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代长江下游的茶叶生产与茶叶贸易【内容提要】本文以唐代长江下游宣歙茶区和浙西茶区为考察重点,对该地区茶叶生产的两种不同类型及其特点作了具体的个案分析,浙西湖、常二州代表了唐代贡茶州茶叶发展的最高水平,而宣歙山区的祁门、婺源茶区则是唐代茶叶专门化生产的典型,标志着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商品性农业的发展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 【关键词】唐代长江下游;茶农;茶园;茶叶生产;茶叶贸易 一、茶叶产区的扩大和名茶品种的增多 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产茶区。汉魏六朝时,长江下游地区的茶叶产地主要集中在义兴、乌程、剡县、永嘉等地。入唐后,特别是开元、天宝以来,伴随着饮茶之风在全国的普及,本区
2、的茶叶产地遍及全境。据陆羽茶经卷下八之出载 淮南,以光州上,义阳郡、舒州次,寿州下,蕲洲、黄州又下。浙西,以湖州上,常州次,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润州、苏州又下。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洲下。1 从陆羽的记载着来,唐代长江下游地区皆盛产茶叶,而且多为名茶产地。不过茶经所载本区茶叶产地,以及陆羽对本区名茶的品评,仅仅反映了唐代中期的情况,而且还遗漏了一些重要的茶叶产地和优质名茶。这里我们根据茶经的记载,辅以唐代诗文及宋以后的方志材料,对本区的茶产地和名茶品种作一些具体介绍。 1.浙西产区 浙西是本区最重要的茶产地,也是唐代贡茶州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据文献记载,浙西六州皆出茶叶,其中湖
3、、常、睦、苏四州皆贡茶。 湖州境内产茶地甚多,据茶经记载,“湖州生长城县顾诸山谷,与峡州、光州同。生山桑、儒师二寺,白茅山悬脚岭,与襄州、荆南义阳郡同。生凤亭山伏翼阁飞云、曲水二寺啄木岭,与寿州、常州同。生安吉、武康二县山谷,与金州、梁州同。“在湖州茶叶中,以顾渚紫笋茶最为有名。在顾渚紫笋茶中,明月峡茶尤为上品。 嘉泰吴兴志卷 4 载:“明月峡,在长兴县顾渚侧,二山相对,壁立峻峭,大涧中流,巨石飞走。断崖乱石之间,茶茗业生,最为绝品。“会昌年间任过湖州刺史的张文规把明月峡茶誉为“吴兴三绝“之一,作诗赞道:“清风楼下草初出,明月峡中茶始生“(全唐诗卷 366) 。在唐代贡茶中,顾渚紫笋茶尤为名品
4、,张文规湖州贡焙新茶诗云:“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有唐一代,湖州顾渚茶与雅州蒙顶茶并称,号为天下第一。 在唐代,常州义兴阳羡茶也是誉满天下的名茶。 茶经称阳羡茶生常州义兴县“君山悬脚岭北峰下,与荆州义阳郡同。生圈岭善权寺石亭山,与舒州同。“中唐诗人李嘉佑送陆士伦宰义兴诗云:“阳羡兰陵近,高城带水间。浅流通野寺,绿茗盖春山。“可以想见,义兴的植茶面积不小。白居易因朋友寄来阳羡茶而兴奋不已,吟出了“渴饮毗陵新到茶“的诗句,可见阳羡茶在当时享有盛名。另外,无锡慧山也是常州重要的产茶地,陆羽曾到慧山一带采茶,释若冰在题惠山泉中也吟出了“野客偷煎茗,山僧惜净床
5、“2 的诗句。 睦州是浙西又一个重要的名茶产地。 茶经称睦州茶“生桐庐县山谷“, 新唐书地理志载睦州贡细茶,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叙诸茶品目中,把睦州所产的鸠坑茶列为全国 14 类名茶之列。杨晔膳夫经手录也称:“睦州鸠坑茶,味溥,研膏绝胜霍山者“,认为鸠坑茶超过了寿州名茶霍山黄芽。陆龟蒙茶鼎诗云:“曾过赬石下,又住青溪口。且共荐皋卢(茶名) ,何劳倾斗酒。“3 自注:“赬石、清溪,皆江南出茶处“,说明睦州青溪县一带也产茶叶。 苏州洞庭山一带产茶, 茶经把洞庭山茶列为下品,不过该茶在唐后期也有较大发展。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下载,“洞庭山出美茶,旧时入贡。 茶经云:长洲县生洞庭山者,与金州、蕲州味
6、同“,说明唐后期苏州洞庭山茶已为贡茶。茶叶一般在春季采摘,故茶经卷上三之造称:“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间“,而苏州的贡茶却在冬季采制。 旧唐书文宗纪载:“吴、蜀贡新茶,皆于冬中作法为之。“直到大和七年(833 年) ,文宗才下诏“罢吴、蜀冬贡茶“。不过并没有取消苏州贡茶,只是“所贡新茶,宜于立春后造。“据同治重修苏州府志卷 12物产载:苏州贡茶“出吴县西山,以谷雨前为贵,唐皮(日休) 、陆(龟蒙)有茶坞诗“,也表明苏州洞庭山贡茶在二月谷雨前采摘。苏州洞庭山茶到北宋时又发展成为一种名叫“水月茶“的新品种,“颇为吴人所贵“。到明代时,苏州的虎丘茶、吴县洞庭西山的云雾茶、剔日茶,名满天下,以至形
7、成“苏州茶饮遍天下“的局面。 位于临安和於潜两县交界的天目山,是唐代杭州最主要的茶产地,所产的天目茶在唐时也颇为有名。 茶经称“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即指此茶。中唐时精于茶道的诗僧皎然在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一诗中对天目山茶推崇备致:“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全唐诗卷 818) 。上元县(即江宁县)的傲山是润州主要的茶产地,故茶经称“润州江宁县生傲山“。位于延陵、句容境内的茅山也产茶,许浑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诗有“云暖采茶来岭北“句。奉天之难时,润州刺史韩滉“以夹练囊缄盛茶末,遣健步以进御“4 ,说
8、明当时润州也贡优质名茶。 2.宣歙产区 宣、歙、池三州是唐代著名的茶叶产区。宣州茶主要产于宣城、太平二县。 茶经称太平县生上睦、临睦,味与黄州同。宣州最有名的茶是鸦山茶, 太平寰宇记卷 103 称宣州宁国县“鸦山出茶,尤为时贵。 茶经云味与蕲州同 。“郑谷峡中尝茶诗有“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鸟嘴香“(全唐诗卷 676)句,认为鸦山茶产于吴地苏州,误。北宋梅尧臣答宣州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云:“昔观唐人诗,茶韵鸦山嘉。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竞收青蒻培,不重漉酒纱。顾诸亦颇近,蒙顶来以遐。“说明鸦山茶在唐后期已入名茶之列。所以唐人杨晔称:“宣州鸭山茶,亦天柱之亚也。“5
9、歙州山多宜茶,在婺源、祁门一带有大片茶区。 茶经渭“歙州生婺源山谷,与衡州同。“婺源方茶,制作精好,其先春含膏亦位列名品之列。祁门县“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所出方茶,可与婺源一比高下。池州,在茶经中无产茶记录。杨晔膳夫经手录称:“蕲州茶、鄂州茶、至德茶,以上三处出处者,并方斤厚片,自陈、蔡以北,幽、并以南,人皆尚之。其济生收藏榷税,又倍于浮梁矣。“至德县原属饶州,永泰元年(765 年)该县划归新置的池州管辖,可见池州也产茶,且数量不小。另据宋人陈岩九华诗集记载,德宗建中时新罗人金地藏携茶种至九华山种植,“金地茶“由此得名。“瘦莖尖叶带余馨,细嚼能令困自醒。一段山间奇绝事,会须添入品茶经。“6
10、 是诗表明九华山所产的“金地茶“,在当时也颇有名气。 3.浙东产区 据茶经记载,浙东产茶州有越、明、婺、台四州。越州余姚县在唐代以前就是重要的茶产地, 神异记载有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茶常获大茗之事,说明该地人很早就懂得入山采摘野生茶了。 茶经载唐代“越州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越州会稽县所产的日铸茶,在宋代名闻天下。该茶产于会稽山北部的日铸岭,宋人王十朋会稽风俗赋称“日铸岭,在会稽县东南五十五里,欧冶铸剑之处,地产茶最佳,其芽纤百而长。欧阳公归田录曰: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铸为第一 。“7 青箱记亦称:“越州日铸茶,为江南第一。“8 日铸茶在宋代既号称“江南第一“,说
11、明稽北丘陵地带的植茶业绝不会始于宋代。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 年)进士及弟的章孝标在思越州山水寄朱庆余中说:“藕折莲芽脆,茶挑茗眼鲜。还将欧冶剑,更淬若耶泉“(全唐诗卷 506) 。可见,唐后期会稽县一带的茶叶生产也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越州另一个重要的茶产地是剡县的剡山。据宋人张淏会稽续志卷 4载:“前志(即施宿嘉泰会稽志-引者)载越中茶品甚详,而独遗剡茶。“其实,非但是施宿的嘉泰会稽志遗载了剡茶,就是亲自到过越州进行实地考察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也遗漏了这一重要名茶。大约与陆羽同时,精于茶道,著有茶诀一篇的著名诗僧皎然有数首诗称道剡茶。“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
12、何似诸仙琼蕊浆“9 。“剡茗情来亦好斟,空门一别肯沾襟“10 。“聊持剡山茗,以代宣城醑“11 。可见在中唐时,剡茶已很有名。张渂引皎然“越人遗我剡溪茗“的诗句后称:“剡茶,自唐已著名矣。华镇剡中瀑布岭仙茶诗云:烟霞密迩神仙府,草木微滋亦有灵 。则剡茶见称,不特清昼(即皎然)而已。“12 宋人高似孙在剡录卷 10茶品中称:“会稽山,茶以日铸名天下。然世之烹日铸者,多剡茶也。“说明自中唐始“名已著“的剡茶,在五代两宋时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量多质精,以致人们误把剡茶当成了“江南第一“的日铸茶了。 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中,把婺州的东白列为全国 14 类名茶之列。茶经称“婺州东阳县东目山,与荆州同。
13、“毛文锡(五代蜀国人) 茶谱云:“婺州有举岩茶,斤片方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也。“五代时婺州出产“味极甘芳“的举岩茶,想必晚唐时这里也应出产此茶。明州鄞县是浙东又一个重要的产茶地,这里有不少茶园,尤以榆荚村出产的茶叶最为有名。台州天台山唐以前就有产茶的记载,不过台州最重要的的产茶地当推唐兴县的赤城山。 元和郡县志卷 26 载:“赤城山,在县(唐兴县)北六里,实为东南之名山。“陆羽茶经云:“始山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这里的始山丰县即唐兴县,晋时称始丰县。温州永嘉县在唐以前即为产茶地, 茶经卷下七之事引永嘉图经云:“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不过唐时这里无产茶记录。 4.淮南产区 淮
14、南自东晋以来就有饮茶品茗的风尚,入唐后饮茶之风更盛。唐代淮南产茶地主要集中在舒、寿等州。在唐代享有盛名的天柱茶产于舒州太湖县天柱山(又名潜山) , 茶经称“舒州生太湖县潜山者,与荆州同。“杨晔膳夫经手录称:“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香芳美,良可重也。“在唐诗中,称赞天柱茶的诗句不少。“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蔑“13 ;“两串春团敌夜光,名题天柱印维扬“14 ,便是对该茶品质优良的称赞。在淮南产区中,可与舒州天柱茶相颉颃的,当推寿州的霍山黄芽。该茶产于霍山, 茶经称“盛唐县生霍山者,与衡山同“,即指此茶。杨晔对霍山黄芽作了这样的品评:“寿州霍山小团,其绝好者上于汉美,所阙者馨花颖脱
15、。“15 淮南除如上二州产茶外,还有扬州、庐州等地。 新唐书地理志载庐州“土贡茶“,既为贡茶州,必产茶无疑。二、宣歙山区的茶叶生产与山区经济的开发 随着饮茶之风在全国的普及,长江下游地区的茶叶生产与茶叶贸易有了显著的发展。这里我们以宣歙山区的祁门、婺源为例,对之作一些具体考察。 宣歙地区以丘陵、山地为主,所谓“林深村落多依水,地少人耕半是山“16 ,便是对该区自然环境和地貌特征的概括。山区的河谷地带固宜于植稻,唐人诗文中也有“万畦香稻逢葱绿,九华奇峰朴亚青“,“稻熟瓜累岁有仁“,“村南村北稻花明“的记载。不过总的来讲,山多地少,粮食的种植面积不大。多山的地理环境固然限制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却为茶
16、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因为植茶“宜山中带坡峻,若于平地,即须于两畔深开沟垄泄水,水浸根必死。“17 宣歙山区的人民扬长避短,靠山吃山,在丘陵、山地间广植茶树。因此,在中唐以后,祁门、婺源山区一带茶园广布,即山树茶,以充衣食的专门化生产在这一带逐渐形成。唐人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记 、杨晔膳夫经手录中有二条重要材料,值得我们重视: 邑(祁门)之编籍民五千四百余户,其疆境亦为不小。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愈于诸方,每发二三月,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摩肩接迹而至。 (全唐文卷 80
17、2) 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自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贾所赍,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其先春含膏,亦在顾诸茶品之亚列。祁门所出方茶,川源制度略同,差小耳。 (膳夫经手录 ) 如上材料至少可为我们分析提供如下几点启示: 其一、祁门、婺源茶区具有面积大,业茶众,茶叶产量多,制作精的特点。由于山多地少的自然环境,促使当地的农民不得不即山树茶,仰茶为生,因而形成了“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的景观,这表明祁门、婺源一带植茶面积广,业茶人数多。“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愈于诸方“;“婺源方茶,制置精好,不杂木叶“,说明祁门、婺源出产的方茶,制作技术高,质量好,在当时已驰名遐迩,被茶商视
18、为茶中精品,颇得其信赖。因此,祁门、婺源茶区不仅具有面积广、业茶众的特点,其茶叶生产还以其质量高、制作精而名播于世。唐人杨晔在膳夫经手录中根据各茶区产茶多少和质量高低,把唐代茶叶分为“以多为贵“和“少而精者“两类。根据他的划分,蜀地新安茶、饶州浮梁茶等以多名世,而长江下游产茶区则全属“少而精“类。其实,杨氏的这一划分并不能使人信服。仅从张途对祁门一地的记载来看,祁门茶不仅在质量上为浮梁诸茶所不能望其项背,就是在业茶之众、植茶之广、产量之多方面,也丝毫不逊于饶州浮梁,“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余茶者七、八“,足资证明。 在唐代,饶州浮梁茶有“商货“之称,说明它是一种以产量多、销量广而著
19、称于世的茶叶。杨晔称“饶州浮梁(茶) ,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其于济人,百倍于蜀茶。“这足以说明浮梁茶的产量之多。据元和郡县志卷 28 载,浮梁 “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万贯。“当时的山泽之利(矿冶税) ,“举天下不过七万余缗,不能当一县之茶税“18 ,说明唐后期的浮梁县的确是首冠全国的茶税大县。那么与之毗邻的祁门、婺源二县情况又怎样呢?关于二县的茶叶年产量及税茶数,由于史无明载,故其具体情况难以详知,不过从刘津婺源诸县都制置新城记的某些记载中,我们也可窥其大概。该文载 太和中,以婺源、浮梁、祁门、德兴四县,茶货实多,兵甲且众,甚殷户口,素是奥区;其次乐平
20、、千越,悉出厥利,总而管榷,少助时用。于时辖此一方,隶彼四邑,乃升婺源为都制置,兵刑课税,属而理之。(全唐文卷 871) 在“茶货实多“上,刘津把婺源、祁门与饶州浮梁县并列,说明这二县的茶产量并不逊于浮梁。升婺源为都制置,并在此设税茶机构负责管理四县茶税,说明婺源每年的税茶额当不少于浮梁。因为税茶机构所在地,一般而言当是茶税收入较多之地,婺源之所以升为都制置,不仅仅是因为这里“兵甲且众“,更主要的是这里“茶货实多“、“户口甚殷“、“素是奥区“之故。换言之,婺源政治地位的上升与其经济实力的增长大致是同步的。据此我们推测,唐后期婺源的税茶额可能多于浮梁,祁门大致与浮梁相当。如果这种推测和分析还大致可信的话,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歙州婺源、祁门与饶州浮梁在唐后期,同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税茶大县。 其二,祁门、婺源一带已形成了专业化的农业区域-茶叶生产种植区,已出现了以种茶为生、仰茶为生的专业种植户-茶农。祁门、婺源县境山多田少,多山的自然环境宜于种茶,却不适于植稻,因此这里的人民即山树茶,以此为生,这表明两地的茶叶种植基本上和粮食生产分开,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部门。据唐人张途记载,祁门一县是有五千四百余户,却有十之七、八的人口在从事茶叶生产。即是说,这里已有四千户左右的种茶专业户。一户若以六口计19 ,即有二万四千多人在从事专门的茶叶种植和茶叶生产制作。在唐代,以植茶为生的并不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