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社科期刊“等级”的理性思考摘要:国家级期刊的总体水平,不一定比地方性期刊高,把期刊划分一级、二级、三级或国家级、地方级的说法是缺乏依据的,以此作为考核标准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期刊的“等级”人们没有理性地对待它,很多同行还把国家级期刊和地方级期刊又划分好几个等级。着重强调了社科类学术期刊公益性服务原则,论述了理性对待社科类学术期刊及发行量的观点。 关键词:发行量;读者阅读率;学术期刊 对于期刊的理解,从形式看有纸本型和电子型两种,有国家级和地方级的区别。国家级期刊其实是相对于地方级期刊来说的,将期刊按所属主管部门来划分为:国家级期刊、省(市级)期刊和地(市)及期刊,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期刊划
2、分方法。这种纯粹以所属主管部门来划分期刊的等级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期刊评价,就行政级别来说国家级期刊是国内最高级别的期刊,这样的区分如果作为期刊类型的划分可能会更恰当。由于期刊本身的复杂性,期刊类型的多样性,学科内容的渗透性等因素注定了期刊的等级评价是一项极其复杂又极具科学性的工作。到目前为止, “中国还没有一套可称作为标准的、具有较高水准的、更合理的、较优质的文献量化评价体系和等级划分系统。 ”1就是目前实行的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国家级期刊也是按期刊的内容和类型进行划分的,鉴于期刊级别划分的复杂性,很有必要从期刊的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分析,要从企业的主管部门和企业形式进行对比,更为重要的要看该
3、期刊产生的社会效果。作为生产精神产品的社科类学术期刊,与其他社会生产一样,其投入也应得到补偿。普通产业的补偿方式只有一种,即向消费者出售产品或劳务而直接得到全部经济补偿乃至利润,而社科类学术期刊的补偿方式却有二种:一是直接补偿,即学术期刊消费者直接向办刊者支付办刊成本;二是间接补偿,即学术期刊的价值,效益为国家、社会创造了有形或无形的社会财富,国家从税收为基础的财政中以拨款方式将社会财富的一部分转化为学术期刊的投资。这种投资系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就应该由财政拨款的方式进行。 一般来讲各种期刊向社会服务既有公益性服务性的属性,从期刊的类型角度分析,期刊越趋于专
4、业性、理论性、学术性等类型,它的公益性服务越强,而越趋于娱乐消遣、通俗文艺、大众普及等类型,其商品性服务的成分越大。从期刊的层次角度分析,期刊的层次越高,公益性服务的成分越大,反之,则商品性的服务的比重就越大。显然,为社会提供高层次精神产品的社科类学术期刊的服务主要是公益性服务。 一、发行量与公益服务的关系 对比而言,学术期刊的发行量很难与娱乐消遣性期刊的发行量相比。相对地看,越是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期刊其读者越少,自然发行量就小。如果单纯追求学术期刊过高的发行量,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学术期刊也就名存实亡。诚然,学术期刊不能没有一定数量的读者群,发行量是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之一,发
5、行量与期刊的质量和效益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但是,任何一种学术期刊它的办刊宗旨、专业面向、发刊范围一经确定,其相应的读者群、市场也就随之确定。不同类型、不同办刊宗旨的期刊所面对的客观存在的读者群、市场的大小是不同的,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着可比性。也就是说,发行量这个“度”该怎样掌握的问题。超越了这个“度” ,势态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学术类期刊,片面地追求发行量,既违背了办刊宗旨,更不利于学术期刊的公益性服务。 二、诱发追求高发行量的因素 1.追求高发行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有些局外人完全以发行量作为评估期刊质量、效益的标准。认为发行量越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越好,工作成绩越大。 2.运用了粗浅的统
6、计学知识来对待高发行量会降低期刊的单位成本,进行了无可比性的绝对数对比。这也是追求了发行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上文提到“度”的掌握问题,这里还要涉及一个“常数”问题。期刊这种产品,它的产量只有达到或者超过一定的“常数”才能产生正经济效益。否则,便会产生发行量越大,负经济效益越大的局面。 3.文科类学术期刊还有其“假发行量”的现象,这里面有形式主义和虚荣心理在某些人头脑中作怪,本文不再叙述。 三、从期刊属性理性对待学术期刊 期刊编辑部一般都是从发行量大小得出读者阅读率的高低。这只是一般地揭示期刊的发行规律。质量标准都以被二次文献转载多少为衡量标准。通过其转载,进而扩大,提高该刊的知名度。扩大发行量
7、,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提高期刊的社会效益,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是扩大发行量的重要措施。大家知道书刊有两种属性,一是精神的属性,二是物质的属性,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但是说到底,它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就必须要通过市场才能获得生产者所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销售才能实现利润,通过阅读才能实现利润。所以,从读者阅读率的角度分析,确定社科类学术期刊的发行量是有根据的。 1.质量是期刊求生存,求发展的关键 在遵循办刊宗旨,服务面向的基础上,依靠刊物对读者的吸引和争取一定的宣传措施,尽量的占领其市场。这是期刊编辑部追求的目标。某刊被引用,被二次文献转载的文章多,在网站被点击的频
8、率高,这就增强了读者对该刊的阅读率。应该说,该刊相应特定的读者对象阅读率越高,则该刊的质量与社会效益越好。 2.“被引频次”是衡量期刊发行量的重要依据 以国家级、省市级这样划分期刊,不能完全反映出期刊的学术、技术、编辑、出版等总体水平。国家级期刊的总体水平,不一定比地方性期刊高,把期刊划分一级、二级、三级或国家级、地方级的说法是缺乏依据的,以此作为考核标准是不科学的、不合理的。有的同志认为,国家级出版的刊物发行量自然就高,地方级的刊物就应该低。读者投稿,和专业技术人员评聘技术职称时,有的同志,甚至有的主管部门还把国家级和地方级刊物又分成几个等级。国家级期刊其实是相对于地方级期刊来说的,将期刊按
9、所属主管部门划分为国家级期刊、省(市级)期刊,这种纯粹以所属主管部门来划分的期刊等级并不是严格意义的期刊评价。当然,就行政级别来说国家级期刊是国内最高级别的期刊,这样的区分如果作为期刊类型的划分可能会更恰当。而实际上国家有关部门从来就没有一级刊物或二级刊物的提法,国家级和地方级刊物的划分,并不是给刊物本身自定的规格。刊物质量的高低,并不取决于它是国家级或地方级的刊物,它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在科研管理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文献数据库已成为中国定量评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绩效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学术论文产出力与影响力(被引频次)则是衡量以论文为主要产出形成的科研活动的两类重要的计量评价指标。社
10、科类期刊的载文产出与被引频次、作者与被引作者、发文期刊与被引期刊以及基金资助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研究,是科研部门进行客观科研绩效评价,同时也是确定发行量的依据。 3.理性对待“名刊”效应 “最近,广东省人事厅发出 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论文发表刊物等级划分规定的通知 ,取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之中关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专业期刊划分的有关规定,要求各级评委会认真考核论文的技术水平,就是对人为划分期刊等级制度的否定。 ”2我们都知道曹雪芹,他一生只写了半部红楼梦 ,半部红楼,就达到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而今出版业不正常,粗制滥造的文学作品、学术文章平庸,不起波澜。像这些刊物发行量越大,带给民族的
11、灾难就越深。目前,日益膨胀的名刊效应日显浮躁,任何过分夸大,过度使用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国家级期刊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社科类学术期刊多数以被“人大资料”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多少为衡量标准。被转载、被摘录、被各种专题索引收录,就形成了二次文献的转载市场。其覆盖面越大,该刊的知名度就越高。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人大中心在选题上也存在着工作疏漏,选题过于注重题名等缺陷。被全文转载的文章并不等于全是精品,未被转载、未被纳入题录索引的文章也有大量的璞玉。 我们深知,一名科研工作者,或者我们每一个人,哪怕是写一篇短文,也要尽量地占有详尽的资料,以保证成功,减少失败。实际上占有资料的过程,就是对期刊质量
12、检验的过程。况且,我们还要对资料进行筛选,进行“回溯检索”和“超前检索” ,还要进行信息查新等工作。虽然,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逐一地按着程序化进行,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做了。落实到文章中去,就是发表文章后的“参考文献” 。这些参考文献是情报工作者,图书馆工作者,乃至编辑衡量文章质量的关键所在。文章的作者在此基础上,文章被发表,被二次文献转载,获奖。可是参考文献被列于文章之后。更可悲的是,有的作者还将其删去了!殊不知,文章的发表、转载、获奖没有参考文献,你的文章从何而来?更不知,各大小图书馆在确定各馆的核心期刊时,依据参考文献确定核心期刊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确定发行量,依据各大专院校图书馆,资料室中核心的期刊,再依据核心期刊中载文的参考文献,再进行期刊阅览室读者的抽样调查分析,我们就不难确定特定的读者群。这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再与同类型,同专业期刊相对比,自然就得出本刊的发行量。发行量是在动态中发展的,我们应该在动态中力求达到平衡。总之,社科类学术期刊,要大力提倡精品意识,雅俗共赏是不可取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是社科学术期刊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杨一琼.期刊等级划分的情况介绍及理性思考对核心期刊、方阵期刊、国家级期刊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5, (1):193. 2陈光熙.期刊等级小议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 (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