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学术史和方法论述评——兼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9316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学术史和方法论述评——兼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学术史和方法论述评——兼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学术史和方法论述评——兼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学术史和方法论述评——兼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学术史和方法论述评——兼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学术史和方法论述评兼论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内容摘要: 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从学术史角度具有从属性和阶段性。伴随着关于禁毒的决定和 97刑法的颁布相继形成了两次研究高潮,研究本身也实现了从规范学研究到犯罪学研究的转向,当下正在从犯罪学研究到刑事政策学研究的第二次转向之中。从方法论角度,逐渐形成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史学研究、其他学科(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研究等四种基本研究范式。但在研究自身和研究之外存在许多问题和亟待挖掘的热点。知识社会学应用到毒品犯罪领域在国外早已有之成为显学。知识社会学既有其专门研究对象,也是独特的研究方法。在毒品犯罪研究中采用知识社会

2、学视角,前提是对毒品问题复杂性的判断,把毒品(毒品犯罪)视为社会中被建构出来的“知识” ,人们对这种知识的认识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这些因素,才能全面反思、理解毒品政策的正当性。毒品问题的复杂性判断是摒弃“运动式治理”思维的基础,这种判断在中华民国时期已经形成共识。当时知识人曾从法律本位、国家主权维护和国际合作、禁毒的步骤、禁毒中政府经济利益、禁毒中法律权威性和吸毒者矫治等角度广泛讨论毒品问题,前人对毒品犯罪的这种问题意识值得我们重视。 “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 ,因此“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1 (p12)。学术史要研究的就是前人对于学术的观

3、念史和技术史,其对象是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但是,不管研究本身还是其成果的应用,都离不开认识和思维问题,而认识、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又关涉相应的方法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术史的考察也是方法论的梳理。 当代中国毒品犯罪 1 研究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迄今为止经历了两次研究高潮和转向,形成了四种典型的研究范式,取得了很大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从 1998 年底接触毒品犯罪研究,在人民公安 、 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 青少年犯罪研究 、 石河子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过一些班门弄斧之作。因为具体研究实践中的困难促使我思考、追寻研究范式、方法上的突破。在探索过程中,笔者真切感到:要开拓前进的方向,就必

4、须认识和把握学术发展规律,只有在学习和继承前人思想遗产的基础上,才能增进知识并拓展思维空间,熟悉研究的思考进路和话语方式,理解和把握研究的话语体系和问题意识,提高研究水平和洞见能力。因此,本文尝试对当代中国毒品犯罪研究学术史与方法论做某些探讨 2,并对毒品犯罪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视角从源流、特点、前提等方面做初步的研究。 一、 一个基本判断和两个研究高潮 对我国毒品犯罪学术史的一个基本判断是,这项研究本身具有从属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和我国禁毒刑事立法的发展一样,我国毒品犯罪的学术研究具有典型的从属性。简言之,就是因社会的需要而始,应社会需要而变,学术研究成果社会应急和对策的色彩比较浓厚。除此,从属性

5、还体现为研究成果从属于刑事立法的发展。围绕着刑事立法,在立法前侧重社会调研、立法建议方面的研究,在立法后主要是立法注释、司法适用方面的研究,因而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并依次形成了两个研究高潮。 1、 关于禁毒的决定与第一个研究高潮。 我国制定 1979 年刑法时,由于当时毒品犯罪的数量小,毒品问题并不突出,立法者对毒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国门打开以后迅速扩散的严重性缺乏预见,因此条文粗略、罪名笼统并且量刑较轻。3 八十年代初期,国际毒潮不断侵袭中国,过境贩毒引发的毒品犯罪活动死灰复燃,吸毒人数持续上升,毒品案件不断增多,危害日益严重,禁毒形势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立法者采取特别刑法的形式对刑法做了修订

6、补充。4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过境贩毒引发国内的毒品消费,毒品问题成为困扰我国的一大社会问题。而从司法实践上看,特别刑法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不能适应禁毒的需要,因此制定一部专门针对毒品的单行法律成为历史的必然。1990 年 12 月 28 日关于禁毒的决定标志着我国惩治毒品犯罪的立法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该决定的颁布同时向全世界昭示了我国从严惩处毒品犯罪的立场。5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相关研究成果以普法读本、知识手册、报告文学等形式表现出来,反映了整个社会对毒品问题从惊讶不解到深恶痛绝的心路历程。因为当时刑法不够完善,直接导致了相关研究的失语。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始于关于禁毒的决定颁布以后,并在

7、1992 年、1993 年形成了第一次研究高潮,出现了一大批著作。 关于禁毒的决定为研究者提供了文本,许多论著的视角主要是刑法文本的研究兼及司法适用和中外刑事立法比较。这一阶段的主要著作是桑红华著毒品犯罪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2 年版) 、欧阳涛、陈泽宪主编毒品犯罪及对策 (群众出版社 1992 年版) 、赵长青主编中国毒品问题研究:禁毒斗争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版) 、赵秉志主编毒品犯罪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云南高级人民法院编惩治毒品犯罪理论与实践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论文集) 。 这一阶段代表著作是以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

8、科团队为主编写的毒品犯罪研究 ,该书以毒品犯罪的犯罪构成和各罪研究为核心内容,对管辖与诉讼程序、刑罚执行与防范、台湾地区、外国、国际刑法中的毒品犯罪及其惩治也进行了研究。占该书一半篇幅的附录,收集了中国有关禁毒的法律和司法文件,编译了有关禁毒的国际公约、有关惩治毒品犯罪的外国法律,使得该书有学术性兼资料性的价值。 2、97刑法与第二个研究高潮。 围绕新刑法的制定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00 年 6 月 27 日中国的禁毒白皮书颁布之间,形成了第二个研究高潮。 1997 年刑法进一步完善并明显加大了对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新刑法将关于禁毒的决定中刑事部分的主要内容全部吸收并且明确决定中有关行政处罚

9、和行政措施的规定继续有效。新刑法根据现实毒品犯罪对象的多样性及各个毒品本身的危害性和流行趋势,在毒品种类中,增加了甲基苯丙胺(即“冰”毒) 。明确了毒品犯罪的罪与非罪的界限。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定罪量刑时,只按查获的毒品数量计算,不以纯度计算。设置了新的罪名(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和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 ,并对原有罪名作了调整,确保各种毒品犯罪行为受到法律制裁,并对毒品洗钱犯罪行为做出处罚规定。对各种犯罪的法定刑进行调整。重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对单位犯罪的完善(规定了单位可以构成任何走私、贩卖毒品罪,而且增加了单

10、位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对单位毒品犯罪均采用双罚制) 。限定了从重处罚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增加了缉毒人员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掩护、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的,从重处罚。97 刑法对毒品犯罪的修改和调整,是现实禁毒斗争的需要,是近二十年来我国禁毒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刑法适应社会现实和发展趋势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这一阶段研究特点是: 一方面,继续延续前一阶段规范刑法学研究范式,阐释刑事立法的新发展和司法适用的新情况。主要著作是赵秉志、于志刚著毒品犯罪6(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8、2003 年版) 、蒋筑君著新刑法与毒品犯罪 (西苑出版社 1998 年版) 、赵

11、秉志主编现代世界毒品犯罪及其惩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张泗汉主编六害案件法律实务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公安部外事局、公安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著国内外禁毒立法纵观 (群众出版社 1997 年版) 、张辛陶主编毒品犯罪的认定与案例分析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年版)等。 另一方面,九十年代初中期开始兴起的毒品犯罪的犯罪学研究范式极大丰富扩展了学术研究领域,也促使学术研究在九十年代末二十一世纪初发生第一次转向从规范学研究到犯罪学研究转向。 本领域犯罪学研究较早成果有郭翔主编中国当前的毒品问题与治理对策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7 年版,论文集)

12、。世纪之交比较有份量的著作是崔敏主编毒品犯罪发展趋势与遏制对策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和郭建安主编吸毒违法行为的预防与矫治 (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前者在宏观方面着墨较多,政策指导性较强,后者采用“小题大做”的方式,特别对吸毒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及吸毒史、吸毒的原因、价值观与吸毒行为的预防、复吸的原因、吸毒成瘾者的医学治疗与心理治疗康复、戒毒体制现存问题等作了详尽研究,在资料运用、论证方式、实证数据分析等方面都值得学习,是本领域为数不多的精品之作。 除此以外,二十世纪末全球掀起了“回顾世纪历史”的思想潮流,这在本领域表现为一些全景式(或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研究著作相继出版,同时说

13、明多类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已经开始被研究者们重视。代表著作如赵长青、苏智良主编禁毒全书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8 年版), 该书集中汇编、全面反映了九十年代中后期之前我国毒品犯罪的研究成果,曾作为我国赠送联合国禁毒署的礼品。这类著作还有邱创教主编毒品犯罪惩治与防范全书 (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8 年版) ,近年来综合性著作还有肇恒伟、关纯兴主编禁毒学教程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和张绍明等主编禁毒大视角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四卷本)等。 二、 基本研究范式和存在的问题 “范式” (paradigm)概念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来的。在库恩那里, “范式

14、”是包括规律、理论、标准、方法等在内的一整套信念,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世界观。当代这一概念早已超出了库恩赋予的原义,被广泛用来表征或描述一种理论模型、一种框架、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解现实的体系和科学共同体的共识。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毒品犯罪的研究范式逐渐定型化,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基本研究 (1)规范研究范式。 此类研究主要是法律文本的研究,从刑法学角度以研究“静态的法”为主的成果。因为近年来刑事立法大的变动不多,因此该领域研究颇有波澜不惊之态,许多著作主要集中讨论毒品犯罪司法适用、毒品犯罪与相关犯罪(洗钱、恐怖主义犯罪等)关系。主要著作有祝铭山主编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中

15、国法制出版社 2004 年版) ;陈忠林主编刑事案例诉辩审评:贩卖制造毒品罪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5 年版) ;杨鸿著毒品犯罪研究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等。 (2)实证研究范式。 站在犯罪学角度,以研究“动态的法”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主的成果。目前研究热点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吸毒矫治及戒毒问题研究,主要成果有姜佐宁主编毒品的危害与防治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版) 、魏玉芝主编毒品学(群众出版社 1999 年版) 、杨凤瑞主编2003 年中国禁毒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 、杨凤瑞主编2004 年禁毒论坛戒毒康复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民主法制

16、出版社 2004 年版)等。 二是,毒品犯罪案件侦查问题,特别是诱惑侦查争论。主要著作有周欣、王若阳主编毒品犯罪案件证据实务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莫关耀主编毒品犯罪案件侦查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00 年版)、魏东、赵勇著诱惑侦查中的若干问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等。美国司法部缉毒署编毒品案件侦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多次重印,是本领域影响较大的外国著作。 三是,某个地区或省份毒品犯罪的综合研究(实证研究和地方立法研究) 。代表著作有林辉等著为了这片净土:福建禁毒斗争的历史、现状和对策 (群众出版社 2003 年版) 、赵翔等著毒品问题研究:从

17、全球视角看贵州毒品问题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等。 (3)史学研究范式。 从禁毒史角度,以资料梳理、鉴往知今为目的的研究。较早的成果有苏智良著中国毒品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 、马维纲编禁娼禁毒:建国初期的历史回顾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诸羽主编割除病瘤:共和国首次禁娼禁毒述实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 。马模贞作为长期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相继编著出版了毒品在中国(北京出版社 1993 年版) 、 中国百年禁毒历程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年版)和中国禁毒史资料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其中中国禁毒史资料是迄今为止内

18、容最丰富、详尽的史料汇编,是研究中国毒品问题重要的工具书。 (4)其他学科研究范式。 一是,从心理学角度。有刘白驹著精神障碍与犯罪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 、方贻儒主编迷失的乐园:烟、酒、毒品成瘾行为案例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 二是,从社会学角度。有王晗编著白色恐怖:中国禁毒报告 (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 年版) 、陈淑庄著世界毒品大战 (法律出版社 1998年版) 。这方面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是国外的相关研究,例如美国 o瑞、c科塞著毒品、社会与人的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美国文森特帕里罗、约翰史汀森、阿黛思史汀森著当代社会问题 (华夏出版社

19、 2002 年版) 。 三是,从经济学角度。有法国普吉兰著毒品致富:毒品走私、洗钱与冷战后的金融危机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 ,国内新著有刘增合著鸦片税收与清末新政 (三联书店 2005 年版) 。 四是,从医学角度。有何颂跃编著冰毒危害与毒品犯罪法律惩罚(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9 年版) 、王文甫、陈列编著吸毒的危害与戒毒(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6 年版) 、杨良主编海洛因的毒性及危害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 年版) 、杨良主编海洛因成瘾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8 年版) 、汤宜朗、郭松著人类的枷锁成瘾行为 (北京出版社 2000 年版)等。 需要说明

20、的是,笔者并不赞成目前学界跑马圈地,将学者及其成果囿于某一类阵营的思维方式和做法。范式仅代表了研究者研究的侧重点、特色而非全部,综合性应当是当代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刑事一体化研究目前基本上成为学界共识,学科可以有划分,但研究视角、领域决不能学科化、部门化从而固步自封。 2、存在的问题。 (1) 研究自身的问题。 一是,规范研究范式的模式化和僵化。 规范研究是毒品犯罪研究的传统领域和方法。因为我国法学学术品格不高,学科独立性不足,学术规范性不强等原因,毒品犯罪的规范学研究往往表面繁荣,实则成果重复严重。一些成果基本沿着罪名解说犯罪构成此罪与彼罪的关系的教材模式写作,文字表述从概念到概念,玩文字游戏,逻辑感缺乏,时代感不强。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在毒品犯罪与其他犯罪的联系、各国犯罪构成的微观比较方面尚缺乏有实力的作品。 二是,犯罪学研究范式的文学化和泛化。 毒品犯罪的犯罪学研究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中国兴起并且有着广泛前景的领域。但目前存在主题先行、以偏概全、结论武断、缺乏实证,理论说服力不强的问题,突出的表现是文学化和泛化。文学化、泛化是指表述随意、故事化、主观化,成果往往混同于一般普及型知识读物,泛泛而谈的多,一些大话、空话、套话、正确但无用的话充斥文中,读者非但感觉不到智识的提高,而且觉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学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