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调文化发展内外关系关乎科学发展大势内容提要:中共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理念,而此前的作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的纲领性文件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也已初步贯彻了这一战略理念:在外部关系上,强调要“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而在文化发展的内部关系上,则强调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这种内外关系的协调关乎科学发展大势,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至关重要。关键词:文化发展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内部关系
2、 外部关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大趋势。在此大势之下,中共十八大一个重要“新提法”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也即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格局表述为“五位一体” 。此前,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其中“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提法,就已经贯彻了这一战略理念,而“五位一体”则是对这一战略理念更为凝炼而清晰的概括。 决定因应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把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强国等提升到了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是继在延安文艺座
3、谈会上的讲话后,党在文化建设上的又一重要纲领性文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科学发展观理论又一重要理论创获。从文化理论的角度来看, 决定堪称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纲领性文件,其中的一条重要红线,是强调要协调好文化发展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与“五位一体”相关的是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外部关系” ,突出的是要把文化建设置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来加以审视;而决定所强调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的则是文化建设的“内部关系”这内、外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理念,关乎我国社会未来科学发展之大势,对于在未来较长一段历史时
4、期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推动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这种内外关系的协调,也是我们全面理解决定基本精神的重要切入点,应加以深入探讨。首先,保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协调、平衡,是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者相统一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整体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消费者的需求由物质需求提升到文化需求、生产活动由单纯的物质生产扩展到文化精神生产,乃是现代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从国外经验来看,20 世纪下半叶以来文化产业
5、的快速发展,正是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更趋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并使之成为支柱性产业,乃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题中应有之意。另一方面,文化的社会主义特性,不仅体现在文化产品所传达的观念上,同时也体现在文化的发展方式上,而“文化事业”就是文化发展方式的社会主义特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乃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文化事业的发展上具有非常优良的传统,在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推动文化大发展重要的精神财富。 决定强调要“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
6、极性” ,为此,要“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建设水平,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积极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依托重大节庆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精心培育植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文化载体和文化样式”这些重要举措皆与在群众性文化活动方面我们已有的优良传统密切相关,其贯彻执行将有利于这方面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是多种多样、多层次的,有些文化需求通过商业性的文化消费可以获得满足,有些则应通过公益性、业余性、创造性的“自我表现”活动得到满足;
7、另一方面,文化的功能也是丰富多样的,文化具有娱乐、休闲、消费等功能,同时,文化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关乎“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群众需求与文化功能的多样性、丰富性,要求我们应避免把文化发展完全交给市场的片面、简单化的一刀切做法。协调好文化发展中市场化与非市场化、赢利性与公益性等等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充分发挥”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激发中华民族创造力更充分而全面地发挥出来。要走出一条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文化发展之路,必须始终充分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这应成为当代中国马克
8、思主义文化战略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其次,文化发展战略是“五位一体”的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保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等之间的协调、均衡,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要求,对于推动我国社会整体和谐均衡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必须从文化与政治、经济之间关系结构的新变化及经济社会的新转型的高度,来理解“五位一体”及决定的基本精神,或者说,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决定有关文化发展战略的基本精神,必须具有非常自觉的转型意识。20 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的新的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文化与经济的日趋交融,这既体现在工业设计、品牌、广告营销等在传统经济活动中所占份
9、额和发挥作用越来越大上,也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决定强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乃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必然需要。 决定还强调:“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这些阐述揭示了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所谓“文化”已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而是已日趋融入经济
10、活动之中成为推动经济发展重要的“内部”因素了。历史地看,在革命战争时期直至改革开放初期,文化与经济的直接联系相对而言还不紧密,文化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相对而言还是“外部”的,文化还主要与意识形态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日趋交融,必然相应地使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等之间的传统关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清醒而充分地认识这些新变化,增强转型意识,转变文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同时也转变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观念,已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对于保持我国已初步形成的科学发展大势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只有在物质生产、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充分发展起来,而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将促进
11、文化与经济更深层次的交融,并对实体经济及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等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作为经济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经济整体结构的变动,而在经济整体结构中,如何处理好作为“符号经济”的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如果两者关系协调,文化产业的发展会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使经济整体结构更加优化;但如果两者关系协调不好,文化产业的过度片面发展也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决定强调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推动产业转型的重要要求,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程度可以缓解我们当前所面临的实体经济的产能过剩的问题。从整体上来说,增加其中的文化含量,确实是提高国家产业体系整体质量的一
12、个方向和方式,但是,另一重要方向和方式是增加其中的技术含量以此来看,后者或许更为基本也更为重要,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也至关重要。总体来说,我们不能因为把过多的社会财富投入到文化产业领域,而影响技术创新和发展所需社会财富的投入或配置。但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极其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而其作为社会政治问题的复杂性,至少体现在两方面:(1)文化产业的产品传播与“观念的传播”密切相关。从国内已有的教训来看,一些流行的娱乐文化产品,可能并非出于“政治”目的,而只是出于“经济”或“商业”目的,自觉不自觉地传播错误的价值观,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形成负面影响。如何协调好文化
13、的产业化、商业化运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是包括意识形态工作在内的各方面工作面临的重要时代课题。在这方面,我们已有一些教训,当然也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不断地总结这些经验教训,趋利避害,对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另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同时有关文化发展的理论研究也有大的发展,这些文化实践和理论当然有着极强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同时也涉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以开阔的全球视野,总结和反思西方当代文化产业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批判性吸收西方当代文化研究中的理论资源,有助于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方面的
14、理论创新,进而也有助于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而理论工作者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2)文化产业的发展又与“财富的流转”密切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相应地引起社会财富巨量、高速的转移,从而使社会整体利益结构发生变动从国外已有的教训来看,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符号经济的过度发展、社会财富从实体经济中的过多转移,会引发贫富分化等社会政治问题;再者,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所谓“过度消费” ,很大程度上是指对不再是为了维持基本生存的“文化商品”的过度消费,而在无法割断的产业链中,文化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必然促进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这最终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生态后果。我们不能忽视产业结构调整、文
15、化产业发展中财富流转所衍生出的相关社会政治和自然生态后果。再如,西方大量的流行文化产品涌入我国,使财富流转向西方,同时也输入了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形成挑战文化产品的全球流通与传播,既非单一的经济问题,也非单纯的文化问题。文化与经济的日趋交融及其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复杂影响,是文化发展实践及其理论研究以及其他各方面工作都要面对的新挑战,当然同时也是一个新机遇。要保持和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科学发展之大势,就必须始终充分重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协调发展;而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超越学科分化、增强跨学科研究的自觉性,才有可能为这种全面协调
16、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以上分别讨论了文化建设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要特别强调的是: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相互交叉的。前面已经强调,“文化产业”在“内部关系”上是一种不同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式,而在“外部关系”上则与经济建设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作为文化的一种非市场化的发展方式, “文化事业”同时就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协调,就要具体落实为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视。由此可见,文化建设内部关系的和谐、均衡,同时关乎外部关系的和谐、均衡,反之亦然而全面认识和把握文化发展内外关系的协调,特别需要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宏观的战略学眼光,这对哲学
17、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总之, 决定是指导我们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社会整体和谐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其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及其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的阐述是全面、系统的,堪称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纲领性文件。中共十八提出的“五位一体”的战略理念更是对此的进一步深化,当前要深刻理解、全面贯彻“五位一体”的战略理念,就应该充分结合决定的基本精神,在理论上应避免理解的片面性,在实践中更应避免只抓住一点而不及其余的片面做法。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当今时代新的经济社会转型,都使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保持它们之间的整体协调发展,关乎科学发展的大势,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等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