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双证书制度的教学体现.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8603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双证书制度的教学体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双证书制度的教学体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双证书制度的教学体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双证书制度的教学体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双证书制度的教学体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双证书制度的教学体现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双证书”制度 教学体现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推行“双证书”制度,是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应加强实践教学,将“双证书”制度体现在教学体系之中。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推行“双证书”制度的关键。 “双证书”制度是指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至少有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也指人事部门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等。 “双证书”制度是当今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典型做法,尽管各个国家“双证书”制度在组织形式、标准的

2、制定等方面各有不同,但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融通、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作为学生就业的重要条件是其“双证书”制度的共同特点。我国职业教育在吸收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的同时,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证书”制度,是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 1“双证书”制度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体现 专业的设置是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毕业生具有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知识、能力、素质;二是毕业生取得了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核心应是实施“双证书”制度,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也应明

3、确体现“双证书”制度的要求。一方面,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按照实际工作任务、过程和情境,确定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分解能力结构,确定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明确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策划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取得“职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 ,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为此,要建设与专业衔接的职业技能鉴定站,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还应保证职业资格证书的可信度,如果可信度发生偏转,使大量不具备相应能力的学生也能得到证书,必然会对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就业导向政策产生不利的影响。 2“双证书”制度在课程建设中的体现 推行“双证书

4、”制度的关键在课程改革。 “双证书”制度的本质是实现基于企业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课程体系构建看,理论知识体系(应知部分)与职业能力体系(应会部分)应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可割裂。二是从课程设计思路看,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知识结构围绕职业能力结构设计,改变过去职业能力结构围绕知识结构设计的那种逆职业教育性质而进行的课程设计。三是从教学方式看,应当是为做而学,在做中学,从知识灌输向行为引导的教学方式转型。课程设置上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体现企业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和驾驭能力的培养;课程标准的制定上应体现岗位任职资格和职业资格证的基本要求。四是在考核手段上,使专业教

5、学大纲与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实行以证代考制度,以此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3“双证书”制度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中的体现 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课程设计基础的教学内容,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其具体表现就是将生产场所变成课堂,将课堂变成生产场所,教师是师傅,学生参加具体的生产,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岗位任职能力,达到职业资格证书标准的任职资格。 “双证书”制度在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中的体现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注意生产场所的教学化,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二是创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模式

6、,不断改善校内实训基地条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三是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 50%以上,确保生产性实训学时占实训总学时 50%以上,确保学生有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时间;学校必须加强厂校合作,场地、设施经费投人有保证,设备维护、材料损耗经费补充有保障,使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充分满足教学需要。 4“双证书”制度在“双师素质” 、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体现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专业教师应具有较高的岗位驾驭能力,熟悉专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及要求,这是策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的需要。 “双证书”制度在“双师素质” 、

7、 “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体现有三个方面:一是从学校角度看,要加大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参加工程项目和技术开发,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二是从教师角度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应是专业岗位上的行家里手和生产教练;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变成训练手册,将教法变成训练方法。对教师课堂质量的考核应从调动学生读书热情为主转向调动学生行动热情为主;从考核教师解读课本能力为主转向考核教师驾驭工作能力

8、为主;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应从介面的内容转向检查教师制定的课程标准是否体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职业资格任职标准、典型工作任务(产品)的选取是否与课程目标要求相匹配、工作过程的选取或模拟工作过程的设计是否与课程要求相一致等实际操作的层面上来。 5“双证书”制度在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中的体现 推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社会和企业的鼎力支持。学院应主动建立与用人单位间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构建一种双赢互动的长效机制,这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保障。校企合作中在实现双方利益共赢基础上,应充分利用双方资源,合理并灵活组织合作的内容及时间,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双证书”制度在校企

9、合作机制构建中的体现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企业用人需要校企双方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二是利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及时掌握,扩大企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工作的比例;三是校企双方要尽可能考虑对方教学或生产的规律和特点,灵活安排生产和教学。企业要根据生产计划和资源情况适时安排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学校要适应企业生产流程需要,灵活安排真实工作环境下的生产实习,实行弹性学制,同时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6 结束语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技能紧缺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 “双证书”制度就是在此形势下必然产生的教育模式。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证明,谁持有的职业资格证书多,谁的从业选择性就大,就业机会也就越多。因此, “双证书”制度就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和导向,成为提高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对接的重要举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