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10156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复盘式”评课的主要特点和趋势分析“复盘式”评课,就是指以类似于棋手“复盘”的方式,以回顾教学事实为基础,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议的活动过程。与围棋的“复盘”一样, “复盘式”评课可以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导入、活动、反馈、小结等)或相关要素(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等)一一呈现出来,让执教者与评课者对其优劣得失展开针对性的剖析品评,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这个活动如果有教育专家参与指导,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将会更快。在一次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校本研修指导教师培训班上,我执教了沉船之前一课。课文选自美国作家

2、舒特斯曼的长篇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 ,原是上海语文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21 课。在徐州师大云龙报告厅,我们先后执教的两节沉船之前研讨课刚一结束,徐州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主持的评课活动随即开始。我原先已知道上完课后会现场评课,就草草准备了一些说课和反思的内容,打算到台上先汇报一下,再虚心接受大家的评议。哪知道魏教授根本没给我这个机会,他说:今天我们来尝试一下与传统评课方式不同的“复盘式”评课。他先在黑板上列出了一个评课维度表,包括学习目标、教学内容(任务) 、学习活动、学习效果四项。然后一边引导我回顾自己课堂每个环节的具体实况乃至细节,一边进行连续的追问:你这节课预设的目标有哪些?围绕这些目

3、标你安排了哪些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分别是为了完成什么学习任务?你组织了多少学习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必需的吗?如果不全是,哪些应该精简,哪些又应该强化?你觉得这节课学生的学习达到了哪些效果?其中最好的效果是哪一项?根据我的回答,魏老师及时用粉笔在有关维度里摘记下相应的关键词,于是黑板上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关于我的课的“复盘”表:魏老师的“复盘” ,就像一束 X 光,对我这节课进行了扫描和透视,然后将其“骨架”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分明感觉到自昌的课竟是那么的纷繁芜杂,不够精练!在教学内容方面就有九项,而第和项明显和目标不相对应,完全可以不安排;在学习活动方面也有七项,现在看来前三项明显不是必需的,应该果断减

4、去,把这部分时间还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充分思考、展开讨论,而学生讨论是我这节课最为薄弱的地方;在学习效果方面,除了第一项达成较好之外,第二项的达成较为勉强,第三项的效果还不够明显想到这些,我又觉得魏老师的“追问”就像一杯强力“汰渍” ,在一瞬之间洗去我课中的芜杂和纷繁,还了语文课堂应有的干净与清爽!作为教研员,我们在工作中组织过多少次的听课评课,但哪一次评课能像今天这样给执教者带来真切、深刻的体验,能促进执教者自发、深入地反思,又能激发听课者积极参与的兴趣?相对于传统评课模式, “复盘式”评课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再现事实。传统的评课往往空泛评说无事实。表现在:教师进入听评课现场之前,没有计

5、划,没有准备,很少有人考虑“听什么” “怎么听”和“如何评”等问题;听课过程中往往忙于做其他事情,如批改作业、备课等,不能够集中注意力观察、记录课堂事实;评课时参与听评课的老师往往多保持沉默。由于没有事实依据,发表意见的老师多凭印象进行架空评说或者乱侃一气,泛泛而谈,不管是否切中要害;或者“好好先生”式地吹捧一番,虚话、假话、套话盛行,双方皆大欢喜;或者“阎王老爷”式地狠批一通,评课者的价值观无论对错,都直接施加给执教者。 “复盘式”评课则首先要回顾、再现课堂教学事实,并强调以此为依据展开评议。再现课堂教学事实,可以按具体的时间节点将一节课分割为先后几个环节,也可以按预设的观察角度(如教学内容

6、或师生活动等)对课堂信息进行整理归类。这就要求评课者在听课中认真观察课堂,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为其后的评议准备好充分的事实依据。二是追问原因。传统的评课往往形式单一无合作。表现在只有评课者的他者视角而没有被评者的教者视角:“尽管听课评课活动中有时候会安排教者谈谈备课的设想和教学的心得,大概因为教者对自身的教学过程缺少清晰的理性审视,大多只是叙述备课意图和设想,同时也由于大多数评课者他者意识过强,真正能同时立足他者立场和教者立场对课堂进行评价的情况并不多见。 ”执教者除在开始时可作简要汇报外,后面基本都在静默地接受评判,很少再有解释、说明甚至辩白的机会;评课者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凭自己的经验

7、与主观感觉自说自话,很少顾及执教者教学设计的意图或原因。以致常有执教者精心准备了一节课,到了评课时却被批得体无完肤。 “复盘式”评课则由评课者与执教者一起回顾教学的各个环节及具体内容,追问教学的目标定位,追问各环节内容安排的目的,对执教者原本较为模糊的设计思想加以梳理,让教学事实背后的原因(如对文本核心价值的理解)或背景(如对学生学情的把握)得以浮现。在此基础上,双方一起分析目标、内容、活动、效果等教学要素之间的关联度,或对成功的教学片段进行经验之上的理论提炼。这种形式的评课能有效实现“他者立场和教者立场的结合” ,会使我们对课堂获得更全面也更正确的认识。三是引发研讨。传统的评课往往重评轻议无

8、研讨,表现在错误地将“评判上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当做听评课的目的:执教者精心准备,力求在“这节课”中表现得最好;评课者也只关注“这节课”中教者的展示与表现,并据此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对教者的教学水平高下作判断。由于要作判断、下鉴定,评课者常常面面俱到地综合分析“这节课”各方面的状况,再指出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而具体到评判的每个方面,则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很难突出重点。至于被评者是否认同和接受评判,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得到改进,很少有人关注。被评者“或是选择亦步亦趋地跟随,选择毫无质疑地虔诚匍匐,习惯性地、 条件反射般地接受评课者的有效经验来试图解释、克服或改进自己的课堂;或是在上课理念与评课理念的激烈

9、冲突中,困顿了、迷失了,渐渐的,缺乏基于自身特点的对课堂教研的深度拷问与个性反思,没有了自己的思考” 。“复盘式”评课则重在“议课”甚至“辩课” ,教评双方以改进教学行为为旨归,客观分析教学事实,提出实际问题,发表意见,展开对话或争辩,共同研究问题的解决办法,讨论形成具体的改进方案。其过程大致为“事实回顾教者简释听者追问教者反思研讨改进”的不断循环。这种形式的评课,能超越教学的表面现象,深入课堂事实的本质,走向集中的研讨话题,发现更多的教学可能性,供执教者在后续实践中自主选择。“复盘式”评课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进执教者主动反思,改进课堂教学行为。 “复盘式”评课旨在促进执教者

10、在“复盘”的过程中反观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同行的帮助下考察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事实的基础上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优劣得失,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努力提升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有无主动反思的意识与习惯,是“专家型”教师与“教书匠”式教师的明显区别。正是在“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教师才会不断超越有限的教学经验,其教学理念和行为方式才会逐步趋向成熟。二是启发评课者深入思考,参与课堂观察、研讨。他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在对被评教师的课堂进行剖析评议的同时,评课者自然会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比照、分析中深入思考,得到启迪。而要想真正帮助执教者改进教学行为,就需要评课者对“复盘”后的课堂事实作出

11、准确诊断,发出有证据的质疑,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这样,评课者必须在听课前有所思考,有所准备,听课中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听课后认真梳理,及时归纳,以便在评课中形成针对问题解决的改进方案在积极参与课堂观察和合作研讨的过程中,评课者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都得到提升。三是构建专业性评课平台,营造新型教研文化。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被认为人人都懂,语文评课也多充斥经验之谈,即便一个语文教学的外行,只要他拥有话语权,就能凭着个人的感觉对一节语文课发表一番长篇大论。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一度被认为是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其实隐含着高度的专业要求。但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研究没有根植于语文教学内容,语文课的观课评教变成了

12、似乎人人能做、人人能说的事情,缺少起码的专业准入要求。 ”“复盘式”评课尝试构建专业化的评课平台,侧重对课堂事实进行学理阐释。它要求评课者具备起码的语文学科教学理论素养,在对课堂事实作出是非优劣的评判之后,能从学理上论证支撑,而将个人感觉屏蔽在外。这就对想参与语文评课活动的人员提出了专业准入条件,维护了语文学科教师的专业形象。因而, “复盘式”评课营造了一种平等互助、合作共进的新型语文教研文化。在“开放、民主、对话、多元”的教研氛围中, “没有居高临下 ,没有诚惶诚恐 ;没有妄自尊大 ,没有妄自菲薄 。大家在真诚、热烈、坦诚的基础上,畅所欲言,据理力争。从而由对立走向趋同 ,从批判走向建设 ,由缺失走向完满 ”。注释:周坤亮:论指向课堂教学改进的听评课 , 江苏教育研究2011 年第 5 期。黄厚江:评课的多重视角及策略选择 , 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 1 期。王铁青、郑百苗:辩课:传统评课模式的范式突围 , 河北教育2010 年第 9 期。王荣生:对语文课观课评教应提出必要的专业准入条件 , 语文学习2005 年第 6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