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知识的“产婆”叶圣陶先生曾经有这么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 。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势必影响到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任务不再是灌输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自己起到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并利用情景、合作、交流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探究和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求我们探索合适的教学方式。 启发式探究教学方式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实
2、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心里特点哦接受能力出发,通过教与学的互动,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 一、 启发式教学思想的起源 早在 2000 多年前,我国教育家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意思是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到他想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开导他。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对启发式教学的经典阐释。 而在西方,启发式探究教学最早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苏格拉底受母亲为人接生的影
3、响和启发,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产婆,创立了“产婆术” ,即通过师生双发激烈的辩论,不断激励和诱导新的方向,在辩论过程中寻求或发现新的真理。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负责提问,所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产婆,而不是“填鸭者” 。 到了近代,康有为、梁启超主张剔除过去死记硬背的陋习,提倡通过质疑问难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辛亥革命以后,蔡元培主张:“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教员不可一字一句将给学生听。 ”陶行知也指出,教师的责任在于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在先辈那里,启发式教学主要做为一种教学技巧,今天则已演变为运用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总的指导
4、思想。 二、 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 现代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学生是学习主人的观念 教学思想在教学方法的整体运动中是个关键因素。教师是否确立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是否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作用的辩证关系上把重心移到“学”上来,是衡量教育者是否确立现代教学思想的主要标志。 2.应确立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或抑制学生的能力发展。现代教学则两者并重,主要培养富有开拓型、创新型的建设人才。 3.备课的全面性 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备社会实际。既备教法,又备学法。 4.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实践中,应以启发式为核心,综合运用
5、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比较法等等。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贯彻启发性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调动他们的潜在动因。 5.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方位性 在坚持课堂教学基本形式的同时,重视课后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这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步骤,也是克服传统教学一种课堂弊端的一种手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运用哪种方法,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既可以具有启发的作用,也可能出现注入式的情况,教师只管“教” ,不管学生如何学,学生只管听、记,不去思考,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必然产生严重抑制和挫伤学习横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在启发式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在讲授中,会根据
6、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抓住重点难点,时而提问,时而布疑,时而制造悬念,时而授业解惑,栩栩如生,情趣横溢。这样的讲授必然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求知欲,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启发式探究教学的模式 启发式教学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时至今日已经是一种实践范围很广、影响较大的教学模式。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自学 现代学习方式呈现出主动性、独立性、体验性、问题性的特征,其中主动性是基础。 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任何人替代不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苏教版课程在编写过程中,注重学生自学能
7、力的培养,每一册语文书中都有自由读写单元。魏书生是一名语文教师,也是一名语文教育家,他的整个语文教学历程都充满着改革和创新。纵观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改革经验,其基本是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按语文学科教与学的规律改革教学方法。他主创的“六步教学法模式” ,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魏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处处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线”这一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确定学习内容,自己选择学习方法,自己安排学习程序,自己找出疑难。全面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由厌学转变为乐学,由学会转变为会学,由负担转变为兴趣,由被动转变为主动。 2.诱发 学生上课时注意力是否集中,对学习至关重要。如何激发学生
8、学习的动机,引起他们的注意呢?很多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选择与学生生活中有联系有趣味的问题,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本人在教授叫三声夸克时,为了让学生较快地进入课堂情境,选择了俄罗斯套娃当道具,让平时不敢上台的学生上讲台,自己亲身体验:“打开一个盒子,摇一摇,里面还有一个盒子” 。也有的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显现内容,又留有余地,让学生发挥无穷的想象力。在学习送你一束转基因花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很多新奇的花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震撼于当代生物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享受。 3.点拨 当学生基本进入有意学习心理状态之后,教师千万不能认为讲授知识的时机已经成熟,因为这样只会使学生的思维在教师预设
9、的轨道上行进,不能真正教会学生知识。 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捕捉学生学习障碍和思维灵感方面。及时开导,适时启发,才能让学生自觉地发现、掌握知识。这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熟悉教学内容,更要广泛收集现实材料,从而使课堂教学厚积薄发、游刃有余。比如,在讲授幽径悲剧时,我让一位基础较差的学生阐述课题,遇到“幽”字的解释,他单纯地解释为安静。于是我让全班同学保持安静,让他判断,这能否称得上“幽静” ,他摇头表示不能,我适时引导, “那么幽除了安静之外,还应有怎样的意境。”他思考片刻回答:“幽深。 ” 4.设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紧扣教材,灵活课堂设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探索知
10、识、获取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 5.归纳 在经过前几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之后,教师要回到主导地位上去,剖析、归漏,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具体、准确、系统地讲述知识的内涵和构成。 教师不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而是在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促使学生从自主寻求知识的生长点,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现过程,养成梳理知识的习惯。 课堂最后五分钟,我要求学生回顾课堂内容,谈收获,整理知识。这一过程是由学生自由活动,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把所归纳的知识点讲给同伴听,最后推荐一名同学做全班交流。这样知识点在数次归纳中得以形成记忆。 6.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求得知识,
11、形成能力,但极容易忽视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失去这一步,学习将成为一个空中楼阁,倾刻倒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巩固练习,真正实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目标。 四、 需注意的问题 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应明确指导思想,深刻理解启发的含义,把握启发式教学法的规律。 1.注重引导学生,但不牵着学生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指出学习途径,不能代替学生总结归纳出结论。要深入浅出地教授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上听清教学重难点,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超出或低于学生能力的启发都是无用的。 4.强调教师要激励学生,
12、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才能发挥最有效的学习动力。 5.选择适宜的启发方法,利用声像教学手段或直观教具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习是一种主动性极强的行为,任何人都无法代替或强制,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征与学习的主动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孩子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