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随着哲学对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入,美学也在不断地发展、转向,当然也不断引起论争。在西方,由最初的客体性哲学影响下的客体性美学,发展到近代的主体性哲学影响下的主体性美学,直至现代,启蒙现代性受到批判和质疑,主体性哲学逐渐让位于主体间性哲学,有关“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也相继被提出,如存在论美学、现代解释学美学、生态美学、超越美学、修辞论美学等。随着西方美学著作不断地被翻译和介绍到中国,中国学术界也开始从西方美学理论中汲取营养,不断建设和完善自己的美学体系。在这种具有独特创新意义的美学建设中,杨春时比较系统地建构了自己的“主体间性”美学,成为中国后实
2、践美学中“主体间性”美学的主要理论代表。他认为存在不是客体性的,也不是主体性的,而是主体间性的。本真的存在必须消除主客对立,必须恢复世界与人的同一性,即把世界当作主体而不是客体,存在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共在。这种主体间性的共在只有超越现实存在,进入审美活动才可能实现,审美就是主体间性的充分体现。在审美和文学活动中,世界不再是客体,而是成为与自我主体亲近、交往、对话并最终融为一体的主体。同时,我们也应当克服主体思想的片面性,在主体间性基础上建设现代美学。德国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为了避免自我论,曾经首先提出“主体间性”的概念;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受其影响,在晚期的“天地神人四方游戏”说中把人
3、与世界的关系看作主体间性的关系;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和“对话理论”等也都是在主体间性的启发下产生的。在中国,长期以来少有人涉及主体间性理论,直至 1997 年,金元浦发表了论文学的主体间性一文。可以说,这是最早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文艺理论研究。在文中,他解说了主体间性的含义及其本质规定性,但并未深入挖掘主体间性的内涵。21 世纪初,杨春时对实践美学的主体性理论进行了反思,认为主体性理论是启蒙理性的核心,而现代哲学已经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于是,他开始以主体间性理论阐释审美和文学活动,并于 2002 年发
4、表了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一文,比较系统地梳理了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历史演变过程,并对主体间性理论作了较全面的阐发,力图由此建立自己的主体间性美学。可以说, “主体间性”美学理论改变了我们的审美思维方法,对我们的审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而通过对“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特征及其对中国美学理论建构的影响的探讨和审视,将会更加清晰地看清其在中国当代美学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一、 “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特征杨春时曾指出,主体间性是指在主体与主体的关系中确定存在,存在是主体之间的一种交往、对话和体验,并由此达到互相之间的理解与和谐。当然,主体间性并不是非主体性,而是超越主体性,把与客体对立的片面主
5、体转化为与主体交往的全面主体即交互主体,从而使主体成为真正的主体,即自由的主体,也使世界成为真正的人的世界。我们可以看到, “主体间性”美学受到了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观念的影响。伽达默尔以主体间性思想建构了现代解释学。他认为文本(包括世界)不是客体,而是另一个主体,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而理解就是两个主体之间的谈话过程。 “在这种谈话的参加者之间也像两个人之间一样存在着一种交往(Kommunikation),而这种交往并非仅仅是适应(Anpassung)。本文表述了一件事情,但本文之所以能够表述一件事情归根结蒂是解释者的功劳。本文和解释者双方对此都出了一份力量。 ”杨春时正是在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启发
6、下,提出了主体间性的存在论,认为主体间性使世界变成一个本真的存在。它把现实存在的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转化为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之间的平等交往,建立了一个主体间的生活世界,以达到本真的存在,它们之间可以自由交往、对话、理解。本真的存在何以可能,就在于超越现实存在,也就是超越主客对立的状态,进人物我一体、主客合一的境界。在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关系中,人与世界互相尊重、互相交往,从而融为一体,这就是主体间性的存在。当然,这种主体间性在现实中不可能存在,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可能真正实现。在“主体间性”美学看来,审美不只是一种情感活动,它也是一种对存在的体验和对生存意义的理解,是获得真理的一种方式。它是主体间性的活
7、动,具有超越性、自由性的特征。可见,存在、自由、主体、超越便是“主体间性”美学的主要属性。具体说来,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体间性”美学认为,在审美实践中不仅主体具有主体性,客体也具有主体性,是另一主体“主体间性”美学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对立的主客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同一关系。所有客体都带有主体性。此时,由于审美理想的作用,审美主体突破了现实关系的束缚,自我由片面的、异化的现实个性升华为全面发展的自由个性,这就是审美个性;世界由死寂、异己的客体变成有生命的、亲近的另一主体。两个主体之间互相尊重、彼此欣赏,以至于最后融
8、为一体,达到主客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我们把自然看作有生命的主体,而不是征服的对象;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审美超越了现实的社会关系,变主客对立关系为主体与主体的平等交往关系,审美的同情取代了利益的冲突,从而使他人成为审美对象。审美在艺术活动中最鲜明地体现了主体间性的关系。艺术中的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已经转化为艺术主体与艺术形象的关系,艺术主体与艺术形象完全同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彼此难以区分,共同成为艺术(审美)个性的表现。以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为例,我们知道,文学审美活动包含了四个要素:作者、作品、读者、世界。在“主体间性”美学理论中,它实际上是四组主体间的关系。除了“作者与读者”
9、这一对有生命、有思维的主体,还包括了“世界与作品”另一对主体。表面看来,世界与作品是一对客体,但是一旦进入审美活动之中,它们就具有了主体性。因为进入审美主体视野中的“世界”是具有主体性的“世界” ,这一“世界”不仅带上了审美主体的情感特征和审美理想,而且它还是具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主体,让审美主体可以与之对视、交流甚至互相融入。 “作品”则不但具有了作者的主体性,而且进入读者审美视野的“作品” ,它也必然带上读者的主体性,包括读者的审美前见、审美个性和审美追求等。同样, “作品”也是具有生命的活生生的主体,审美主体通过作品,可以与创造主体对话,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甚至与自我对话,去获取理解和认知,
10、主体间也由此达到了沟通和融合。由此可见,审美实践是一种鲜明的独特的主体间性的创造性活动。在主体间性的理论中,自然既是人的客体,又是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与生命状态的另一主体,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他们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不应该是对立的、冲突的,而应该是平等的、统一的、互相尊重的。由此可见,在主客对立的格局被打破后,世界(除人之外的其他万物)不再是一种被主体征服的客体,而是作为与人平等的另一主体存在着,他们之间是平等沟通、对话的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就这一点来说, “主体间性”美学对主体性美学是一种发展,它开启了人们认识审美实践、认识世界的新思维。(二)“主体间性”美学认
11、为,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把握是主体与主体的交往、对话与同情,从而达到充分的体验与理解杨春时在论审美解释中阐明了审美体验的源初性、浑融性、无限性和非自觉性。这种审美体验的历史性和超历史性决定了审美解释的历史性和超历史性。因此,在审美活动中,基于审美体验的审美解释必须是主体闻性的,是主体与主体的交往、互动、理解、同情。审美解释应以充分的主体间性,沟通审美主体与对象主体,克服历史的间距,达到充分的互相理解。从这一角度来说,文学的审美阐释也是一种主体间性的活动。我们知道,文学是一种生命创造,作家的精神个性与生命意义通过文本得以体现并向读者言说。因此文学本质上是交流的,它是两个主体,即创造主体作者与审美主体
12、读者交流的平台,是沟通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桥梁,这种交流和沟通甚至是跨时空、跨国界、超历史的。例如,现代人并不认识李白本人,但却能体验到他的潇洒襟怀和旷达精神,这种体验来自于李白的诗歌文本,来自于他的梦游天姥山吟留别 、 将进酒 、 月下独酌等等诗作。也就是说,李白通过诗歌向我们表现或展示了他的精神气质,读者则通过诗歌走进了李白心灵,去聆听他的心脏跳动,去破译他的语言密码,去回应他的情感诉说,去理解他的豪放个性;可以替他不平,也可以为他叫好。因此读者的体验和理解是决定性的,否则,李白的表现和展示就失去了意义。而文学阐释,就是要通过阅读和阐释,把潜藏在语言之中的这种精神价值和生命特征揭示出来,
13、让人们共赏。可见,审美活动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活动,它是自由的、超越的。虽然社会活动(即实践)的积淀是构成审美的前提基础,但是审美则是超物质的一种主体间性活动,是两个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和回应,从而达到沟通和理解。总之,在“主体间性”美学看来,审美作为对世界的最高把握,是一种沟通和理解的过程。理解只能是主体间的行为。只有主体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交互体验、交流与互相同情才能达到真正的沟通和理解,从而完成对世界的把握。审美意义正是通过这一把握,达到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的互相尊重与和谐共在。审美之所以可能,只能是一种主体间性的过程。二、 “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在美学界的影响2002 年,有关探讨“主体间性”
14、美学理论的文章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刊发后,中国美学界掀起了“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争论热潮。杨春时、苏宏斌、李咏吟、张弘等先后发表了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兼谈文艺学的方法论变革 、 主体间性:走出审美现代性的悖论 、 审美活动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等,肯定主体间性理论对于当代文艺理论的进步性。2003 年,王雅君、曹明海、巫汉祥、曾繁仁等又分别发表了认识论研究的主体间性视域 、 当代文本解读观的变革 、 论美学与文艺学的内在主体间性 、 试论当代存在论美学观等文章来讨论“主体间性”美学。在此期间,这些学者主要还是持支
15、持“主体间性”美学的态度的。2004 年后,陆续有学者批判“主体间性”美学,如主体间性是后实践美学的陷阱与杨春时教授商榷 、评“主体间性美学”兼答杨春时先生 、 实践美学的价值论维度 、美学主体间性“转向”商酌 、 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 、 文艺研究如何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讨论中的越界、含混及其他 ,其中尤以张玉能的批评最为激烈。对此,杨春时也积极回复,发表了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兼答张玉能先生 、 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 主体性美学与主体间性美学 、 文学批评理论的主体间性转向 、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等文,更加全面地解释和揭示了“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特征
16、。其他一些学者也纷纷发表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文学理论的客观性与主体间性 、自我构成与历史认识中的主体间性 、 在“文本间性”与“主体间性”之间试论文学活动中的“复合间性” 、 认识论与本体论:主体间性文艺学的双重视野 、 美学主体间性“转向”商酌 、 论文学的主体间性 、 美学研究的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等等。不仅如此,学术界也开始把“主体间性”美学的理论扩大化,把它运用到实际的审美解释中,如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 、 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 、与童年对话论儿童文学的主体间性 、 虚拟主体:间性、艺术与哲学 、 主体教育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 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 。综观上述研讨论文
17、,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主体间性”美学主要有以下三种态度:(一)肯定态度。认为“主体间性”美学的提出适应时代的要求,是中国现代美学理论建设的进步持肯定观点的学者主要以杨春时、金元浦、苏宏斌、朱晓军等为代表。杨春时力主主体间性美学自不必说。苏宏斌则指出,以往美学只研究对象意识,这是一种局限,要引进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即主体间性的观念。他认为, “主体间性”理论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的文艺学研究摆脱本质主义倾向和二元论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方法论上的变革。金元浦也认为, “主体间性”是互为主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对话,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在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中,交流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因此,主体间性的出场
18、便成为一种历史要求。朱晓军认为, “主体间性”美学的提出克服了传统实践美学的局限和矛盾,在文艺创作和审美实践中具有积极作用,是美学研究的一大进步。这些学者都对“主体间性”美学的提出持肯定的态度,他们看到了传统的主体性美学在现代审美语境中存在的缺陷,认为它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审美实践的需要,只有“主体间性”美学才能解决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审美的自由和超越。(二)否定态度。认为主客本来就是二分的,所以“主体问性”美学不能成立,不应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持否定观点的主要以张玉能、易中天、尚延龄、尚缨等学者为代表。张玉能指出, “主体间性”美学认为, “主体间性”就是“在世界的所有可以称为
19、主体的存在之间的交流、对话、沟通、交往等等的关系属性” ,“而所谓主体就是自由自觉的存在” ,这是把“主体”的概念任意扩大到一切存在之上,主体的概念主要应是人的存在,并认为“主体间性”美学是“历史的错位” 、 “哲学观念的扭曲” 、 “美学理论的倒退” 、 “后实践美学的陷阱”等等。他在主体间性与文学批评一文中指出, “主体”的概念主要是人的存在,自然界的一切动物、植物、无机物在一般情况下不是主体,只有在人的想象之中才可能转化为主体。尚延龄、尚缨在美学主体间性“转向”商酌一文中对杨春时的中国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提出质疑,认为“世界主体不能担当主体, 自我主体的主体性被杨春时先生曲解” ,所以,他
20、们觉得主体间性不能成立。他们还认为,杨春时提出的审美活动中的解释活动的基础是理解也不科学,文学阐释不以文本为基础和依据,是胡乱阐释,必然丧失文学阐释和批评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他们认为杨春时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存在理论缺失,不应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现代美学的新“转向” 。在文章最后,他们还以 2004 年 11 月 3 日光明日报所报道的一则消息为例进行批驳:某剧院根据鲁迅小说阿 Q 正传 、 药改编的话剧,打着解构鲁迅的名义,把阿 Q 写成一个赤裸裸的性饥渴者,而吴妈则成为一个敢爱敢恨并充满情欲的女人。最终,两者在阿 Q 临刑前圆了房,阿 Q 被砍头后血被蘸成人血馒头,成为某大人物的壮阳药。这部戏
21、内容荒唐,表演色情,很多人表示不满,认为是玩弄鲁迅、强暴鲁迅,拿名著开涮,是玩得出了圈。他们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恶果是因为阐释者不受文本(客体)制约,是以自己的“理解”为“基础”来阉割作品。而杨春时的“主体间性”美学观很容易成为这类“解释活动” 、演出活动的理论张本。总之,他们反对的理由是认为主客本来就是二分的,客体永远是客体,不可能也不能当作主体,没有客体也就没有所谓的主体。 (三)谨慎存疑态度。认为主体间性美学虽是当代文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但它仍有疑问,有待商榷在“主体间性”美学理论的论争中,一些学者则对主体间性理论本身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持谨慎与中立的态度。刘悦笛把“主体间性”看作是作者、读者的对话,而对于客观对象(如作品等)则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