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经典阅读走进农村孩子的世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民族的阅读史,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读书的优良传统,无数华夏儿女在古今典藏中汲取智慧、传承文明,共同写就了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作为公民教育的主渠道学校教育所承担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终身学习的读书人,学生的读书状况将直接影响其终身发展,并最终决定国运兴衰。经典阅读不仅能培养良好的自学和阅读能力,还会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读书要从娃娃抓起,青少年从小学阶段就应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我国现有小学生 9800 万人,其中农村小学生 7400 万,占小学生总数的 75%,农村小学生的
2、读书状况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国民阅读的整体水平。为深入了解农村小学生阅读状况,笔者于 2010 年 1-3 月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学生的读书兴趣、阅读时间、阅读数量、图书类型、个人收获、读书方法、书籍来源以及家庭藏书情况做了系统调查。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小学生阅读总体状况良好,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精品阅读,何时走进文化饕餮盛宴 在学生喜欢的图书类型调查中,校园故事和动漫类图书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 38和 29。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图书包括动画图书神兵小将 、虹猫蓝兔七侠传等,中年级选择了杨红樱的笑猫日记以及淘气包马小跳,高年级学生则倾向于伍美珍和郁雨君的校园题材
3、小说如同桌冤家 、 巧克力味儿的暑假 。这些图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情节刺激、故事性强,但仔细分析却发现这些作品不排除有粗制滥造的文化快餐,可读性虽强却如过眼烟云不留痕迹,除了博学生哈哈一笑外,其余的也就乏善可陈了。其中个别作品甚至有负面作用,如低年级学生喜欢的虹猫蓝兔七侠传因暴力倾向曾一度被央视叫停播出,高年级学生热捧的一些动漫作品为了吸引青少年而添加了暴力与色情因素,长期接触难免会对儿童造成误导。 在对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情况调查中,中低年级的学生很少涉及,高年级学生所接触的也仅限于四大古典名著和极少数外国名家的作品。调查问卷更是笑话百出:达芬奇、爱迪生、马拉多纳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学
4、生的答卷上,能写正确的,高度集中在几个耳熟能详的文学巨匠身上,学生们获取这些作家名字的途径基本上是语文课本。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媒体时代,少年儿童的视觉、听觉在媒体狂轰滥炸的旋涡里随波逐流,少了冷静的选择,多了狂热的追随。新课标规定,小学生毕业要有一百万字的阅读量,现在看来一百万字的阅读量比较困难,但一百万的读图量却可能达到。文本阅读的缺失将极大地扼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所在,经典文学的语言魅力距离我们渐行渐远,浅阅读的盛行难掩文学大师们落寞的背影。精品阅读的严重匮乏必然会导致学生精神钙质的疏松,人没了骨头便站不起来,大脑没了灵魂也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与禽兽又能有多大区别呢? 亲子共读,谁为农村留守
5、儿童买单 在家长对读书的态度调查中, 47的家长比较重视课外阅读,基本不管的竟然占到 32,这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在家庭藏书的调查中,有 16的学生家庭藏书低于 10 本, 23的家庭藏书在 50 本以上,二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我们对藏书量不足 10 本的学生家庭进行了深入跟踪调查,发现其中的绝大部分学生是父母亲在外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处于亲子阅读的盲区。亲子阅读是儿童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外,有很多家长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读书会”活动,她们受到好作品的感染,便会与自己孩子一起分享。作为中国式的家长,了解和参与孩子心灵大厦的建造同样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读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生活,家长
6、应该重视小学生的读书生活,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条件,使他们能够自由翱翔在书籍的海洋里,含英咀华,在读书中丰富情感,在读书中充实自己,在读书中明辨是非,在读书中修养身心,在读书中成熟长大。 某小学是希望工程捐赠的农村小学,在全校 503 名学生中,竟然有 104名孩子的父母双方或至少一人在外打工,占全校学生比例的五分之一。13岁的六年级女孩刘媛媛便是这 104 名留守儿童之一,在她破烂的书桌上我们发现了几本包着书皮的课外书,有的几乎要翻烂了。在媛媛读一年级时,妈妈便离家出走没了音信,随后,刘媛媛的爸爸为养家糊口去黑龙江打工,家中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奶奶和小媛媛相依为命。路途遥远加上工作繁忙,爸爸每年只能
7、回家一次。 “我很想爸爸妈妈”,刘媛媛告诉我们,“我想他们的时候就会翻翻这些书,因为爸爸每次过年回家都会领我到县城的书店里买几本书,那是我一年里最高兴的时候!”类似于媛媛经历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小学并非个别现象,当我们的图书室里堆积着一捆捆无用图书的时候,试问,亲子共读,谁来为农村留守儿童买单? 功利阅读,请问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在对家庭现有藏书的种类调查中,教辅类图书比例在 42,占家庭藏书的半壁江山,这似乎和学生喜欢的图书类型调查有些不符,却是一个无言的现实。这些教辅类图书几乎都是家长购买的,主要包括小学生作文选 、 词语点拨等,功利型社会的功利阅读已经从儿童开始。写不好作文,就看作文参考,成绩
8、不好就多做教辅书上的习题,这是望子成龙家长们的共识。在回答爸爸妈妈最近推荐或强迫我看的书时,30的学生填了教辅和作文参考类图书。而家长从不关心孩子阅读,不向孩子推荐书籍的,竟接近 31。只有 10的家长向孩子推荐文学作品,而这些作品大体局限于中国的四大名著和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家庭教育对孩子阅读的影响显得苍白无力而又单一。 家长的功利阅读倾向并非个体行为,而是缘于目前的社会背景。阅读是中小学实施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提升学生人文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学校图书馆大量的藏书是文学名著,但目前高校自主招生重理轻文的倾向日趋明显,最近,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更是取消了对语文能力水平的测试, 这对基础教育
9、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当今社会, 性情浮躁者众,好读书者少,更何况是小学生? 加之“网络时代” 玩电子游戏对小学生闲暇生活的侵扰,“读图时代”的快餐式阅读,“考试时代”做题就是学习等,都造成当今很多小学生面对书籍,觉得“无需再读”的心态。这种功利性阅读的倾向也在逐渐浸染着纯真的儿童心灵,我们不禁要扣问自己的灵魂:功利阅读,请问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阅读指导让读书衍变为一种习惯 对小学生读书方法的调查显示 49的学生有做笔记或圈点的习惯,不做任何标记的占 42,写读后感的仅占 9,数据说明学生的读书习惯有待于进一步引导。教师应该担当起读书指导的重要角色,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选择辨别能力不强,而对新事物
10、的接受又比较快,这就要求教师在为学生选择阅读书目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其次,要精心指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推动学生读书的良好载体,它有利于学生及时再现读书内容,并结合自己的认知体验和知识储备从中生成新的认识。让他们及时地将自己生成的新认识、新思想记录下来,记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在读书笔记中留下自己坚实的心灵成长足迹。 教师光开出推荐书目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身体力行、共同参与,引导学生集体探讨,进行交流。通过开展系列读书活动带动学生一起读书,将人类文明珍贵的“载体”经由书本,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这是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更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幸福。学校应该通过组织读书活动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调动学
11、生的读书积极性。全社会都要关心儿童阅读,学校和为青少年服务的场所,可利用自身资源联合媒体一起策划,用精彩活动、精品图书吸引孩子。提升学生阅读量,扩大学生阅读面,儿童的阅读不单单是老师和家长的事,一个和谐的社会应时时处处有捧书的少年。笔者所在的山东省平阴县教育系统近年来在全县中小学大力实施读书富脑工程,建设书香校园,取得了良好成效。师生共读营造出书声琅琅的校园氛围,进一步激发了小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知识就是力量,很多知识是从书籍中获得的。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国家图书馆时着重强调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我们祈望看到,每一位中国公民都能捧起一套经典,拒绝粗制,拒绝盗版,与知识为友,携大师同行,结真理相伴,用静心的阅读,来充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我们祈望看到,每一个中国家庭都能坐拥一壁藏书,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萌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尽在其中;我们祈望看到,每一所中国学校都能开设一门课程,阅读经典,阅读思想,阅读文化,阅读精神,儿童阅读是全民阅读的基础,促进儿童阅读,也就是放飞了民族未来的希望。 与书香为伴,携经典同行,愿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