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构筑小康社会分配新格局研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07311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构筑小康社会分配新格局研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有关构筑小康社会分配新格局研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有关构筑小康社会分配新格局研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有关构筑小康社会分配新格局研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有关构筑小康社会分配新格局研讨摘要: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高屋建瓴地勾画出了小康社会分配格局的基本框架,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具体方向。当前,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并贯彻落实十六大报告关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论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小康社会 分配新格局 中等收入者 一、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内涵 (一)中等收入者概念的定性分析 中等收入是指在某个时期里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全体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达到这一水平或者与此大致相当收入的人群就可以被称为中等收入者(群体) ,在国外被称为中产阶级。 首先,就收入水平本身而言,不同时期不同地

2、域的收入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从纵向看,中等收入水平决定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地域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中等收入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从横向看,即使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的中等收入状况也不同。例如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通常是个人年收入为 23 万美元,这远远超过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中等收入水平。 其次,从社会范畴来看,由于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人们往往会因为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的一致或相似而在政治见解、文化心理、审美情趣、道德意识等方面相互认同,进而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阶层中等收入者(群体) 。 因此,中等收入者(群体)只能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社会的概念、区域的概念。从某种程度讲,收入水平的中等化只

3、是中等收入者(群体)的量的规定性,而除此之外的人文因素才是中等收入者(群体)的质的规定性。 (二)合理界定我国中等收入者 我国目前按五等分法(即分为高收入、偏高收入、中等收入、偏低收入和低收入五个等次)列入中等收入的家庭占 18,但这样的中等收入户人均收入只有八千到一万元(2001 年职工平均工资也只有 10870 元) ,是一种低层次状态下的中等收入,显然不能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等收入目标。另一方面,和这种低层次收入状态相适应的是,在教育文化、道德意识、职业技能等方面我们还处于一种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阶段。如今是否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管理经验、敬业精神、社会责任心

4、等已成为个人财富增长的重要源泉,成为一个中等收入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所以,我们认为,我国的中等收入者(群体)应当从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个人文化素质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程度等方面来界定。以北京地区为例,从目前的状况来衡量,其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大体应该是个人年收入 4 万元至 8 万元,家庭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 20 万元以上,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25左右(北京市居民平均恩格尔系数为 33.8) ,家庭成员有旅游健身、观看中高档文艺演出的愿望和经济能力,有较高的文化、技能或谋生能力等等。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 首先,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

5、者比重,这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奋斗方向,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了保障,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调动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成员旺盛的创造力和劳动热情。 第三,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调查发现,人均年收入达到 5000 美元者,其家庭消费属于随意性可支配类型,这种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而低于 5000 美元的,其家庭消费是以满足基本需要为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可以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支撑着未来消费的增长。 第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根据历史的经验,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有助于社会的稳定, “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结构无疑是最优的选择。因为中等收入者既是经济生活的主角,又是先进文化的投入者、消费者和倡导者。所以,中等收入者在一个国家所占比重越大,这个国家的社会就越稳定。 三、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目标 我国要逐步形成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即“橄榄型”结构。虽然大方向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同,但我国具有中国特色,即“两头小,不悬殊;中间大,分层次”的新型分配格局。这样,既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又有利于社会充满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