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改革论文摘要:从课程改革的原因、改革策略、实施过程及改革效果等角度,探索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对职业岗位的调研分析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根据工作过程构建课程内容,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采用五步法实施课程教学。 论文关键词:高职;工作过程系统化;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改革;五步法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这是职业教育理念的重
2、大变革。为了更好地落实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要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项目”课程模式,对职教课程改革提出了清晰明确的思路。 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工作过程系统化是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情况下的具体的课程开发模式。我国著名的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发标准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适度够用就是我们的标准。工作任务是实时的、在线的,在开发课程时应以工作任务为主线,在实施课程教学时学生围绕工作任务转,其目的是完成任务,教师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与传统教学中
3、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课程改革的起因 汽车使用与维护是汽车运用技术等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课,是解决汽车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年度检测等问题的重要的基础知识课程,涉及汽车构造、汽车保养法规、汽车运行材料和维修工具与检测设备等相关知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该门课程采用的是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即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本科院校的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教学简化” ,同时适当提高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理论与实践割裂是学科系统化课程的一大问题,由于该门课程是从理科知识领域到工科知识领域的阶段跨越,所以实践性较强。工作过程复杂、工具种类多样、学科系统化的课程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工作实际应用能力
4、差,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为了解决高职学科系统化课程模式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职业教育专家学者在研究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特别是在研究“学习领域”课程所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这一课程模式是按照工作过程序化知识,将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加以整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加以整合,使学生对知识的构建过程与在工作过程中的行动实现融合,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鉴于此,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课程改革的策略 设计课程目标汽车使用与维护主要包括汽车维修资料查阅、维修工具使用、底盘与发动机检查等单元操作,通过
5、对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进行调研,确定了该门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关键职业能力及应达到的知识目标和素质培养目标,如表 1 所示。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决定课程改革成功与否有两个关键因素:一个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一个是课程内容的序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并且应按照工作过程序化知识。汽车维护保养过程包括基本功能检查、底盘维护、轮胎与制动器检修、发动机维护等多个单元操作,涉及的车型可能各不相同,但是其工作过程基本一致。 以上述工作过程为参照系,将汽车维护保养过程中的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进行整合,课程的重点在于动态行动体系中
6、的隐性实践知识的生成与构建。以汽车保养维护中的发动机检查与维护为例,首先设置学习情境检查项目:轿车发动机检查与维护;其次根据企业实际的工作过程设计工作任务:发动机冷态(未启动)时的检查与维护、怠速时的检查与维护、热态时的检查与维护。每个工作任务都是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如在发动机冷态时的检查任务中,结合了发动机机械构成、蓄电池、火花塞、专用工具使用等陈述性知识;在发动机怠速检查阶段,结合了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尾气净化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等陈述性知识;在发动机热机检查阶段,结合了轿车自动空调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等陈述性知识。 课程改革策略的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改革在具
7、体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五步法。 资讯阶段教师布置具有一定实际企业背景的工作项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查找、收集各种相关资料进行初步分析与选择,找出初步的项目完成的路径,并编写项目的初步设计方案。在此阶段,教师起咨询和答疑的作用。 计划与决策阶段各项目小组将本组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在小组间进行交流和互评。教师记录学生情况,同时参与讨论,适时提出方案中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和教师的点评意见,修改、完善本组的设计方案,形成最终的项目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各小组根据确定的项目实施方案在真实车辆上安全规范地完成操作,并进行工艺路线的调整,以求达到最高效率。教师现场指导、答疑,并
8、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 检查阶段各小组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纠错,并重新实施操作直至合格。教师参与讨论,帮助学生查找错误,并记录学生情况。 评估阶段学生上交项目学习工作单(即项目报告) ,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审阅项目报告,同时结合项目实施阶段的实际操作情况,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评价。 课程改革的效果 传统教学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我院汽车工程系在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改革实施的一年之中,始终关注学生“工作方案的制定” 、 “工艺路线的确定” 、 “安全正确的操作” 、“工作效果的评估”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从而使
9、程序性的职业技能得到反复训练。同时,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查阅课本、维修手册与网络资料,学会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小组工作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规范操作强化了学生的劳动保护意识、经济意识及节能环保意识。课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学生主导设计了整个维护保养全过程,在任务完成后获得了强烈的满足感,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自信心。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汽车使用与维护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重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通过工作任务将学生置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只有使学生将学习内化成发展自我能力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职业教育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