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08640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证研究作者:李生校 朱志胜 范羽佳 摘要 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科学、全面的测评。结合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特性,本文试图从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和集群内部竞争力两方面设计和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从八个定量指标判断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而为更深层次地认识和促进浙江纺织产业升级提供思路。 关键词 纺织产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述评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论坛(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对各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并按强弱进行排序,形成了一套被广泛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

2、方法。他们运用层次分析法从两个层次(即若干一级指标和每个一级指标下包含的一组二级指标)确定了影响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其中一级指标包括了国内经济、国际化、金融、政府、基础设施、管理程度、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等 8 个方面,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共 120 个。虽然这两个机构所做的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国家或地区整体层次上的,但对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波特则从规范的角度来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认为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支持产业表现和企业战略、结构、竞争状况,结合政府与机遇两大变数,得出“钻石模型理论” 。在此基础上,美国哈佛大学战略与竞争力研究所从

3、产业集群内的规模、劳动生产率、集群出口额、集群收入、经济贡献率、员工雇用总量、员工增长率、平均工资、人均专利数和创造就业等多方面的统计指标来评价比较集群竞争力。加拿大学者 PadmoreGibson(1998)通过对波特钻石模型的改进,建立的 GEM 模型将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公司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确定为影响企业集群的 6 大因素,并将其分成基础、企业和市场三对,参考世界范围的集群竞争标准给 6 个因素打分。GEM 模型把握了产业集群的关键症状,并提供解决这些症状的分析框架,但 GEM 模型并不能反映出企业之间的网络协作关系,而企业之间的作用恰恰是集群获取技术

4、创新、外部经济、降低交易费用、区域品牌等竞争优势的关键。同时,GEM 模型缺乏总得分的明细评价标准,难以评价和比较大量不同种类集群的竞争力(蒋录全等,2006)。另外,投入产出法(input/output)在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面的应用也比较广泛(Gerold 等,2001),但该方法对统计资料依赖比较重,在传统产业统计资料支持下的投入产出法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值得怀疑(刘恒江,2004)。 随着欧美国家产业集群统计工作的发展,国内一些学者秉承了国外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一些方法,在定量研究上也作出探索。郑海天、盛军锋(2003)通过对广东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微观和宏观分析,构建了集群竞争力

5、评价指标体系来量化集群竞争力,并进行了实证。裴长洪(2002)借鉴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 ,认为可通过显示性指标(市场占有率指标、利润率指标和价值增加指标或增值率指标)和分析性指标(包括与企业绩效直接相关指标和波特的“钻石模型”四大要素指标)来衡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社科院金碚、张金昌等人(2003)认为,出口与国际竞争力的其他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通过一个集群的贸易情况,可以判断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一般说来,处在价值链高端的集群必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可以用进出口指标来评价集群竞争力。虽然他们的工作略显不足,但在集群竞争力评价上做出了尝试,并提供了新的思路

6、。 二、指标选取 本文借鉴现有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从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和集群内部竞争力两方面设计和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判断集群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升级情况。由于纺织产业在浙江省发展已经完全呈现集群化,集群已经成为了纺织产业的一个主要组织形式,纺织产业集群的经济总量已经占到了整个浙江纺织产业的 70以上,因此,浙江纺织产业的贸易数据和效率效益水平能充分反映整个集群的发展情况。考虑到纺织产业实际,仅仅从贸易竞争力的提高还不能完全说明该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情况,纺织行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其出口优势很可能得益于资源或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而这些优势随着资源、环境和本国经济的发展会逐渐消失,因此

7、,还需从集群自身和内部找到界定其竞争力的指标,以判断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和升级状况。因此,本文设计了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区域特点共选取了 8 项指标。 另外,实践表明,体制因素对浙江的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很难将其排除于集群竞争力研究的视野之外,应当根据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对外开放程度,以体制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为背景,对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此外,产业的规章制度、集群龙头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等在集群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软环境因素无法量化和客观比较,因而没有列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 三、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通过查阅 20022007 年浙江省统

8、计年鉴 、 世界统计年鉴和中国纺织工业年鉴等文献,直接获得纺织产业的相关数据,并结合表 1 中阐释的评价指标含义,测算出集群的外部(贸易)竞争力指标和集群内部竞争力指标。 1、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测算与分析 根据历年来浙江纺织产业的进出口额,测算出集群的外部(贸易)竞争力指数。 对表 2 分析可知,2005 年之后浙江纺织品出口超过百亿美元达到111.11 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一。国际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从集群的 Tc指数来看,浙江纺织产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 2000 年以来逐年上升,20022006 年纺织产业集群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在 0.610.77 之间,一般认为这个区间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属

9、于该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较强竞争力,而自 2005 年以来,贸易竞争力指数超过了 0.70,表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强竞争力。笔者经过计算发现浙江纺织产业的RCA 指数也呈不断增长趋势,2006 年达到了 8.06,表明虽然浙江纺织产业原有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但是随着浙江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技术和资金等新资源的注入,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仍比较明显,浙江纺织产业已经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成劳动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成本要求,也上升到技术型的低劳动力成本,这无疑验证了提高浙江纺织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积极的营销策略是有效的升级路径。 2、集群内部竞争

10、力测算与分析 根据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的发展数据,我们对集群内部各项竞争力指标进行了测算。 (1)利润率通常是衡量一个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在价值链上升级程度的重要标准。 一般认为,在全球价值链上位于高端地位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必然获得价值链上大多数利润,其利润率必然高于低端产业和产业集群。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利润率从 2000 年以来基本保持在 4左右的利润率,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尽管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产值和出口逐年上升,但是利润率却没有同步提高。 造成浙江纺织产业利润率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宏观上国内劳动力、能源、环境、原材料等成本增加,出口退税降低,人民币升值增加出口成本;另一方面是浙江省出口

11、的纺织品以中低档产品,产品优势不明显的普通纺织品为主,价格低廉,与国外生产的高档面料有着很大的差距。另外,如化纤面料,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差别化、功能性的化学纤维以及建筑、现代农业、医用等产业用纺织品比重太小;简单加工贸易比重过高,以纺织大市绍兴市为例,有 8090的企业从事简单加工贸易,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 (2)从表 3 可以看出,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呈上升趋势,以 2006 年为例,其生产率水平达到 2000 年的 2 倍。 主要原因是纺织产业的大机器工业化。一方面,浙江省近年来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2004 年浙江省纺织机械及零附件进口额达11.15

12、亿万美元,位于在全省进口前 10 位的主要机械设备的首位。2006年进口纺织机械及零附件 11.84 亿万美元,位于全省主要机械设备的第二位。但是必须认识到,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劳动生产率在全省制造业中位于较低的水平,2006 年浙江省制造业的平均生产率为 11.2273/人年,而纺织产业的生产率只有 6.16 万/人年。通过与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在一些工业大国,如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已达 8 万美元/人年,一些大公司甚至超过了 10 万美元/人年,是浙江纺织产业劳动生产率 10 倍左右;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纺织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也在 4 万美元/人年左右,是浙江

13、纺织产业劳动生产率的 5 倍多。 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呈现出快速增长之势,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也一路走高,尤其是江浙沪一代的劳动力成本增长迅速,虽然与发达国家及国际平均水平相比,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与亚洲的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等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浙江纺织产业的工资成本已经不具有优势。再加上低劳动生产率的抵消,纺织产业的劳动力优势已经慢慢消失。因此,浙江纺织产业必须逐步转向主要依靠劳动力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上来。 (3)一般认为,工业增加值率与生产技术水平密切相关,因为高技术水平可以降低生产中的消耗水平。因此,该指标反映的是产业集群的技术水平。 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率呈缓慢

14、上升趋势,基本维持在 20左右。纺织工业物耗比重大造成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增加值率低,由于近年来纺织产业中间消耗部分价格上涨因素,再加上浙江纺织产业行业上游原料进口依赖度很高,纺织产业的原材料成本约占主营业务成本的 6575左右。但是,这部分因素对浙江纺织产业增加值率的影响是有限的,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部分纺织企业加工深度和技术含量低。横向比较发现,浙江纺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率不仅与发达国家早期的纺织产业的工业增加值有相当差距,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增加值也有一定的差距。 (4)从表 3 可知,浙江纺织产业的新产品价值率逐年下降,低于省内制造业的平均水平,这种现象反映了浙江纺织产

15、业创新水平的欠缺。 目前,浙江纺织行业产能过剩、同质化恶性竞争加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纺织化纤产品差别化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高性能、功能化纤维开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印染后整理技术障碍难以突破;面料开发一直停留在模仿阶段;新产品开发难以深化,相应技术难题多年难以得到解决;服装设计水平与世界水平差距更大,品牌设计与建设任重道远;纺织机械和机电一体化水平相对较低。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偏低,科研经费投入相对较少,低水平重复比较严重,产学研合作有待进一步深入。目前,浙江纺企科研开发投入与设备投入之比还不到 1,科研投入与销售收入比仅为 1,远远低于国际平

16、均水平的 25。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和开拓应用能力相对薄弱,产品研发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核心技术。企业间产品和技术相互模仿,导致产品的市场周期越来越短,打击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销售市场上价格战不断升级,轻纺产品利润空间不断压缩。日趋严重的低水平竞争,成为浙江纺织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四、结论与展望 根据以上对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本文认为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情况如下: 1、集群外部(贸易)竞争力角度 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贸易竞争力角度,通过对出口总额、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四个指标的设计和测算分析可知,浙江纺织品出口不但总体规

17、模增长迅速,而且在世界所占比重同样增长快速,国际市场占有率提高的势头良好。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外部(贸易)竞争力指数超过了 0.7,说明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在国际贸易中具有很强竞争力,集群发展程度在全国范围内仍然属于领先地位。同时,笔者经过计算发现浙江纺织产业的 RCA 指数仍呈不断增长趋势,2006 年达到了 8.06,表明虽然浙江纺织产业的原有赖以生成和发展的劳动力优势逐渐消失,但是随着浙江纺织产业技术和资金等资源的注入,浙江纺织产业的竞争优势仍比较明显,同时也验证了提高浙江纺织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积极的营销策略是有效的升级路径。 2、集群内部竞争力角度 在对浙江纺织产业集群内部竞争力

18、的考察方面,本文主要测算了集群盈利能力(P)、集群生产率水平(H)、集群技术水平(K)和集群创新水平(Z)等四个指标。通过测算发现,尽管近年来浙江纺织产业产值和出口逐年上升,但是利润率却没有同步提高,纺织品利润率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浙江纺织企业从国外引进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使得集群的劳动生产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集群的技术和创新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大部分纺织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简单的从事生产加工环节,在上游的研发设计和下游的品牌营销环节都没能占有一席之地。 综上,浙江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然而,浙江纺织业又缺乏自己的核心优势,

19、如产品的开发能力弱,创新设计能力不足,企业机制不活,管理水平不高等,在全球价值链中仍然处于低端环节,促进其在价值链上的升级迫在眉睫。因此,浙江纺织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整体素质和增强竞争能力为核心,以实现由纺织大省转向纺织强省为目标,运用高新技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改造步伐,推进纺织工业的全面升级,在提高产品质量、技术档次、售后服务和品牌上下功夫,提高纺织业总体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录全,吴瑞明,刘恒江,李海刚.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及指标体系设计J.经济地理,2006,(1). 2金碚.企业竞争力测评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3,(3). 3魏后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 4郑海天,盛军锋.广东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与相应政策体系J.特区经济,2003,(12). 5李创.中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6黄伟.我国区域间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5,(9). 7裴长洪,王镭.试论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概念与分析方法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8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10). 9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年鉴J.杭州:浙江省统计出版社,20022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