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增强水利保障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09625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增强水利保障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增强水利保障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增强水利保障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增强水利保障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夯实水利发展基础增强水利保障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水利部部长陈雷在中国应对极端气候战略高级圆桌会议上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开发建设水电、太阳能、风电等低碳和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在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中国政府作出承诺,在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 15%左右,森林面积比 2005 年增加 4000 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 2005年增加 13 亿立方米。水资源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明显的重

2、点领域,加强水利建设是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的重要基础。今年中央 1 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将水安全提高到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摆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突出位置。“十二五”规划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开发与保护统一、建设与管理衔接、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并行,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和防汛抗旱体系建设,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提高水旱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新跨越,从整体上提高

3、水利应对极端气候的能力,为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第一,突出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针对近年来严重洪涝灾害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着力加强中小河流和大江大河重要支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时期全国洪涝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 GDP 的比重降低到 0.7%以下。第二,加快夯实农田水利基础。完成 70%以上的大型灌区和 50%以上的重点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 260 万公顷,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 330 万公顷。加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力

4、度,因地制宜兴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加强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田间工程配套,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第三,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把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抓紧划定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全面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全国万元 GDP 用水量降低到 140 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 80 立方米以下,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3。第四,大力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

5、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构建“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大力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提升水资源调控水平。加大海水淡化、中水回用、雨水集蓄利用等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全国新增供水能力 400 亿立方米左右,全国干旱灾害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占同期 GDP 的比重降低到1.1%以下。第五,切实搞好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加强重点区域及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水土流失防治,全面开展坡耕地综合治理,继续推进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修复。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农村水电,未来五年新增农村水电装机容量约

6、500 万千瓦,增加年发电量 215 亿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1800 万吨。第六,多措并举增加水资源战略储备。制定特殊时期的水资源安全保障预案,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措施建立应急水源。对海河和辽河等地下水供水比重较高的缺水流域,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禁止深层地下水开采,利用南水北调水置换超采地下水,逐步恢复地下水的涵养能力,增加地下水战略储备;对于西北地区,加强产水区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增加流域储水能力,增强应对干旱能力;在西南丰水区,加强水源工程和配置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地下水的涵养能力,增强流域水资源调控能力,为应对极端干旱提供应急水源。第七,进一

7、步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强化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水文监测体系和防汛指挥系统,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预案体系,落实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防御措施,建设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健全保障有力的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着力提高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水平。第八,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我们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长期参加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全会和工作组会议,先后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开展了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脆弱性研究项目,分别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地下水资源影响和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影响研究项目,与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国的科研机构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杭州国际小水电中心通过积极开展小水电“点亮非洲” 、小水电清洁发展机制以及小水电站设计和设备输出等合作项目,帮助非洲发展中国家开展低碳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减缓气候变化。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政府和民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努力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