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双屏散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协同作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91113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双屏散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协同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药双屏散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协同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药双屏散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协同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药双屏散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协同作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药双屏散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协同作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药双屏散对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协同作用作者:梁文旺,陈朝霞,李日东 【关键词】 健脾补肺 摘要:【目的】探讨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固表、疏肝理脾功效的双屏散(主要由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合四逆散加味组成)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作用。 【方法】将 98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48 例)和观察组(50 例),对照组用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用红霉素和双屏散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红霉素毒副作用的发生率以及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在提高治愈率、减少红霉素的毒副作用、减少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双屏散可以协同红霉素提高治疗小儿支原体肺

2、炎的疗效,减少红霉素的毒副作用,促进机体康复。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中药疗法;双屏散治疗应用;玉屏风散治疗应用; 四君子汤治疗应用;四逆散治疗应用; 感染后脾虚综合征;儿童 支原体肺炎是临床的常见病,约占各类肺炎总数的 10%20% ,而儿童的发病率更高。临床一般使用四环素及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但由于耐药性的产生而影响了疗效,并且这类药物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治愈率,减少毒副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两年来我院用具有健脾补肺、益气固表、疏肝理脾功效的双屏散(验方)辅佐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

3、料和方法 11 诊断标准 按 1999 年 1 月 12 版现代儿科疾病与治疗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12 临床资料 98 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均来源于 2000 年 9 月至 2003 年 3 月本院门诊、留院观察或住院患儿;根据就诊次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50 例,男 28 例,女 22 例;年龄最小 6 个月,最大 14 岁,平均 79岁,小于 5 岁者 19 例,大于 5 岁者 31 例;病程最长 45d,最短 5d,平均 8d;全部病例均见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有发热者 32 例(64%),其中低于 3817 例,38398 例,超过 397 例;有喘息症状者 9 例(18%

4、);有肺部干湿性罗音者 44 例(88%);胸片显示有间质性或支气管肺炎浸润改变者 40 例(80%);有心肌损害表现者 5 例(10%);MPDNA(PCR)阳性 2738 例(711%),IgM 阳性者 3746 例(804%),冷凝集试验 140 以上者 19例(594%);血白细胞总数者10 例(20%),者 6 例(12%)。对照组 48 例,男 26 例,女 22 例;年龄最小 5 个月,最大 14 岁,平均 76 岁,小于 5岁者 20 例,大于 5 岁者 28 例;病程最长者 50d,最短者 5d,平均 82d;全部病例均见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有发热者 33 例(688%)

5、,其中低于 3818 例,38397 例,超过 398 例;有喘息症状者 6 例(125%);有肺部干湿性罗音者 41 例(854%);胸片显示有间质性或支气管肺炎浸润改变者 41 例(854%);有心肌损害表现者 6 例(125%);()阳性例(667%),IgM 阳性者 36例(783%),冷凝集试验以上者例(571%);血白细胞总数者 7 例(146%),者 5 例(104%)。两组患儿就诊前均已不同程度地接受过青霉素、先锋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两组病例观察前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 。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1)红霉素 30mgkgd-1 加入 50g/L 葡萄糖中静脉点滴(

6、浓度为 1mg/mL),每日 1 次,连用 10d 为 1 疗程;(2)同时采用扑热息痛、布络芬、非那根伤风止咳糖浆等进行退热、止咳对症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配合双屏散口服治疗,双屏散药物组成为:黄芪 12g、党参 6g、白术 6g、柴胡 6g、防风 6g、枳实 6g、白芍 6g、制半夏 6g、甘草 6g。每日 1 剂,水煎分 3 次内服,10d 为 1 疗程。14 观察方法 (1)观察记录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变化情况及时间。(2)观察记录药物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3)疗程结束后根据疗效标准判断效果。(4)观察记录痊愈病例中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率。 15 “感染后脾虚综合

7、征”临床诊断依据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上海孟仲法老先生首先提出的2 ,是指小儿(多见于 6 岁以内)在一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后不久产生的一组与脾虚证相似或以脾虚证表现为主的综合症群。其诊断依据为:(1)有一次或多次的急性或亚急性感染病史;(2)在前驱感染性疾病治愈或基本治愈后发病;(3)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多汗,大便不调,睡眠不良,腹痛,少气懒言,流涎,消瘦或虚胖,面色苍白或萎黄少华,舌质淡或胖,或有齿痕等。 16 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胸部 X 线片表现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胸部 X 线片示炎症阴影好转;无效:发热不退,症状或

8、体征无明显改变或加重,胸部 X 线片示炎症阴影无好转或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行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情况比较 表 1 结果显示,两组的总有效率均为 100%,但观察组的治愈率较对照组为高(005) ;而表 2 显示在两组治愈病人中,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率,观察组比对照组要低(001)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略)22 两组出现红霉素毒副反应的情况 恶心呕吐:治疗组 14 例(28%),对照组 27 例(56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001) ;腹痛:治疗组 10 例(20%),对照组 20 例(41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005) ;食欲不振:

9、治疗组 23 例(46%),对照组 36 例(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001) ;肝功能异常:治疗组为5(152%),对照组为 11(32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 ;皮疹:治疗组 3 例(6%),对照组 6 例(12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 。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在临床上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引起支原体肺炎,同时又可经血行播散至全身各器官组织,而引起多器官损害。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发现,支原体肺炎与免疫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如雷春莲3研究发现,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抑制;曹兰芳4研究结果亦表明,支原体肺炎存在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并

10、指出由g介导和 T 淋巴细胞活化造成的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可能是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长期以来文献中多着重抗病原体治疗的研究,对免疫调节治疗研究甚少;中医界亦多着重于清热化痰、开闭平喘等祛邪疗法,没有足够地重视扶正在其中的治疗作用。事实上,临床观察发现支原体肺炎均普遍存在食欲不振、面色少华、形体瘦弱、易于感冒等脾肺虚弱的表现5 。中医认为,支原体肺炎属于“肺炎喘嗽”范畴,主要病理机制是肺气闭郁,其主要病理产物是“痰” ,而脾为生痰之源,肝主疏泄,故肝、脾与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小儿又有“脾常不足” 、 “肺常虚” 、 “肝常有余”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生理病理特点。据此,双屏散中的玉屏风

11、散、四君子汤能健脾补肺、益气固表,四逆散透解郁热、疏肝理脾,全方从扶正、调节免疫着手,并重视肝的“枢纽” 6作用,旨在壮其后方,通畅气机要道;双屏散与具“寒凉剂”之称的抗菌素相得,攻守同盟,安内攘外并举,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内可免荒乱之忧,外可防留寇之弊,故方中虽有参、芪、术之温补,对高热者亦无助纣之虐。 观察结果表明,支原体肺炎在红霉素治疗的基础上,佐以双屏散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红霉素的毒副反应,减少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发生率,其作用机理推测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2)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增强药物的敏感性;(3)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使机体调整至最佳状态;(4)

12、能改善食欲,间接起支持疗法作用;(5)可能还存在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减少或减轻病原体的毒性损害或免疫损害、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的损害。药理研究亦已表明玉屏风散、四君子汤具有提高免疫、调节免疫的作用;而四逆汤对胃肠动力的调整作用与阿托品及西沙必利相近7 ;这些药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以上推论。 参考文献: 1方圻现代内科学 北京:人民医学出版社,1998850 2孟仲法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辨证施治探讨 中医杂志,1988,5:35 3雷春莲流式细胞仪检测支原体肺炎及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免疫状态的研究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7,4:25 4曹兰芳,毛海英,金燕梁,等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 T 淋巴细胞趋化性及总 IgE 观察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8,3:133 5张帆,田宏,李文红肺炎清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60 例临床观察 新疆中医药,2000,71(3):27 6梁文旺 “肝枢纽”法则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30 例陕西中医,2000,23(6):493 7李岩,陈苏宁,李宁权,等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对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拆方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1996,16(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