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构思 .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93976 上传时间:2019-03-2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构思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构思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构思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构思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构思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构思 杭州地处东南沿海,位于杭州湾之滨,地势上西高东低,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河网平原。滔滔的钱塘江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悠悠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西湖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在城中。作为良渚文化发祥地和七大古都之一,杭州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的同时,沉淀了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世纪的步伐带着 3068km2 的新杭州迈入 21 世纪,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球一体化的市场,新杭州如何参与区域经济圈的发展和竞争,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旅游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都将是杭州建经济强市、创文化名城、实现现代化战略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从生态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探讨 21 世纪杭州市可持续发展战略。1杭州

2、市 20 多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回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各级政府把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很好地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中。杭州市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环境管理机构体系,有效地实施了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区域污染治理和工业污染防治取得较大成绩。以“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生态环境质量已有较大提高,各项环保工作力度明显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大力加强,建成四堡城市污水处理厂、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运河截污等工程,开展产业布局调整、市区河道综合治理、拆违扩绿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彻底改变了“美丽

3、的西湖、破烂的城市”形象。2001 年 6 月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为 21 世纪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在城市面貌发生极大变化的同时,杭州市的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跻身全国大中城市 10 强行列,2000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380 亿元,居省会城市第二位,居 15 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位。90 年代以来分别荣获“全国卫生城市”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 、 “国家园林城市” 、 “全国绿化先进单位”等称号。虽然成绩很多,但问题也不少,急需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2目前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1)水环境质量总体上没有质的

4、改善,城郊众多小河支汊仍有黑臭象现象存在,西湖富营养化依旧严重,城市饮用水源安全存在隐患。(2)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基本达到二级标准,但西湖风景区一级标准的达标率不高。汽车尾气污染影响日渐明显,局部地段工艺废气污染扰民现象仍比较严重。(3)声环境问题特别是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仍是居民投诉的热点,由于交通道路系统不够完善,道路交通噪声仍居高不下。(4)城市生态系统和结构功能布局不尽合理,旧城区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土地开发强度过大,老城区绿化覆盖率低,旧城居住适宜性差。(5)老污染如养殖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还没有效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如放射性、电磁辐射和光污染等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逐渐明显,(6

5、)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生态工程相对滞后,特殊资源如湿地的保护工作比较薄弱,生态监测体系亟待建立完善。3城市生态环境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31 发展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优美的山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平台,用生态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生产、生活等各项工作,把城市发展融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2)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保持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统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统一。(3)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原则,把握城市发展过程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做好宏观控制和微观治理的有机结合,用生态技术经营城市,指导城市发展。(4)技术创新、节约资源原则,充分利用内外两种资

6、源,加大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32 发展目标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开展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和建设,通过一、二十年的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1)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改善城市空间结构,营造城市景观通道。把生态设计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的各项工程,引森林入城,建设花园式的人工生态系统。(2)以建设城市生态保护屏障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促进地区生物多样性。(3)以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体系为目标,大力推进 ISO14001和清洁生产,加强

7、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的最小化。(4)以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历史文化,营造良渚文化运河文化西湖文化钱塘文化的历史景观多样性。4生态城市建设内容41 城市的生态设计(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做好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充分发挥行政区域扩大的有利优势,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区块的最佳利用功能,疏解老城区的人流物流,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合理开发新城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分配布置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它用地,最大限度地减轻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和破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还原、降解、净化能力,为

8、城市发展储备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2)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保持江南水乡的自然山水特色根据城市的土地和水等基本资源分布特征,考虑土地的承载力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确定城市各区块合理的人口环境容量。为了保护江南水乡小家碧玉的秀气、自然山水的灵气、绿意浓浓的生气,合理设计城市布局,采用“一主三副六组团六条生态带”组团式、跨越式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避免新城区建设过程中造成的山水破坏。(3)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降低城区人口密度,提高人口素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合理调控城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重视人口的年龄结构,重视老龄人群的保健、托养等社会问题。为保持城市的活力,在人口迁移方面保

9、持开放,鼓励人群的合理流动。重视卫星城镇的发展,在疏解老城区人口压力和促进城郊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同时,科学控制人口密度,处理好城镇规模和人口数量的关系。完善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减轻升学压力,完成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通过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和生产技术的创新,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4)改善城市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充分利用“西气东输”的能源政策和重点工程,实施天然气进杭工程,同时大力发展其它替代能源,降低煤炭的消耗量。天然气的引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和水电一起构成城市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5)建设良性的城市水循环,完善上、下水系统虽然杭州地处亚热带湿

10、润型季风气候带,水资源相对丰富,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面临的问题也不少:东苕溪属山涧季节性河流,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运河流域和上塘河流域的平原河网存在水质性缺水;钱塘江受潮汐影响,还存在上下游水资源分配协调、跨流域水资源调度、流域性水质控制等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在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保护水质的同时,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中水利用技术等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城市。(6)完善物质再生体系,发展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废物的资源化产业大量的物流、能源流维持城市的生产、生活、服务、消费等过程。城市的物质输入和输出极不平衡,大量的生活废物、建筑废物、工业废物被视为垃圾,或填埋、或焚烧

11、、或抛弃于环境,既占用土地资源、污染环境,也浪费各种宝贵的资源。把“废料作为资源重新利用、尽量减少消耗性材料的使用”将引导城市发展走向“封闭物质循环系统” ,加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把城市人工生态系统融合于它所依赖的自然生态系统。(7)加强城市细节的生态设计,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容的人工环境城市由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建筑等组成,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其生态环境效应,如城市交通道路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路网的优化布局和合理的路网密度,科学设计的城市建筑采光和节能,城市建筑景观和自然山水景观的协调性、一致性,城市绿地的结构等,特别要重视受污染水体、土地等的生态修

12、复,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支撑。(8)建设城市生态防护圈和生态走廊,营造良好的生态防护体系合理开发利用钱塘江和东苕溪水资源,保护森林、湿地等特殊资源,保持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充分依托南、西、北山区的森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大面积引绿进城,建设森林中的城市和城市里的森林。建设沿河沿路的生态绿化走廊,建设路网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居住区绿色主题公园,提高建成区绿地率,保护基本农田,营造城市的生态绿肺、生态脉络、生态走廊和生态保护圈。42 建立生态的工业体系,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1)宏观上,加强产业导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发展与城市性质相一致的产业,淘汰禁止高投入、高能耗、重污染的行

13、业;加强引导和服务,鼓励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保持杭州丝绸、纺织等传统产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资源,依托浙江大学高新产业孵化园区,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教育和旅游等产业,建设“天堂硅谷” 。(2)中观上,强化工业园区建设,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布局,加强工业园区环保管理,完善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治污设施等资源共享,引导厂与厂之间原材料、能源、废物利用的合作交流,建设以(热)电厂为中心的生态工业园区。(3)微观上,推行清洁生产工艺、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命周期分析、能源审计等,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进行产品的生态设计、实施产品的绿色生产、倡导产品的绿色包装和绿色消费、建立

14、完善产品的再生体系,培育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达到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削减污染的目的。43 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1)实施生态村镇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要加强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村镇污水处理厂(站) ,推广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合理布局乡镇特色工业园区,做到村村绿色环绕,镇镇绿地成片,创建一批环境优美的小城镇。(2)加大政策引导和农业科技服务,在河网平原区,大力建设标准农田和生态农业区,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优化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配比,发展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在山地丘陵区,大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工

15、程和高效山地农业工程,发展高山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效益农业。(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科技应用,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发展和推广无污染可降解的生物农药;实施科学平衡施肥,推广高效的复合肥料、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使用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综合措施,保持和改进农田的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4)大力推进农村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综合利用工程,解决农业生产的副产品的出路;通过农田退水、畜禽水产养殖废水综合污染防治措施,降低农业面源污染。44 倡导绿色消费,形成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1)建立绿色市场准入机制,试点和推行绿色营销制度,积极推广环境标志产品和

16、绿色食品,加强消费品回收网络的建立;严禁高能耗、重污染的消费品进入消费市场。大力宣传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观念,减少一次性消费用品消耗,强制淘汰一次性木筷、塑料饭盒、包装袋等的使用。(2)推行旅游和生态保护并重的思想,积极推行旅游景区和宾馆饭店的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和示范点。加强宣传,引导旅游者的生态行为, “除了照片,不带走任何东西,除了脚印,不留下任何东西” 。(3)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置,完善扩大废物回收和资源化系统,尤其是汽车、家电和电脑等新一代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提倡绿色包装,控制“白色”污染。5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措施5.1 建立

17、综合决策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坚持“环境立市”的方针,强化城市生态经营理念,强化政府保护生态环境的职能,把把环境损益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中。建立各级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综合决策机制,减少政府行为的环境损失和生态破坏。5.2 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力度,从根本上扭转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治理速度落后于生态破坏速度的局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5.3 加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依靠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管理、监理、监测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强化机构和队伍建设,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发挥环保部

18、门的统一监督管理职能,协调部门关系,强化专业部门环保职能,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态势。5.4 完善地方生态环境政策和法规体系,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杭州市的实施细则和地方法规;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和检察工作,严肃查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5.5 充分利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按照“污染者付费” 、 “开发者保护” 、 “损害者补偿”及“受益者付费”等原则,培育资源有价环境有价的观念,使排污者和开发者成为环保投入的主体;制定实施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和促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三废”资源化综合利用。5.6 加强生态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和培训,开展中小学生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普及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各类环保公益性活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媒介宣传和舆论导向,开辟生态环境保护专栏,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