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节决定作文成败一、细节描写概说 细节描写指对人物、环境、物件等的细部所作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是生活真实在作品中的再现,其特征是于细微处见精神。 细节描写在叙事性文章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用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发展;可以用来表现独特的生活环境,展示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时代特色;还可用来凝结作品的情思,成为结构的交汇点高考作文研究专家、南京师大高朝俊教授指出:“重视细节描写是叙事作品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作者走向成熟的表现。在短小的考场作文中,有时候,一个好的细节,甚至能成为整篇文章构思的扭结点、升华点、闪光点。 ” 二、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 细节描写不能单独存在,它总是依附在其他各种描写
2、(如对人物、环境或物体的描写)之上。细节描写的基本要求是“真” “细” “精” 。所谓“真” ,是说细节描写必须符合当时的环境氛围,必须能准确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性格底蕴。只有真实,才可信,才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才可能产生“见微知著”的艺术魅力。例如 2008 年湖北卷满分作文举手投足之间(多少次寻寻觅觅想找到无限的温暖) ,作者用从容的、似乎不加修饰的笔触,书写了“在举手投足之间去感受爱和温暖,在举手投足之间去回馈,去报答”的主旨。文中“一次微小的旋转” (“我不耐烦地转过身,看着妈妈端进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还没等我尽情宣泄我对她突然闯入的不满,她就转身要出去了突然,她又走了回来,无
3、声地把杯子旋转了 90 度,然后又离去了。我不解地留在这片寂静之中,定睛把那个杯子看了又看,心里突然震颤那个杯子沿上有一个小缺口,妈妈怕我不注意,划伤了嘴巴” ) ,以及“一次位置的移动” (“看着冻得瑟瑟发抖的我,爸爸的手松开了扶手,在船剧烈的晃动中艰难地移动。爸爸走到了我的面前,让我把头靠在他背上,他说:爸爸这么宽阔的背,就是用来给你遮风的。 我把头靠在他背上,那股温暖汽化了周围的水蒸气,成为了两股泪痕” ) ,显得那么真实、那么自然,使全文焕发出强大的感染力与冲击力。有了这样的细节贯通血脉,作者所发的感喟(“我们急于长大,急于成功,却忽略了在背后一直默默为我们遮风挡雨、祝福祈祷的人” )
4、 ,所作的提升(“让每个举手投足的瞬间都标上温馨的记号,都成为不朽的回忆” ) ,也就相当合理了。读此文,让人由衷地感叹“一个好的细节,往往抵得上千言万语” 。 所谓“细” ,就是要尽可能地细致入微。细节描写不同于一个事件或情节,它的特点,它的优势,就在于从“细”中反映出对象的特征。越“细”越具有表现力,越“细”越能展示出语言的魅力。比如契诃夫在小公务员之死中这样描写“打喷嚏”: 忽然间,他的脸皱起来,他的眼睛眯着,他的呼吸停止了诸君看得明白,他打喷嚏了。 打喷嚏,再寻常不过了谁没有打过喷嚏?但打喷嚏的入微细节是怎样的呢?文学大师契诃夫写了三笔“脸皱起来” “眼睛眯着”“呼吸停止了” 。正是这
5、一细节,使读者如同亲临其境,产生了可贵的“真切感” 。至于将喷嚏打在将军背上,心生恐惧、压抑与不安,终于导致小公务员的死亡,更是“于细微处起波澜”的绝妙范例。 所谓“精” ,就是要精选能表现出人物个性的典型细节。比如荷花淀中描写水生嫂听到丈夫明天就要到大部队去时: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一细节,足以让我们透视水生嫂内心复杂的情感活动:丈夫要到大部队去,这是情理之中的;但明天就走,又出乎意料之外。这消息无疑使她“震动”手指的“震动”正是心灵“震动”的反射一时间,多少复杂感情涌上心头,几年的夫妻恩爱,可能出现的不测风云激烈的情绪冲撞使她几乎难
6、以自持,但她终于能够自持“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因为她明白,自己不能“拖尾巴” ,必须坚强。这就是这一细节的典型意义。三、考场作文细节描写的运用技巧 技法一:构思作文时,善于以某个细节推进情节发展 在记叙性文章中,叙述是“走马观花” ,看个大概;描写是“下马观花” ,看个明白;细节描写则是“贴近花看花” ,看个究竟。有时,这“看个究竟”还能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比如 2005 年全国卷乙卷考“位置和价值” ,黑龙江有位考生以“有一种价值不因你身处的位置而打丝毫的折扣”为切入点,写下了我的吆喝母亲的泪一文。文章写学校急需用钱, “我”去隔壁街找摆地摊的母亲
7、时,着力描绘了母亲的“背影”:我站在街口寻着母亲,喧闹的人群让我有些眼花,最后我在一个脚蹬三轮旁寻到了她,见她费力地从车上拿出两大包日用品,又一步一个趔趄走向摊位,凌乱的头发让我倏地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是牺牲了母亲的青春的,她是真的老了。 “费力地” “拿出” 、 “一步一个趔趄” 、 “凌乱的头发”有关“背影”的细节细致传神,令人感慨嘘唏。它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请看接下来的描述: 我想那个身影带给我的震撼,绝不亚于朱自清老父亲的背影让他承载的。我奋力地跑到母亲面前,帮她把包里的东西摆好,大声地吆喝:“日用品,便宜的减价的日用品,快来买啊!”此时,我感觉到母亲表情的惊愕,随即看到她的眼泪滑过
8、脸颊,我才知道那里面有愧疚也有喜悦。那一天,我们的眼泪交错在一起,如同心与心的沟通。 原来,它进一步催生了另一个细节“我的吆喝”与母亲的“眼泪滑过脸颊” 。往下,作者写“再有人问你母亲是做什么的时,我会大声地说:在我们隔壁街摆摊。 ”,写对母亲摆地摊的重新认识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技法二:精心选用动词、形容词等,借细节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 人物的独特性是由他独特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构成的,运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的独特性格,是人物描写最常用的方法。比如 2008 年江苏考生的好奇心(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 ,展示了“我”好奇地窥视独腿同学艰难地捡起香蕉皮而引发的灵魂震撼。请阅读该文节选: 只见她拄着拐杖
9、艰难地走下楼。楼梯并不高。但对于她来说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战吧!她先将拐杖拄在下一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 这时,我的好奇心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强烈了。不知是谁将吃剩的香蕉皮随手扔在了楼梯上,大概是想恶作剧吧!不知道她会不会注意到,我屏住呼吸看着她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近了,近了 她要做什么?只见她一手抱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捡了起来。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击碎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阴险地看着这样一个天使走进危险。 在叙写“她”的举动时,作者善于捕捉细微之处
10、,连用“拄”“顶” “挪” “抓” “抱” “放” “蹲” “捡”等动词,使读者看到了丰满的形象,其间饱含着情感张力。 技法三:对同一细节反复进行描写,使之成为全篇结构的凝结点 好的细节,可以成为文章的“文眼” ,成为结构上的凝结点。比如优秀散文妈妈喜欢吃鱼头 ,以时间为序,共写了四个片段:一是妈妈总对“我”说“妈喜欢吃鱼头” ;二是外婆来“我”家,在饭桌上对妈妈说“你忘啦?妈妈喜欢吃鱼头” , “我”想不明白“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三是“我”结婚后,妻子对女儿说“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 ;四是以后每次吃鱼,女儿总是很孝敬地说“妈妈,您吃鱼头” 。篇末点睛的句子为“打那以后,我悟出
11、了一个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 “妈妈喜欢吃鱼头”这个“文眼” (或者说这一质朴而有光彩的细节) ,不仅带动叙事层层推进,而且充分揭示出人世间无私母爱的普遍性。 技法四:注意用语的别致性,借细节强化感情的传达 这样的例子比较多。比如 2006 年江苏卷考“人与路” ,有位考生塑造一个妖艳而蛮横的女秘书时,有句妙语“一扭一摆的那位秘书一扭一摆地走了” 。又如考场金牌作文眼泪的含义中有个细节: 小狗的眼渐渐闭上了,我只看见一个满眼泪痕的女孩是它眼中的最后影像。 将自己的泪眼在临终的小狗的眼中映出,这个细节说法很新颖,它相当精彩地写出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凝望、互相留恋、难舍难离、哀惋欲
12、绝的一片深情。篇幅有限的作文里,有这样一个细节,就如在灯笼中点燃了支蜡烛,把整个灯笼都照亮了。 需要强调的是,要想得心应手地运用细节描写,仅仅在思想上重视和掌握一定的方法是不够的。事实上,丰满、生动的细节来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平时生活中,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热情,多一点荣誉感,多一点责任感,你会觉得生活是很有“味儿”的;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观察,多思考,并把那些细小而有冲击力、有启发性的人与事及时记下来,你的记忆仓库中才能多一些“芝麻虽小、香气扑鼻”的有趣的细节。此外,古今经典、教材名篇、名言名句等等,如果你多读、多记、多品味,它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你提供“灵感” ,提供“机智” 。考场上再围绕题目展开丰富的想象,快速“优选” ,相信感人至深的细节是会呼之即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