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象”敲开语文学习的大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那么,作为语文学科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中外教育专家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都将想象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已通过实践证明。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 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大有可为的 从学生的心理上看,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随着课程的增加,就业竞争的激烈,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有特色。所以,低年级学生听了
2、一篇故事,让他们再复述一遍时,他们往往是一字不漏地复述;而中高年级学生由于阅历的丰富,他们对社会、对人生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一般能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创造性地加进一些新的、别出心裁的故事情节。例如,在以“放弃”为话题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就写出了这样的开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古人的豪言壮语时刻提醒我们不要放弃,这是一种毅力和信念的象征。毅力不能失,信念不能无,可是有时候过分执着的追求未必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懂得学会放弃也是一种美好。” 从学生的学习上看,中学语文教学的能力性,决定了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从深刻的思考开始。而“思维活动是言语活动的心理前提。 ” “在语文教学
3、中,在读写训练中,在训练语言的同时也训练了思维,培养了语感,激发了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按教学目的进行符合教材内容的想象,可以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兴奋点”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能使学生把书本知识学得生动活泼。 从教材上看,语文学科所选用的课文,是世世代代中国人集体创作出来的最优秀的作品。作品的创作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作者的情感的想象能力。如高中语文荷塘月色中,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用的是通感的修辞手法。但只说出清香和歌声的的相似之处,句子的韵味尽失。有的学生描绘了他想象的一幅图画:“静坐在庭院的月桂树下,月桂的清香淡淡飘来,耳
4、边有隐约可闻的笛声,猜想着吹笛子的人是什么样的,心中很恬静,很轻松。 ”也许是有过同样的经历,也许是触发了某种情感,对这位学生的发言,同学们不由得报以掌声。我想,以生活或想象的场景去比附、形容文中的场景,是一种非常有些的方法。语文教材中的注释、看图说话、仿写、阅读、作文等活动,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二、 在教学中培养想象能力的主要方法 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的表象而创造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整合的过程。根据想象的新颖性、独特性、创造性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又可以把它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形式。 (一) 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黑
5、格尔认为,艺术形象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因为它并不只是代表自己,而是可以指引到一种意蕴,将象所包含的意蕴浮出水面。 再造想象是依照词语描述或图表描述,在人脑中产生新的形象的过程。因为再造想象中的形象不是本人独立首创的,而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示意,运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再现别人曾经设想过的形象,所以再造想象不但灵活、清晰、准确,而且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雕塑家可根据某些图画资料将自己从未见过的历史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同样,小说家也可以根据历史留下的某些资料,将历史人物描绘得活灵活现。这些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再造想象在青少年的学习中显提十分重要,是学生接受知识,理解教材的重要条件。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主
6、要是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1凭借语言材料,启发想象。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是用词来表达的。语文教学的基础性,决定教学目的的实现,必须从语言文字开始,必须让学生在感知语言方面,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凭借语言材料去启发想象,实质上经历了将语言想象成一幅画的思维过程,将抽象的语言材料、概念想象成一幅画面,然后再描述出来,这种过程就是一种创造过程。 另外,艺术家的创作都讲究“留白” ,即在艺术作品中有意不透透彻彻地表现,言尽而意未尽,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些地方,创造出一种无言意境,让学生在体味课文所创设的一种美妙境界中再造想象、就会让新形象更带色彩
7、。 2凭借形象材料,启发想象。 形象直观的材料,极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形象的画面、声音、实物模型等材料,借助想象的翅膀,重新构想出生动形象的画面,就是把学生大脑存储的表象加以重新组合的过程。它体现了学生创造思维发展的程度。这里,选用一些具有新奇特征的内容,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因为情感是想象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了愉悦的情绪,才能呈现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活跃神态。 (1)可以凭借插图进行训练。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紧扣课文内容,构思新颖、生动有趣的插图。这些有趣的插图是编者根据文意插进去的,大都紧密配合课文的重点部分,集中地反映了文章中心。教学中运用好
8、这些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想,或生动形象地状景,就能使学生的想象得以诱发。如审视故乡中的闰土,我们回发现,少年时的他是个健康、富有活力、勇敢机敏的“小英雄”形象;到了中年则成了憔悴不堪、呆滞麻木、迂腐迟钝的木偶人形象。 (2)可以创设情境,进行训练。创设一个良好的特定的情境,极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教学中,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情节,运用多种媒体,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教学项羽本纪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梳理出“巨鹿之战” “鸿门宴” “垓下之围”几个项羽经历的重要的人生片断。这些片段是项羽人生舞台上最为扣人心弦、惊心动魄单位几幕,
9、也是秦汉之际中国历史上社会变革最为激烈的几个时刻。在巨鹿之战中,我们看到了项羽驰骋纵横、永冠三军的霸王气概;在险象环生、波澜起伏、环环相扣的鸿门宴中,我们看到了项羽率直轻信、优柔寡断的一面;在垓下之围中,我们看到了项羽悲歌别姬、披坚执锐、斩将刈旗、乌江拘渡、自刎身死的画面。我们在感受到项羽叱咤风云的一面时,也充分感受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至此,一个声貌毕肖、光辉四射的项羽形象便矗立在学生面前了。学生在自己已有的表象的基础上,渗入了自己的情感,重新创造出新的、悲壮的项羽形象。 (二) 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创造想象是不依据别人现成的描述,而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想象者对
10、已经掌握了的许多素材进行创造性的综合,独立地首创出出新的形象。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粗看起来故事已讲完了,但细想起来,还留有一定的悬念,言虽尽意未了。对这类教材的处理,要使学生解放大脑,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对“想入非非”的学生不横加指责,冷嘲热讽,要在表扬他们敢想的同时给予引导。同时,还要让学生讲为什么这样想?“原型”是什么,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三、培养想象能力的要求。 发展自我想象能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必要的,发展年轻一代丰富而生动的想象能力,更是每一个人民教师所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责。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性学习
11、,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指每个学生都具有对末知事物进行主动探索和发现的愿望和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是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培养其创造能力的基础。传统学习多以教师的讲解为中心,学生则是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阻碍了其创造性学习。现代教育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就是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于具体教学而言,就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敢想,包括想象、联想、幻想、甚至“想入非非” ,会想(多方面、多角度、独立地等想) 。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鼓励大胆质疑与创新。传统教育中,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第一位,师生间关系是以教导与服从为特征的,学生多处在
12、被接受的位置,这样教学中与学生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也就无从说起。一般情况下,高中生从生理到心理都比较成熟,能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采取积极、鼓励、平等和宽容的态度。使学生敢问,养成好问的习惯。(三)丰富学生生活,积蓄表象。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知识的眼界,以发挥内在之威力。 ”一个人想象能力如何是以他记忆储存数量为基础的,有关统计表明中国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来自“学习”和“生活” ,而源于日常生活的创造设想又居于首位。因此,教师要注意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这是感知的重要手段;还要鼓励学生广泛
13、地进行多种形式的有趣的实践活动,如参观、访问,浏览、野炊、调查、讨论等,学生只有脑中有更多的表象储存,其想象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 (四)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情感是创造想象的动因,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的活动,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人们在产生想象时,往往产生一定情感,如看到美丽的风景,人心情就会高兴,反之人的情感也会影响想象能力,乐观、愉快的情绪常使人想象可喜的情景, “情景交融” 、 “情人眼里出西施”即是这一道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境,美好的激情,培养他们具有崇高的情操。 总之,想象能力的培养,是指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实践。学生只有在复杂的社会生活里,才能探取到智慧的明珠。任何脱离实际生活的企图,都会给创造能力的发展造成障碍。实践是衡量创造价值的唯一标准,也是创造想象的唯一源泉。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创新能力,让它成为敲开语文学习大门的“金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