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93751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摘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界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实际的转化;正确合理地选取教学案例;制作和使用课件;从说理教育法到心理疏导方法;采取“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对文献分析和梳理及在肯定学者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认为:调查研究法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办法。 论文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课堂教学;文献综述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以下简称“基础” )课教学的实效性,学者和专家以及担任着这门课的教师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基础”课课堂教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尝试,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系统地分析和梳理这些文献,是提高“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一、学者对“基础”课课堂教学研究成果 1.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张丹华、陈海青认为教学语言要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语言体系的转化,就是把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内容用比较形象和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语言体如何转化,其基本依据是学生的理论接受程度,而不是一味地为了学生“爱听”而刻意去迎合学生。既结合当前

3、社会和大学生中流行的健康话语的实际,又继承中华传统语言的表达方式,创新教学语言。贲国栋认为教材体系具有系统性、逻辑性、稳定性的特点。教材是由教育部统一编写,教材有完整严密的体系,这是不能随意变动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直接照搬教材体系就可以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基础”课的多媒体课件内容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并最终还原于教材;既不能照搬教材,又不能脱离教材。多媒体课件应是对教材的提炼、综合和再创造,是教材有机的延伸和补充,它立足教材,又深化和充实了教材,是教材体系艺术化、生动化和形象化的体现。王东莉认为要处理好课件与教材的关系,多媒体课件中的文字内容应当力求达到简洁凝练、一目了然。教师讲授课程

4、内容时尽量通俗易懂,形式尽量活泼多样,切记简单生硬和照本宣科。 2.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实际的转化 贲国栋认为要妥善处理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具有多样性、即时性、流变性的特点。要针对学生欢迎知识含量高、文化通博性强、信息覆盖面广、学生气息浓的需求心理开展针对性教学。臧宏、王立仁认为“基础”课问题式专题教学首先要找准“问题” ,这里的问题是指:其一是学生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其二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状况与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目标的差距问题。在处理“学生成才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与教材内容的关系时要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为解决“问题”的核心内容;

5、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专题教学的基本逻辑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不同的方式和合力作用展开” 。汪先平认为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大学生成才成长规律相结合。王东莉认为要处理好课件与学生的关系。 3.正确合理地选取教学案例 汪先平认为要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性,既要反对仅对学生展现历史和现实的积极一面,而对一些社会消极面闭口不提;又要反对一小部分教师过多地对历史和现实进行“揭丑” ,过分渲染和扩大负面现象。教师要把握准所教授知识的科学性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艾国认为选取案例应当审慎,既要说明问题,又要避免负面影响。 4.道德和法律是“基础”课规范方面的内容 贲国栋认为要明确教学目的,正

6、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关系。道德和法律作为调整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两种基本社会规范,道德主要通过调整人的内心思想进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法律主要通过规范人的外在行为进而调整人的内心思想。既不能用法律代替道德,也不能用道德代替法律。 5.课件的制作、使用 多媒体课件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有更多的优越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各个老师用不同的方式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王东莉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课件与教师的关系。多媒体课件应体现教师的思维逻辑和理论视野,而不只是一些多媒体元素的简单展现。二是要处理好课

7、件与教学的关系。课件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但是它不能代替理论教学本身。 6.“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课堂讨论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毛泽东说过:“不能强制人们放弃唯心主义,也不能强制人们相信马克思主义。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 ”对重点问题一定要讲深讲透,怎样才能讲深讲透呢?基本的方法是透过事物的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有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

8、根本。 ” 从说理教育法到心理疏导方法。心理疏导方法是指针对人们心理和思想上的各种问题进行疏通和引导的方法。在一次作业中一位学生这样写道:现在的我心中埋着太多的令我不快的事,我想要是我不尽快地把心中的这些事清理出去,终有一天我会被压垮的。 邵龙潭认为“基础”课可采取“大班上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二、 “基础”课课堂教学的体会 在授课的过程中,笔者多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调查研究法对于“基础”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必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在了解他们需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现在,学生接触的事物很多,他们在需求方面既有以往大学生的共性,又有他

9、们自身这个时代的特殊性,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角色及地位,决定了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局限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婚恋、就业等非常现实的几个问题。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他们更多地关注眼前目标,比如顺利地完成某个专业的学习,培养和锻炼自己某个方面的技能,获得某项奖励等;同时他们更多关注个人目标,例如不断学习以期找到满意的工作,赚许多钱,使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一位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后这样写道:“半丁强者无足照样踏遍天下,无足者都有路,我们有什么资格退缩。沈浩热血洒满小岗内外,那才是人生真正应该追求的价值,大公无私,默默奉献,一心为民。任长霞巾帼不让须眉

10、,一个女人,是什么让她放下家庭、亲情,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正义的大旗,为民除害、匡扶正义,是忠、是义,是对国家的忠、对人民的义,心灵上受到了莫大的震撼。在她面前,我堂堂七尺男儿都会感到自惭形秽,惭愧不已。我们每天只想着自己的那点破事,无论是生活、爱情等都是那么的卑微,就连自己的梦想都是那么的可怜,要么找个好点的工作,要么找个好人结婚,然后匆匆了结此生。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人生梦想应该是与祖国富强和人民幸福相连,我们的行动也应该与服务人民相连。 ” 2.应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不仅体现在课堂中而且伴随着学生在校的所有时间。关心爱护大学生不仅是授课老师的责任,而且是所有为学生服务人员的

11、共同责任,曾经有人说大学教室的前三排没有学生,是因为大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不愿意上课,这是一种错误看法。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大家平时看东西,平视和稍微低一下头会更舒服一些,而坐在大学教室的多媒体屏幕前三排的学生需要一直仰着脖子。这就要求多媒体设置人员要有以学生为本的胸怀。 3.让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理有了宣泄的通道,有利于提高“基础”课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失落首先应是源于现实中的大学跟我憧憬的大不相同吧!失望是踏进大学的第一个感觉,而且这种感觉,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接着困扰我的就是生活习惯、方式等方面。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饮食等等顷刻间把我弄得头昏脑

12、胀的。再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人际关系了。来到大学后我却发现在我身边的某些小群体似乎已围上了铜墙铁壁,不管我怎么努力都无法插足其间。再有就是学习方面的问题了。大学的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早已习惯高中的教学方式的我一下子手忙脚乱起来,成绩也就难以跟上了。可见,适应大学生活、人际关系、学习是大学生三大困惑问题。这几个问题不解决好,不利用他们的健康成长。 ”笔者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调查,使大学生的情绪得以宣泄。 三、结语 总之,教师要要把握好“基础”课教材的基本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把握时代脉搏,因材施教,不断探索“基础”课课堂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努力提高“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