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005278 上传时间:2019-03-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2012 年修订)指导思想根据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参照国际通行的在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兼顾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衔接,建构“塔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材施教,体现特色;追踪当代学术最新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硕士一、硕士生培养目标1. 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中国语言文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文化、宣传、新闻、出版

2、、管理等方面的工作。2. 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3. 德才兼备,身体健康。二、硕士生招生1. 统招生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可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及思想表现审查合格者,可录取为当年硕士研究生。硕士生统招生考试和录取均在一级学科进行。初试阶段专业课的考试科目是: 文学(含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 ;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论文写作)复试:初试合格者进入复试,复试阶段考试科目为各二级学科专题(考生按报考志愿应试) ,分别是:文艺理论专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题汉语言文字学专题中

3、国古代文学专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外国文学专题2.免试生“985”、 “211”学校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免予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审查并面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三、硕士生课程设置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硕士生课程设置淡化专业界限,鼓励学科交叉,增设前沿性学科,为学生在较为广阔的领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以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 ,硕士生须修满 32 学分(非中文专业本科毕业生须补修 4 学分中文专业本科段课程) ,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课程共设 60 门左右

4、,原则上每位研究生导师(含博士生导师,下同)主讲一门。全部硕士生课程由 A、B、C、D 四类组成:(1)A 类必修课(9 学分)(2)B 类选修课(6-9 学分)(3)C 类选修课(4)D 类选修课(其中跨一级学科选修不少于 1 门)为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选修外校(原则上限定为首批“985”学校)学科专业课程,选修暑期学校(本校和外校【界定同上】)课程,该课程作为 D 类课程,计入学分。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1)中国概况(4 学分);(2)汉语课(4 学分),自修为主,毕业时要求达到8 级(经批准用英语进行研究的除外);(3)其余同中国硕士研究生。四、硕士生培养硕士生学习时间为 3

5、 年,其中课程学习两年,撰写学位论文 1 年。硕士生入学后不分专业,不定导师,实行年级导师负责制。第 2 学期初进行师生互选,进入专业(二级学科) ,制定培养计划。第四学期初进行中期考核,同时实施三级分流。1. 师生互选为提高教学、教育及管理水平,实行师生互选,把竞争机制引进引入研究生培养工作。具体办法:硕士生基于 1 学期来对部分课程的学习和对专业、老师的了解,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志趣,选择适合指导自己学位论文的导师;院研究生办公室负责向硕士生介绍全系各专业及导师情况(包括各专业的性质及各导师的自然状况、研究领域、目前正在进行的课题等,上网供学生查阅,或采取其他适当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了解

6、) ,发放师生互选表;专业按学生所选导师志愿的次序,同有关导师联系和协商,以确定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确定后,由专业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院确认备案。“师生互选”原则上尊重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志愿,但专业也可根据学科建设的需要和其他具体情况,对“互选”工作进行适度调整。2. 制定培养计划硕士生第一学期的培养计划由院统一制定。第二学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院备案。培养计划到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上下载,网址是:http:/ 中期考核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选拔优秀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制;院研究生办公室将按照研究生培养方

7、案,在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考核。具体办法:A.考核在考核领导小组领导下进行,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导师、主要任课教师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不少于 3 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以及通过课程学习反映出来的科研能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系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A 详细填写“南京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登记表” ,对被考核研究生作出结论性意见。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初进行。4. 中期分流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为 3 种流向:(1)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2)进入硕士论文阶段;(3)终

8、止学业(1)提前攻博:思想作风好,学习成绩优秀(学位课程成绩优秀,类课程良好以上),C 类课(二级专业课程)学分不低于 15 学分,有良好的科研素质(以论文为主要参照),明显具备培养前途的优秀硕士生,可于中期考核时提出提前攻博申请。专业考核小组审查合格,报考导师同意,可提前进行学位论文答辩。论文答辩通过,经系学位委员会分会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不参加博士生入学考试,于第五学期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享受博士生待遇。提前攻博的硕士生,同时可以获得硕士学位。没被批准的硕士生,可在第五学期继续修改论文,重新参加答辩,答辩合格,获硕士学位。(2)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成绩良好(根据量化指标) ,具有一

9、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 ,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3)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者,中止其学业;根据其学业情况,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相应证书。5. 论文答辩(1)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进行学位论文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由各专业(二级学科)组织实施。专业应对硕士生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2)论文评阅与答辩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计划的要求,修满规定学分,且成绩合格,论文撰写达到导师要求,方可进

10、行论文答辩。硕士论文答辩由硕士生所在专业(二级学科)组织。专业指定专人做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领取、交送答辩材料。专业应为每位学位申请人聘请 12 位与论文有关的专家评阅论文,组成人的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副教授、教授或相当专家担任。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 1 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博士一、博士生培养目标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范围内掌握坚实和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从事创造性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博士生招生(统招)考试科目为:A.外语、B.专业课一(一级学科统考)

11、 、C.专业课二(二级学科统考) 、D.面试三、博士生培养1.学习年限和要求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时间为 3-4 年(在职博士生为 4-5 年) 。博士生应完整地把握本学科的历史和现状,对某一专门领域应有较深入的研究,并能创造性地完成博士论文。2.制定培养计划为发挥学科的整体优势和实现知识互补,形成博士生博采众长的良好氛围,博士生培养实行导师领导下的博士生指导小组负责制。博士生指导小组由指导教师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已取得博士学位的教师 3-5 人组成,其中一人为相邻专业的教师,导师担任指导小组组长。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本人填写,在第一学期末完成,一式两份,一份由学生自己保存,一份

12、交系备案。培养计划中应体现出集体培养的特色,有宽口径培养博士生的具体措施。3.课程设置博士生课程为:(1)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2)外语;(3)专业课。文学院博士生专业课程共设 40 门左右(原则上每位博士生导师开一门),由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5 门。其中 23 门为主修,23 门为辅修。辅修课为跨二级学科课程。博士生课程实行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来华留学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1)中国概况;(2)汉语课,自修为主,毕业时要求达到8 级(经批准用英语进行研究的除外);(3)专业课程同中国博士研究生。4.论文答辩博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学位课程结束以后立即进行,时间安排在第二学期末或第

13、三学期初。论文阶段,指导教师应及时检查论文的可行性,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确保论文如期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学位论文答辩前,还应进行论文预审或预答辩。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博士学位的论文答辩一般应当公开举行。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两年内修改,重新答辩一次。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者,授予博士学位。硕士生课程A 类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1 马列文论选读 汪正龙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3 外语B 类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12文艺学的方法和体系汉语文化学赵宪章杨锡彭3 文献学理论与方法 武秀成4 中国文

14、学史专题与方法 巩本栋等5 中国文化史专题研究 许 结6 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 倪婷婷、王爱松7 西方文学批评史专题研究 昂智慧8 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 陆 炜C 类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1 西方美学专题 周 宪2 文艺管理学 胡有清3 文心雕龙研究 孙蓉蓉4 中国古典美学文献学 周 群5 中国古典美学史专题研究 包兆会6 中国中古美学史 李昌舒7 语言统计学 徐大明8 汉语方言学 薛 遴9 语义学 盛 林10 汉语语音学 顾 黔11 历史语法学 柳士镇12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 高小方13 音韵学 刘晓南1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杨锡彭15 佛经文献语言研究 陈文杰16 汉语方言调查方法与实践

15、陈立中17 语义语法专论 马清华18 石刻文献学 程章灿19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研究 程章灿20 佛藏文献研究 曹 虹21 唐宋文学文献 严 杰22 计算机辅助古籍整理研究 姚 松23 道教文献研究 赵 益24 清代学术与文学研究 徐雁平25 古代文论专题研究 张伯伟26 唐宋诗歌专题研究 张宏生27 苏、黄诗研究 巩本栋28 辞赋研究 许 结29 经学研究 徐兴无30 中国古代文学与性别专题研究 俞士玲31 通俗文学文献学专题研究 苗怀明32 域外中国文学史料学 金程宇33 诗经研究 孙立尧34 词学文献学 冯 乾35 中国乡土小说史论 丁 帆36 现当代重要作家比较研究 王彬彬37 文化保守

16、主义与现代性 沈卫威38 台湾香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刘 俊39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黄发有40 中国现代作家文化心理研究 倪婷婷41 中国现代小说叙事学研究 王爱松42 启蒙主义思潮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 张光芒43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 吴 俊44 都市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学 傅元峰45 沈从文研究 翟业军46 西方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研究 余 斌47 现代派研究 唐建清48 20 世纪俄罗斯文学专题研究 董 晓49 解构和后现代主义理论批评 肖锦龙50 中国古代戏曲史论 俞为民51 戏剧影视研究 陆 炜52 中国现代戏剧史论 胡星亮53 戏剧美学 周安华54 比较戏剧学 吕效平55 影视

17、艺术史论 顾文勋56 戏剧艺术研究 马俊山57 电视艺术研究 张建勤58 影视史论 李兴阳D 类序号 课程名称1 跨一级学科任选2 专业英语3 计算机网络博士生课程公共课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张异宾2 博士生学术交流英语 从丛等3 英文文献检索与阅读 昂智慧专业课序号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1 形式美学专题研究 赵宪章2 现代与后现代文学理论 周 宪3 中国现代文论史专题 胡有清4 魏晋南北朝文论专题研究 孙蓉蓉5 明清文论专题研究 周 群6 言语社区理论 徐大明7 对外汉语教学 徐大明8 方言学理论与方法 顾 黔9 汉语语法专题 柳士镇10 近代语音史 刘晓南

18、11 汉语史语料学 高小方12 欧美汉学原著选读 程章灿13 校勘学研究 武秀成14 唐宋文学专题 莫砺锋15 域外汉籍研究 张伯伟16 明清文学专题研究 张宏生17 中国文学史背景研究 巩本栋18 中国古代散文流派研究 曹 虹19 中国赋学研究 许 结20 左传研究 徐兴无21 中国 20 世纪后半叶文学选题研究 丁 帆22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与人物 沈卫威23 多元视野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王彬彬24 文学传媒研究 黄发有25 中国当代文学制度研究 吴 俊26 近百年中国文学学术思潮史 张光芒27 俄罗斯文学与文化 余一中28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 余 斌29 戏剧理论 董 建30 中国古代

19、戏曲专题研究 俞为民31 二十世纪中国戏剧思潮 胡星亮32 戏剧观念与形态理论研究 周安华33 中西戏剧美学比较 陆 炜34 中国话剧舞台艺术发展史 马俊山35 现代戏曲理论 吕效平附:参考书目:文艺学专业:文心雕龙注 ,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沧浪诗话校释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年版。原诗 ,叶夑著,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人间词话新注 ,王国维著,滕咸惠校注,齐鲁书社 1982 年版。文艺对话集 , (古希腊)柏拉图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年版。诗学 诗艺 (古希腊)亚理斯多德、 (古罗马)贺拉斯著,人民文学出版

20、社 1982 年版。判断力批判 , (德)康德著,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美学 (1-3 卷)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语言论 , (美)萨丕尔著,商务印书馆 1964 年版。语言论 , (美)布龙菲尔德著,商务印书馆 1985 年版。现代语言学教程 (上、下) , (美)霍凯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1987 年版。句法结构 , (美)诺姆乔姆斯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年版。普通语言学教程 , (瑞士)德索绪尔著,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普通语言学 , (英)罗宾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年版。方

21、光焘语言学论文集 ,方光焘著,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著,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基础语言学教程,徐通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1 版。语音学教程,林焘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1 版。音韵学教程,唐作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2 版。文字学概要,裘锡圭著,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第 1 版。训诂学,洪诚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4 年第 1 版。汉语史稿,王力著,中华书局 1980 年第 1 版。汉语语法史,王力著,商务印书馆 1989 年第 1 版。语言学史概要,岑麒祥著,岑运强评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

22、司 2008 年第 1 版。中国语言学史,王力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第 1 版。汉语语法学,张斌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第 1 版。汉语方言学教程,游汝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 1 版。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侯精一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第 1 版。修辞学通论,王希杰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第 1 版。汉语语义学,贾彦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 2 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陈国庆编,中华书局 1983 年版。四库全书总目 ,纪昀等著,中华书局 1997 年版。钱大昕全集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年版。陈垣集 ,中国

23、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汪辟疆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年版。余嘉锡文史论集 ,岳麓书社 1997 年版。四库提要辨证 ,余嘉锡著,中华书局 1980 年版。程千帆全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版。周勋初文集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 年版。冬青书屋笔记 ,卞孝萱著,东方出版中心 1999 年版。校雠广义 ,程千帆、徐有富著,齐鲁书社 1998 年版。中国古典文学史料学 ,徐有富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石学论丛 ,程章灿著,大安出版社 1999 年版。旧唐书辨证 ,武秀成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年版。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 ,蒋广学著,江苏教育出

24、版社 1998 年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诗毛氏传疏 ,清陈奂,中国书店 1984 年根据漱芳斋 1851 年版影印。楚辞补注 ,宋洪兴祖,白化文等点校,中华书局 1983 年版。文选 ,梁萧统著,李善注,中华书局 1977 年影宋本。杜诗评注 ,清仇兆鳌,中华书局 1979 年版。庄子集释 ,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中华书局 1961 年版。文心雕龙注 ,范文澜,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年版。世说新语笺疏 ,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等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据北京图书馆藏清乾隆抄本影印。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二十世纪中国小说

25、理论资料 (五卷) ,陈平原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中国文论选现代卷 (上、中、下) ,沙似鹏、许道明、张新编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 年。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 ,王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年版。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 ,杨健,朝华出版社 1993 年版。文艺论争集(19791983) ,沈太惠等编,黄河文艺出版社 1985 年版。新时期文坛风云录 (上、下) ,杨志今等编,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 ,丁帆等著,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 (上、下) ,许志英、丁帆主编,人民文学出版 2002 年。比较文学

26、与世界文学专业:西方美学史 (上、下) ,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文学理论 ,韦勒克等,三联书店 1984 年。近代文学批评史 ,韦勒克著,杨岂深, 杨自伍译,译文出版社 1997 年。现代文学批评史 ,韦勒克著,章安祺, 杨恒达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年。文学原理引论 ,伊格尔顿,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 ,郭宏安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当代西方文学在中国 ,陈厚诚、王宁,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 年。批评的剖析 ,弗莱,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8 年。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托多罗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27、 ,姚斯等,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结构主义诗学 ,卡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 年。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韦斯坦因,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年。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 ,李达三等编,人民文学出版 1997 年。A Short History of Literature Criticism William K. Wismat and Cleanth Brooks. Theories of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D.W.Fokkema,1987,New York.学科介绍文艺学专业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创建于建国初期,属于中文系传统

28、学科。现拥有专职教师8 名,兼职教师 3 名,其中教授 7 人(6 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4 名(均为硕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者 8 人。著名文艺理论家方光焘、罗根泽、陈瘦竹、俞铭璜、张月超、叶子铭、包忠文等曾经先后在本学科担任过教学和研究工作。早在文革前后,叶子铭教授就先后参加了我国第一部文艺学统编教材文学的基本原理(以群主编)一书的编写,并主持了该书的修订工作。该书对我国文艺学学科发展和教材建设影响深远。改革开放之后,文艺学学科发展迅速。1981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4 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该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较早建立的同类学科的硕士点与博士点。2005 年本学科被江苏省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2006 年被确认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新世纪以来,南京大学文艺学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出版学术专著 42 部,教材 7 种,学术刊物 3 种,主编丛书 8 套,发表学术论文近 300 篇,承担国家级社科基金项目 13 项,省部级社科项目 23 项,获得科研经费 300 多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与教学成果奖 20 项。目前在研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