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论建构主义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双语教学探析论文摘要:从“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特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接受能力,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实战体验式“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模式,即以建构主义基本思想为指导,以“实战法”为基础的体验式双语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局势已经悄悄的发生了变化,中国因其对世界经济的重要作用而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主角之一。中国企业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这些都离不开国际化的营销人才。国际化的营销人才所需要具备的最重要条件就是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以及较强的实
2、战操作能力,而“国际市场营销”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正是培养学生这方面能力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加之课程自身的特点也非常适合双语教学,已有一些学者对此做了相关研究,但他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双语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缺乏教学理论的支撑,因此本文将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运用到该课程的双语教学中,并结合“实战法”教学方式,以探索出适合学生特点的“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双语教学方法。 一、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当前国内外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
3、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建构主义理论正是这种努力所取得的主要理论研究成果。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 Internet 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认为个体的认知过程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同化过程以及个
4、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环境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顺应过程,两种过程的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 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它是由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材以及“媒体”四个要素所形成的稳定的结构形式。
5、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的自我学习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在上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通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6、)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和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 二、基于建构主义的“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模式 “国际市场营销”主要是将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放在国际背景之下,让学生了解国外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法规环境,并且运用市场营销的知识来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包括对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包括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模式为指导,结合“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特点和学生目前的英语水平,将“实战法”的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与“体验式”双语教学法相结合,设计出“实战体验式”
7、(Experiencing)双语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认为教学活动应以“学”为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作用只是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将学生置身于按照预先设定的具有一定流程一整套商业环境中,确定其在情境中的角色,并告诉他们在这种情景中可能需要使用的英语词汇、句子和语调,由学生分组分情景模拟,让他们亲身体验出每种情境中所应具备的营销知识和外语表达能力,最终使其掌握相关技能。文章提出的“实战体验式”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为指导 (1)采用“三段式”教学法。基于建构主义的“实战体验式”双语教学模式提
8、倡渐进主义的教学进程,将其划分为循序渐进的“三阶段”:第一阶段是以汉语为主,英语渗透的“双语”教学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采用中文版教材,用英语板书教学内容的标题和专业术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课堂提问、部分专业术语、少数专业性不太强的学科知识的讲解用英语进行,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或英语和汉语夹杂的形式回答问题等方法来进行英语的渗透。第二阶段是英语和汉语交替使用、互为主体的“双语”教学整合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表述学科专业知识内容。第三阶段是以英语为主、英语思维的“双语”教学延伸阶段。这是双语教学的最高层面,这一阶段的“双语”教学必须是在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的基础上才能得以进行。
9、(2)突出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在双语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地配合,是否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的中心,即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才是双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转变学习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念,学会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其次要转变学习方法和手段,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除了在课堂上老师引导学习以外,应在课外多阅读一些与学科知识相关的英语材料,开拓自己的视野,为真正适应双语教学做好铺垫。之外,树立明确的双语学习的目标,培养良
10、好的、正确的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大胆、心细地用英语和同学、朋友、老师进行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3)发挥教师在双语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实战体验式”双语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双语教学模式,它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同时,也没有忽视教师在双语教学模式中的引导和组织课堂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组织课堂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获取学习资料,采用互动的方式激发其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轻松、自由、活跃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Studying interest,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逐渐适应双语
11、教学的习惯。2.以“实战法”为基础开展双语教学活动 “实战法”从老师的角度来说就是情境创设,而对学生来讲就是角色体验。通过情境创设,把整个国际营销课程和企业实际运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工作程序”为主线的“APIDEI”营销实战法。其中 A 代表“Assign” ,表示教师布置项目;P 代表“Practice” ,表示学生根据项目要求去完成任务;I 代表“Instruct” ,表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教师不断给予指导;D 代表“Discuss” ,表示学生完成项目后进行讨论和交流;E 代表“Estimate” ,表示每个项目结束,针对结果都要有评估;最后一个“I”代表“Improve” ,表
12、示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训练技能得到提升。而学生就在老师所创设的国际营销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在这种环境中所需要的交流语言和专业词汇表达,从而达到在实战中提升外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实战法”的具体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工作流程情景创设。根据国际营销的实际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打破教材本身的框架,把所有的知识汇集起来,以一个问题或目标为主线,按照“发现国际营销机会进行营销规划设计 4P 营销组合和全面的营销方案”的步骤设计教学内容,将整个教学变成完整的“业务操练” 。学生一开始就分组成立“公司” ,选择经营的产品,然后依托一个真实公司开始国际营销的“业务运作” 。从认识国际营销
13、入手,从利用国际调研方法和手段分析国际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竞争者情况开始,然后到选择目标市场、制定营销规划,最后到具体营销策略的实施、管理及控制,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实训,并提交阶段性报告。同时,每个阶段性的任务都是一个大项目,每个大项目又有若干小项目,大项目套小项目,环环相扣。按照布置的阶段性任务,教师将整个课程设计成一个训练课,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习、消化、掌握理论知识,使庞杂的理论教学转化为生动的实战训练。 具体做法就是采用“虚拟公司”运作模式。首先,在开始上第一次课时就要求学生自己组建 46 人的一个“虚拟公司” ,每个公司自己“注册”名字,并准备一个公司标牌和业
14、务夹。然后教师根据需要分配给每个公司一定的“虚拟资金” ,以方便其运作,并说明在本学期的每一次“业务”中都可能获得奖励的“资金” ,反之一个“失败”的业务也会导致“资金损失” 。同时,从该课程的开始到结束,学生的所有训练始终以“虚拟公司”的形式出现,每次上课必须带上公司招牌和业务夹,每次业务汇报也都以“公司”的形式出现。 (2)基于情景的语言训练。国际市场营销的活动范围是跨越国界的,他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更需要使用外语与目标市场国的合作伙伴以及客户进行沟通,最终达到营销的目的。因此作为国际营销人员,至少要能够使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进行交流。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
15、境,基于工作流程的情景创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战演习的机会,同时也为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训练的环境。因此基于情景的语言训练就是将学生置身于实战法创设的一系列营销情境,告知他们在这种情境中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带有英文解释)以及常用句型,再由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模拟练习,当然在练习过程中尽可能地以英语作为交流语言,在此过程中,老师一直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出现。为了保证训练的时间和效果,在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上同样也做出相应调整,每次课应安排三个课时,第一节课主要用于介绍理论知识,第二节课由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任务进行情境创设,分派角色自己训练,第三节课分组模拟表演。这样不仅
16、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并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更加主动地自我学习,增强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3.基于能力提升的成绩考核制度 基于建构主义的“实战体验式”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模式,它更趋向于将成绩考核看作是一种信息的反馈过程,通过反馈回来的结果来发现问题,为下一次的教学安排提供依据,并且这种反馈应伴随学习过程始终,而不只是学期末,从而使学生摆脱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考试观。因此基于能力提升的成绩考核制度,更加注重学生平常训练时的业务完成情况,进行形成性考核。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在成绩考核中,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占 70%,期末成绩占3
17、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平时的公司业绩(包括平时的网上搜索、案例的口头表达、课堂参与、团队活动的表现)占 50%,学生的信息反馈(即学习心得)10%,学生到课情况占 10%。考核的重点不再是评价学生的最后考试成绩,而是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体,通过每个阶段的形成性考核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考核内容和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考核内容不仅涵盖职业实践所需要的技能与知识等专业能力,还包括对学习和工作的技巧性、策略性等方法能力以及外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与环境和人打交道的社会能力。至于期末考试,在设置考试题时,逐渐渗透英文题目,开始可以增加一两个全英文的题目,以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题为主,其余是学习这门课必须要掌握
18、的知识,可以用中文回答。随着学生英文程度的不断提高,在以后的考核中,应逐渐加大英文考题范围,甚至全英文考题。考核标准包括是否有创新性、是否能有效搜集资料并能用英文清晰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否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否有合作精神等。这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除了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职业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力争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国际市场营销人才。 三、结论 本文在分析了“国际市场营销”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之后,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模式,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的“实战体验式”双语教学模式,即以建构主义基本思想为指导,以“实战法”为基础的体验式双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