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汉字的美摘要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据统计,使用汉字和汉语的人数达到 15 亿以上。汉字是现在仍在使用的历史最悠久的文字。现在能看到而又能认读的最早的汉字是 3000 多年前的甲骨文。这已是相当成熟、相当系统的汉字了。 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那样历尽沧桑,青春永驻。古埃及5000 年前的圣书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但它后来消亡了,有记载的古埃及文化也被深深埋藏起来了。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也有5000 年的历史。但在公元 330 年后,它也消亡了。历史上衰亡的著名文字还有玛雅文、波罗米文等等。而汉字不但久盛不衰,独立世界文字之林,还不断地得以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关键词 汉字 普遍意义
2、 形体 潜藏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许多传说,如战国时期的“结绳说” 、 “画卦说”等,其中最着名的就是“ 仓颉造字说” 。一些古典籍中也有记载: “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荀子解蔽 ) , “仓颉之作书,以教后世”(李斯 仓颉篇 ) 。而从许多古代典籍对古代社会的记载和出土资料的研究来看,汉字应该是以五六千年前的大汶口彩陶为基础,后发展到殷商的甲骨文,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从殷商的铭文、到秦朝的小篆,到两汉的散录,到东晋的今草,到唐代的端楷,到宋、元、明、清的行草,每种书法都表现出当时代文字特有的魅力,甲骨文的古朴,金文的高雅,篆书的委婉,隶书的端庄,楷书的方正,行书的潇洒,草书的飞动,无不显
3、示着汉字的灵性与飘逸,鲁迅先生说过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而书法艺术将汉字的美无时无刻不表现的淋漓尽致,一个草书的“舞 ”字,就把那舞蹈者轻盈的舞步,飘舞的衣裙以及动态的舞姿表现的淋漓尽致。然而为什么以汉字为基础的书法能给人带来如此的审美愉悦呢?其根本原因就在与汉字本身不但具有独特的形态美,进而还含有深层的文化意蕴。 一、普遍意义的美。1、汉字是读音最动听的文字之一。汉字一字一音,每个音又分为四个音调,因此读起来响亮清晰,婉转动听,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用这种语言写成的诗文,有铿锵锐耳、抑扬顿挫的美感,特别是诗,讲究平仄、对仗
4、,所以,诗句可以特别整齐、节奏特别鲜明,琅琅上口。由于汉字语音响亮清晰,没有轻辅音,所以汉字在“ 人机对话” 方面占有明显优势。有人预言, 21世纪是“汉字的世纪 ”。 2、汉字也是最优美的文字之一。优美到什么程度呢?它已成为一种艺术书法艺术。汉字的书法艺术是任何其它文字所无法相比的。 下列的古代书法作品已经成为无价之宝。 3、汉字好认。人类的眼睛视野总是一个面,而不是一条线,所以线性排列不易辨认;排成方块一目了然。拼音文字=线性文字;汉字=方块文字。汉字比拼音文字有更高的阅读效率。 4、汉字意思好懂,具有关联性。 请比较下面一组中英文的词:汉字词 英文词 牛 ox 公牛 bull 母牛 co
5、w 小牛 calf 牛奶 milk 这六个英文词,虽然意思都和牛有关,但写出来读出来却“ 风马牛不相及 ”,要认识它们,必须一个一个地学,一个一个地记,毫无规律可言 。而汉字词,只要认识一个“牛”字,就知道所有带“ 牛”的词都与牛有关了。又由于汉字构词能力很强,所以认识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就认 识了无数的词,即使有新词产生,也是建立在旧字的基础之上的,词义也容易理解。 5、汉字特点,直观达意 汉字是象形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表意性。 汉字的表意性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惟一能跨越时空的文字。只有中国的儿童,仍能读懂 2500 年前的诗经 ,朗诵“ 关关雎鸠,在河
6、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有中国的教材,能把唐诗、宋词作为儿童必读的启蒙材料。而三四百年前的英文,除了专家之外,其他人很难读懂。可见,汉字更有利于读者形成“形-义” 的直接联结。 二、汉字的形体美所谓汉字的形体美,即汉字符号自身外部表象(就像人的外部长像)所体现的美感,它主要体现在整体形状和结构特点上。如人的形体在身材上有高矮、胖瘦、大小之分,脸形有长短、方圆之别。汉字的形体,虽然整体上我们都称之为“方块字” ,但是要具体观察每个汉字的形体,却是千差万别,形态各异。这些千差万别形态各异的汉字符号,可以说给人的感觉是气象万千,美不胜收。如从整体形状看,几乎每一个汉字的外沿轮廓都能归结成一个比
7、较规整的几何图形。有的形体趋于方,像“国” 、 “田” 、 “问” ;有的形体趋于长,像“月” 、 “目” 、 “有” ;有的形体趋于扁,像“血” 、 “二” 、 “山”有的形体呈三角形,像“人” 、 “入” 、 “八” ;有的形体呈梯形,像“三” 、 “呈” 、 “显” ;有的形体呈菱形,像“令” 、 “今” 、 “个” 。从部件组合的形状上看,有的左大右小,如“和” 、 “如” 、 “副” ;有的右小左大,如“冰” 、 “硝” 、 “哺” ;有的左高右低,如“叔” 、 “缸” 、“都” ;有的左低右高,如“晴” 、 “殊” 、 “戏” ;有的上宽下窄,如“贺” 、 “皆” 、 “肯” ;有
8、的上窄下宽,如“泉” 、 “森” 、 “昂” ;还有的中间宽上下窄,如“希” 、 “士” 、 “喜” 。从部件组合的结构模式上看,有的是上下结构,如“思” 、 “苗” ;有的是上中下结构,如“壹”;有的是左右结构,如“相” 、 “课” ;有的是左中右结构,如“微” 。有的是包围结构:两面包围的有,左上包围,如“庙” ,右上包围,如“句” ,左下包围,如“连” ;三面包围的有上包围,如“同” ,左包围,如“区” ,下包围,如“凶” ;四面包围的,如“困” , “团” 、“回”等。从笔画的多少上看,有的繁至二十几画,有的简到一二画,从笔画的斜正曲直上看,有的全是斜笔画,如“众” 、 “义” ;有的
9、全是直笔画,如“目” 、 “曲” ,而大多数汉字笔画组合则是斜正相间或曲直相间。无论这些汉字的形体呈什么形状,组合方式有什么特点,它所给我们的感受都是各占其位,各得其所,协调和谐,恰到好处。特别是当你能够熟练地识别它、书写它时,更会有少一笔残缺,多一画累赘,长一点有余,短一点不足的感觉。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笔者认为其中“规范、端正”就是要求书写出来的字在形状和结体上必须符合汉字符号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在保证写正确的前提下,做到反映本来面目,不走形,不变态。形体该长当长,该方当方,笔画该斜则斜,该正就正,而且要恰到好处,否则就达不到规范、端正。可是,
10、现在很多老师在写字教学中特别是在指导学生抄写生字时,只顾及了写正确,而轻视了写规范;再就是误解了“端正”的含义,认为只要横平坚直就是达到了端正,其实端正首先应保证规范,其次是重心要平稳。所以要求老师在进行写字教学备课时,首先对所教例字的每个字形及结体特点,都要进行细致观察,认真揣摩,做到成竹在胸;其次,还要做到能给学生正确规范地进行范写。这样再去指导学生写字才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三、汉字潜藏的文化之美 1、哲学思想 在汉字中的很多字形都蕴含着一些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我们先来看看汉字中最简单的“一” 字,首先从“一” 字的含义上来说,许慎在解释“一 ”的时认为:惟初大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
11、成万物。段玉裁进一步解释到:有一而后有二,元气初分,清轻阳为天,重浊阴为地。正像周易上所说的“天一地二” , “一”是天之数也,“二” 是地之数也,中国的先民就是这样把汉字溶入了更深的内容和意义,把汉字同万事万物联系起来。在古代的汉字艺术中,有一种表现形式叫“ 计白当黑 ”,其实里面蕴涵了古人的 “有”“无”的一种哲学思想,如齐白石画虾但不画水,而是用空白的纸面做水,他的虾给人看了以后感觉有种鲜活感,他以“无” 表现 “有”,把空白的空间留给观者,用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填充,去意会白纸中的水,以“道家”的思想来解释,画出的虾就是“ 阳”,留下的空白的水就是“阴” ,这样就在对立中得到了和谐的统
12、一,从而产生强烈的美感 2、伦理思想 (1)做人思想。在古代,人们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最关键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的道德修养很高,才能担负起治理国家天下的重任,也是所谓的“修身、治国、平天下 ”。如 “信”, 说文解释:“信,诚也,从人言” 就是人说的话要真实,如果一个人讲话不真诚,就达不到做人的基本原则,他就是不一个真正的,为大家所认同的“人” 。 “仁”, 说文:仁者,亲也。从人二。 中庸解释:仁者,人也。也就是说,做人要做一个有爱心,有信用,能够对别人以帮助的人。中国易学有三才之道:立天之道,曰之日月:立地之道,曰之刚柔:立人之道,曰之仁义。可见古人将仁义作为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标准来对待
13、, (2)礼教思想。古时的礼教制度非常严格,如“君” , 说文:“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 意思就是说,所谓 “君”者,就是发号口令的人,慢慢的“君” 字就成了统治者的代名词。 “臣”就是一个被统治者的形象, “臣” 是一个侧目、曲身、俯首称臣的人。在古时候,作为臣子,从来不能用目光与君王正视,这样做回被视为不敬,对君王所说的话就要无条件的接受,这就是古时的君臣之道。 “孝” 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说文解释:孝,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者也。 “孝” 在我国是有很深的思想根基的,子女孝顺才能家庭和睦,家庭和睦才能国家稳定,国之本在于家。 汉字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它记录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史,它包含着太多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这其实就是汉字富有如此魅力的根源。汉字反映了民族心理,表现出了民族性和民族特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