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575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升板结构房屋安全性能评估与加固方法研究论文关键词:升板结构 抗震性能 加固 论文摘要:根据升板结构房屋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该类房屋进行现场调查、构造分析和结构复算,对房屋的检测和加固方法进行了研究,从而使升板结构房屋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进而推广升板结构形式的应用。 0 引言 升板结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种乡昭些结构形式,其主要特点为现场湿作业少、构件统一、易于预制、板底平整等。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和当时施工技术等原因,所以建设了较多的这种结构形式的房屋。在当前城市改造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遇到这类房屋。其主要缺点为水平刚度较小,柱板连接节点较弱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这类房屋的特点进行分

2、析,并对加固设计方法进行研究。 1 工程概况 某商场为一幢 4 层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面积 8 000 时。房屋结构形式为柱板结构,柱形式为角钢劲性柱;1 层,2 层采用密肋楼板升板结构,3 层,4 层采用平板升板结构。柱设计截面尺寸为 350 x 350,内配4 艺 80x8 等边角钢。密肋板的肋梁截面尺寸为 120 x 250 615,柱边肋梁负弯矩处配 2 小 18,跨中正弯矩配 2 似 5,箍筋为双肢怀 150;跨中肋梁负弯矩配砷 18,正弯矩配 125,拉结筋为 S 形拓 150。后浇方形柱帽,柱帽尺寸为 1 500 x1 500 x 400。平板设计板厚为 200,内配 X14)1

3、50 钢筋双层双向配置,板底、板顶钢筋的断开位置均在跨中 1 /3 处。后浇锥形柱帽,柱帽尺寸为 1 800 x 1 800 x 300。混凝土设计标号为300 号。升板与柱之间的连接采用型钢承重销、型钢与提升环中的预埋型钢焊接。房屋采用柱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 2.000 m,电梯井及楼梯间位置的基础为筏片基础,基础埋深为 2.000 m,混凝土设计标号为 200 号,结构平面图见图 1,图 2。 2 现场调查 由于房屋使用历史较长,在平时使用过程中没有按照原设计荷载要求进行使用,曾多次对房屋进行改造,楼层面装饰层厚度达到 300,远远大于原始设计荷载。在现场将所有楼层装饰层全部拆除后,发现原

4、有平板呈现明显的凹凸现象,与无梁楼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完全一致,说明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楼板已经出现了永久变形。1 层大部分混凝土柱的混凝土质量较差,钢筋锈蚀较严重,混凝土表面已经发现有部分保护层剥落,2 层混凝土柱的混凝土质量略好于 1 层框架柱。角钢劲性柱由于保护层厚度较薄,钢材表面已经锈蚀,锈蚀量不大,楼板的钢筋锈蚀情况不明显。1 层的混凝土标号比原设计 200 号混凝土低,1层可评定为 C15,2 层可评定为 C25;3 层,4 层的混凝土标号离散性较大,可以评定为 C25。 升板结构现场发现部分外露型钢承重销出现较为严重的锈蚀现象,个别构件锈蚀量已经大于 5 mm,严重影响

5、了承重销的承载能力。 3 构造分析 按照现行建筑抗震设防等级分类标准,房屋为丙类建筑,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现行 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 版)对结构体系的要求:结构体系尚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宜有多道抗震防线;2)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3)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对板柱一抗震墙结构而言,规范要求:房屋的周边和楼、电梯洞口周边应采用有梁框架;房屋的屋盖和地下 1 层顶板宜采用梁板结构。板柱一抗震墙结构的抗震墙应承担结构的全部地震作用,各层板柱部分应满足计算要求,并应能承担不

6、少于各层全部地震作用的 20 0%。显然本工程的结构体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 4 结构复算 1)根据计算结果,大部分框架柱的轴压比以及配筋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其中最大值为 1.75,远远大于规范规定的 0. 85。地基基础承载能力基本能够满足使用要求。2)层间位移及结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楼层集中质量较大,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弱,层间位移最大值为 1 /397,是规范规定的 2 倍多。3)框架柱的箍筋设置亦不满足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5 小结 1)从整个结构来看,本房屋结构体系均为板柱结构。原结构设计没有考虑抗震设防,柱板连接节点构造、框架柱的抗震构造措施等均不能满足抗震构造要求。结构的承载力达不到

7、 7 度抗震设防要求。因此房屋整体抗震性能不符合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2)层间位移及结构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侧向刚度明显较弱,层间位移均超过规范规定限值。 6 加固方法研究 根据验算结果并依据 GB 50367-2006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建议对整个建筑结构采取如下加固措施: 1)由于结构的侧向刚度较小,层间位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应当在适当的位置增设抗侧力构件,提高结构的侧向刚度,减小层间位移。结构加固平面图见图 3。结构层间位移和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见表 1,表 2。从表 1,表 2 中可以看出,增加抗侧力构件(抗震墙)后,房屋的结构体系由原来的板柱体系转化为板柱一抗震墙体系。层间

8、位移计算明显减小,房屋振动周期缩短,结构整体水平刚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结构体系相对而言比较合理,且满足了现行设计规范要求。 2)楼板应当全面凿除装修层,减轻结构的恒载。 3)对于密肋楼板应当进行结构加固。密肋楼板的加固方法可采用加固密肋的方法,在板肋正负弯矩区粘贴高强片材,如钢板或碳纤维材料。4)混凝土柱,应首先凿除混凝土柱表面已经碳化、酥裂部分,采用扩大截面法进行加固。为了保证框架柱的连续性,柱钢筋应穿楼板至屋面,并增设箍筋加密区。 5)对于升板结构与混凝土柱之间的连接,应增浇柱帽,提高楼板的抗冲切能力。 7 结语 1)房屋按照上述建议进行全面整修加固后,将房屋改造成为仓储式大卖场,目前房屋运行情况良好。2)升板结构的缺点是层间水平刚度较小,大多数没有设置抗震墙和周边框架梁。在按照现行设计规范对原有房屋进行全面的加固改造后,房屋能够满足现行规范要求。3)在现场检测时应重点对柱板连接节点进行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