速了乙
20、什扎部落藏族传统婚姻习俗变异。 三、乙什扎部落贯穿佛教信仰的婚姻习俗 藏传佛教传人藏族地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藏传佛教的精神理念可以说逐渐渗透到了藏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宗喀巴大师的改革和倡导下,严格戒律,强化了藏传佛教的文化功能。宗喀巴大师曾给扎巴尖参的一封信中说:“以佛法制民,成就今生与后世的大事” ,最终固定了整个传统藏族社会藏传佛教精神主导,宗教礼仪修正社会行为规范的文化模式,所以藏族世俗社会的民间习俗无不浸透佛法,甚至信仰佛法在民间竟然演变成了一种习俗,换言之,风俗习惯在藏族社会中很难与宗教礼仪剥离开来,习俗的内核是宗教信仰,习俗的形式有许多是宗教礼仪世俗化、民间化
21、之后的产物,例如,藏族人普遍有一个习俗,就是在喝茶、饮酒之前,先要用无名指蘸着向天空弹三下,这个习俗最初为藏传佛教的宗教礼仪,就因藏族社会的全民信教,使其世俗化、民间化,从而形成民间的风俗习惯。除了直接由宗教礼仪演化而来的习俗外,藏族的更多习俗其本质体现的还是宗教理念,即藏传佛教信仰。无论哪个方言区藏族的习俗,虽外在形式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但贯穿始终的信仰是藏传佛教。 乙什扎部落婚姻习俗亦同样,其精神理念离不开藏传佛教,由宗教统摄的婚姻习俗,对于乙什扎部落的人们来说,一如由宗教统摄的生产劳动、吃饭休息等,共同构成生活的全部。在乙什扎部落有一座格鲁派的寺院和一座宁玛派的“玛尼康” ,部落一年中主要的宗教活动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部落的首领果列多杰和知识阶层的代表桑热尖措,都是修习佛法、 “以佛法制民”的佛教信徒,所以乙什扎部落社会组织核心力量的藏传佛教信仰,主导部落成员思想言行,约定俗成部落制度,部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