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红蓝光照射联合果酸治疗痤疮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2010723 上传时间:2019-03-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ED红蓝光照射联合果酸治疗痤疮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LED红蓝光照射联合果酸治疗痤疮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LED红蓝光照射联合果酸治疗痤疮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LED红蓝光照射联合果酸治疗痤疮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LED红蓝光照射联合果酸治疗痤疮60例临床疗效观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LED 红蓝光照射联合果酸治疗痤疮 60 例临床疗效观察痤疮是一种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等皮损。超过 85青少年患不同程度的痤疮,并且部分人持续到中年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009 年 7月2010 年 4 月,我们应用 LED 红蓝光痤疮治疗仪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 临床资料和方法 1. 入选标准: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寻常型痤疮诊断标准,病变程度符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分类法级,级(轻度):仅有粉刺;级(中度):除粉刺外还有炎症性丘疹;级(中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2;年龄在 1835 岁的患者,男女不限

2、;同意治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治疗前 4 周未口服治疗痤疮药物;2 周内未外用治疗痤疮药物。 2. 排除标准:重度痤疮(级)患者;已知光过敏体质患者;近 4 周口服光敏性药物者;妊娠、近期拟妊娠或哺乳期妇女;面部有伤口或单纯疱疹等皮肤病;治疗期间不能遵医嘱配合治疗者;有严重肝肾疾病及其他疾病者。 3. 仪器参数及治疗产品:治疗组采用 LED-IA 红蓝光痤疮治疗仪(武汉亚格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参数:红光波长为(63310)nm,输出强度 80mW/cm220%;蓝光波长为(41710)nm,输出强度100mW/cm220%;果酸采用百润公司的 NeoStrata 芯丝翠果酸产品(20,35

3、,50和 70的羟基乙酸)中和液,活肤乳液,面霜。对照组单纯使用 LED-IA 红蓝光痤疮治疗仪。 4. 治疗方法:治疗前彻底清洁面部皮肤,拍照存档,治疗组将芯丝翠活肤清洁液均匀涂抹在脸、颈部,轻轻按摩至起泡沫,以祛除油脂和皮屑,充分清洗。然后根据当天皮肤状况选用合适浓度的果酸,果酸的浓度有 20、35、50和 70,一般从低浓度开始,依据皮肤的适应情况,浓度逐渐增加;果酸在面部停留的时间,依患者皮肤的反应度一般为 15 分钟,之后用中和液中和后清洁面部,涂抹活肤乳液、防晒霜后结束治疗。2 周后,清洁面部再采用 LED-IA 红蓝光痤疮治疗仪照射全面部(佩戴专用黑色眼罩遮住眼部) ,治疗单元放

4、在患者面部上方,确保光板距离皮肤表面 14cm,红光、蓝光的照射剂量均为4060J/cm2,每次治疗 20min,治疗过程中根据皮肤的反应和患者耐受度增加 12J/cm2 能量,5 次为一个疗程,交替进行,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LED 红蓝光能量和果酸浓度逐步增高,对照组单纯给予红蓝光照射,照射方法同治疗组。 5. 疗效观察:用数码相机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每次治疗后的病灶变化,对比观察,每 4 周 1 次,记录炎性皮疹(红斑、丘疹、脓疱)和非炎性皮疹(白头、黑头粉刺)的数量及痤疮变浅的程度。并计算治疗后 4、8、12 周的粉刺、丘疹和脓疱的减少个数及百分率,皮损减少率=治疗前皮损数-治疗后破损数/治

5、疗前皮损数100%。 6. 疗效判定:按炎症皮损治疗前后减少率来判定疗效。减少率=(治疗前炎性皮损数-治疗后炎性皮损数)/治疗前炎性皮损数100%。基本痊愈:炎性皮损数减少90%;显效:炎性皮损数减少 60%89%;好转:炎性皮损数减少 20%60%;无效:炎性皮损数减少20%或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基痊例数)/总例数100%。 7. 统计分析:治疗结束后使用 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治疗前后组内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组间比较采用 x2 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1.一般情况: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 30 例,对照组 30例,治疗组 30 例采用

6、LED 红蓝光照射联合果酸治疗;观察组 30 例单纯采用 LED 红蓝光照射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皮肤类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 两组痤疮患者治疗结果见表 1。观察结束时,两组均取得满意疗效。治疗 4 周时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0%、7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 8 周和 12 周有效率比较(90.0%,76.6%;100%,80.0%) ,x2=4.02,P0.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表 1 两组痤疮患者疗效比较(%) 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映。每次治疗后,局部即刻有不同程度的灼痛感,治疗区域微红,在冷敷结束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痤疮患

7、者脱痂后有暂时性色素沉着,通过果酸治疗减轻色素沉着,一段时间均恢复。 三 讨论 普遍认为痤疮是由于对雄性激素高反应引起的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阻塞、微粉刺形成,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增多感染,并介导抗原和趋化因素引起的炎症反应等一系列复杂过程,其中丙酸杆菌感染为重要环节3。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酯酶可分解皮脂中的三酰甘油,产生游离脂肪酸,后者是导致痤疮炎症性损害的主要因素。此外,痤疮丙酸杆菌还可产生多肽类物质,趋化中性粒细胞,活化补体和使白细胞释放各种酶类,诱发或加重炎症。 传统治疗痤疮的方法多为局部外用或系统应用维 A 酸类和抗生素类药物。但是系统应用维甲酸或抗生素会发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对皮肤产

8、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使局部皮肤的耐受性差,甚至失去屏障作用。加上痤疮丙酸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达 62%4,给寻常性痤疮的治疗增加了困难。 近年来光学疗法的广泛应用为痤疮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应用波长为(63310)nm 的红光与波长为(41710)nm 的蓝光结合治疗痤疮,可使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内源性光敏物质-卟啉(主要成分为粪卟啉III,主要吸收 400-415nm 的可见光)被激活产生单态氧和其他的过渡自由基,诱导细菌的死亡。红光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与痤疮有关的红斑反应,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减少瘢痕的形成5。同时蓝光还可通过诱导细胞膜渗透性改变,使胞内 PH 值发生改变而

9、抑制痤疮杆菌的增殖。shnitkind 等发现窄谱蓝光还可抑制 HaCaT 细胞产生 IL-1a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从而抑制了细胞的炎症反应6。 李琳等7在不同浓度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体外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731.46mg/ml,即 0.625%0.125%。临床上应用的果酸换肤液浓度为20、35、50、70,大大超过了对痤疮丙酸杆菌的抑菌浓度(0.06250.125),理论上可以明显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外用果酸通过破坏角质层细胞间的相互连接,去除多余的角质层。能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粘连性和角质堆积。纠正毛囊上皮角化异常,使毛囊漏斗部引流通畅,

10、皮脂顺利排出,防止皮脂腺堆积、堵塞毛孔,从而有效治疗痤疮5。柔和去角质,疏通毛孔,消除黑头;可以调节角化异常,抑制毛囊角质栓形成,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促进胶原蛋白与弹力蛋白增生。有舒缓、抗刺激、抗炎及控油、祛痘的功效,患者有良好的耐受性,能长期坚持使用,从而达到修复的作用。 本次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第 4 周时两组均取得较好疗效,分别为有效率分别为 80.0%和 73.3%,无明显差异性。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之间有效率和痊愈率的比较出现明显的差异性,治疗14 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 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14 周治疗组的痊愈率为 73.3%,对照组则为 40.0%。

11、以上数据说明随着治疗的时间的延长两组的疗效均有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LED 红蓝光照射联合果酸治疗不论在有效率和痊愈率均优于单纯的红蓝光照射治疗。 综上所述,红、蓝光疗法能有效治疗痤疮,不良反应少。而结合果酸的治疗,疗效更为显著,适用于绝大多数人,对组织损伤小,未发现有明显和长期的不良反应。且其操作简便,经济实惠,易为大多数患者接受。红、蓝光疗法作为治疗痤疮的新型疗法,而将果酸和光联合应用治疗痤疮可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使皮肤更光滑,更健康,成为更具有活力的年轻肌肤,具有广泛的前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患者的舒适度,提高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Collier CN,Harpe

12、r JC,Cantrell WC,et al.The prevalence of acne in adults 20 years and olderJ.J Am Acad Dermatol,2008,58(1):56-59 2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专家组.中国痤疮治疗指南(讨论稿).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5):339-342 3 Bhambri S,Del RJ,Bhambri APathogenesis of acne vulgaris:recent advanceJJ Drgus Dermatol,2009,8(7):615-618 4 Poli F,Ad

13、houte H,Morinet,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0.1% retinaldehyde/6% gycolic acid For mild to moderate acne vulgaris.Dermatology 2005;210:14-21 5 带耕武,潘宁.皮肤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19-221 6 Shnitkind E,Yaping E,Geen S,et al.Anti-inflammatory properties of narrow-band blue light J.J Drugs Dermatol,2006,5(7):605-610 6 Elman M,Slatkine M,Harth Y.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by a high-intensity, narrow band 405-420 nm light source J. J Cosmet Laser Ther,2003,5(2):111-117 7 李琳,李恒进,罗燕萍.不同浓度果酸对痤疮丙酸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 23(6):482-4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