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区域科学研究前沿介绍摘要本文在简单回顾中国区域科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区域科学研究前沿进行初步概括,这些主要体现在集聚经济、区域增长和差异、区域政策理论、空间模拟平台几个方向上。除了专题研究外,中国区域科学也对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化进行探索,郝寿义教授的区域经济学原理具有代表性,本文对郝寿义教授学科理论体系化的探索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区域科学 前沿 区域经济学原理 自 1826 年德国古典经济学者杜能(J.H.Von Thunen) 发表孤立国以来,区域经济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经历了前艾萨德(Walter Isard)(1826 至 1940 年代) 、艾萨德(1950 年代至 1980
2、年代)和后艾萨德(1990 年代以来)三个不同时期,共计约 180 年历史。然而,在中国,这门学科上个世纪 80 年代才开始发展。本文在简单回顾中国区域科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区域科学研究前沿进行初步概括。 一、我国区域科学的发展历程 中国区域科学的发展植根于对描述解释区域发展并为决策提供科学咨询的需求,经历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末引进应用、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末正式建立,以及 1990 年代以来的创新发展时期。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末是区域科学引进应用时期,也可以称为从生产力布局学向区域经济学转型的时期。其基本特点是,宏观上强调不平衡发展,传统
3、的生产力布局理论和方法继续发挥作用。然而,生产力布局学几乎完全无视改革过程中生产关系变化对空间配置的影响,失去了对我国体制转型过程中新的区域经济问题的敏锐观察和研究,难以满足实践的需要。它主要停留在分类描述及政策构想上,经济分析十分薄弱,其成果难以令人信服。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区位论、区域经济分析方法等区域经济学内容开始被翻译介绍到我国。与此同时,把西方区域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与我国实践结合起来的理论与政策研究,在1980 年代末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如拙著中国区域发展研究 。这个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学并没有取得正式独立的学科地位,而是依附于经济地理学、生产力布局学以及国民经济学。
4、 作为一门正式的学科,中国区域经济学亮相于 1990 年代,这有三个重要标志。一是有关区域科学协会的成立。1991 年在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孙尚清、吴树青,著名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传均、陈述彭、陆大道,著名地理学家陈传康、杨吾扬、胡兆量、胡序威、李文彦,著名生产力布局学家刘再兴、杨树珍,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邹德慈以及现代西方区域经济学之父瓦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区域经济学大师玛纳斯恰特季(Manas Chatterji) 、阿朗索(William Alonso) 、马丁贝克曼(Martin J Beckmann) ,藤田昌久(Masahisa Fujita)等一大批国内外学者
5、的支持下,我在北京大学组织成立了我国区域经济学全国学术团体中国区域科学协会(RSAC),并在成立大会暨发展中国家区域科学国际会议之后,以北京大学为依托主办了区域科学国际高级研讨班,上面提到的各位西方学者在研讨班上讲授了区域经济理论和方法。二是关于中国区域发展的、系统的区域科学研究开始逐渐发展起来。如杨开忠(1988,1989)首次基于比较系统的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的发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三是 1997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专业目录调整,区域经济学正式成为应用经济学的二级学科,从此区域经济学硕士、博士点在全国许多高校建立起来。在这一时期,适应区域经济学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
6、,我国学者相继编写出版了多部区域经济学教材。 1990 年代末以来中国区域科学进入创新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逐步从要素驱动主导跨入报酬递增驱动主导阶段,传统的主要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理论和方法的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中国区域科学接轨后艾萨德区域科学前沿的创新研究,从描述和解释中国区域发展的需求并结合国际学科前沿来看,主要包括集聚经济学、区域增长及差距、区域政策、空间模拟以及学科理论体系化几个方向的研究。 二、学科前沿领域的进展 1集聚经济 2000 年以来,从城市化以及沿海与内地的关系来看,我国进入了大都市化、城市群化和新一轮沿海化时代。随着国家经济集聚趋势日益显著,经济集聚描述和
7、解释,成为中国区域科学面临的新的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方向之一。这包括:如何定性定量地描述这种经济集聚?经济集聚的机理是什么?经济集聚与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一体化、全球化的关系如何?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对于不同产业集聚的影响有什么差别?经济集聚如何影响区域差异的变化?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是什么样的关系?经济集聚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关系怎样?如何利用和管理这样一种经济集聚?如何对城市群进行定性定量的描述,城市群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如何促进城市群的发展? 近些年来,中国区域科学学界借鉴后艾萨德时期的西方区域科学,特别是其中的新经济地理学对经济集聚的理论研究成果(陈良文、杨开忠,2006a) ,对这些问题进行
8、了不少研究,一是对空间集聚的测度、描述以及相关经济集聚的存在性及其来源的经验研究(路江涌、陶志刚,2006;贺灿飞、谢秀珍,2006;文枚,2004;梁琦,2004;金煜、陈钊、陆铭,2006;范剑勇,2006;陈良文、杨开忠,2006c;陈良文、杨开忠,2006a;陈良文,2007) ;二是对经济集聚理论建模研究,杨开忠和其学生组成的小组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如谢燮、杨开忠(2004,2005) 、刘安国、杨开忠、谢燮(2005)等研究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理论基础、模型分类、政策含义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谢燮(2003)通过在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中引入劳动力不完全自由流动使得模型更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9、,谭成文(2002)通过引入人力资本要素在集聚模型与增长模型的整合方面进行探讨,杨开忠等(2005)考察了厂商数目有限条件下的经济集聚,陈良文、杨开忠(2007b)则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马歇尔外部规模经济引入了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另外,梁琦(2004)通过翻译和综述对新经济地理学模型进行了介绍。但也应看到,系统的前沿性理论研究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2区域增长和差异 1990 年代以来,省、直辖市、自治区间的人均收入总体差距持续扩大,中国不同层次区划体系的总体差距呈现全面扩大趋势。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府干预,中国区域差距将近一步扩大(杨开忠,2006) 。这种态势的形成更多依赖报酬递增以及知识、
10、人力资本、创新。这给中国区域科学提出了新问题,即:人口和经济集聚怎样影响区域差距的变化,如何建立解释新理论模型?知识、人力资本、创新在区域差距变化中是怎样发挥了作用的,如何建立解释性模型?如何综合考虑报酬递增以及知识、人力资本、创新的作用,建立相应的整合理论模型? 中国区域科学对区域增长及差距进行了大量经验性实证研究,主要有(1)强调地理条件及相关政策作用的研究,如杨开忠(1988、1989、1994)强调不断变化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下地区要素禀赋差异的作用;Chen Fleisher(1996)强调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和中央政府优惠政策待遇是地区差异扩大的重要原因;Demurger 等(
11、2001)强调地理条件以及优先发展重工业、工农业剪刀差等政策是影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 (2)强调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地区差异作用的研究(Lee, 1994; Dayal-Gulati, Husain, 2000; 石广华等,2005) 。 (3)强调人力资本差异的因素(蔡日方、都阳,2000;Wang, Yao,2001) 。 (4)强调政策作用的研究,Jian 等(1996)认为我国的农村改革以及政府对沿海地区的优惠政策影响了我国地区经济差异的变动情况。林毅夫、刘培林(2002)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是导致我国区域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 (5)董先安(2004)认为我
12、国经济制度的变化特别是政府对产品与要素市场的控制程度,是导致我国区域差异变化的重要原因。 (6)强调经济集聚作用的研究(姚种枝等,2003;董先安,2004;陈良文、杨开忠,2007c) 。另外,彭国华(2005)认为,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异解释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大部分;刘木平、舒元(2000) 、李善同、许召元(2006) 、陆大道等(1997,2000) 、胡鞍钢等(1995)等对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市场化程度、外商直接投资、政府支出、出口等各类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分析。 最近一些年来,国内区域科学界进行了一些理论性实证研究。主要有:杨开忠(1996,1999)研究提出的空间格局不经济理
13、论,该理论认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其空间格局缺乏集聚经济和空间交易效率,并由此提出了中国西部大开发的系统政策主张。 (2)基于 D-S模型的区域增长及差异的前沿性理论模型研究,如刘安国、杨开忠(2002)考察了经济开放条件下区域差异演化规律与趋势;谭成文、杨开忠(2002)建立基于人力资本的集聚与增长整合模型;彭朝晖、杨开忠(2005)将人力资本引入新经济地理学模型,探讨了人力资本与区域差异形成的关系,陈良文、杨开忠(2007c)则构建了整合生产外部性和金融外部性的区域经济差异模型,使模型更接近经济现实。但总的来讲,系统的前沿性理论模型研究才刚刚起步。 3区域政策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
14、,中国区域政策演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优先发展沿海和促进横向经济联系为中心的梯度发展阶段;二是上个世纪 90 年代,适应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需要,以一体化为中心目标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三是 21 世纪以来,随着报酬递增驱动发展的来临,区域政策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新阶段区域政策有三个重要特点。首先,主体多元化。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自觉自下而上地打破地方封锁,成为区域政策的主体;其次,在坚持效率、一体化的同时,公平和可持续性成为中国区域政策空前重要的目标;第三,政策取向多元化。至少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引导生产
15、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二是中央地方联动划分四类主体功能区;三是提高竞争力成为区域政策的中心;四是实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方针;五是建立健全四种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即全国统一的市场机制、区域合作机制、区域互助机制以及中央扶持机制。 毫无疑问,上述五个方面的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系列复杂的政治经济过程。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关于区域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区域政策规范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即使规范研究也主要是对策研究,基础性规范研究严重不足。最近几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有关区域政策的实证理论研究,主要是城市房地产市场中政府与开放商之间的博弈行为的模型分析(刘新虎,2004;王俊,2006) ,对
16、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的研究(周黎安,2004;黄赜琳、王敬云,2006;白重恩等,2004;黄玖立、李坤望,2006) ,但总的来讲实证理论研究仍属罕见。 4.空间模拟平台 目前,我国区域科学已经注意到技术支持系统空间整合模拟系统的研究,并在空间建模理论和方法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体现在: 一是基于 CA 技术的空间模拟模型,如黎夏、叶嘉安(1999)较早地在国内利用 CA 和 GIS 的结合分析珠三角的城市空间发展布局,此后,有大量研究在此领域进行了拓展(如黎夏、叶嘉安(2002,2005) 、刘小平、黎夏(2006) 、赵晶等(2007) 、熊利亚等(2005) 、何春阳等(2005)等
17、)。 二是基于多主体的空间模拟模型,薛领、杨开忠(2002)较早在国内将基于多主体的模拟技术应用于空间模拟,此后该方向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薛领、杨开忠,2003,2004;薛领、杨开忠、沈体雁,2004;沈体雁、李迅,2007;李新延,2005;刘妙龙,2006;蔡琳,2007;等) 。 三是基于其他技术的空间模拟模型,如谭遂、杨开忠(2002)构建的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复杂空间格局演变模型,何春阳等(2005)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和 CA 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土地利用模拟研究,沈体雁等(2007)利用 LRM 方法对北京市城市空间结构的模拟研究,李全等(2006)基于 Logit 模型对深圳
18、时空扩展的模拟研究等。 但总体而言,现有研究以借鉴国外成熟技术和模型为主,适应我国国情的大型空间分析模拟系统仍有待开发,此外现有的研究多限于土地利用或交通等分部门层面,土地利用交通环境等部门的整合模拟模型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三、学科理论体系化的探索与创新 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体系化一直是区域科学、区域经济学面临的重要课题。沃尔特.艾萨德的区域科学导论 、埃德加 M.胡佛的区域经济学导论 、哈利.W.理查森的区域经济学概论 、萨利文的城市经济学的中译本在这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1990 年代以来,国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探索,发表出版了大量的有关论文、著作和教材。最近出版的郝寿义教授的新著区域经济学
19、原理 (以下简称原理 ) ,立于我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前沿,借鉴国际区域经济学研究成果,对区域经济学的原理进行深入、系统、创新性阐述,可谓应运而生、弥补不足,对区域经济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研究资源的空间配置和关注“何地” 、 “为何”是区域经济学的特点。而如何描述经济空间则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逻辑起点。在经典的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框架中,由于无法包容运输成本和收益递增特征,经济空间被视为一个均质体抽象掉了。艾萨德曾经努力把区域经济学纳入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但并未成功。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区域经济学可能无法融入主流经济学。研究均质空间、沿用规模收益不变假设,使得区域经济学长期难
20、以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基于以上原因,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学并未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分析框架,区域经济学与其说是一门严谨的社会学科,倒不如说是若干理论的大杂烩,其中包括区位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不平衡理论、区域政策理论等等。促进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原理一书则形成了一个新颖、完整的分析框架。该书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空间属性界定为均质和非均质的对立统一,将要素禀赋作为联系均质和非均质的纽带,从微观到宏观,从区域经济分析到区域治理,对区域经济学原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形成了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区域经济学内容体系。这可为区域经济学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范式。原理以要素在空间上的非均质分布为
21、起点。不同空间点满足人类经济活动的要素禀赋条件不同,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空间是经济活动主体的必然选择。单个经济活动主体选择的对象是区位,其经济活动的过程使与其经济活动相关的要素在特定区位上聚集,形成区位要素聚集;在聚集动力的作用下,与占据优势区位经济活动主体具有密切关联或具有共同的要素需求的经济活动主体将选择与之毗邻的区位,其结果是在特定的空间上由具有共同的要素需求或密切关联的经济活动主体所形成的经济功能区,即经济功能区要素聚集;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们的需求是多样的,单一经济功能区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而在特定的经济功能区周边将形成与其功能互补、具有有机联系的其他类型的经济功能区,由多个经济功能区组成功能完善的经济区域,形成区域要素聚集。 区域经济发展从微观上就是体现为经济行为在自组织机制下的行为演化。区位选择、经济功能区、经济区域都是经济行为主体空间行为的表象或结果。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有别于一般的经济发展,表现出如下本质特征:时间维度上表现为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