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一道试题引起的课后反思期中考试前一天的第二节课是 324班的英语课,某同学提出一个问题: Among these books _ a dictionary that his father gave him as a birthday present. A. have included B. is included C. has included D. are included 答案为什么选 B,而不选择 D 或 A? 对此问题,我先从搞清学生的错误思路入手,学生的错误在于把 these books 当作句子的主语,而忽略了句首的介词 among。然后,我又从分析句子结构入手,让同学们打开课本
2、 171页,复习“倒装”规则的第九条“为了保持句子平衡,或为了强调表语或状语,或使上下文紧密衔接,主谓倒装” 。接着,同学们齐声朗读例句:They arrived at a house, in front of which sat a small boy. In a big bed of a big room lies a big man. 最后,同学们搞清楚本题中的 Among these books 在句中做状语并置于句首,所以主谓倒装,真正的主语是 a dictionary,正常语序应当是:A dictionary that his father gave him as a birthd
3、ay present is included among these books. 之后,我又让全班同学打开赢在课堂第 34页,找到本题的出处。直到此时,学生们才豁然开朗。 当我第三节课到 328班上课的时候,同学们提出了同样的问题,对此问题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讲解,当同学们打开练习册进行核实的时候,我制止他们这样做,觉得那样实在浪费时间,而且听到呼应声时想当然地认为没问题了。这时,只见个别同学匆匆记在笔记本上。 碰巧的是,第二天的期中测试卷上第十七题正好是原题,我心中一阵窃喜。当星期一进行试卷讲评的时候,我满有把握地在 324班做了调查。 “第 17题作错的同学请举手。 ”只见三位同学惭愧地
4、举起了手,我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我们要提高听课效率,这道题我不用再讲了吧?!”下一节课是 328的课,我同样作了调查,期望着百分之百的正答率,毕竟我是他们的班主任呀!除了个别的三五位同学外,几乎全班同学举起了手,我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又强调说:“我问的是作错的同学。 ”“就是!”声音之洪亮胜过全体答对的“自豪” 。我惊呆了,接下来的课几乎是稀里糊涂走过场。不敢再责怪同学们听课效率不高,而是开始反思自己讲课效果如此反差的原因。 我们经常抱怨:“这个问题强调了多少遍了,你们怎么还不会?”以上的案例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我们应该多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教会学生?当我们准备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如何才能让学生掌握。讲通了,听明白了,不代表真掌握,只有实践过了,会用了,才算掌握。 比较上述两个教学过程,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让学生打开书去落实,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 ,而我武断地认为学生掌握了,再加上个别学生响亮的呼应造成了错觉,还有一个隐蔽的原因,那就是在 328 是一节课后第二次强调这个问题,不自觉地缺乏了初次讲解时的新鲜与热情。总之,以老师的主观意志掩盖了学生的客观情况,忘记了“学生是主体”这一宗旨。 事后,我就此教训跟两个班的同学进行了教与学的深刻的反思。大家一致认识到在课堂上充分调动身体各个感官的重要性,一勾一划的功效。我们常说的有效教学的意义大概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