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论简爱的艺术成就学院名称:广西师范大学论文作者:董明胜学 号:通讯地址:广西钟山县二小指导老师:梁励完成时间:2007 年 11 月1论简爱的艺术成就汉语言文学 学号 董明胜 指导老师:梁励内容摘要 从 1847 年发表后,长篇小说简爱就不断成为文学批评界的宠儿。150 多年来,读者也一直特别喜欢这部作品,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1893 年英国成立了勃朗特学会,每年都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在勃朗特姐妹的家乡成立的纪念馆,每年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多年来的事实证明简爱无疑是一部值得持续关注的作品。 简爱如此受欢迎,主要来自它的艺术特色。小说独特的叙事
2、方式、塑造的人物形象、细腻的心理刻画、以及语言和哥特式小说的印记,都让简爱响誉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里夺目的瑰宝。关键词 人物形象;心理刻画;叙述方式;歌特式写于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长篇小说简爱自出版至今,历经百余年,却依旧好评如潮。从 1847 年发表后,简爱就不断成为文学批评界的宠儿。150 多年来,读者也一直特别喜欢这部作品,高居畅销书排行榜的前列。1893 年英国成立了勃朗特学会,每年都有新的研究成果问世。在勃朗特姐妹的家乡成立的纪念馆,每年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多年来的事实证明简爱无疑是一部值得持续关注的作品。 简爱如此受欢迎,主要来自它的艺术特色。小说独特的叙
3、事方式塑造的人物形象、细腻的心理刻画、以及语言和哥特式小说的印记,都让简爱响誉全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里夺目的瑰宝。一、叙事方式简爱是用第一人称叙事的长篇小说。从开篇简爱在一个寒冷的冬日午后看到的比维克迷人景象,到结尾处芬丁庄园的繁荣茂盛景象,读者都是用简爱的眼睛看,用简爱的感觉去感受,追随她生活的世界。这样读者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人物的行为心理。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把欣赏主体当作倾诉的对象和知己,在故事叙述过程中人物把自我完全敞开,把自己在恋爱中的兴奋、嫉妒、焦虑、绝望,甚至身体接触罗切斯特时的生理兴奋等女性隐秘的情感体验,都向读者和盘托出。 “她”以这种最朴实的
4、叙述方式,展示了女性的情感与自我。简爱形象塑造的成功,就在于她摆脱了以往“白雪公主”式的女性通过美丽温柔而获得幸福与2爱情的范式,她通过女性的自强不息与个人奋斗而获得了爱情与幸福。简爱的自我主体性得到充分肯定,同时也牢牢地树立起了自己的主体地位,获取了个体生命崇高的价值。小说中多处用“读者啊”这个称呼,这里叙述者在某些场合下也是主人公跳出了单单与书中人物进行交流的窠臼,与读者进行了交流。 “读者”这个称呼,加强了把广大受述者视为亲密朋友的意识,因而勃朗特的小说用第一人称来叙事,能够与读者建立亲密的关系。如在芬丁庄园,简爱回到罗切斯特身边,罗切斯特告诉简爱曾三次呼唤她的名字,又听到了超自然的回声
5、,读者已经知道简爱所经历的事情,她却没有回应罗彻斯特说的话,只向读者坦白了她的经历:“读者啊,正是在星期一夜里接近午夜的时刻我也听到了这个神秘的召唤:这些正是我回答它的话。我倾听着罗切斯特先生的叙述,没有泄露出什么来回答他。我觉得这种巧合太令人敬畏,太难以解释了,我简直不敢叙述和讨论这件事。如果我告诉他什么,那这个故事一定会在听的人心上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他的心因为受苦而变得容易阴郁,他不需要更阴暗的超自然的阴影。 ”1这句话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把读者纳入到小说中去,文本的叙述进程与读者进行交流,在读者、文本之间创造对话。简爱的第一人称叙事亲切而自然,这是小说获得成功的首要条件。二、人物塑造夏
6、洛蒂勃朗特笔下的女主人公简爱,已经成为女性通过个人奋斗,在社会上获得平等地位的典范。作品塑造了简爱这个追求平等独立、反抗压迫的平民小知识分子形象,她从孩童成长为一个聪颖成熟的女性,她的思想逐渐成熟。无论是面对什么阶级什么样的人,都是不卑不亢地去面对。小说在女主人公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揭示她的个性特征。(一)自尊坚强、叛逆反抗简住在狠毒的舅妈家,可以说会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但她却从不自卑。当她遭受到表哥约翰的毒打后,弱小的她冲着强大的表兄喊道:“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奴隶主你像罗马的皇帝!”疼痛的感觉压倒了她的恐惧, “我发疯似地和他对打” 。反抗的结果是她被关进了红房子。这使得
7、反抗在她的思想中扎下了根,她意识到“片刻的反抗已经难免给我招来异想天开的惩罚,于是我像任何一个反抗的奴隶一样,在绝望中下了个决定,要反抗到底。 ”在简离开3舅妈家去劳渥德上学前,简坦率地表现出她对舅妈的厌恶、仇恨与反抗。 “她们都把里德太太叫做我的恩人,要是恩人的话,那恩人就是个讨厌的西。 ”“你以为我没有感情,所以我没有一点爱,没有一点仁慈也行你没有一点怜悯心,我到死也不会忘记你是怎么推我残暴的,凶狠的,别人以为你是个好女人,可是你坏,你狠心,你才会骗人呢!”话说完,她“心灵就怀着自由感,仿佛是挣脱了一道无形的束缚,来到了梦想的自由之中” 。幼小不成熟的她用直白的话揭露了女主人的虚伪,并不顾
8、后果地带着一种解脱的心情走出里德家。在劳渥学校的悲惨体验,表现了简爱的坚强的天性和惊人的意志力。简爱刚刚摆脱舅妈的虐待,就被送到寄宿学校读书,和其他孩子们一起,经常挨饿受冻,挨打罚站。学校里传染病夺取了好多孤儿的生命,简爱却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呆了 10 年。这也是她反抗压迫成功的一种方式。 (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平等当简爱来到罗切斯特的庄园,发觉她深深地爱上了主人后,在地位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她却敢于去爱,因为她坚信人在精神上都是平等的。一个穷家庭教师斗胆爱上一个上流人物,在等级森严的社会观念看来,无异于乞丐奢望国王,所以这本身就是向社会及偏见的大胆挑战。惟其如此,它也就意味着
9、要遭受嘲笑或侮辱,只有像简爱这样并不把权贵放在心上的人才能去坦坦荡荡地爱。当罗切斯特为了试探她而假意要娶英格丽贵族小姐时,她愤怒地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贱,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就如我们站在上帝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段简爱的爱情宣言,不知打动了多少老少读者!她表达爱情的方式决不是甜腻的赞美、温柔的絮语,更不是祈求、诱惑或勾引,归根结底,她追求的是两颗心的平等结合。 “你为什么和我讲这些?她和你与我有什么关系?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情感吗?我向你起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
10、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可上帝没有这样安排。但我们的精神是平等的。就如你我走过的坟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这是简爱发自内心地为精神平等观念辩护。(三)感情炽烈,敢于追求真正意义上、完整的爱情简爱对罗彻斯特情感真挚,追求真诚和专一,这主要表现在对她对罗彻斯特执着而强烈的爱情上。当圣约翰向她提出求婚,要她作为他的助手一起去印度传教4时,简爱虽然认为“他是个好人” ,但还是拒绝了他的求婚。因为在简爱看来,他爱的并不是自己,他更爱的是上帝。更重要的是,无论他对她如何,她心里爱的仍是罗彻斯特。因为牧师对他的爱是不完整的。可是在得知罗彻斯特还有疯了的合法妻子时,简爱还是拒绝了他的爱,她不愿作人情妇,她要的
11、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爱情。然而,当简爱离开了罗彻斯特后,并没有在感情上抛弃他;相反,她的爱情像殉道一般,专一到打算为其作永远的牺牲,贫困时是这样,富有后仍是这样,更不会因为罗彻斯特身体上的残缺而弃之不顾。从简爱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同反响的新女性形象,她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对于自己的人格、情感、生活、判断、选择了坚定的理想和执着追求。 简爱的成功地塑造了坚强独立、勇敢无畏的女主人公的光辉形象。三、 出色的表现手法简爱的表现手法也是十分独到的,小说对人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准确生动的肖像描写以及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描写。(一)心理刻画简爱是个寄人篱下的孤女,在舅母里德太太家深受虐待。她
12、在挨打被关进红房子受惊而生病后,进行了一次反抗,与里德太太产生了正面的冲突。此处简有一段内心独白:“我的心好比一块荒地上的树丛着了火,气势很盛,火光四射,几乎可以吞没一切” 。这句独白很直观地描绘出简爱富于反抗精神的性格特点。通过这句话我们仿佛可以直入人物内心,看到了一个自尊自爱、渴望平等的灵魂。但孩童终究是孩童,渴望关怀与抚爱是他们的天性。在这次小小的“胜利”后,简很快意识到自己“疯狂的举动”将把自己推进更为凄凉的境地。于是在随后的景物描写中作者写道:“外面的灌木林静悄悄的,既无太阳又无和风,大地一片严霜。 ”这表现了简在经历了反抗的沸点后立即坠入了恐惧的冰点,她深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让读者深
13、切地体会到了简所受到的折磨,深入了解了女主人公凄楚的处境和可怜的身世。在小说的情节高潮,当罗切斯特表达了对简真挚的感情并要求简留下来与他共同生活时,简经历了一场痛苦的抉择,她感到“肉体上毫无力量,犹如熊熊烈火前的一根草。 ”的确,在想爱与不能爱之间徘徊,是一种异常痛苦的挣扎。最终,自尊自爱的简,自强自立的简,终于没有成为感情的奴仆,尽管她是那样地爱罗切斯特,5她也毅然将爱情的火苗压在心底与“偷来的爱情”决裂。这“火前的一根草”的意象,恰好反衬出了简的坚强与倔强,使简的性格得到了多侧面的突出与深化。至此,简爱的形象已经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生动地站在了读者面前,读者分明看到了一个愤世嫉俗、敢于抗争、
14、敢于追求的女性高大的形象。(二)肖像描写方面在肖像描写方面,作家也有精彩的描绘。如在描绘简学生时代好友海伦彭斯时这样写道:“所有这一切激发了海伦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一旦唤醒就燃烧起来,首先燃红了她的面颊,在这以前我看到的只是无血色的苍白,此刻却闪耀着熠熠红光;”这段描写使海伦彭斯这个仅仅出场了几个章节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么一个温柔、美丽、富有才华的少女,因为劳渥德学校的摧残与折磨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怎不能不使读者喟叹!这段描写仿佛劳渥德学校灰暗生活中的一个火花,使读者难于忘记。小说从而揭示了慈善学校的虚伪,使作品的主题得以深化。传教士里弗斯是个为人冷漠而又野心勃勃的家伙。作者在刻
15、画他时说:“他的性格如此拘谨,就象外面裹了一层坚冰,很难打破” , “教士表哥这一吻可以说是大理石吻或冰吻。 ”如此刻画人物,将人物性格中冷酷自私外化为具体事物,不但使读者深刻地理解了人物,更使人物形象显得栩栩如生。(三)语言描写方面罗切斯特假扮吉卜赛人给简算命时感叹道:“火焰在眼里闪烁” 。此时,罗切斯特分明从简眼睛中读出了爱恋与激情,找到了他寻找以久的心灵上的共鸣。这使读者明白了他们爱情的基础是心灵上的共鸣与碰撞。当罗切斯特被揭发早已娶妻时,罗切斯特悲愤之极而喊道:“重婚是个丑恶的字眼毫无疑问要受上帝最严厉的惩罚甚至要受到不灭之火,不死之虫的折磨。 ”罗切斯特无奈而又愤怒的呼喊让人感到时代
16、、社会对人性的压制与摧残,富有而有地位如罗切斯特尚且不能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幸福与真正的爱情,那么普通百姓的命运可想而知。 简爱的小说语言充满了激情,时而汹涌澎湃,时而平缓抒情,表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能力。(四)细节描写方面简爱中有一个动人的细节出现在罗切斯特失明后。佣人告诉简,罗切斯特失明后仍然要求每晚在房间内点上蜡烛。这个细节很好地反映了罗切斯特性格中坚毅不屈的成份。虽然失明身残,但他对生命的信念没有改变,他的心中依旧满怀对生活、对爱情的希望。他眼前的世界虽然漆黑一片,但那烛火却照亮了他的心。此时,火已经成为6了希望的象征,不屈服于命运压迫的象征,成了作者笔下的人物借以反抗命运的工具。 可见
17、, 简爱之中,夏洛特勃朗特的众多表现手法,令人叹服。这些描写不但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又在思想方面表述了作者的反抗精神,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四、哥特式小说的因素简爱中具有明显的哥特式小说的因素,这使得故事情节紧张,充满了凶兆、阴谋、暗杀、通奸、重婚、乱伦、疯子等刺激因素。 简爱具有“刺激”小说的一切成分: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阁楼里的疯女人、不可告人的隐私、图谋杀人的暴力、未果的重婚阴谋整个作品弥漫着恐怖、神秘、暴力和性意识,这些都是很多通俗小说的卖点。在简爱中读者随时都会发现哥特式小说的身影。特别是在简在准备结婚的前夜发生的一系列不祥之事,更是充满哥特式的神秘和恐怖的凶兆,冲
18、击着这本该是大吉大利的好日子。简似乎在半梦半醒之间发现了“一个女人,又高又大;又多又黑的头发长长地顺着她的背披下来。我不知道她穿什么衣服;又白又直;可是究竟是长袍,是被单,还是裹尸布,我却说不上。 ”看到了那张“没有血色的脸野蛮的脸” ,简爱 就 “想起了丑恶的德国的鬼吸血鬼。 ”早晨起来,她虽然宁愿相信那是一个恶梦,宁愿相信罗切斯特的解释而不相信自己的推理和怀疑,然而,随着婚纱幸福的隐喻被盗,幸福消失了。文本中恐怖气氛的营造使得小说充满神秘气息,也引起了读者一定要弄清楚的欲望,欲罢不能。毫无疑问,夏洛特勃朗特摈弃了哥特体小说的直白裸露的罪恶、激情与残忍的凶杀,而是巧妙地在文本中延用哥特体精神
19、焦虑与压抑,运用了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阴森的红房子,暴雨,闪电,夜半尖叫,冷月,莫名其妙的失火以及各种恶梦等等。这些都是吸引读者的上策。然而,勃朗特的哥特体与典型的哥特式小说决不是两片相同的叶子。她在小说中注入了感性,主要的感情发展成为一种强烈的、自由放任的、甚至肆意放纵的东西,这在历史上哥特体小说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她把激情、甚至喜剧手法带进了小说来调节阴森恐怖的气氛。如当罗切斯特太太第一次放火烧罗切斯特的恐怖事件发生后,她用几十页的篇幅来描写英格拉姆家和埃希敦两家人访问桑菲尔德府,大量喜剧手法的运用冲淡哥特体裁的紧张氛围。当罗切斯特太太野性发作,袭击了梅森时,宾客们的惊恐掺杂了喜剧色彩。
20、大惊小怪、乱作一团的太太小姐们奔向他,抓住他7的胳膊,罗切斯特命令“别把我拖倒,也别掐死我, ”同时“两位穿着宽大白色晨衣的富孀正在象两条满帆的船似地冲向他。 ”一张一弛的节奏带来了阅读时紧张但不过分恐怖的享受。综上所述,夏洛蒂勃朗特的长篇小说简爱 ,以它超越传统的叙述方式和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它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以及充满表现力的语言特色,成为在当代就闻名于世的杰作。简的独立自主、不卑不亢的精神,依然是今天许多女性读者效仿的楷模。注释1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M.祝庆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369 (本文所用的小说原文,皆出自这一版本)参考文献1 杨静远编选.勃朗特姐妹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2 盖斯凯尔夫人.夏洛蒂勃朗特传M.祝文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 夏洛蒂勃朗特书信M.杨静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4 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 张寅德编选.叙述学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6 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